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6)
- 2023(8378)
- 2022(7237)
- 2021(6733)
- 2020(5487)
- 2019(12945)
- 2018(12771)
- 2017(23736)
- 2016(13892)
- 2015(16180)
- 2014(16791)
- 2013(16198)
- 2012(15192)
- 2011(13866)
- 2010(14249)
- 2009(12898)
- 2008(13162)
- 2007(12363)
- 2006(10549)
- 2005(9479)
- 学科
- 济(52152)
- 经济(52101)
- 管理(35596)
- 业(33608)
- 企(26138)
- 企业(26138)
- 方法(24492)
- 数学(21520)
- 数学方法(21204)
- 农(17180)
- 中国(14751)
- 财(13831)
- 理论(12209)
- 学(11538)
- 业经(11356)
- 农业(11268)
- 地方(11179)
- 制(10392)
- 教学(10309)
- 贸(10185)
- 贸易(10181)
- 教育(10016)
- 易(9859)
- 务(8650)
- 财务(8626)
- 财务管理(8587)
- 和(8565)
- 银(8241)
- 银行(8210)
- 企业财务(8034)
- 机构
- 学院(200860)
- 大学(197053)
- 济(73991)
- 经济(72002)
- 管理(69630)
- 研究(66264)
- 理学(58927)
- 理学院(58201)
- 管理学(56944)
- 管理学院(56570)
- 中国(48373)
- 科学(42549)
- 京(42244)
- 农(37459)
- 财(35212)
- 所(35122)
- 江(33607)
- 研究所(31722)
- 业大(31405)
- 中心(31136)
- 农业(29603)
- 范(29493)
- 师范(29182)
- 财经(27626)
- 技术(27149)
- 州(26888)
- 北京(26878)
- 经(24740)
- 院(23549)
- 师范大学(22817)
- 基金
- 项目(125854)
- 研究(96428)
- 科学(95190)
- 基金(83645)
- 家(72439)
- 国家(71742)
- 科学基金(59339)
- 社会(54842)
- 省(53313)
- 社会科(51626)
- 社会科学(51604)
- 教育(48472)
- 基金项目(44129)
- 划(44045)
- 编号(43600)
- 自然(37212)
- 成果(36554)
- 自然科(36252)
- 自然科学(36238)
- 自然科学基金(35541)
- 资助(34898)
- 课题(31795)
- 重点(29243)
- 发(28166)
- 部(27323)
- 年(26502)
- 创(26389)
- 项目编号(25302)
- 性(25000)
- 创新(24490)
共检索到30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李刚
今天的教育改革,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元的,我们尝试用价值观教育、基本素养、关键能力以及21世纪概念加以梳理与归纳。培养目标也是多形态的,冰山隐喻、驾驶隐喻、涟漪隐喻是对培养目标特征的描绘。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关注从理想课程到文本课程再到课堂教学的课程层级间的转化。课程标准、教材是文本的课程,也是两个重要的课程载体。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的转化,应关注培养目标的结构化分解与综合,以及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充分融合;在教材编写中,中介性转化、多形态转化、聚焦式转化、多层次转化等方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培养目标 课程转化 课程标准 教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杜志强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及教学目标设定方面进行校企合作,在执行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中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回访,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体系。根据2013—2016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数据分析,说明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就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就业、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国立
[目的/意义]面对“耳目、尖兵、参谋”的情报学使命在新时代下被赋予的新命题,情报学人才培养需要变革,来回应新时代情报学的新需求。[方法/过程]文章调查了硕士和博士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情报学使命新时代的新命题,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人才定位,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并探索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的路径。[结果/结论] 文章提出,情报学教育需要重新阐释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更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从根本上指导教学活动,文章围绕课程规划管理、建材建设和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情报学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费芳 李永红
高职园林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依据中专和本科的培养方案适当修改而来,不能紧密切合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高职城市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应根据园林产业岗位群细分为"六大员",即园林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盆景(插花)员,以胜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和工程养护等第一线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月华 张钟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引导各学校明确办学思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面对实际工作中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常处于同一大工作系统中谋求就业质量与薪酬水平的现实,从横向比较出发,深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小瑜
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相互影响。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意义,认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差距,探索培养高职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高职人才 培养目标 探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景宝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人才,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通过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形式,丰富和拓展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保证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志新 钱军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承担民族教育高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等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促使其走出一条不同于学科教育,也不同于简单的职业培训,集各方之长而创新的特色之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面向,坚持走职业教育道路,紧扣民族教育特点,打造专业办学特色,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以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理论到位、技能实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 综合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志革
本文结合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包含全面性、国际性、发展性、技术性、基层性等五个特征,培养规格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等三个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琺 米俊魁
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的过渡阶段,需要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而高职院校正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此类人才的职责。然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依然存在诸如复合型人才各项能力未能及时对接新时代要求、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竞争力、工匠精神体现不足、因校企协作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目标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需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重新构建,即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T"型范式下,探寻多种变式的可能,如"A""X""H"三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其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校企合作的坚实保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陆培智学校的现行培养目标和课程问题 ,揭示出现行课程的设置与三层培养目标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建议改革现行的学科课程 ,以《纲要》为指导 ,以各种缺陷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自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设置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使培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甚至自立。
关键词:
培养目标 课程问题 智力落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利云 董慧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应该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与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培养类型、规格和质量。地方院校要立足学校实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遵循教育规律、厘清应用型本科人才类型、规格和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加强对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结构中应用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互动。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默 张艳 周明亮
在分析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将影响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因素划分为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从而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框架,即: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力求着重培养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热爱农业为基础的,品德优良的农科人才;以具有扎实农业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农科专业性人才;以具有较强独立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特色的农科特色性人才;以品德优良、知识扎实、能力特色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农科类 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