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8)
- 2023(10909)
- 2022(9040)
- 2021(8043)
- 2020(6492)
- 2019(14489)
- 2018(13984)
- 2017(25451)
- 2016(14336)
- 2015(15533)
- 2014(15363)
- 2013(15165)
- 2012(14448)
- 2011(13193)
- 2010(13073)
- 2009(11886)
- 2008(11836)
- 2007(10477)
- 2006(9264)
- 2005(8403)
- 学科
- 济(60847)
- 经济(60780)
- 业(37871)
- 管理(37302)
- 企(27944)
- 企业(27944)
- 方法(20474)
- 中国(19767)
- 地方(19001)
- 农(18766)
- 数学(17579)
- 数学方法(17419)
- 业经(14888)
- 学(14770)
- 财(14104)
- 农业(13231)
- 贸(12330)
- 贸易(12318)
- 易(11898)
- 环境(11018)
- 银(10798)
- 银行(10734)
- 地方经济(10683)
- 发(10589)
- 融(10556)
- 金融(10556)
- 行(10309)
- 制(10135)
- 技术(9995)
- 务(8805)
- 机构
- 学院(205825)
- 大学(202767)
- 研究(80969)
- 济(80685)
- 经济(79072)
- 管理(71415)
- 理学(61122)
- 理学院(60263)
- 中国(59227)
- 管理学(59054)
- 管理学院(58705)
- 科学(55784)
- 农(53170)
- 京(44847)
- 所(44820)
- 农业(42545)
- 研究所(41103)
- 业大(40420)
- 中心(35757)
- 财(35367)
- 江(32334)
- 省(29325)
- 院(29148)
- 北京(28354)
- 财经(27544)
- 农业大学(27154)
- 范(26898)
- 科学院(26551)
- 师范(26374)
- 州(25834)
- 基金
- 项目(142451)
- 科学(109715)
- 基金(101424)
- 研究(94182)
- 家(93876)
- 国家(93055)
- 科学基金(76483)
- 省(58644)
- 社会(58625)
- 社会科(55611)
- 社会科学(55599)
- 基金项目(53958)
- 自然(52359)
- 自然科(51097)
- 自然科学(51078)
- 自然科学基金(50140)
- 划(49986)
- 教育(41358)
- 资助(40272)
- 发(36888)
- 编号(35258)
- 重点(33353)
- 计划(31058)
- 创(30240)
- 部(28991)
- 科技(28721)
- 创新(28418)
- 科研(28278)
- 发展(27847)
- 成果(27520)
共检索到315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鲜萱 齐传东 陈琦 覃思嘉 郑禾 辛燕 陶增蛟 郭仰东
为探究菠菜种子老化后活力下降的原因和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菠菜种子,并测定菠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及萌发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菠菜种子的根长、发芽势和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萌发相关基因(GAI1、GA2ox、RACK1、DGAT、ARP1、ARF、ABA8ox1和VP1)的表达量对比未经老化处理的均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增加。由于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体内的氧自由基得不到及时的清除,从而导致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最后引起生物膜的损伤,这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绪文 任长华 胡江漫 曾庆欣 赵青春 王建华
用水作为引发剂对4个大小等级的菠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以及模拟田间试验等比较分析种子活力指标,探索引发处理提高菠菜种子活力的效果。结果表明:去除果皮不利于菠菜种子正常成苗;适宜的水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菠菜种子的活力,不同大小等级菠菜种子水引发的适宜浸种及保湿时间有所不同,其中种子直径d
关键词:
菠菜 种子萌发 种子活力 水引发 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侠妹 张瑞娥 偶春 汪林 王维根 王瑞 常二梅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劣变机理。【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5%)的方法对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且于0~10d,隔天测定1次桔梗种子发芽指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下降;种子的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则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发芽指标与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含...
关键词:
桔梗 人工老化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红 陈鹏 王绮 关志华 程智慧
从发芽率、保护酶系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种子蛋白等方面对菠菜种子超干贮藏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可以提高种子的抗老化劣变能力。菠菜种子含水量为3.3%~5.4%时,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和劣变能力及较好的耐藏性。超干和老化处理后菠菜种子的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原始含水量种子,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原始含水量种子。不同含水量菠菜种子的SDS-PAGE蛋白质谱带无显著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摆小蓉 闵炜芳 石亚飞 舍杨梦斐 田浩天 罗成科
为揭示萌发期不同水稻的抗旱性机理,以水稻旱敏感材料(Calrose、京宁10号、山形86)和抗旱性材料(Farry、松粳3号、宁粳36)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模拟干旱胁迫(15%PEG-6000)对不同水稻萌发种子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旱敏感和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各生长指标、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生理指标有明显变化,表现为不同材料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SS)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无显著差异,旱敏感性材料山形86的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_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抗旱性材料宁粳36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材料。干旱胁迫下,相比于旱敏感性材料,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的相对发芽势(RGP)、相对芽长(RSL)、萌发期抗旱指数(GDRI)和活力指数(VI)分别增加了0.03~0.07百分点,0.32~0.39百分点,0.12~0.18百分点和92.41%~108.39%;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中MDA和活性氧(O_2~(-·)、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2.54%~61.64%,19.60%~46.30%和35.61%~62.02%;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分别增加了5.93%~18.29%,1.08%~7.97%和3.47%~6.03%;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17.29%~33.12%,15.24%~76.06%和14.68%~18.61%;脯氨酸合成关键基因OsP5CS、抗氧化酶合成基因(OsALM1、OsPOX1、OsCAT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了2.66%~182.31%,57.14%~513.27%,0.38%~109.06%和63.39%~184.25%。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影响了萌发期种子中的生理特性及其相应基因的表达。干旱胁迫下,无论是抗旱性材料还是旱敏感性材料,活力指数(VI)、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物酶合成基因(OsPOX1)是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关键指标。除以上指标外,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合成基因(OsP5CS)、过氧化氢酶基因(OsCATC)是影响抗旱性材料的其他关键指标,相对芽长(RSL)、过氧化氢(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ALM1)是影响旱敏感性材料的其他关键指标。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萌发期 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兆来 白学贵 李昆志 徐慧妮
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S-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GSNOR)在生物体中调控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的代谢和平衡。为了深入研究GSNOR的功能,利用RT-PCR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菠菜根中克隆了SoGSNOR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编码框1 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R381778。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oGSNOR,并转化大肠杆菌
关键词:
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原核表达 菠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锋 樊文华
采用水培的方法,以芥菜为材料,研究了施加不同质量浓度外源硒(Se)(1,2,6,8 mg/L)对单一质量浓度镉(Cd)(10 mg/L)胁迫下芥菜种子萌发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质量浓度Cd胁迫显著抑制了芥菜种子的发芽(P<0.01),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1),丙二醛(MDA)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P<0.01),表明单一Cd对芥菜种子的萌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单一Cd胁迫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外源Se后,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使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外源Se可以有效地缓解Cd对芥菜种子萌发造成的伤害;当外源Se...
关键词:
镉 硒 芥菜种子 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元元 杨蒙迪 曹红星 李新国
【目的】本文研究了花粉萌发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厚壳种、薄壳种和无壳种3种不同果壳类型油棕花粉的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花粉萌发前后的3个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3种类型油棕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以单粒形式存在,形状为边缘光滑的近正三角形,外壁均具网脊,网眼成浅穴状或兼具不规则小穿孔,其中厚壳种和无壳种中纹饰凸起,薄壳种中则较扁平,均具3条萌发孔沟。厚壳种、薄壳种和无壳种的花粉粒边长分别为32.86、32.51和33.87μm。GPI-anchored、MYB(x3)基因在3种类型的油棕花粉萌发前后均有表达,其中GPI-anchored萌发后较萌发前为下调表达;MYB(x3)在厚壳种中萌发前后相对表达量相同,无壳种中萌发后于萌发前为上调表达,薄壳种中萌发后于萌发前为下调表达;MYB在萌发前均有表达,萌发后仅在厚壳种中有表达,且为下调表达。【结论】可知GPI-anchored等3个基因参与油棕花粉萌发。
关键词:
油棕 花粉形态 基因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萍 鲜孟筑 胡立勇 徐正华
以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各品种发芽出苗进程基本一致,品种间差异不大,随着温度降低,各品种发芽及出苗进程变缓,圣光77、德油8号、丰油730受低温影响较大;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9.5%~99.5%、8.7%~97.5%,平均发芽时间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延长,15℃(光照12h)/10℃(黑暗12h)下延长0.5~4.0d,10℃/5℃下延长4.6~12.0d;随着温度的降低,苗高、根长、总长逐渐降低,其中沣油823受低温影响较小,德油8号、圣光77受低温影响较大,10...
关键词:
油菜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娜 何长征 唐明灯 艾绍英 杨少海
以13种叶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叶菜种子发芽和幼苗根长、芽长、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各指标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根长、芽长、生物量、发芽指数、发芽率;根长抑制指数Ⅱ达29.10,是发芽率抑制指数Ⅱ的51倍;各叶菜各铅浓度根长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十字花科叶菜的耐铅性比菊科和苋科强,耐铅性较差的有白尖叶苋菜、油麦菜、生菜和花芽甜麦菜.
关键词:
铅胁迫 叶菜 种子萌发 抑制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鹏 蒋馨 李跃建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房超
采用14种试剂对托鲁巴姆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a Cl2、H2O2、KMn O4、乙烯利、IBA、6-BA等6种试剂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PEG、NAA、青霉素、抗坏血酸、IAA、ABA、KNO3和GA3等8种试剂对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0.5 mg/m L GA3的促发作用最为显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理处理,筛选出促进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可使托鲁巴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98.4%和92.4%,可直接在茄子嫁接生产中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瑞成 龚兰 张莉莉 陈明 邵明诚 王冉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下,对青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17β-雌二醇在幼苗中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长同17β-雌二醇处理浓度呈反比,17β-雌二醇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低浓度17β-雌二醇胁迫激发细胞抗氧化酶系统(10~50μ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而上升,当胁迫浓度在50~100μg/L时,SOD和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下降;随着17β-雌二醇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增加趋势;幼苗根部17β-雌二醇累积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延丰 冯慧芳 石志琦 刘海琴 严少华 郑建初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对青菜种子进行浸种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低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N-苯基-2萘胺浓度小于1 mg/L时,随着N-苯基-2萘胺浓度的增加,青菜的株高不同程度增加,在0.50 mg/L处理下,株高增加最多,显著大于对照;根长和鲜质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N-苯基-2-萘胺使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在低浓度N-苯基-2-...
关键词:
N-苯基-2-萘胺 青菜 发芽 抗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 陈青云 陈光良 杨思泽
利用自制新型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生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5610和5950 V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而6290~7310 V处理则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且电压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同时,等离子体处理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电导率降低,幼苗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根体积、根活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促进了生菜定植后的生长发育,产量最高比CK提高12.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恬 柳旭 周文楠 潘胜难 张钰靖 钟元 蒋文博 王佺珍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