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5)
- 2023(11508)
- 2022(10090)
- 2021(9712)
- 2020(8070)
- 2019(19037)
- 2018(18734)
- 2017(35645)
- 2016(19443)
- 2015(21985)
- 2014(21756)
- 2013(21826)
- 2012(19994)
- 2011(18216)
- 2010(17741)
- 2009(16081)
- 2008(15518)
- 2007(13053)
- 2006(11294)
- 2005(9875)
- 学科
- 济(77844)
- 经济(77758)
- 管理(51617)
- 业(48415)
- 企(39602)
- 企业(39602)
- 方法(37585)
- 数学(33101)
- 数学方法(32786)
- 中国(22471)
- 农(19559)
- 学(18370)
- 财(17262)
- 贸(16283)
- 贸易(16275)
- 业经(16007)
- 易(15908)
- 地方(13831)
- 和(13135)
- 农业(12902)
- 制(12763)
- 环境(12338)
- 理论(11750)
- 技术(11537)
- 银(11143)
- 银行(11096)
- 行(10641)
- 融(10628)
- 金融(10626)
- 务(10557)
- 机构
- 大学(278328)
- 学院(272577)
- 济(112071)
- 经济(109893)
- 管理(108587)
- 研究(97952)
- 理学(94825)
- 理学院(93778)
- 管理学(92275)
- 管理学院(91798)
- 中国(72311)
- 科学(61982)
- 京(60104)
- 所(49827)
- 财(47348)
- 研究所(46244)
- 农(45315)
- 中心(42474)
- 业大(42188)
- 财经(39178)
- 北京(38601)
- 江(36546)
- 院(36297)
- 经(35985)
- 农业(35882)
- 范(35802)
- 师范(35359)
- 经济学(34147)
- 经济学院(30872)
- 州(30063)
- 基金
- 项目(194505)
- 科学(151651)
- 基金(141981)
- 研究(140302)
- 家(125857)
- 国家(124889)
- 科学基金(105304)
- 社会(87756)
- 社会科(83184)
- 社会科学(83163)
- 基金项目(75428)
- 省(72605)
- 自然(69112)
- 自然科(67501)
- 自然科学(67485)
- 自然科学基金(66271)
- 划(63136)
- 教育(62918)
- 资助(59353)
- 编号(55497)
- 成果(45267)
- 重点(43748)
- 部(43647)
- 发(41508)
- 创(40190)
- 课题(38202)
- 科研(37921)
- 创新(37597)
- 教育部(37024)
- 国家社会(36638)
- 期刊
- 济(115615)
- 经济(115615)
- 研究(80315)
- 中国(47683)
- 学报(47646)
- 科学(43237)
- 农(39494)
- 管理(38642)
- 大学(35097)
- 财(32987)
- 学学(32679)
- 农业(28331)
- 教育(27746)
- 技术(21734)
- 融(19952)
- 金融(19952)
- 经济研究(19359)
- 财经(18605)
- 业经(17104)
- 图书(16992)
- 经(15864)
- 业(15446)
- 问题(15270)
- 科技(14001)
- 理论(13599)
- 贸(13063)
- 技术经济(12915)
- 世界(12584)
- 实践(12330)
- 践(12330)
共检索到389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利用稳定同位素碳比率δ13 C(13 C/ 12 C)作为天然示踪物 ,对池塘养殖生态系 (室内和围隔 )中人工投喂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提供的能源物质对养殖中国对虾生长的贡献比例进行研究。室内分别以δ13 C值不同的配合饲料和日本刺沙蚕喂养中国对虾 (0 .961± 0 .0 12 ) g的实验结果表明 ,虾体的δ13 C值受到食物δ13C值的影响 ;在等量 (干重 )混合喂食的情况下 ,中国对虾生长能量的 61.67%来源于投喂的沙蚕 ,而配合饲料只贡献了 38.33%。池塘围隔养殖的中国对虾虾体、有机肥 (鸡粪 )和投喂配合饲料的δ13 C值测定表明 ,以有机肥为碳源的天然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英 戴习林 蔡生力 臧维玲 丁福江
采用6种天然饵料喂养清洁虾亲虾,分析其对亲虾性腺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受精卵质量的影响。性腺发育试验发现,投喂6种不同饵料亲虾性腺发育周期差异显著(P<0.01),最长的为鱼肉组(12.82±1.91)d,最短的为卤虫无节幼体组(11.46±1.76)d;卤虫无节幼体与桡足类组性腺指数、干物质含量及总蛋白质含量随着性腺发育显著增加(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旭鹏 孟宪红 孔杰 曹宝祥 刘宁 罗坤 李伟亚
为揭示不同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病毒量对于中国明对虾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设计了逐尾、定量人工感染实验,在确保每尾中国明对虾进食特定量WSSV毒饵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分别喂食含5.2×108copies、1.0×109copies、2.1×109copies WSSV的毒饵,对虾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389.3、323.3和187.3 h,差异极显著(P<0.01);对虾最终累计死亡率都为100%。研究表明,致死量范围内,WSSV的感染量越低,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越长。为了揭示饵料对中国明对虾抗病性能的影响,对已感染WSSV的中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剑斌 于俊琦 徐杭忠 马俊康 刘天骥 李洪琴 刘匆 罗浩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罗莉
为比较配合饲料与饵料鱼(湘云鲫)对鳜生长、消化系统结构功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12.33±1.14) g的鳜210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湘云鲫,养殖68 d。结果显示:①配合饲料组的营养素沉积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同时增重率(WGR)、干物质饲料效率(FE)分别显著高于23.14%、30.53%,而配合饲料组鳜的干物质摄食量(FI)与湘云鲫组无显著差异②配合饲料组鳜背肌的肌纤维更细,肌肉硬度、脆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高于湘云鲫组,并且pH降低值、滴水损失和冷冻渗出率分别降低了26.67%、26.65%和24.90%,离体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湘云鲫组;③配合饲料组鳜血浆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等含量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而MDA含量则反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LDL-C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④配合饲料组鳜胃蛋白酶,前、中、后肠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胃及肠道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⑤配合饲料组鳜肠道菌群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湘云鲫组46.03%和125.00%,芽孢杆菌属丰度增加。综上,本实验条件下,相比于投喂湘云鲫,摄食配合饲料的鳜在生长、饲料效率、胃肠组织发育和功能、肌肉品质、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但同时加重了肝肾的代谢负担。本实验为鳜配合饲料替代传统饵料鱼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鳜 配合饲料 饵料鱼 湘云鲫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刘萍 张庆文 王清印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养殖密度 生长 存活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世瑞 高焕 孔杰 王如才
采用4种饵料投喂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用投喂感染的方法人工感染WSSV。测定体长、体重以及各组的攻毒存活率,实验周期15 d。ANOVA分析结果表明,投喂鲜活卤虫组体长、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5)。投喂卤虫成体和投喂鱼肉两组的攻毒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投喂配合饵料和蛤蜊肉两实验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5),投喂人...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饵料 人工感染 WSSV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通过室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 31海水中摄食日本刺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 ,盐度 5~ 35范围内 ,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 13时达到最大为 61.64 (mg·g- 1·d- 1) ;而最适生长的盐度条件为 2 0 ,此时的碳利用效率最高为 2 5 .84% ,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 3.89%。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碳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碳的转换效率。中国对虾摄食沙蚕的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 ,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转换效率分别为摄食碳的 2 6.80 %和 13.78%。饵料对碳生长的影响机制是由碳同化率和转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岳永生 王慧 曾勇庆 王哲 张庆朝 宋憬愚 丁雷
泰山赤鳞鱼人工配合饵料研究初报岳永生,王慧,曾勇庆,王哲,张庆朝,宋憬愚,丁雷(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关键词泰山赤鳞鱼,人工配合饲料APRELIMINARYEXPERIMENTONTHEARTIFICIALDIETFORTAIS...
关键词:
泰山赤鳞鱼,人工配合饲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波昌 董双林 田相利 王芳 高勤峰 林光辉 管建洪
为了解不同养殖密度下刺参对人工饲料的吸收利用情况,实验采用碳稳定同位素法研究人工饲料对刺参幼参生长的食物贡献率。实验采用室内水族箱与刺参养殖池塘内围隔相结合的方法,刺参幼参的初始体质量为(4.78±0.58)g,水族箱(100 cm×60 cm×60 cm)内10头幼参用人工饲料按5%刺参初始体质量(湿重)连续喂养60 d;参池围隔(长8.0 m×宽8.0 m×高1.9 m)内,投喂的实验组幼参在5、10、15、25和35 ind/m2的养殖密度下经人工饲料驯化后按5%刺参初始体质量(湿重)连续喂养6 d,同时设不投饲的对照组,各4个重复。结果显示,水族箱内的刺参幼参的体质量经人工饲料饲喂6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关键词:
刀鲚 饵料 生长 存活 酶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维娜 王安利 刘存岐 王所安 王荣端 马志强
在铜含量不同的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及体内铜、锌和铁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饵料中铜含量为25.27mg/kg时,可使体长为30~40mm的中国对虾增长最快。饵料中铜含量与对虾头胸部铁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对虾腹部铜锌含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铜 锌 铁 饵料 中国对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亚青 王子臣 王国江
对虾夷马粪海胆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带菜、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幼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0.5×10-2~3.0×10-2cm/个·天),1.0cm幼海胆在19.0℃时生长最快,而3.6~5.0cm成海胆在16.0℃时最快。水温上升至25.0℃,5.0cm以上成海胆体重出现负生长...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摄食,生长,温度,海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代勤 陈芳 方长琰 罗静波 赵新安 余进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肖广侠 孟宪红 孔杰 曹宝祥 刘宁 张庆文 罗坤 李战军
采用单胞藻(SA)、配合饵料(AF)、轮虫(BP)和卤虫幼体(BS)4种饵料,设计了SA+AF、SA+AF+BP、SA+AF+BS和SA+AF+BP+BS 4种饵料组合并用于中国对虾苗种培育,投喂SA+AF饵料的受精卵分设"碘伏"消毒及未消毒组,投喂其他饵料的受精卵均为"碘伏"消毒组。分析各期幼体成活率、P10体重及WSSV携带量,结果表明,N-Z期间,受精卵消毒与否及投喂不同饵料对中国对虾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Z-P期间,投喂BP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未投喂BP组(P<0.01);投喂SA+AF+BS的幼体在M-P期间成活率与其他饵料组差异极显著(P<0.01);投喂SA+AF+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金柱 艾庆辉 麦康森 谭北平 徐玮 马洪明
以初始体重为(1.93±0.11)mg的大黄鱼稚鱼(12日龄)为实验对象,以微粒饲料(micro-diet,MD)分别替代0%2、5%、50%、75%和100%生物饵料(live prey,LP),探讨微粒饲料替代生物饵料对大黄鱼稚鱼生长、存活、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30d的摄食生长实验表明:微粒饲料替代生物饵料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生长、存活、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当微粒饲料替代50%和75%生物饵料时,两组间的特定生长率(SGR)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100%替代水平(P<0.05);同时,75%替代水平SGR显著高于0%和25%替代水平(P<0.05)。存活率在各处理组...
关键词:
大黄鱼 稚鱼 微粒饲料 替代 生物饵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