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0)
- 2023(17052)
- 2022(14617)
- 2021(13703)
- 2020(11200)
- 2019(25811)
- 2018(25630)
- 2017(48577)
- 2016(26191)
- 2015(29754)
- 2014(29776)
- 2013(29580)
- 2012(27683)
- 2011(25523)
- 2010(25666)
- 2009(23488)
- 2008(22984)
- 2007(20158)
- 2006(18174)
- 2005(16562)
- 学科
- 济(126013)
- 经济(125898)
- 管理(72686)
- 业(68406)
- 企(55163)
- 企业(55163)
- 方法(47519)
- 数学(40922)
- 数学方法(40549)
- 中国(36410)
- 地方(30844)
- 农(30467)
- 业经(26614)
- 学(24984)
- 财(23853)
- 贸(22448)
- 贸易(22431)
- 易(21710)
- 农业(20751)
- 制(20658)
- 环境(18825)
- 银(18678)
- 理论(18659)
- 银行(18638)
- 融(18368)
- 金融(18366)
- 和(18324)
- 行(18069)
- 地方经济(17875)
- 技术(17053)
- 机构
- 大学(382391)
- 学院(380548)
- 济(163955)
- 经济(160595)
- 管理(146625)
- 研究(138963)
- 理学(125465)
- 理学院(123964)
- 管理学(122122)
- 管理学院(121403)
- 中国(104692)
- 京(83616)
- 科学(82823)
- 财(71520)
- 所(70453)
- 研究所(63944)
- 中心(60598)
- 农(58203)
- 财经(56957)
- 江(56053)
- 北京(54182)
- 范(52550)
- 业大(52294)
- 师范(52103)
- 经(51791)
- 院(50294)
- 经济学(50111)
- 州(45477)
- 农业(45114)
- 经济学院(44836)
- 基金
- 项目(251628)
- 科学(198226)
- 研究(187620)
- 基金(181843)
- 家(157983)
- 国家(156673)
- 科学基金(133679)
- 社会(119133)
- 社会科(112945)
- 社会科学(112917)
- 省(96414)
- 基金项目(95629)
- 教育(85867)
- 自然(84260)
- 自然科(82250)
- 自然科学(82233)
- 划(81747)
- 自然科学基金(80756)
- 编号(76138)
- 资助(75241)
- 成果(62899)
- 发(57907)
- 重点(56844)
- 部(56218)
- 课题(53828)
- 创(51853)
- 国家社会(49254)
- 教育部(48405)
- 创新(48383)
- 发展(47023)
- 期刊
- 济(190296)
- 经济(190296)
- 研究(121325)
- 中国(79015)
- 管理(56997)
- 学报(56214)
- 科学(54563)
- 农(53721)
- 财(51277)
- 教育(46645)
- 大学(42772)
- 学学(39854)
- 农业(37755)
- 融(35757)
- 金融(35757)
- 技术(34397)
- 经济研究(31040)
- 业经(29386)
- 财经(28415)
- 经(24520)
- 问题(24382)
- 贸(20407)
- 图书(20381)
- 业(20240)
- 技术经济(19888)
- 世界(19304)
- 国际(18416)
- 理论(17827)
- 资源(17610)
- 科技(17599)
共检索到585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刘明杞 张怡曼 张海娇 林晓敏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要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三大都市圈,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得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对应的人才战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从完整的意义上看 ,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实施了均衡、倾斜和西部大开发等三种不同的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和倾斜发展战略 ,由于作为其实施基础的制度设置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存在内在冲突 ,故而前者导致了区域共同贫困 ,后者导致了区域两极分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真实意图是要实现市场空间结构的创新 ,培育区域共同富裕机制 ,因此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区域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步入21世纪后,实施的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区域经济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可能创造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迅速演进,东、中、西部协调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格局。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格局 均衡发展 政策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峰华 刘宝琛
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指出其演化过程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研究了中国空间经济区划的发展演变,并对目前中国空间经济区划进行了定位,在三大经济地带内划分出九大经济区,提出了中国空间经济区划的“三九”模式。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及其引起的居民收入的巨大差异性,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原理和棋局战略。这不仅为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杠杆原理 棋局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吴少波
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的试验开始的;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的重新尊重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新肯定;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经济特区 非均衡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健坤
一、“龙形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分布战略的优化选择 迄今为止理论界拿出来的战略中,区域性的居多,有东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开发战略、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而带全局性的战略却很少,只有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立新
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刘立新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将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着手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西北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光彦 白雅玮
区域经济并不是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自身发展的,而必须以内部与外部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如果忽视市场需求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取得最佳效益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区域市场战略的研究。一、制定区域市场战略的意义所谓区域市场战略,并不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占领或开拓市场在某区域市场中应采取的战略,而是指一个区域为了加速发展自身经济,使区域内的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厚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界上占第三位,而且各个地区差别又比较大;同时,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如何使我国众多的人口在既定的地域平台上,摆脱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改善民生、走向现代化,就迫切需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局的和长远的战略谋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成勋研究员撰写的首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出版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友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张友树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设施,在整个三线地区,基本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凌霄 周敏
通过选取多项指标构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2年度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作用水平,结果发现:1两者的协调度还处于中低水平,除个别发达省份以外,大多数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刺激;2从空间分布上看,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洁
在近二十年的农业开发实践中,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区逐步出现了庄园经济。调查表明,这一经济形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即合作开发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户分散承包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的庄园经济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在加快山区土地(山场)资源流转的同时,还为山区"四荒"开发治理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