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2)
- 2023(2656)
- 2022(2089)
- 2021(2277)
- 2020(1643)
- 2019(4006)
- 2018(4190)
- 2017(5863)
- 2016(4533)
- 2015(5266)
- 2014(5451)
- 2013(4574)
- 2012(4352)
- 2011(4286)
- 2010(4695)
- 2009(4130)
- 2008(4140)
- 2007(4027)
- 2006(3758)
- 2005(3606)
- 学科
- 教育(19444)
- 中国(10061)
- 济(7821)
- 经济(7811)
- 理论(7475)
- 管理(6698)
- 教学(5822)
- 学(5746)
- 业(4617)
- 企(4085)
- 企业(4085)
- 思想(4059)
- 政治(3799)
- 发(3736)
- 思想政治(3526)
- 政治教育(3526)
- 治教(3526)
- 革(3512)
- 发展(3498)
- 德育(3497)
- 研究(3384)
- 展(3374)
- 高等(3244)
- 改革(3214)
- 教育改革(2802)
- 学校(2794)
- 学法(2677)
- 教学法(2677)
- 财(2571)
- 技术(2551)
- 机构
- 大学(64540)
- 学院(57883)
- 教育(26934)
- 研究(23858)
- 范(20936)
- 师范(20901)
- 师范大学(17383)
- 京(15827)
- 科学(13375)
- 济(13359)
- 经济(12731)
- 管理(12083)
- 所(12073)
- 职业(11362)
- 江(11354)
- 北京(11210)
- 中国(11017)
- 研究所(10823)
- 教育学(10501)
- 技术(10358)
- 理学(9422)
- 理学院(9143)
- 州(8943)
- 财(8843)
- 中心(8801)
- 管理学(8778)
- 管理学院(8620)
- 院(8062)
- 职业技术(7765)
- 教育学院(7744)
共检索到106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人生而蕴含灵性的潜能,随着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常成长、接受教育和自觉努力,灵性的潜能就会在不同人的心里不同程度地发育、生长。人性灵指人拥有丰富、微妙、敏感的精神状态,这体现在四个方面:灵动的意识生成独立的认识和体验,主动的意向形成能动的存在趋向,健全的自我促成自为、生成的生命形态,敞开的灵明引导超越的精神向度。教育应以性灵说为人性论,以发展人性为任务,通过和谐并进、相得益彰地发展人的知情意,促进灵性的充分敞开,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人性 灵 知 情 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荷花
作为教育基础的人性论多是对抽象人性的研究,对具体人性之复杂多样性、整体性、动态生成性、历史文化性关照不够,存在对教育场域适应的局限。从具体个体人性发展变化的过程角度看,人性是人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在人生实践历程中经环境影响与自我选择而生成和发展的内在特性。它包含习性、秉性、共性、天性、自性,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变化,构成了人性动态发展的图景。这种人性认识能适切地阐释教育场域的人性问题,推动我们审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促进人性发展与完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性多样发展的人;教育的关键是启发自觉、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人性化教育是提升人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人性 人性论 “五性”人性论 人性化教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解小娟
以西方哲学家、教育家和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哲学理论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针对学校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人格教育存在其必要性。通过对爱和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对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探讨,可以发现只有把爱的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性、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人性 人格 法律 教育
[期刊] 求索
[作者]
沈顺福
一般认为,荀子是性恶论者,这是《荀子》的题中之义。然而它还有一个言外之意,即天生之物中有某些善的东西,比如知性、仁心、善心等,这些都是天生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善性。善性是一种天生气质,它是人类成为圣贤的内在根据,因此是好的、值得肯定的东西,类似于孟子的人性。荀子主张以礼乐教化的方式激发身体中的善的气质,这样便可以成圣贤。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
关键词:
荀子 善性 孟子 教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迎春 高兆明
福山在关于自由民主制确立与演进的思考中有基于人性论的论证。他认为追求"承认"的人性根据与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自由民主制演进的动力机制。福山基于"承认"的相关人性论论证思想经历两个阶段。他在早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导致社会趋向同质化、进而为自由民主制确立奠定基础,其后则进一步发现以基因修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有导致社会异质化、进而终结自由民主制本身的可能。福山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现代科技对人性、社会政治秩序的内在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玉婷
我国传统人性论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彰显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理想追求,对当今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影响。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价值取向问题,文章建议运用中国传统人性论中的道德教育资源,扩大中国传统人性论对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人性论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学生 价值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人性即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始于人与社会的矛盾,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人性论与教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人性的看法不只是教育的起点,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社会—教育—人是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主线,人性论也应有机融合于教育学学科体系之中。
关键词:
人性 人性论 社会性 教育 教育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景林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巍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伴随着德意志帝国的危机与精神科学的兴起,以斯普兰格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重新全面地发现了洪堡的思想遗产。本文从精神科学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视域出发,探讨了洪堡教育思想体系的人性论基础及其内在结构。洪堡学说的核心是个体的自由,它既意味着单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民族实现其个性。洪堡对人性论做出双重规定,进而以此为起点,通过"教化",探索将个人自由、民族个性与世界主义有机地交融到一起的思想道路。
关键词:
精神科学 个性 民族 教化 自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琦
孟子沿着孔子“仁学”思想,对孔子的人性论进行了拓展与重构,建构了性善论,并以之为基点,确立“存心养性”的人性修养理论与仁政学说。展现了孔、孟之间人性论发展、嬗变的逻辑轨迹及人性论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孟子 孔子 人性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伦坤
从本源上讲,公司社会责任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从分析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认为公司也具有人性构造。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者的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揭开法人的经济人面纱,将社会责任加到公司背后的自然人身上。
关键词:
公司 社会责任 人性 制度 解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环境教育的通常模式是将教育指向环境本身,这种模式不但存在着逻辑破绽,而且效果无法保证。正是现代社会对欲望的放纵导致人性物化,进而导致环境的恶化,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性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学校教育在推波助澜,扮演着物化人性再生产者的角色。真正的环境教育应该是对整体教育的重新思考,为现代学校教育重植人性根基。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物欲症 物化人性 人性危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云恺
我国流行的《教育学》在阐释“教育”概念时 ,似乎都忘却了教育的人性培育的深刻内涵 ,在教育实践中造成了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当前部分人人性的丧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培育人性的教育是既重视培育“什么人” ,又重视培养“人的什么”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什么“新品种”、“新概念” ,而只是被遗忘了的“教育”的题内之义 ,是教育被放逐但又必然回归的深层次本质。培养善性、理性 ,强调精神追求 ;坚守人性底线 ,实现人性升华 ;确立权利意识 ,守护人性原则 ,是当前学校培育人性的教育的抓手。
关键词:
教育 “什么人” “人的什么” 人性教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北生
教育是属人的世界,人性是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坚实基础。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为了人的发展和人自身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教育必须以人性为基础,真正开展人性化教育,具体做到:教育要以人性为基础,关注"育人"与"成人";教育人性化要克服"人的空场",并善用"惩罚";教育人性化要坚持鲜明的生命立场。
关键词:
教育属人 人性基础 人性化教育 教育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