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8)
2023(9753)
2022(7923)
2021(7181)
2020(5656)
2019(12809)
2018(12651)
2017(22575)
2016(12782)
2015(14466)
2014(14579)
2013(14186)
2012(13555)
2011(12618)
2010(12986)
2009(11709)
2008(11598)
2007(10520)
2006(9652)
2005(8984)
作者
(39253)
(32942)
(32595)
(30822)
(20914)
(15603)
(14752)
(12799)
(12592)
(11852)
(11250)
(10979)
(10727)
(10674)
(10520)
(9961)
(9724)
(9573)
(9563)
(9355)
(8561)
(8219)
(8020)
(7535)
(7500)
(7359)
(7312)
(7218)
(6863)
(6695)
学科
(55660)
经济(55600)
管理(33741)
(30490)
中国(21299)
(21278)
企业(21278)
地方(19917)
(18199)
业经(14207)
方法(14149)
农业(12680)
(11950)
(11775)
数学(11567)
数学方法(11446)
(11353)
地方经济(10995)
理论(10745)
(10607)
(10600)
金融(10593)
银行(10583)
(10415)
环境(10018)
(9388)
(9232)
技术(9031)
资源(8801)
(8714)
机构
学院(182830)
大学(177660)
(72311)
研究(71931)
经济(70525)
管理(63197)
中国(54574)
理学(52115)
理学院(51423)
管理学(50465)
管理学院(50122)
科学(45115)
(41047)
(38283)
(37026)
研究所(34567)
(32959)
中心(31971)
(31307)
农业(28796)
业大(27939)
(27307)
师范(26970)
北京(26569)
(26393)
(25348)
财经(24629)
(24582)
技术(24141)
(22114)
基金
项目(117471)
科学(90559)
研究(89335)
基金(79131)
(70232)
国家(69545)
科学基金(57461)
社会(53820)
社会科(50854)
社会科学(50845)
(49718)
(40828)
基金项目(40788)
教育(40780)
编号(38063)
自然(34867)
自然科(33897)
自然科学(33885)
自然科学基金(33241)
(32667)
资助(32152)
成果(31466)
课题(28756)
重点(27430)
发展(26247)
(25813)
(24728)
(24292)
(23113)
创新(23100)
期刊
(92766)
经济(92766)
研究(57662)
中国(51641)
(35715)
学报(30971)
教育(30910)
科学(27800)
管理(25590)
农业(24826)
(23911)
大学(22601)
学学(20854)
技术(18882)
(18716)
金融(18716)
业经(17441)
经济研究(14521)
(13555)
财经(11929)
问题(11882)
图书(11381)
资源(10771)
(10494)
职业(10207)
(9850)
论坛(9850)
(9339)
科技(9262)
技术经济(8731)
共检索到30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伟  
人才发展体系是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的生产线。本文提出SOP人才发展体系模型,将之细分为政策平台、服务平台和运营平台三个系统和十二项要素,详细阐述了SOP模型的六大特点,以期为企业构建内生人才机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迟京涛  
中粮集团副总裁迟京涛先生在《什么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回顾了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指出,过分强调招聘、薪酬、绩效、培训这些专业模块的划分,容易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给割裂开来,使得人力资源各职能模块的契合度不高,从而影响人力资源对公司战略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毅  
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经验进行借鉴,结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加强与完善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吉  
精益生产方式中生产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对于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精益方式中的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多工序生产和打破定员制度的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并从而达到降低机器的运转率,增加人力资源的有效劳动时间以及削减成本的目的。因此我国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重新认识并引进精益生产方式,为拯救金融危机下的汽车及其他大型制造型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鹏  周浩  文菲  
本文介绍人力资源效能监测体系的内涵、意义和内容,分析人力资源效能监测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设计思路及框架,并结合C机场集团效能监测体系搭建的实际案例探讨了人力资源效能监测体系在机场行业实际生产运营中的应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焕荣  
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战略系统观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保留了以往成果中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质量的内容,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联系,更全面地体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效果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福荣  任莉娟  
本文从生产线员工工作倦怠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生产线员工工作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提出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周文霞  
封闭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逐渐被开放协同的、以组织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开放生态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体系迭代。构建科学、高效、能够驱动组织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探索目标。文章从界定组织业务发展战略导向、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出发,以期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组织业务发展优势提供借鉴和指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蓉华  邹海伊  闫春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旅行社的具体特点,提出只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我国旅行社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取得竞争优势,推动旅行社走向成功。最后,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晓丽  林枚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计分卡,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从战略、运营、客户和财务四个方面评价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以期为企业进行有效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保宗  盛朝迅  徐建伟  周劲  任继球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从国际实践来看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和开放互动性特征。当前中国产业体系形态正在从中低端全能型向高端引领型突破,要素供给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升级,要素配置从外生干预型向内生自主型转化,开放模式从单向引进型向双向互动型拓展。同时,非协同发展的矛盾显现,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动力弱化,关键要素短板突出,结构错配矛盾凸显,产业开放层次偏低,协同发展机制僵化。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内生发展机制,为此建议,重塑实体经济发展导向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擎机制,顺畅现代金融服务机制,健全人力资源资本化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吉  
准时化生产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与多工序生产、打破定员制度和特殊的劳动分配方式相适应的特征,本文通过日本丰田汽车生产工厂中生产线的实例,分析了在准时化生产体系下多工序生产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化,认为通过特殊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实现对不必要劳动时间和人力资源的压缩,说明了我国有必要从人力资源高效化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实施准时化生产体系,并将多工序、非定员制管理等理念进一步引进到生产和相关方面中,从根本意义上引进准时化生产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如  许明金  吴晨生  刘彦君  曾德超  李梦辉  
[目的/意义]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更加突出了科技情报服务的重要位置,推动了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全面创新。因此,如何在情报服务体系创新环境下建立起情报快速生产线,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动态非线性交互创新模式的理论指导,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情报服务的新特征,创新发展科技情报服务体系,构建标准化的情报生产线,并提出对多任务情报项目的管理方法。[结果/结论]最终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时效性和专业化的情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晓波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人力资源蓄流"、"社会保障支撑力度"与"公共服务跟进力度"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自包含3个子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