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5)
2023(7891)
2022(6730)
2021(6353)
2020(5497)
2019(12615)
2018(12620)
2017(24023)
2016(13287)
2015(15101)
2014(15079)
2013(14459)
2012(12944)
2011(11687)
2010(12084)
2009(11376)
2008(11321)
2007(10044)
2006(8831)
2005(8072)
作者
(38045)
(31957)
(31777)
(30337)
(20308)
(15176)
(14255)
(12465)
(12061)
(11486)
(11078)
(10846)
(10494)
(10424)
(10154)
(9787)
(9373)
(9367)
(9160)
(9139)
(8057)
(7877)
(7870)
(7326)
(7240)
(7195)
(7002)
(6942)
(6516)
(6252)
学科
(51104)
经济(51021)
管理(43808)
(37876)
(33596)
企业(33596)
方法(24599)
数学(22021)
数学方法(21466)
(15220)
(14490)
中国(12458)
(12093)
业经(11709)
(10767)
(9918)
理论(9518)
(9495)
财务(9437)
财务管理(9412)
企业财务(8904)
(8756)
银行(8743)
(8366)
贸易(8358)
体制(8347)
(8315)
(8230)
(8166)
(8094)
机构
学院(186108)
大学(185646)
(73761)
管理(72251)
经济(72165)
理学(62176)
理学院(61536)
研究(61094)
管理学(60029)
管理学院(59699)
中国(47206)
(40009)
科学(38069)
(36800)
(31086)
(29520)
业大(29158)
(28871)
财经(28267)
研究所(28027)
中心(27950)
(25537)
北京(25516)
(23379)
农业(22461)
经济学(22415)
(22300)
(22279)
师范(22021)
财经大学(21030)
基金
项目(126625)
科学(99667)
基金(91715)
研究(90367)
(81132)
国家(80542)
科学基金(68977)
社会(56496)
社会科(53597)
社会科学(53582)
(50374)
基金项目(47653)
自然(46109)
自然科(45052)
自然科学(45044)
自然科学基金(44202)
教育(43208)
(42315)
资助(38879)
编号(36078)
重点(29227)
成果(29110)
(27530)
(27421)
(26578)
课题(26155)
(25914)
创新(24932)
科研(24418)
教育部(23779)
期刊
(81347)
经济(81347)
研究(53264)
中国(38952)
(30322)
学报(30187)
管理(28982)
科学(28315)
(26247)
大学(23983)
学学(22830)
教育(21693)
技术(18453)
农业(17070)
(17010)
金融(17010)
财经(14439)
业经(13819)
经济研究(12700)
(12313)
问题(10693)
林业(10442)
统计(10330)
(9747)
科技(9611)
(9484)
技术经济(9057)
(8960)
决策(8518)
理论(8305)
共检索到27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家荣  
以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为前提 ,针对人工用材林生长系统的特点 ,用最优控制方法建模 ,以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导出最优密度控制模型。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疏伐间隔期可变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模型在贵州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符合人工用材林生长规律 ,并与实地试验吻合。表 2参 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凯先  
“我国主要人工用材林生长模型、经营模型和优化控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我国主要人工用材林生长模型、经营模型和优化控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2~1997年重点项目。课题由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唐守正研究员和北京林业大学关毓秀教授主持,组织了科研院、校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林   孙洪刚   王宇华   张建国  
虽然用材林轮伐期研究长期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轮伐期的内涵、轮伐期确定的标准、轮伐期模型选择以及相关变量对轮伐期的影响等方面,依然是众说纷纭,无法为构建用材林提质增效培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轮伐期确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我国杉木用材林试验数据作为支撑,意在展示不同轮伐期确定准则、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轮伐期确定的作用机理和过程,并对未来轮伐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项贤春  
在对规模经济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对中国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依据分工专业化理论、价值系统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将人工用材林培育业、林产工业以及林产品贸易部门进行整合,实现产业间的协同效,即实现林工贸一体化经营。对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经营在实践中宜采用的组织形式,并且指出中国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钦  刘伟平  
对福建省人工用材林的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993—2002年,福建省人工用材林自然灾害风险所造成的平均风险损失较低,这与木材税费下降和人工林优惠政策出台有关;然而,对私人而言,其森林一旦发生火灾或病虫害,将造成投资损失,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分散风险的制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德应  刘景芳  童书振  
DENTROL模型是根据全国杉木造林密度试验和杉木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的结果,参照新编的全国杉木人工林经营数表,分别杉木分布带、区和地位指数级,编制成的优化密度控制计算机模型。它主要以内部收益率为目标函数,辅以其它指标,实行全局优化判别。优化密度控制包括初植密度、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伐次数、保留密度、主伐年龄和培育目标的确定,使最终的内部收益率为最大或接近最大。以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标准地的数据,对模型的材积生长预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材积预测标准差为±8.9%,系统误差为1.8%,符合生产实际的要求。根据计算,采用优化密度控制比非优化的对照区,按全国平均,每公顷净现值可提高32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在连续状态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人工林种群密度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人工林林分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并阐明其数学模型和具体方法。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最优控制方案优化实例表明,用遗传算法优化能收到良好效果。优化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以间伐两次为最优,第一次在11~12年,第二次在15~18年,而主伐年龄以25年为最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吕士行  徐锡增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计算出了不同林龄林分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并且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营造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应适当减小,选择造林地时以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林地为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鹏  刘泽勇  李向军  刘四围  支恩波  李新利  
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探讨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用材林的最佳采伐期,以期为河北省平原地区杨树经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株行距为4 m×6m、4 m×5 m、3 m×5 m、3 m×4 m、3 m×3 m、2 m×3 m和2 m×2 m共7个不同的造林密度,然后对其进行了连续8年的生长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对其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以及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1)造林后8 a,各密度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蓄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2)各密度林分最佳采伐期一般为6~7 a;(3)就经济效益而言,各密度林分中,4 m×5 m林分造林后8年的总净收益和年均净收益最大,分别为71 480±6 036元·hm~(-2)和9 505±990元·hm~(-2)a~(-1),其中年均净收益最大值出现在造林后第7 a。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在进行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的欧美107杨造林时,应采用株行距为4 m×5 m的林分密度,并于造林7 a后采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虞沐奎  童方平  李江南  刘光正  胡世才  
为确定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适宜初植密度 ,在中、北亚热带地区 5个地点营建了试验林。依据 6~ 7a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初植密度对林分个体生长、群体发育、形质和材性等因子的影响 ,和不同密度下由于林分发育进程的不同所产生的生长因子的变化。综合分析生长和经济因素 ,提出了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两个工业用材林树种的初植密度模式。 6~ 7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各试点不同密度间大多差异显著 ,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 ,小径材实际出材量以中密度为大。高密度林分个体分化加剧 ,现时间伐则属非商业性作业 ,且高密度林分造林成本较高。由于树种习性差异 ,相同条件下湿地松林分密度应大于火炬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葆芳  朱灵益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土壤水分试验表明:(1)在1500~7500m3/(hm2·a)供水量范围内,灌溉效果以7500m3/(hm2·a)灌溉量最佳。(2)1500m3/(hm2·a)灌溉量的有效浸润层为20~50cm;4500m3/(hm2·a)的有效水分层为50~70cm;7500m3/(hm2·a)为50~100cm;22500m2/(hm2·a)为0~70cm。(3)7500m3/(hm2·a)灌水量与1500、4500、22500m3/(hm2·a)灌水量相比;在20cm土层内最大吸湿量分别提高2.25、0.44、0.67m3;30cm土层提高3.7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石海金  宋铁英  
本文研究了木材价格的变化为一自相关随机过程时用材林采伐的随机决策分析问题,分析了用材林经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经营决策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针对主伐的木材市场价格随机变动的适应价格的主伐决策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求得在一个给定决策期内的主伐最优经营策略,对应这个策略有一个最大的期望效益。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价格波动情况下和不同贷款利率下的最优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健  陈平留  郑德祥  余坤勇  郭进辉  
以福建省西北部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期望价修正法的基础上,考虑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经济变异所引起的林地质量差异、地区差异和物价变异,构建出由林地标准地租、立地差异系数、集材费用、运输费用、地区差异系数和物价变动指数所组成林地资产动态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符合福建省西北部当地的地租水平的,可方便、快捷地对用材林林地资产进行评定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迪生  李海文  
该文以径阶株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对林分密度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研究实例的林分,当主伐年龄40a,疏伐起始年龄18a,疏伐间隔期4~5a,疏伐次数2~3次,按株数疏伐率分别为31.9%,6.9%和13.8%时,采用下层疏伐时总材积收获量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