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0)
- 2023(6287)
- 2022(5301)
- 2021(4742)
- 2020(3993)
- 2019(8859)
- 2018(8592)
- 2017(15920)
- 2016(8741)
- 2015(9713)
- 2014(9584)
- 2013(9328)
- 2012(8456)
- 2011(7719)
- 2010(7762)
- 2009(7453)
- 2008(7369)
- 2007(6589)
- 2006(5832)
- 2005(5520)
- 学科
- 济(32777)
- 经济(32702)
- 管理(32232)
- 业(27323)
- 企(23811)
- 企业(23811)
- 方法(13320)
- 财(13136)
- 制(12213)
- 数学(11534)
- 数学方法(11432)
- 中国(9928)
- 体(8604)
- 农(8379)
- 业经(8319)
- 务(7792)
- 财务(7773)
- 财务管理(7756)
- 体制(7430)
- 企业财务(7396)
- 银(6859)
- 银行(6853)
- 融(6625)
- 金融(6623)
- 行(6541)
- 理论(6516)
- 环境(6149)
- 划(5984)
- 技术(5982)
- 贸(5794)
- 机构
- 大学(126419)
- 学院(125277)
- 济(54358)
- 经济(53257)
- 管理(47246)
- 研究(41070)
- 理学(40699)
- 理学院(40282)
- 管理学(39656)
- 管理学院(39401)
- 中国(31371)
- 财(29498)
- 京(25573)
- 财经(22746)
- 科学(22284)
- 经(20632)
- 所(19714)
- 江(19442)
- 中心(18628)
- 经济学(18063)
- 农(17464)
- 研究所(17438)
- 财经大学(16977)
- 经济学院(16347)
- 业大(16313)
- 北京(15825)
- 院(15110)
- 范(14717)
- 州(14605)
- 师范(14559)
- 基金
- 项目(83765)
- 科学(67556)
- 研究(62824)
- 基金(62545)
- 家(53875)
- 国家(53448)
- 科学基金(46866)
- 社会(42120)
- 社会科(40073)
- 社会科学(40067)
- 基金项目(32668)
- 省(32351)
- 教育(30178)
- 自然(29085)
- 自然科(28459)
- 自然科学(28453)
- 自然科学基金(27989)
- 划(27092)
- 资助(25035)
- 编号(24174)
- 制(22401)
- 成果(20108)
- 部(19694)
- 重点(19260)
- 创(18434)
- 国家社会(18242)
- 教育部(17657)
- 课题(17627)
- 创新(17294)
- 发(17128)
共检索到192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兆廉 陈秋玲
首先构建留学回国顺差、外商投资与科技存量的联动模型,分析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其次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选取1997~201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三者间动态关系及时变特征。研究发现:科技存量与外资流入对留学回国顺差具有显著影响;留学回国顺差受科技存量的抑制影响,长期均衡弹性为负,但相对影响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不长;外资流入对留学回国顺差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且贡献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留学回国虹吸强度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且这与科技存量及外资流入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琪
我国农村智力资源一直呈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态势,其结果是使农村智力资源十分缺乏,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农村智力回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智力回流的概念、引致机制及如何加快农村智力回流步伐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帆
目前,世界上人才国际流动的规模整体呈现上升之势,人才国际流动的目的国以发达国家为主。我国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海外人才每年的回流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依然较低,高端人才流失率较高。下一阶段,国家应将引才工作的重点放在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上,具体工作可从提高人才回流之后的期望收益、节约人才回流的支出成本、提高整个引才政策的运行效率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人才国际流动 人才流失 海外人才回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贞 谌飞龙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大量的人才流失到长珠闽地区,随着江西本土经济的纵深发展,把他们吸引回家乡投资创业,或投身现有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实施"面向长珠闽"的人才策略,吸引外流人才回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努力完成,这也是江西民营企业人才策略的必然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荣 刘宁
面对我国人才资源流失的现状,应重点分析吸引人才回流的成因,而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教育因素和政府政策则是吸引人才回流的关键因素。应当结合国情及借鉴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人才回流的基本经验,采取吸引我国人才回流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人才流失 人才回流 经济因素 科技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丽桂
构建乡村人才回流机制,要把乡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引回来"、"留下来"。"城归"是近年来我国精英人才的首次"人才回流",是"三农"政策富集的成效,是我国城乡关系的"自我调节",其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人才的"引回来"。研究认为,当前构建乡村人才回流机制,关键在于如何把人才"留下来",实现向村民与"新村民"的身份转化与意识转化,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研究提出,"留住"人才,需要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应加强乡村规划与执行,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快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乡愁"文化的粘性。在人才内部机制建设方面,应加快树立乡村共治共享理念,促使新老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建立双重诚信体系,提升政府与村民诚信意识;建立人才长效培育机制。
关键词:
城归 新村民 乡村振兴 人才回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国萍 朱炳昇
科创板的建立对丰富我国证券市场层级,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推动创新战略的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短期来看,科创板与创业板之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虹吸现象,在壳资源估值、上市资源等方面对创业板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科创板有助于创业板实现"自我净化",维持市场稳定,对创业板的影响利大于弊。本文以创业板的现状和科创板的制度为基础,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配套追责制度和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为科创板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科创板 创业板 注册制 资本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如果说关税战、贸易战是特朗普兑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目标的外部极限施压战略,那么被视为"美国30年来最大规模减税"的特朗普版税改法案是否会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引导全球产业、资本回流美国,进而重构全球各类经济资源分配格局恐怕则是一个更大的命题。长期以来,高税负和复杂的税制成为影响美国企
关键词:
虹吸效应 特朗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治国 欧国立
基于多期DID和空间杜宾模型并使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和关中平原等城市群2003—2019年的数据,分析了高铁网络对城市群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FDI流入有积极的影响,对其他城市群FDI流入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开通高铁对长三角、中原、成渝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定距离范围内其他城市引资存有虹吸效应,但对珠三角城市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溢效应;去掉一线城市或重点城市后,高铁开通的虹吸效应或外溢效应不复存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张航 陈杰
以地铁为典型代表的公共交通便利性对沿线商品住房的价格溢出效应已经在既有文献中充分展示,但本文首次提出,地铁的出现还会对住房市场的全局产生结构性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阐述相关理论机制,地铁的溢出效应不仅体现为周边房价的上涨,也会带来周边新建住房面积的下降;地铁的出现还会对整个住房市场的需求进行空间再配置,特别体现为地铁临近的住房市场会对距离较远的住房市场产生虹吸效应。其后,基于2012—2015年上海市全部60万套新房成交的微观数据,使用渐进DID的方法考察了地铁的出现对周边住房价格和面积的溢出效应。本文的计量研究发现:新增的地铁会使得站点1公里范围内的新房价格上涨26.49%,套均住房面积平均缩小3.25平方米,这两种溢出效应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空间上产生了虹吸效应,表现为3公里之外的新房价格下降了35.56%,套均面积则平均增加了3.40平方米;虽然地铁的出现对周边住房面积的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对单价的正效应,但地铁导致的周边住房总价上涨幅度依然显著,1公里范围内住房总价平均上涨了24.82%。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共服务资本化、公平合理地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都有很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艺 张义坤 刘凯
内陆型自贸区的重要功能就是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利用其经济外部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基于中国145个地级市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反事实分析法,以湖北自贸区为代表评估内陆型自贸区成立后的经济外部性及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内陆型自贸区中心城市对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兼具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但整体净效应表现为辐射效应,且随着不同腹地类型的变化大致呈"倒U型"或"S型"分布,峰值在紧密腹地或次紧密腹地出现。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专利申请总量上,而虹吸效应则主要反映在对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自贸区的经济外部性通常在其成立一年后达到峰值,中心城市对腹地城市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外资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且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特征。上述实证结果在随机更改自贸区成立时点、处理组城市和模型选择准则后仍然稳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王宁 吉晓慧 杨博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发挥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的溢出效应,带动其周边城市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基于增长极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4—2018年全国31个中心城市和248个非中心城市的统计数据,对省域内经济增长极的虹吸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同一省域内的周边城市存在虹吸效应,产业同构强化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而经济距离对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没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战略参考。
关键词:
虹吸效应 中心城市 增长极 协调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黄莉芸 盛伟 唐代盛
建构引入人力资本的Solow经济增长拓展模型,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铁路运输时间距离权重矩阵,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探讨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通过考察省域间铁路运输时间距离变化,持续测度两类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集聚在空间上的主导效应分别为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两类人力资本表现出空间作用机制的异质性;伴随时间距离的增加,两类人力资本的空间效应分别呈现倒U形和U形变化规律;相对于非高铁时期,高铁时期人力资本集聚的空间效应更显著;健康资本投资倾斜与分散是调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要系统考虑时间和空间协调性,适度集中的教育投资是较优的投资方法,健康资本则要选择空间均衡的投资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志鹏
针对县域金融与资金回流机制进行探讨,利用SWOT法分析县域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扶持金融机构资金用于当地,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建立完善县域金融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加快构建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资金回流 SWOT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