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4)
- 2023(5379)
- 2022(4435)
- 2021(3922)
- 2020(3262)
- 2019(7012)
- 2018(6571)
- 2017(12152)
- 2016(6724)
- 2015(6931)
- 2014(6605)
- 2013(6367)
- 2012(5667)
- 2011(4969)
- 2010(4713)
- 2009(4273)
- 2008(4210)
- 2007(3514)
- 2006(2874)
- 2005(2300)
- 学科
- 济(23422)
- 经济(23392)
- 管理(19671)
- 业(19600)
- 企(15188)
- 企业(15188)
- 方法(11771)
- 数学(10714)
- 数学方法(10648)
- 财(7845)
- 农(7282)
- 贸(6521)
- 贸易(6521)
- 学(6395)
- 易(6377)
- 中国(5770)
- 业经(5746)
- 务(5397)
- 财务(5396)
- 财务管理(5392)
- 农业(5172)
- 企业财务(5143)
- 技术(4637)
- 环境(4472)
- 产业(4059)
- 制(3924)
- 划(3573)
- 银(3568)
- 银行(3523)
- 出(3427)
- 机构
- 大学(94712)
- 学院(94631)
- 济(36921)
- 经济(36366)
- 管理(35490)
- 研究(33371)
- 理学(32068)
- 理学院(31678)
- 管理学(31063)
- 管理学院(30912)
- 农(27103)
- 科学(24716)
- 中国(23333)
- 业大(22290)
- 农业(21962)
- 京(19279)
- 所(18400)
- 研究所(17329)
- 农业大学(15291)
- 财(14842)
- 中心(14760)
- 江(13021)
- 财经(12656)
- 院(12256)
- 省(11928)
- 室(11760)
- 经(11664)
- 北京(11423)
- 经济学(11344)
- 实验(11303)
- 基金
- 项目(74452)
- 科学(57240)
- 基金(55256)
- 家(52603)
- 国家(52182)
- 研究(44787)
- 科学基金(43124)
- 自然(30993)
- 自然科(30322)
- 自然科学(30303)
- 基金项目(30105)
- 自然科学基金(29786)
- 社会(29721)
- 省(29312)
- 社会科(28288)
- 社会科学(28279)
- 划(25447)
- 资助(21535)
- 教育(19738)
- 计划(17191)
- 重点(17189)
- 创(16073)
- 科技(15916)
- 科研(15572)
- 发(15466)
- 部(15414)
- 编号(15234)
- 创新(15097)
- 业(14962)
- 农(13326)
共检索到122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侠妹 张瑞娥 偶春 汪林 王维根 王瑞 常二梅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劣变机理。【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5%)的方法对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且于0~10d,隔天测定1次桔梗种子发芽指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下降;种子的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则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发芽指标与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含...
关键词:
桔梗 人工老化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鲜萱 齐传东 陈琦 覃思嘉 郑禾 辛燕 陶增蛟 郭仰东
为探究菠菜种子老化后活力下降的原因和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菠菜种子,并测定菠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及萌发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菠菜种子的根长、发芽势和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萌发相关基因(GAI1、GA2ox、RACK1、DGAT、ARP1、ARF、ABA8ox1和VP1)的表达量对比未经老化处理的均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增加。由于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体内的氧自由基得不到及时的清除,从而导致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最后引起生物膜的损伤,这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习姮 李进才 西村安代
为开发洋桔梗夏季育苗秋冬季开花栽培的促进抽薹技术,研究了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及春化处理后育苗夜温对抽薹的影响。洋桔梗吸水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可以有效促进发芽和抽薹,以7~10℃35 d暗处理促进抽薹的效果较好;种子低温春化处理后,育苗期间白天30~35℃,夜间20~23℃的温度管理,幼苗可以正常抽薹,但23~26℃以上夜间高温有去春化作用。表明洋桔梗夏季育苗秋冬季开花栽培,采用种子低温春化处理、控制苗期夜间高温,可以有效防止簇叶化,促进抽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梅鸿献 刘艳阳 武轲 杜振伟 郑永战
以4种经过人工老化处理不同类型(单秆型白芝麻、分枝型白芝麻、单秆型黑麻和分枝型黑芝麻)芝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MDA含量测定、POD活性测定和TTC还原量等方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研究老化处理对芝麻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并与模拟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芝麻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还原量和P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电导率变化趋势材料间不一致;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单秆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发芽率和电导率测定;分枝型白芝麻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是发芽率、电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才君 晏儒来
选用伏地尖、华大2号、华椒1号、早杂2号、短牛角、海花3号、7281等7个辣椒品种为材料,对辣椒种子老化前后经聚乙二醇(PEG)处理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PEG处理能有效地保持种子活力并改善老化种子性能,使种子内溶物蛋白质渗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种子呼吸强度增高。这些指标均表明种子老化前进行PEG处理效果比老化后处理效果好;种子老化前后进行2次PEG处理与老化前进行1次PEG处理效果差异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春菊 范少辉 刘凤 曹帮华
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毛竹种子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活力指数下降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快。老化6天时活力指数下降72%,老化12天时种子活力基本丧失。伴随着种子活力下降,表现出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MDA含量升高,POD,SOD和CAT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内源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相关分析表明: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GA3,IAA,GA3/ABA,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MDA和ABA含量...
关键词:
毛竹 种子活力 人工老化 生理生化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峰 邹学校 刘志敏
为了探明辣椒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和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不断增加,且品种间有差异.而脱氢酶活性在不同老化程度种子间无明显差异.认为辣椒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在于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
关键词:
辣椒种子 人工老化 劣变 生理生化变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恬 柳旭 周文楠 潘胜难 张钰靖 钟元 蒋文博 王佺珍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申晓慧
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姣 韩熠 孙韵璧 吴奇 孙飞 赵子川 艾雪莹 周宇飞 黄瑞冬
关键词:
高粱种子 人工老化 修复处理 萌发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文亮 肖层林 付爱斌 雷东阳
对杂交水稻陆两优996种子进行40℃、相对湿度100%高温老化处理,测定种子批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陆两优996制种母本群体终花期后第8~12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变化不大;第18天及以后收获的种子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降低,失去了种用价值;高温老化处理后种子中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第14天以后收获的种子淀粉含量降低较多;CAT活性以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降低最快;第11~17天收获的种子经处理后MDA含量差异不大,第8~10天以及第18天...
关键词:
陆两优996 高温老化处理 种子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英 孟淑春 孔祥辉
大葱种子的贮存效应随着贮存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不同而变化。超干含水量的大葱种子(MC2 8% )在 2 0℃温度下密封贮存 11年后 ,种子发芽率和苗长没有明显降低 ,脱氢酶活性、SOD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均得到较好的维持。 2 8%和 5 3%的大葱种子在 0℃温度下密封贮存 13年后 ,也具有一定的种子发芽率和苗长 ,而 7 4 %和 2 6 %的大葱种子活力全部丧失。这意味着利用超干技术保存大葱种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大葱种子 超干贮存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晓 刘秀梅 王华田 王渌 王迎 仲凤维
【目的】研究磁化处理高矿化度灌溉水对耐盐植物绒毛白蜡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揭示磁化技术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生理机制,为农林生产中磁化技术应用、土壤盐渍代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模拟海水组分和比例配置梯度浓度灌溉用水(0,6,10 mg·L~(-1)),经过磁化处理后对1年生盆栽绒毛白蜡实生苗进行连续灌溉处理,研究灌溉水磁化处理对绒毛白蜡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及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和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处理植株在不同时期的荧光及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束后测定树高和生物量,采用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根系特征。【结果】1)两处理光合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广灿 林一欣 薛梅真 邢芦蔓 吕伟增 杨伟飞 陈军营
【目的】在植物中,内质网胁迫(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未折叠蛋白应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参与环境胁迫响应过程,然而,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内质网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尚未见报道。文章利用基因数字表达谱技术探究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内质网胁迫相关基因表达规律,以期为揭示种子衰老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5℃)高湿(相对湿度100%)的方法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分别提取未老化处理(对照)和老化处理3 d的玉米种胚总rna,利用illumina Hi seq tm 2000平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新建 王彦芹 李志军
为探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和NaCl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研究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花柴种子最终萌发率随着NaCl和PEG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胁迫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PEG质量分数大于20%、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mmol·L-1时,各处理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