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4)
- 2023(13149)
- 2022(11320)
- 2021(10670)
- 2020(9247)
- 2019(21489)
- 2018(21393)
- 2017(41084)
- 2016(22571)
- 2015(25641)
- 2014(25616)
- 2013(25247)
- 2012(23351)
- 2011(20898)
- 2010(21014)
- 2009(19350)
- 2008(19469)
- 2007(17594)
- 2006(14960)
- 2005(13567)
- 学科
- 济(91393)
- 经济(91296)
- 管理(67925)
- 业(66733)
- 企(56225)
- 企业(56225)
- 方法(45696)
- 数学(40222)
- 数学方法(39675)
- 财(25798)
- 农(24437)
- 中国(23662)
- 业经(19344)
- 学(18545)
- 制(18337)
- 地方(17623)
- 务(17360)
- 财务(17304)
- 财务管理(17269)
- 贸(17198)
- 贸易(17186)
- 易(16731)
- 理论(16623)
- 企业财务(16445)
- 农业(16250)
- 银(15153)
- 银行(15125)
- 行(14325)
- 和(14164)
- 技术(13994)
- 机构
- 学院(320600)
- 大学(320230)
- 济(129585)
- 经济(126765)
- 管理(125772)
- 理学(108474)
- 理学院(107315)
- 管理学(105333)
- 管理学院(104721)
- 研究(102457)
- 中国(78582)
- 京(66420)
- 科学(62828)
- 财(60597)
- 农(53197)
- 所(51029)
- 江(49442)
- 中心(49264)
- 财经(48589)
- 业大(47485)
- 研究所(46400)
- 经(43980)
- 农业(41793)
- 范(41094)
- 北京(41065)
- 师范(40656)
- 经济学(39583)
- 州(39168)
- 院(37000)
- 财经大学(36170)
- 基金
- 项目(214188)
- 科学(168797)
- 基金(155821)
- 研究(154607)
- 家(135767)
- 国家(134632)
- 科学基金(116153)
- 社会(97407)
- 社会科(92388)
- 社会科学(92362)
- 省(84417)
- 基金项目(82269)
- 自然(76695)
- 自然科(74975)
- 自然科学(74951)
- 教育(73767)
- 自然科学基金(73636)
- 划(71152)
- 资助(64902)
- 编号(62796)
- 成果(50908)
- 重点(48448)
- 部(47911)
- 发(45077)
- 创(44677)
- 课题(43560)
- 科研(41781)
- 创新(41636)
- 教育部(41386)
- 大学(40407)
共检索到46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徐建英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必须重视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其他资源的组织和建设。可以用人力资本承载力这一指标评价一个经济域对于人才资源的当前和潜在利用程度。这一指标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一个经济域,尤其是欠发达区域,应进一步改善人才环境,提高人力资本承载力,留住和招揽人才,扭转人才争夺战中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
人才战略 人才引进 人力资本承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军 周绍伟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调整的一种主要方式,其目标之一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但人才流动并不是总能达成这一目标的,或者说人才流动并不都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选择,这种选择以人才个体对流动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为依据,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对收益、成本判断的个体性,人才流动中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薛世明 谢周亮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迅速,为区域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创造了无限可能。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随后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对数字金融影响区域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本地区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而对邻近地区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即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随着人力资本承载力分位点的递增,数字金融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本文在建立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1988-2013年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采用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通过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人力资本承载力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人力资本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近年来增幅较大;(2)人力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3)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影响显著;人力资本承载力对区域经济表现为先负后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对自身新息的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崇杰 关卉 朱永安 鲁磊 孙媛媛
通过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设置情景分析定量预测未来湛江市重要开发活动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环境承载安全程度体系,判断水环境承载的安全程度,提出提高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针对性措施与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祝尔娟 祝辉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的社会背景下,承载力研究也相应进入新的阶段,需要从全新视角探索其研究路径。承载力研究不仅要注重单要素承载力、城市承载力、绝对承载力、现实承载力的研究,还要注重综合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相对承载力以及潜在承载力的研究,并将这几个研究对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对全面分析和客观判断一个城市或地区承载力状况、探寻如何疏解承载压力、增强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科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体现的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因而始终没有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究竟应该怎样来描述和度量?是否存在一个衡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和谐程度的客观尺度?文章通过建立河流承载力概念,系统研究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河流承载力是衡量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度的核心标杆,从而试图把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定性研究导入定量研究,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导入"环境伦理"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景跃军 陈英姿
在回顾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方法进行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到目前为止的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①应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整体中研究其子系统的承载力;②资源承载力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不应只强调其空间限制性,而忽视其开放性;③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的和变化的概念,因此对承载力的评估应变成一种范围估计;④资源承载力的大小由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决定。
关键词:
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潇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生态旅游被人们所熟知,大量的景区正在经历着对人类行为承受力的考验。本文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发展现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理论发展与实践中的问题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国宏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问题也就是生存空间问题,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历来受学术界的注目。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主持了一项大型的发展中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的研究,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也主持了一项大型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相应地还有一系列有关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和人口承载力问题的探讨。本文从中国人地关系变化的角度介入这一讨论,分析中国远期的土地资源是否超载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人地比率 人口承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朗 黄莺 刘爱军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状况因子;2000~2009年,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江苏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这主要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水资源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潜力...
关键词:
主成分 江苏省 水资源承载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杰
目的:从承载力的视角分析我国各省份医护人员的目标数量,探讨可能存在的医护人员缺口问题。方法:以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以及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为投入项,以医生数、护士数为产出项,运用DEA-SBM模型对我国各省份2008—2017历年的医护人员目标数量进行测算,并通过承载达标率指标加以分析。结果:总体来看,我国医生的平均承载达标率为87.75%,护士的平均承载达标率为89.26%,两者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省份之间的差异较为突出,特别是部分经济发达省份有着较高的承载力,目标数量相对较高,因此现实中存在着更大的医护人员缺口。结论:医护人员供给的充足与否更应从其经济、人口等与医疗服务支付能力相关的因素来进行考虑;政府应根据承载力的差异对医护人员进行地区间的有效率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由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弹性力这三者的合力表征。其内涵包括时空内涵、技术内涵和社会经济内涵三个方面;其演化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金融产业和谐发展的能力。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
金融产业 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师翠英 荆克迪 李恒宇 盛仲麟
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社会问题,承载力的确定涉及经济、资源、能源等因素。基于P-S方法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从目标实现的可能度和满意度这两个角度出发,建立可能-满意度函数,进而测算人口最优规模的过程。文章先对P-S方法进行介绍,再以天津市为例,应用P-S方法测算天津市人口的最优规模,并结合天津市人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规划发展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的人口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方法 人口承载力 天津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