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6)
2023(2751)
2022(2255)
2021(2273)
2020(1648)
2019(3726)
2018(3626)
2017(6002)
2016(3513)
2015(4342)
2014(4312)
2013(4123)
2012(3828)
2011(3444)
2010(3649)
2009(3113)
2008(3237)
2007(3150)
2006(2794)
2005(2274)
作者
(9624)
(7964)
(7934)
(7576)
(4992)
(3687)
(3656)
(3074)
(3054)
(3015)
(2741)
(2724)
(2616)
(2543)
(2496)
(2392)
(2381)
(2351)
(2309)
(2221)
(2108)
(1994)
(1983)
(1943)
(1873)
(1860)
(1845)
(1800)
(1633)
(1621)
学科
(10876)
经济(10868)
管理(10076)
(7510)
(6540)
企业(6540)
中国(5802)
理论(5279)
教学(5267)
(4259)
地方(4221)
教育(4082)
学法(3673)
教学法(3673)
业经(3606)
学理(3240)
学理论(3240)
技术(3230)
方法(2919)
农业(2769)
(2639)
(2631)
(2308)
(2267)
研究(2210)
(2133)
(2118)
工作(2115)
学校(2063)
建设(1963)
机构
学院(45866)
大学(44218)
管理(15329)
研究(15173)
(14309)
经济(13780)
理学(12288)
理学院(12114)
管理学(11806)
管理学院(11715)
中国(11267)
(10274)
科学(8972)
(8959)
职业(8239)
技术(8201)
(8048)
师范(7963)
(7668)
中心(7417)
(7046)
(7018)
教育(6895)
北京(6703)
(6459)
师范大学(6157)
研究所(6124)
(5971)
(5925)
业大(5889)
基金
项目(28205)
研究(25142)
科学(21498)
基金(16641)
(13872)
教育(13762)
国家(13677)
社会(13510)
(13257)
社会科(12510)
社会科学(12509)
编号(11852)
科学基金(11595)
成果(10549)
(10429)
课题(9896)
基金项目(8717)
(8697)
项目编号(6848)
规划(6843)
重点(6832)
(6733)
(6489)
自然(6393)
(6306)
资助(6256)
自然科(6216)
自然科学(6215)
创新(6164)
自然科学基金(6101)
期刊
(20748)
经济(20748)
中国(18346)
教育(17432)
研究(15521)
技术(7645)
管理(7080)
职业(6375)
(6301)
(6169)
学报(5755)
科学(5157)
图书(4951)
大学(4950)
农业(4434)
技术教育(4077)
职业技术(4077)
职业技术教育(4077)
学学(3954)
书馆(3951)
图书馆(3951)
(3935)
论坛(3935)
(3755)
金融(3755)
业经(3544)
高等(3530)
高等教育(2913)
财经(2767)
科技(2593)
共检索到81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沈荣华  
近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我国“十五”计划首次列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的任务,把实施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赋予人才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2003年底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更加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分析人才建设对提高党的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曾国幸  
一、提高统战工作能力的紧迫性统一战线工作能力具体包括:广交朋友、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能力,建设完善民主政治协商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平台的能力,依法维护统战工作对象权益和依法处理涉侨、台、民族、宗教等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统一战线工作的思维和理论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骆郁廷  
高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点是要加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和驾驭学校工作全局的能力。要着力提高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提高领导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世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提高领导班子的建设水平。文章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提出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雪莲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变革,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和尚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出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麻  
执政党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取决于自身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传统是它的人民性。人民性最彻底的表现标志在政党的执政能力上。从执政能力的内涵看,体现了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从执政方式盾,要求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从执政目的及归宿看,彰显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高校党建工作是全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挑战,构建和谐校园,创新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的构架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能力本位"是以培养职业岗位实际做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随着产业形态变革与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课程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中均面临严峻挑战。把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展开教育逻辑起点的根本属性,使得"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受质疑。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切入点是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概念做出重新解释,并深化对其开发技术的设计,包括在概括性层面理解和分析工作任务,把职业能力作为关键性课程要素进行开发和设计职业能力的教学化处理技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黜奢崇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受历史上封建残余思想和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国内出现了奢侈消费,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从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黜奢崇俭,弘扬民族精神,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康涛  刘金洋  曾雪云  
会计管理活动论是新中国会计学术领域的一次重要理论创新。本文回顾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管理活动论"明确指出会计是一项价值管理活动,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这一理论突破了"信息系统论"的局限性,对于更好理解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以及会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等都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过去四十年来,会计实践发展和实证研究证据都有力支持了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在信息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今天,"管理活动论"对于更好促进业财融合、更好发挥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更好发挥会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等都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管理活动论"对于我国会计理论创新的若干启发,旨在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会计理论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秀乐  张红霞  
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大事。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高校稳定是国家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已连续十几年保持着基本稳定,为全国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高校党组织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把高校的稳定工作作为大事常抓不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永清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其重大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应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顺利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党的深刻启示;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