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9)
- 2023(14180)
- 2022(12424)
- 2021(11662)
- 2020(9633)
- 2019(22227)
- 2018(22395)
- 2017(42516)
- 2016(23547)
- 2015(26856)
- 2014(26989)
- 2013(26693)
- 2012(24896)
- 2011(22616)
- 2010(23085)
- 2009(21127)
- 2008(20923)
- 2007(18707)
- 2006(16995)
- 2005(15588)
- 学科
- 济(96169)
- 经济(96052)
- 管理(68057)
- 业(65571)
- 企(54035)
- 企业(54035)
- 方法(36720)
- 数学(30522)
- 中国(30120)
- 数学方法(30080)
- 农(27832)
- 地方(25899)
- 业经(23417)
- 财(22710)
- 学(20422)
- 制(19534)
- 农业(18691)
- 理论(17868)
- 贸(17347)
- 贸易(17329)
- 银(17265)
- 银行(17226)
- 易(16722)
- 行(16524)
- 和(16039)
- 技术(15773)
- 融(15725)
- 金融(15724)
- 环境(15136)
- 教育(14612)
- 机构
- 学院(332638)
- 大学(332140)
- 管理(130048)
- 济(128609)
- 经济(125365)
- 研究(115078)
- 理学(110133)
- 理学院(108836)
- 管理学(106995)
- 管理学院(106367)
- 中国(88171)
- 京(73341)
- 科学(70692)
- 财(61151)
- 所(58748)
- 江(52950)
- 农(52737)
- 研究所(52622)
- 中心(52607)
- 北京(47680)
- 范(47565)
- 师范(47169)
- 财经(47135)
- 业大(47097)
- 州(43604)
- 经(42452)
- 院(41804)
- 农业(40511)
- 师范大学(37701)
- 技术(37191)
- 基金
- 项目(214812)
- 科学(167659)
- 研究(162540)
- 基金(151205)
- 家(130255)
- 国家(129015)
- 科学基金(110283)
- 社会(98723)
- 社会科(93317)
- 社会科学(93292)
- 省(85776)
- 基金项目(80097)
- 教育(75555)
- 划(71690)
- 自然(70589)
- 编号(68953)
- 自然科(68881)
- 自然科学(68868)
- 自然科学基金(67592)
- 资助(62667)
- 成果(58118)
- 发(49354)
- 课题(48956)
- 重点(48186)
- 部(46569)
- 创(44479)
- 项目编号(42012)
- 创新(41245)
- 科研(40109)
- 教育部(39950)
- 期刊
- 济(156214)
- 经济(156214)
- 研究(106320)
- 中国(73581)
- 管理(51002)
- 农(49767)
- 学报(49137)
- 教育(48831)
- 科学(46401)
- 财(45797)
- 大学(37351)
- 学学(34227)
- 农业(34200)
- 融(34194)
- 金融(34194)
- 技术(30987)
- 业经(27107)
- 经济研究(23047)
- 财经(22565)
- 图书(22095)
- 问题(20279)
- 经(19199)
- 理论(17311)
- 业(17275)
- 技术经济(16061)
- 科技(15997)
- 实践(15898)
- 践(15898)
- 现代(15721)
- 坛(15709)
共检索到523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绍扬
近些年来,各地在开展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已将人才开发列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才学毕竟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对重大的现实问题进行超前研究,尚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开展人才开发的战略研究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具体讨论研究解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两个与发展差距相关的问题:一是加快经济和科技发展,逐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二是促进中西部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传杰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关系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就政策、经费、体制、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政策:保证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政策稳定,统一战略思想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前提。基础研究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因为,一方面,基础研究本身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任何中断势必造成前功尽弃,只有坚韧不拔地追求,才有望得到基础研究的甘果。另一方面,当代基础研究常依赖于有活力的研究群体。这种群体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又来自于群体内部的合理“生态结构”。显然,这种良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时间为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秀清
由于清政府成功地解决了蒙古和西藏问题,解除了南北两翼的威胁,从而使西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河西、河湟、宁夏、延绥等明的(?)北边防前线成为内地,把防线推进到新疆地区,从而把新疆地区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改变了过去历代经营西域以羁縻为主的方针。清政府开发西北的决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杏林
制定卫生事业发展战略,过去常常局限于盖多少房子,增加多少床位,要多少钱和需要多少人等等的低位描述上,不能使发展战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具有较高的层次和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作好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中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1)确定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外延;(2)弄清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3)确立完善的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体系;(4)研究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的层次理论;(5)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总体布局以及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王柯敏
介绍湖南大学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的认识和体会:科学分析社会环境,明确学校近远期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之间的衔接;确定近期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加强制度创新,营造民主、和谐、竞争、合作的治学育人环境。
关键词:
制定 学校 近远期发展规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文广 徐二明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如何实现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呢?本文结合华能集团的战略管理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乐真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开发体系结构的调整是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认为,现有体系结构非调整不可,越早调整越主动。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着手进行调整之前,必须从宏观上作全方位的周密思考,以求准确把握调整的目标、方向、重点和基本政策。本文是笔者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期待讨论并欢迎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鲜肖威
本文所称大西北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总土地面积约3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35.42%,总人口约7,100万,占全国6.88%。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地方。一、问题的提出最近,中央领导一再指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要把西北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是什么?笔者有以下体会:1.从国外经验来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锐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总体战略正在向引领型、夺标型战略进阶,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做到协同匹配。在分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创新适配的人才强国战略功能模型,研究新时代人才强国IPO维度框架和相关特征,并在分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突破点。提出要进一步厘清新时代人才工作导向意涵,增强国家人才战略支点人才工作能级,构建专业型事业单位“人才本位”制度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创新人才涵养发展生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本文重点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事关当前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首先以电动汽车、洁净煤技术、微电子与网络技术和轨道交通等为例说明,我国在技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和可能性;其次指出,国家应特别重视和做好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普及,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应重点地开发、应用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城市空气净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提高我国工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改善城市环境;第三,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上,重申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政府应重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对于加强和利用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提出应以创新为核心,从观念、体制、机制入手,构筑一个开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包括: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宏观结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正确处理引进中的消化吸收创新;调动地方积极性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琳琅
作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艰巨、渐进的经济发展过程 ,必须对农业产业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有足够的认识 ;必须把粮食、谷物及产业化经营放在首位 ;要把农业产业化同农村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同步推进战略 ;政府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摆正位置 ,按经济规律办事 ,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和配套改革 :(1 )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 ;(2 )深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改革 ;(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4)正确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徐冠华
本文重点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事关当前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首先以电动汽车、洁净煤技术、微电子与网络技术和轨道交通等为例说明我国在技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和可能性;其次指出国家应特别重视和做好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普及,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当前应重点地开发、应用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城市空气净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提高我国工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改善城市环境;第三,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上,重申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政府应重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对于加强和利用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提出应以创新为核心,从观念、体制、机制入手,构筑一个开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包括: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宏观结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正确处理引进中的消化、吸收、创新;调动地方积极性等等。
关键词:
科教兴国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