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9)
- 2023(7362)
- 2022(6143)
- 2021(5365)
- 2020(4296)
- 2019(9702)
- 2018(9390)
- 2017(17087)
- 2016(9542)
- 2015(10709)
- 2014(10722)
- 2013(10687)
- 2012(10514)
- 2011(9851)
- 2010(10049)
- 2009(9159)
- 2008(8972)
- 2007(8318)
- 2006(7702)
- 2005(7359)
- 学科
- 济(44745)
- 经济(44701)
- 业(22149)
- 管理(21478)
- 地方(17168)
- 中国(16581)
- 企(15387)
- 企业(15387)
- 农(13766)
- 学(11888)
- 业经(11432)
- 方法(10954)
- 地方经济(9861)
- 农业(9653)
- 发(9370)
- 数学(8921)
- 融(8807)
- 数学方法(8806)
- 金融(8805)
- 银(8504)
- 银行(8456)
- 行(8348)
- 制(7797)
- 贸(7624)
- 贸易(7613)
- 环境(7532)
- 易(7265)
- 财(7077)
- 发展(7029)
- 展(7002)
- 机构
- 学院(141233)
- 大学(139597)
- 研究(62534)
- 济(55237)
- 经济(53905)
- 中国(46307)
- 管理(44735)
- 科学(41663)
- 理学(36620)
- 理学院(36047)
- 管理学(35261)
- 所(35167)
- 管理学院(35024)
- 农(34666)
- 京(32675)
- 研究所(32018)
- 农业(27539)
- 中心(26689)
- 江(25097)
- 财(24630)
- 业大(24620)
- 院(23385)
- 省(22846)
- 北京(21464)
- 范(20916)
- 师范(20488)
- 州(19837)
- 科学院(19154)
- 技术(19104)
- 研究院(18391)
- 基金
- 项目(90882)
- 科学(68941)
- 研究(63344)
- 基金(61693)
- 家(57282)
- 国家(56739)
- 科学基金(45229)
- 省(37946)
- 社会(37509)
- 社会科(35364)
- 社会科学(35356)
- 划(32739)
- 基金项目(31448)
- 自然(29871)
- 自然科(29114)
- 自然科学(29100)
- 自然科学基金(28546)
- 教育(27960)
- 发(27245)
- 资助(26294)
- 编号(24856)
- 重点(22164)
- 发展(21015)
- 成果(20911)
- 展(20615)
- 课题(20055)
- 计划(19376)
- 创(18804)
- 部(18519)
- 科技(18436)
共检索到24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
关键词:
养殖鳗鲡 人工诱导 产卵 胚胎 仔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浩然 齐鑫 周雯伊 尹绍武 黄海 张勇 刘晓春 陈国华
采用多次肌肉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A2)和鲤脑垂体匀浆(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的方法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在任意挑选的15尾实验组鱼中,5尾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平均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为(20.9±5.04)%(最大达到27.3%);5尾卵巢发育至成熟期,平均GSI为(7.2±2.86)%;5尾卵巢发育至卵黄生成期,平均GSI为(2.32±1.5)%;而对照组的性腺停留在未发育的Ⅱ期[GSI为(1.18±0.39)%],这表明注射的激素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凌 张洁明 郭峰 张涛
在多年对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对胚胎和早期仔鱼的活体观察、计算机图文分析以及组织切片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鳗鲡胚胎及孵化后19d前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3±0.5)℃条件下,日本鳗鲡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需约38h30min,总积温为885.50℃·h。其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基本相同,鳗鲡胚胎发育可分为14期,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原肠作用通过细胞的下包和内卷完成。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与一般硬骨鱼类的仔鱼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无色透明的血细胞和S形心管;开放型的口腔,发达且不能闭合的上下颌和3对颌齿;孵化后3~9d在身体两侧出现由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发达的感觉丘...
关键词:
日本鳗鲡 胚胎 仔鱼 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根据对圈养鲥鱼人工繁殖机理研究结果,采用外源内分泌药物和生理、生态学方法,对池塘驯化养成的亲鱼进行8种不同药物,5种不同剂型和操作方法的诱导成熟实验,筛选出“鲥Ⅰ号”和“鲥Ⅱ号”两种剂型。在性腺发有启动前和启动初期,采用理植“鲥Ⅰ号”的慢性处理方式和生态调控措施,调节机体的胰岛素和性类固醇水平,进而刺激机体脂肪积累和脑垂体GtH的积累。在性腺发育启动后采用“鲥Ⅱ号”的急慢性处理方式,促进GtH的维持和释放,诱导池养鲥鱼性腺发育成熟。4、5、6龄亲鱼催熟率分别为83.3%、87.5%和100%。研究表明,脂肪积累和外源性类固醇激素是鲥鱼性腺发育的启动因子;4月份肠系膜脂肪系数低于1.5%的亲鱼性...
关键词:
池养鲥鱼 人工诱导 性腺发育 有效积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雯伊 黄海 尹绍武 齐鑫 张勇 刘晓春 陈国华 林浩然
用肌肉注射HCG的处理方式(剂量为500 U/kg体重,每周注射1次,注射时间为6周)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达80.0%。对人工催熟花鳗鲡精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花鳗鲡精子头部长径为(3.81±0.69)μm,短径为(1.24±0.15)μm;尾部长度为(24.83±3.05)μm;精液pH为7.3~7.5,精子密度每毫升1.02×1010尾。精子的适宜盐度为15~20,其中盐度为15时,精子激活比率最高,快速运动时间以及精子的寿命最长。精子的pH适宜范围为6.0~8.0,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精子的活力与寿命。另外,4种金属离子(Mg2+、Ca2+、Na+和K+)对花鳗鲡...
关键词:
花鳗鲡 人工诱导 精巢 精子活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海霞 方琼珊 翁幼竹 王涵生 方永强
用兔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抗体对LHR,ER和P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目的在于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提取物,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注射激素前后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卵巢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激素处理前鳗鲡卵巢发育处于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平均直径(220±0.01)μm。第一次注射这两种激素后10d,实验组卵母细胞中卵黄核分散在核的周围,核仁数量显著增加,多达18~20个左右,而对照组8~10个。第3和4次激素处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岳松 林浩然 谢骏 潘德博 王广军 许梓荣
:用含HCG及鲤脑垂体 (PG)匀浆液提取物 (CPE)的W /O/W复乳 ,对塘养雌鳗进行注射催熟实验。雌鳗平均GSI达 35.18% ,最高达 56.5% ,其催熟效果较常规注射方法 (平均GSI 2 7.9% ,最高 50 .4 % )好。用含LHRH A、HCG、CPE的复乳和DOM生理盐水混悬剂对部分达到性成熟的鳗鲡进行催产 ,用W /O/W复乳诱导成熟的鳗鲡 ,排卵率为 75% ;用常规方法催熟的鳗鲡排卵率为 55%。注射复乳制剂后 ,鳗鲡血清GtH含量可较长时间的保持较高水平 ,血清GtH的变化较常规注射方法缓和。注射乳剂还可使鳗鲡脑垂体GtH含量升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马之明 陈旭 周发林 温为庚 江世贵
为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生长、外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及性成熟之间的关系,对其养殖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斑节对虾雌雄外生殖器官发育和头胸甲长呈线性关系;②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无显著差异。雄性精荚出现的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为头胸甲长3.1 cm,体长11.1 cm,体质量20.0 g;雄性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3.7 cm,体长13.0 cm,体质量37.0 g。池养雌性斑节对虾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以纳精囊的发育完全(可与雄虾交配)为标志,其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4.3 cm、体长15.1 cm、体质量53.0 g,雌性性成熟个体为头胸甲长5.0 cm,...
关键词:
池养斑节对虾 生长 发育 性成熟 年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洁明 柳凌 郭峰 张涛
从人工诱导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性腺成熟的角度,采用对亲鳗群体外形和解剖观察,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的方法,对日本鳗鲡从下海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日本鳗鲡精巢发育仍可分为5个时相,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Ⅰ);精原细胞后增殖期(Ⅱ),精母细胞生长期(Ⅲ),精子出现期(Ⅳ)和精子成熟期(Ⅴ)。除日本鳗鲡下海鳗的精巢有73.3%的个体处在第Ⅰ时相外,其整个精巢的发育过程和细胞学特征与以前的研究无太大差异。在下海鳗群体中未观察到第Ⅰ时相的卵巢。因此,人工诱导日本鳗鲡的卵巢发育只有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Ⅱ);脂肪泡出现期(Ⅲ);卵黄充满期(Ⅳ)...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人工诱导 性腺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明 姜伟
[目的]本文研究了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方法]观察研究了该鱼类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典型特征及1~30日龄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①齐口裂腹鱼成熟的卵呈淡黄色,色泽鲜明,卵为沉性,卵径2.8~3.1 mm。受精吸水后卵出现微粘性。水温14.1~16.8℃条件下,受精后约4~5h,隆起的胚盘表面开始出现分裂沟,受精卵进入分裂期;受精后约11~12 h,进入囊胚期;受精后约18~20h,进入原肠胚阶段;受精后约39~40h,进入神经胚阶段;受精后47~50h,胚体发育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约140 h,开始进入出膜期。初孵的仔鱼全长约9~10 mm。②出膜后1~11 d,仔鱼眼睛、鳍、口腔、鳃、鳔、体表色素、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相继发育并趋于完善;出膜后第10~11天,仔鱼开始摄食浮游动、植物。出膜后12~22d,消化系统、鳍、鳔等进一步发育,仔鱼卵黄消耗殆尽,完全外源性营养。出膜后22~30 d,仔鱼发育进一步完善,摄食旺盛,开始摄食微粒子配合饲料。[结论]对齐口裂腹鱼胚胎发育及1-30日龄仔鱼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旨在了解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特点,为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育积累基础资料,并为齐口裂腹鱼人工增殖中的规模化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形态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礼强 吴青 郑曙明 刘法江
对人工繁殖的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在水温(17±1)℃下,胚胎发育历时124h后孵出仔鱼,孵出9d后仔鱼鳔充气并开始平游;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所需要的平均积温为2108.00h℃。根据对细鳞裂腹鱼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共25个发育时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特征。分析发现,在裂腹鱼亚科中,细鳞裂腹胚胎和仔鱼发育速度较快,特别是在肌肉效应期以后更加明显;心跳频率并不是简单的由慢到快的线性增长,而是一个快慢相间的曲线变化的过程;胚胎发...
关键词:
细鳞裂腹鱼 胚胎发育 卵黄囊仔鱼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姚化章 张海军 殷建国 何智杰 李岩平 蔡晓琴
对丁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其卵黄囊仔鱼在开口摄食之前的发育、生长以及不可逆点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丁受精卵在水温21.5℃时,胚胎发育时间约为52h;(2)仔鱼在孵出后第7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第9天达100%,第12天降到50%,进入不可逆点;(3)仔鱼对卵黄囊的日净消耗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4)仔全出膜后第8天,卵黄囊全部吸收,同时,饥饿期仔鱼开始出现负生长。
关键词:
丁 胚胎发育 卵黄囊仔鱼 摄食 不可逆点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乔德亮 李思发 凌去非 殷建国 李岩平 蔡晓琴 何智杰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
关键词:
白斑狗鱼 胚胎发育 卵黄囊 仔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连军 施兆鸿 王建钢 陆建学 赵荣兴 谢立峰
对人工暂养1周年的野生黄鲷[Dentex tumifrons(Temminck et Schlegel)]进行注射催产激素,成功完成黄鲷的人工繁殖、孵化并培育出黄鲷幼鱼。通过对人工催产所获得的黄鲷受精卵胚胎发育、卵黄囊仔鱼形态发育全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胚胎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黄鲷受精卵和初孵仔鱼比其他鲷科鱼类的略小,受精卵径为0.834~0.998 mm、油球直径为0.184~0.198 mm、初孵仔鱼全长2.25 mm。(2)在水温(19.5±0.5)℃、盐度34.0条件下,受精卵经36~40 h孵化出仔鱼。(3)3日龄仔鱼消化道开通,但还不能摄食;4日龄仔鱼下颌能自如活动并摄取食物,...
关键词:
黄鲷 胚胎 卵黄囊仔鱼 形态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柳凌 郭峰 张洁明 鲁大椿
对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卵巢发育的时间与催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卵母细胞在体内胚泡破裂(GVBD)的发生过程、以及用17α-OHP和17α,20β-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的方式、时机和催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时间越长,催产率越低。造成催产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鳗鲡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期,雌鳗个体对催产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催产时机难以掌握。通过采用适合日本鳗鲡卵母细胞的透明液观察GVBD的发生过程,并根据每个个体GVBD的发生速度,制订适宜的催产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本实验采用CP、HCG、17α-OHP或17α,20β-DHP混合催产,使其平均催产率由35 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