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1)
2023(14682)
2022(12650)
2021(11794)
2020(10028)
2019(22738)
2018(22774)
2017(44253)
2016(24172)
2015(27259)
2014(27075)
2013(26833)
2012(24899)
2011(22684)
2010(23071)
2009(22305)
2008(22150)
2007(20336)
2006(18364)
2005(16536)
作者
(69360)
(58255)
(58098)
(55370)
(36623)
(27835)
(26359)
(22619)
(21790)
(20749)
(19803)
(19398)
(18260)
(18197)
(18021)
(17880)
(17787)
(16903)
(16827)
(16817)
(14619)
(14561)
(14056)
(13296)
(13213)
(13170)
(13146)
(12912)
(11815)
(11639)
学科
(100171)
经济(99979)
(73090)
管理(68422)
(51687)
企业(51687)
(51593)
方法(40989)
数学(34873)
数学方法(34525)
农业(34041)
中国(28700)
(28252)
业经(27976)
(26272)
地方(19333)
(19139)
贸易(19131)
(18884)
(18670)
(17618)
银行(17586)
(17517)
(16827)
(16274)
财务(16210)
财务管理(16160)
(15393)
(15366)
金融(15361)
机构
学院(350078)
大学(346375)
(145226)
经济(142057)
管理(131599)
研究(116755)
理学(112493)
理学院(111256)
管理学(109356)
管理学院(108729)
中国(92142)
(72902)
(72616)
(71061)
科学(69852)
(59674)
农业(56154)
中心(55220)
财经(54934)
(54763)
业大(54679)
研究所(53218)
(49551)
(45677)
北京(45582)
师范(45254)
经济学(43849)
(43155)
(40914)
财经大学(40047)
基金
项目(222326)
科学(174279)
研究(167207)
基金(159663)
(137739)
国家(136465)
科学基金(116102)
社会(107193)
社会科(100456)
社会科学(100422)
(88221)
基金项目(84643)
教育(76513)
(73242)
自然(72008)
编号(70814)
自然科(70231)
自然科学(70210)
自然科学基金(68969)
资助(64166)
成果(58582)
(50060)
重点(49999)
(48651)
课题(48149)
(46079)
(45608)
国家社会(43458)
(43389)
创新(43051)
期刊
(170917)
经济(170917)
研究(104408)
(74234)
中国(74066)
(56111)
学报(53856)
农业(49835)
科学(49793)
管理(45345)
大学(41752)
学学(39536)
(37778)
金融(37778)
教育(37265)
业经(33096)
技术(28984)
财经(27520)
经济研究(25334)
(24214)
问题(24079)
(23581)
(19268)
(17554)
技术经济(16961)
理论(16918)
世界(16811)
农村(16411)
(16411)
商业(16146)
共检索到535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李潇晓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居民难以和城镇居民一样均等地享受到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作为典型的保障性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担着社会保障的部分职能。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特点与人役权的特点具有较多的契合,所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应以生存保障作为其基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李潇晓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居民难以和城镇居民一样均等地享受到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作为典型的保障性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担着社会保障的部分职能。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特点与人役权的特点具有较多的契合,所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应以生存保障作为其基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莹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以对农民"居者有其屋"的生存利益的保障为核心,且这种保障性制度的设计贯穿始终。现行法律和政策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需要兼顾生存与发展,通过不断完善流转制度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这一用益物权类型价值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冯琳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旗帜鲜明地选择了保障农民居住权的制度价值取向,而这种制度在保障农民生存权的同时却降低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仅限于居住不但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反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构建符合我国现实社会需要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要重视其保障功能以实现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又必须兼顾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立瑞  赵丹  
随着城市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宅基地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处于冻结状态。现实中,对于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属客观现实需要,民间意愿强烈,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开禁势在必行。为保证流转的有序进行,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则极为必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勇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战略构想。然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不单纯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更涉及"城乡公平、区域公平与时际公平"问题,也涉及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宅基地改革的典型试点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宅基地放开流转可能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适用范围小"、"区域不公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宅基地指标化"模式,即以权利替代实物,并引进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实现宅基地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研究表明,"宅基地指标化"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是解决宅基地问题的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海玲  
目前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很多争议,一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可供适用的法律规定来解决。《物权法》的实施结束了理论界关于宅基地性质问题的争论,其中明确了农村中的宅基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的性质,但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配套措施的完善建议,以期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存需求,体现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公平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汉飞  石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及生态环境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宅基地问题。对此,有必要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性办法和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朱方宜  
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设廉洁政府、维护农民宅基地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宅基地管理政府权力清单,主要包括规范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强化宅基地的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宅基地流转管理机制,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加强对违法占用宅基地行为的惩治等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梦琳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解读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制度特征以及纵向总结考察模式的整体演化或变迁路径,认为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不同。其中,市场主导、宅基地跨区域流转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但目前尚没有一种模式已经完全具备上述特征。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同时还应协同相关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