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0)
- 2023(4180)
- 2022(3406)
- 2021(3014)
- 2020(2558)
- 2019(5630)
- 2018(5900)
- 2017(10758)
- 2016(6295)
- 2015(7157)
- 2014(7590)
- 2013(7209)
- 2012(6728)
- 2011(6294)
- 2010(6448)
- 2009(6180)
- 2008(6153)
- 2007(5798)
- 2006(5166)
- 2005(4655)
- 学科
- 济(25058)
- 经济(25017)
- 管理(19545)
- 业(16165)
- 企(14188)
- 企业(14188)
- 方法(9602)
- 学(8262)
- 中国(8077)
- 数学(7394)
- 制(7379)
- 数学方法(7319)
- 财(7097)
- 理论(6941)
- 农(6631)
- 体(6583)
- 业经(5724)
- 教育(5638)
- 地方(5183)
- 融(5123)
- 金融(5115)
- 银(5112)
- 银行(5093)
- 行(4929)
- 和(4393)
- 体制(4192)
- 农业(4105)
- 策(4061)
- 贸(3728)
- 贸易(3726)
- 机构
- 大学(97684)
- 学院(95929)
- 研究(34344)
- 济(34055)
- 经济(33099)
- 管理(32176)
- 理学(26891)
- 理学院(26492)
- 管理学(25854)
- 管理学院(25674)
- 中国(25394)
- 科学(21850)
- 京(21444)
- 财(18543)
- 所(18485)
- 农(17254)
- 研究所(16698)
- 江(16091)
- 范(15448)
- 师范(15279)
- 中心(14602)
- 财经(14151)
- 业大(14092)
- 北京(13600)
- 农业(13518)
- 州(12929)
- 经(12665)
- 师范大学(12197)
- 院(12143)
- 技术(11331)
- 基金
- 项目(58588)
- 科学(45325)
- 研究(43675)
- 基金(40782)
- 家(36011)
- 国家(35659)
- 科学基金(29425)
- 社会(26698)
- 社会科(25023)
- 社会科学(25017)
- 省(23372)
- 教育(21111)
- 基金项目(20835)
- 划(19962)
- 自然(18316)
- 编号(18183)
- 自然科(17885)
- 自然科学(17878)
- 自然科学基金(17560)
- 成果(16792)
- 资助(16657)
- 课题(13966)
- 重点(13317)
- 部(12739)
- 发(12179)
- 创(11692)
- 年(11261)
- 体(11183)
- 性(11153)
- 项目编号(11062)
共检索到154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生鈜
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平等的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公民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依靠分享所有其他公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资源而完善自己,在共同体中生活是一个人获得德性、理性和个性的发展的根本条件。政治共同体必须以伦理的方式合理性地建构和再建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培育公民人性的共同生活,共同体才能发挥培养高尚人性的积极意义。共同体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是重要的,决定了共同体的性质,决定了共同生活的方式,政治共同体只有确立了公民身份及其平等,才使得共同体真正...
关键词:
政治共同体 公民身份 公共精神 人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运兵 贾旻
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是实现公平优质职业教育、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和实践路径。既坚持人文主义与共同利益取向、尊重个体发展、服务经济社会,也强调教育的优质、高效与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既有终身教育理论、教育生态理论及政策工具理论的支持,也有基于不同视角开展的实践探索为其提供经验证据;需要系统思维、跨界思维、结构思维及设计思维的支持。因此,需要以教育时空延伸为基础,做好共同体建设的框架设计,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及保障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华
南方村落多为单姓聚族而居,以血缘为联结纽带,构成"血缘共同体";北方村落则是多姓杂居,家族之间的关系作为村落内部最重要的关系形态,是村落共同体的联结方式,以此为纽带形成的是"关系共同体",族际关系的不同形态决定村落的生活和治理的不同面貌。血缘共同体与关系共同体因其内部的结合方式和纽带的差异,使得共同体内部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地方性共识、规范和伦理取向也大相径庭,相异成趣,进而在村落治理层面形成不同的政治社会现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翼 曹蓉 孙哲
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多层级、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实现机制,为厘清现实语境下府际科技创新合作规律提供新阐释。研究发现:地理、组织、制度邻近性等静态要素与中央介入程度、政策协同程度等动态要素间的策略性互动构成府际科技合作的驱动总成。任务压力、收益预期与交易成本、风险感知作为正反向驱动因素,影响各级政府参与科创共同体的现实选择。府际压力与共同体合作行动间多源流互动是政府科创合作的重要推手。根据横向协调和纵向压力强弱匹配程度,将府际科技合作生成模式划分为任务帮扶型、转移合作型、互动发展型和响应跟随型。在科技创新等高净值领域府际合作中,高层级政府在适当施加任务压力的同时也要根据横向协调强度及共同体行动的积极性,确保纵向权力介入适度、可控。
关键词:
科技创新共同体 地方政府合作 扎根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虹飞 刘瑜 田广 寇南南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和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所提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独创性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是与世界各国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美国倡导的"马歇尔计划"具有根本区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和互惠共赢,是一项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马歇尔计划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毓信 张晓贵
教育的社会研究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这一角度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在这一共同体中身份的形成,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及其恰当应用等,不仅对一些简单化的观点进行了澄清,也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对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桂辉
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向,提高教师的专业自觉能力为构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根据学习共同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对象不同,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为同行互助型、专家引领型、师徒带教型、跨界交融型四种组织形式。构建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学校创新教师专业引领机制和学习共同体的自我更新和成长,也需要教师自愿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习共同体 组织形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信阳 何云峰
高校"师生成长共同体"以其开放性、多维性、生态性等特质,在塑造和谐共生、兼容并蓄的大学气象,推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及促进师生双赢共长中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加强对其认知的基础上,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合力,保障其良性运行,使其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为师生成长及学校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
师生成长共同体 作用机制 运行保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娟
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可靠途径。基于远程教育中大多数网络教师存在研究意识不强、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并详细介绍了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概念、特性和构成,最后对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运行步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网络教师 研究共同体 构建 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学文
高校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实习场"和"实践共同体"是其重要形式。学习共向体的建构可以采用意识培养、文化渗透、组织保障、实践锻炼等方法,其建立需要采用一套循序渐进的方式和步骤。
关键词:
高校 学习共同体 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漆涛 张永琴 田敬峰
教师与教研员缘何联结是揭示中国教研组织特色、运作机制和建构中国教研理论话语体系的关键论题。本文依托“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调研”数据库,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入手,分析教师与教研员得以联合的缘由,探索教研共同体的生成与运作逻辑。借鉴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教师与教研员的联合主要源于共同愿景、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合作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其从分散群体逐渐稳固并通过多重纽带强化社会联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科层化团状教研结构。中国教研共同体在内涵特质上表现为三个方面:从群体到类共同体再到共同体的特征表达;中国语境下的共同善与教师构成性自我生成;科层化和圈层化结合的多重共同体与冲突。
关键词:
教研员 教研共同体 教研制度 中国教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洪刚
社区公民道德建设除了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之外,还需要借鉴一切优秀的道德教育思想。杜威共同体建构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正好契合了公民道德生成的三重逻辑。其中,共同善作为共同体追求的最高原则,是社区道德治理的价值目标;习惯是共同体中个体维系良好关系的规范,是社区公民道德的主动性生长和保证条件;民主教育是促使社区公民道德生成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公民道德 共同体 建构理论 社区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苏卫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企业的管理也必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括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从事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能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领导者还必须日瑧完善自己,以迎接新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
领导者 领导素质 能力 人性化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函伊
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地位中越来越有国际话语权,面对外界关于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交出了一份答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方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现实证实,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探索,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在面对当今世界特殊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文章以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作背景,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梳理,为今后面向世界,感受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优越性,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