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8)
2023(19902)
2022(16966)
2021(15847)
2020(13276)
2019(30272)
2018(29891)
2017(57727)
2016(31114)
2015(34645)
2014(34102)
2013(33285)
2012(30238)
2011(26829)
2010(26927)
2009(25007)
2008(24409)
2007(21464)
2006(18770)
2005(16448)
作者
(85823)
(71382)
(70957)
(67560)
(45461)
(34111)
(32243)
(27782)
(27016)
(25524)
(24214)
(23937)
(22545)
(22470)
(21918)
(21900)
(21284)
(21157)
(20490)
(20483)
(17540)
(17422)
(17225)
(16475)
(15915)
(15909)
(15821)
(15777)
(14124)
(14096)
学科
(123716)
经济(123579)
(108854)
管理(103206)
(96810)
企业(96810)
方法(56641)
数学(46222)
数学方法(45538)
(37663)
(37657)
业经(36127)
中国(31714)
(26433)
财务(26351)
财务管理(26308)
农业(25847)
企业财务(24940)
技术(24558)
理论(24345)
(24324)
地方(23098)
(22318)
(22250)
贸易(22236)
(21664)
(21602)
(21422)
(20371)
环境(18670)
机构
学院(432918)
大学(426748)
管理(176897)
(173568)
经济(169846)
理学(152615)
理学院(151077)
管理学(148493)
管理学院(147698)
研究(135848)
中国(104885)
(89669)
科学(82471)
(81921)
(66645)
(65973)
财经(64961)
(64626)
中心(63038)
业大(62106)
研究所(59616)
(59073)
北京(55932)
(54937)
师范(54482)
农业(51939)
(51899)
经济学(51017)
(50329)
财经大学(48015)
基金
项目(292170)
科学(232043)
研究(218041)
基金(211968)
(182524)
国家(180913)
科学基金(158313)
社会(137439)
社会科(130292)
社会科学(130262)
(115500)
基金项目(111861)
自然(102642)
教育(101090)
自然科(100339)
自然科学(100318)
自然科学基金(98515)
(95643)
编号(90348)
资助(86874)
成果(71943)
重点(64669)
(64052)
(63659)
(62296)
课题(61563)
创新(58809)
国家社会(55981)
项目编号(55978)
教育部(55593)
期刊
(192665)
经济(192665)
研究(125463)
中国(81571)
管理(69802)
(65841)
(61189)
学报(60425)
科学(58421)
教育(50000)
大学(47427)
学学(44730)
农业(42589)
技术(41897)
(37686)
金融(37686)
业经(34474)
财经(31256)
经济研究(30279)
(26881)
问题(24387)
(24314)
技术经济(23009)
科技(20890)
现代(20758)
图书(20487)
商业(20084)
统计(19690)
财会(19617)
理论(19488)
共检索到63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丽艳  关勇军  
本文以2017年“人才争夺战”为背景,从政策信号的“认证效应”和“传递效应”出发,构建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前因条件,联动匹配内部各要素,驱动企业创新的多重路径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将杭州、长沙和重庆作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典型代表城市,探讨人才政策实施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组合能够有效破除企业资源不足对提高创新绩效水平的制约;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企业资源,非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政府资源;企业高水平创新路径存在区域异质性,政府补助在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丽艳  关勇军  
本文以2017年“人才争夺战”为背景,从政策信号的“认证效应”和“传递效应”出发,构建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前因条件,联动匹配内部各要素,驱动企业创新的多重路径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将杭州、长沙和重庆作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典型代表城市,探讨人才政策实施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组合能够有效破除企业资源不足对提高创新绩效水平的制约;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企业资源,非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政府资源;企业高水平创新路径存在区域异质性,政府补助在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帅南  刘叶云  
通过手工搜集整理2009年—2014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的海外背景数据,选取研发支出为企业创新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对企业的创新起到了正相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文章研究为我国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进战略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企业招聘高层次海归人才提供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默佳鑫  马荣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默佳鑫  马荣康  
针对现有研究对高管团队海外背景作用实现机制分析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结构视角出发,结合高阶梯队理论、团队冲突理论及关系人口统计学相关理论,以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5-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察高管团队海外背景比例特征的基础上,对海外背景高管与本土高管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任期差异及教育水平差异四方面的关系人口统计学特征予以关注,实证分析了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中海外背景高管比例对企业专利申请量存在积极作用;海外背景高管与本土高管的年龄、任期差异和教育水平差异有利于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二者之间的年龄和任期差异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存在负向影响,教育水平差异则对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明  赵瑞瑞  徐凯歌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以363家科技型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回归为实证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众包的使用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且众包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探索式学习实现的,而非利用式学习,并得到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的证实。同时,双元学习是新创企业整合外部知识和提高内部知识存量的有效机制和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为此,新创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知识共享的众包和双元学习提升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彭长生  钟昌标  俞立平  
企业外来技术主要包括引进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引进技术下降、购买国内技术上升的比重变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国内技术投入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其弹性系数2010年之前,一直高于引进技术。高技术产业对购买国内技术的消化吸收效果总体较好,购买国内技术能够有效带动自主研发投入,其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要大于引进技术;引进技术绩效总体不高但有好转的趋势,引进技术与创新产出无关,与自主研发投入之间总体上存在替代效应,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有待提高。引进技术的弹性系数从2007年开始转为正数,并且逐年提高;我国应该走引进技术与购买国内技术协调的发展的道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春生  李琛毅  
本文通过分析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实证研究高校教师担任独董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企业聘任高校教师作为独立董事能够在提升创新绩效方面发挥作用;高校教师独董薪酬水平与民营企业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校教师应当适度掌控自己的独董兼职数,以便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勇超  张佳讯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红   李政兴   李征  
数字化时代,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组态路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基于TOE理论,以天津国有平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fs QCA方法探究数字平台能力、平台开放度、平台领导力、数字化政策支持及创新政策支持对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要素不是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水平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是技术、组织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水平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实现路径有4种,分别是技术驱动型、技术驱动平台领导力型、数字平台能力与创新政策支持协同型、数字化政策支持驱动型;数字平台能力在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即便缺失某个因素,国有平台型企业创新绩效也未必低下,其它因素可弥补不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凯云   王庆金   石仁波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水平划分二维四象限组合,探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利用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匹配一致情景下,高路径依赖战略—高组织韧性能力一致性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和同化效应越强(vs低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而利用效应水平则相反;在匹配不一致情景下,低路径依赖战略和高组织韧性能力组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及利用效应(vs高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此外,高水平政策支持能够显著调节路径依赖战略、组织韧性能力匹配一致情景和匹配不一致情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吕蓉  
文章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初始样本,基于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高管学术背景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分析师关注在两者关系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学术背景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分析师关注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财务杠杆程度以及产权异质性会影响分析师关注的调节作用,且在高财务杠杆和国有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更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  许辉  梅蕾  
面对经济规则变化和产业结构变革,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然而,鲜有文献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多重互动关系进行实践性探索。文章以15家智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6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如何协同联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存在三条等效路径:市场主导型、网络借力型和开源节流型。其中,业务流程作为核心条件存在,通过与不同水平的其他要素匹配,大大提高了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可能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娟   王丽丽   蔡猷花  
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是创新网络中促进创新流动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嵌入相同网络的城市会产生差异化的创新绩效。创新网络如何影响这些差异,以及创新网络嵌入和内生创新努力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城市创新绩效,需要进一步分析。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23个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为案例,运用fsQCA方法,从外因和内因两个维度,探讨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的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城市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单个条件不足以激发高创新绩效,需要多条件联动发挥组合效应;(2)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4个,可归纳为关系-人员驱动型和结构-经费驱动型2条提升路径,有12个案例,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3)非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2个,归纳为关系—经费抑制型和关系—结构抑制型2种构型,具有强隶属度的案例多为东北和中西部的城市。研究结论克服已有单层面因果关系研究的缺陷,从“因果不对称”的角度,找到了影响集群城市高创新绩效的等效驱动路径,并讨论了高创新绩效抑制路径,拓宽了QCA方法的应用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