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9)
2023(10935)
2022(9542)
2021(9220)
2020(7438)
2019(17673)
2018(17642)
2017(33416)
2016(18629)
2015(21056)
2014(21066)
2013(20502)
2012(18796)
2011(16647)
2010(16671)
2009(14581)
2008(14266)
2007(12196)
2006(10642)
2005(9205)
作者
(52364)
(43109)
(42920)
(41020)
(27489)
(20742)
(19574)
(17100)
(16629)
(15592)
(14978)
(14471)
(13599)
(13567)
(13341)
(13331)
(13221)
(12876)
(12308)
(12258)
(10792)
(10674)
(10557)
(9844)
(9815)
(9761)
(9681)
(9613)
(8727)
(8583)
学科
(63434)
经济(63359)
管理(48673)
(45639)
(38262)
企业(38262)
方法(31211)
数学(26809)
数学方法(26483)
中国(17718)
(17705)
(15867)
(15818)
银行(15771)
(15564)
(15241)
理论(14855)
(14761)
业经(14718)
地方(13501)
教育(12389)
农业(11904)
(11599)
(11204)
金融(11202)
技术(11114)
(10771)
贸易(10763)
(10430)
环境(10350)
机构
大学(248456)
学院(247522)
管理(99013)
(88786)
经济(86477)
理学(85707)
理学院(84725)
管理学(83219)
管理学院(82778)
研究(80212)
中国(62163)
(53583)
科学(52070)
(41801)
(40696)
(39979)
业大(38747)
中心(37273)
研究所(36763)
(36711)
(34501)
师范(34166)
北京(34094)
财经(32906)
农业(32761)
(30803)
(29942)
技术(29628)
(29381)
师范大学(27541)
基金
项目(175000)
科学(135463)
研究(130064)
基金(123140)
(107046)
国家(106077)
科学基金(90686)
社会(77175)
社会科(72867)
社会科学(72846)
(70041)
基金项目(66347)
教育(61899)
自然(59967)
(58837)
自然科(58506)
自然科学(58493)
自然科学基金(57415)
编号(55145)
资助(50708)
成果(44650)
重点(39265)
课题(38417)
(37837)
(36866)
(36591)
创新(34151)
项目编号(33874)
科研(33235)
大学(33209)
期刊
(94435)
经济(94435)
研究(73498)
中国(50421)
学报(41153)
教育(38712)
(37822)
科学(36762)
管理(35682)
大学(30986)
(29407)
学学(28795)
(28308)
金融(28308)
农业(25749)
技术(24099)
图书(15756)
业经(15616)
财经(15233)
经济研究(13965)
(13666)
理论(13641)
科技(12940)
实践(12929)
(12929)
(12724)
问题(12049)
(11516)
职业(11164)
情报(11156)
共检索到36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皓玥  王晓蓓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培养大国工匠。文章通过剖析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并分析我国"工匠精神"需求及其缺失原因,从而提出相应植入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工匠精神"的缺失是社会、企业、教育三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积极求变,使"工匠精神"贯穿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丹  
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一套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服务院校都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想,确定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确切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制定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为社会发展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展开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燕  赵彤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界定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探讨了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创"人才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给出了树立新理念、建立新体系、优化新环境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鹤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既要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要考虑产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勤奋努力、致力创新的精神。针对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设计、价值取向忽视人文性、校园文化没有形成等问题和困境,职业院校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塑造以工匠文化为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匠之师"团队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多途径激发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主体意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瑞荣  
为满足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重塑社会价值导向、企业主导现代师徒制、重拾工匠精神的学校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名师名匠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匠心品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海洲  唐衍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同样需要弘扬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来说,大学教育是起步的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陈毓圭,2015)。重视未来审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霞  刘朋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契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是: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僵化;校企合作层次较浅,流于表面;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文章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匠精神为契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海洲  唐衍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同样需要弘扬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职业风尚,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于会计人才的成长来说,大学教育是起步的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陈毓圭,2015)。重视未来审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社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尹志国  
从探讨知识产权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教育缺失的归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层级渗透和多维融合的思路设计,并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建华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立德树人的使命,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需要明确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把握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本,切实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