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8)
- 2023(3333)
- 2022(2656)
- 2021(2434)
- 2020(1964)
- 2019(3978)
- 2018(3872)
- 2017(6671)
- 2016(3490)
- 2015(3739)
- 2014(3498)
- 2013(3425)
- 2012(3229)
- 2011(2845)
- 2010(2858)
- 2009(2559)
- 2008(2358)
- 2007(2330)
- 2006(1978)
- 2005(1736)
- 学科
- 业(13158)
- 济(12760)
- 经济(12757)
- 管理(11729)
- 企(10794)
- 企业(10794)
- 技术(10398)
- 技术管理(5743)
- 方法(4844)
- 学(4465)
- 农(4402)
- 数学(4133)
- 数学方法(4069)
- 业经(3521)
- 中国(3325)
- 农业(3297)
- 森(2942)
- 森林(2942)
- 林(2932)
- 贸(2863)
- 贸易(2863)
- 易(2813)
- 新技术(2522)
- 高新(2517)
- 高新技术(2517)
- 环境(2466)
- 理论(2379)
- 教学(2318)
- 产业(2312)
- 生态(2068)
- 机构
- 学院(51989)
- 大学(50619)
- 研究(20244)
- 济(19527)
- 经济(19115)
- 管理(19012)
- 理学(16093)
- 理学院(15937)
- 管理学(15630)
- 管理学院(15535)
- 科学(14320)
- 中国(13871)
- 京(12279)
- 业大(11495)
- 所(11068)
- 农(10571)
- 研究所(10341)
- 院(8917)
- 中心(8658)
- 技术(8479)
- 江(8416)
- 北京(8244)
- 林业(8217)
- 农业(7698)
- 省(7380)
- 研究院(7210)
- 范(6830)
- 师范(6757)
- 财(6457)
- 林(6413)
- 基金
- 项目(38799)
- 科学(29542)
- 研究(27461)
- 基金(26236)
- 家(25151)
- 国家(24993)
- 科学基金(19890)
- 省(16123)
- 社会(15808)
- 社会科(15054)
- 社会科学(15049)
- 基金项目(13981)
- 划(13413)
- 自然(13412)
- 自然科(13059)
- 自然科学(13058)
- 自然科学基金(12816)
- 教育(12142)
- 编号(10796)
- 资助(10166)
- 重点(9358)
- 发(8933)
- 创(8838)
- 创新(8378)
- 科技(8235)
- 课题(8033)
- 计划(7912)
- 科研(7582)
- 部(7422)
- 技术(7369)
共检索到7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斌 徐程扬 李乐 陈瑜
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13个林分中554株林木为研究对象,依据能反映单木形体特征的9个测树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构建林木个体美景度与形态指标、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进行油松人工风景林林木分级。为了使生长指标更具有通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势。结果表明:油松单木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值间呈多种规律变化,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值间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
关键词:
风景林 林木分级 美景度 生长势 油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 毛斌 许丽娟 吴鞠 刘海轩 徐程扬
【目的】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是影响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从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变化特点角度,对北京油松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林内景观画面的色彩斑块结构特点解析,研究了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变化对林内景观指数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斑块分裂指数(SPI)有显著影响,SPI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灌草盖度对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有显著影响,随灌草盖度增大两个指数均增大;树干形态对辛普森均匀度指数(SIEI)有极显著影响,对LSI有显著影响,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林分密度与灌草盖度的交互作用对LSI、SPI、SIEI有显著影响,3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LSI、SIEI有显著影响,两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灌草盖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SIEI有显著影响,SIEI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结论】林分密度、灌草盖度、树干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林内景观指数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结构要素的变化引起视域内斑块数量以及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斑块指数的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广鹏 章志都 刘海轩 朱济友 徐程扬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10个常用竞争指数中确定了相对树冠表面积RCS为最优竞争指数,决定系数最大(R~2=0.650 6,P <0.01);2)经检验,以RCS为修正参数的树冠半径生长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平均误差为-0.53,最大绝对标准误差0.57,潜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94.53%,单木树冠半径的预估精度为89.03%,能够有效地预测树冠半径生长;3)基于此模型,建立了不同竞争强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的经营密度表。【结论】树冠对林分密度和空间竞争的敏感性很强,相同立地条件和年龄的林分中,林分密度越大,空间竞争越激烈,树冠生长受到影响越大。基于树冠半径生长模型建立的林分经营密度表,可以直观地展现不同竞争强度的油松人工林在各年龄阶段的树冠半径和适宜的林分密度。风景林经营实践中应按照不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和竞争强度。开发封闭式观赏景观,宜选择竞争指数为0.8~0.9的中高密度林分;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时,宜选择竞争指数为1.0~1.1时的林分密度;培育观赏型林内景观和开放式林下休闲空间,应控制竞争指数应大于等于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瑜 徐程扬 李乐 蔡丽丽
为科学进行天然风景林的抚育经营,以长白山地区松江河林业局板石河林场内的天然风景林单木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913株单木的外部形态指标,拍摄913张单木景观照片,筛选获得87张针阔叶树种景观照片并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解,进而建立了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的美景度模型,最后对99株单木的景观质量进行了预测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影响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差别较大;2)影响针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干挺拔度、轮廓清晰度、枝条混乱度、树冠完整度和枝条密度;3)影响阔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冠形态、轮廓清晰度、树冠均匀度、叶片密度、枝条舒展度和树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丽丽 徐程扬
遥感技术是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概述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意义及发展历程,总结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基于遥感技术的风景林景观质量内涵,分析目前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信息提取及评价方面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风景林 景观质量评价 遥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保国 王香明
根据对162株19~34年生油松生物量标准木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油松林木的叶量与胸高断面积间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反映林木空间利用效率和生长活力的指标(即干材积生长量与胸高断面积之比),并运用它对油松人工林定位疏伐试区资料进行单木与林分水平的结构分析,进而提出油松人工林疏伐后理想的结构及形成这种结构的合理疏伐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文益君 周根苗 张晓蕾 吕勇
借鉴国内外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性、奇特性、多样性、神秘性和环境协调性5个方面16个评价指标。首次尝试使用粗糙集的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模型。以湖南龙山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基于粗糙集的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模型运算,得出5个景区的景观美学指数,药王景区6.657,铁狮坪景区6.529,飞水涯景区5.868,茶竹景区5.783,白马湖景区4.21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李芳东 廖绍波 罗水兴 蔡刚 刘东蔚 孙冰 王海军 王会周
为了了解生态风景林彩叶植物应用情况及更好地指导生态风景林建设,对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彩叶植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其观赏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彩叶植物37科52属77种,以樟科、大戟科、山茶科、杜英科、桃金娘科植物为主。彩叶植物乔木类、灌木类占有绝对优势,分别占总种数的67.53%、27.27%,而藤本类和草本类分别只占3.90%、1.30%。彩叶植物中常绿植物56种,占72.73%,落叶植物21种,占27.27%。春色叶植物26种,秋叶植物26种,新叶有色叶植物15种,常色叶植物2种,双色叶植物有6种,斑色叶植物2种。指出生态风景林建设中,彩叶植物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彩叶植物的合理应用提...
关键词:
生态风景林 彩叶植物 观赏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荣伍 安玉涛 马润国 金莹杉 王奇峰 林大影 王敏增 李涛
风景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特殊林分。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求,风景林近年来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系统论述风景林的概念与内涵,从风景林结构分析、风景林规划设计及营建、风景林经营管理、风景林功能及其评价等4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风景林,通过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创造既富有美学价值又稳定健康的风景林生态系统是风景林研究的主要方向,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协同研究是风景林研究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风景林 抚育 分类 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瑜娟 徐程扬 任雅雪 李夏榕
【目的】研究景观格局指数对风景林色彩格局变化的敏感度,筛选出能够客观定量描述景观色彩格局特征的指数,以期为科学有效地分析彩色风景林视觉质量提供试验支撑与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栌风景林秋景照片为研究数据,利用Python编程进行色彩量化和色彩分类,实现照片色彩批量预处理。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初选指数值并用SPSS软件完成层次聚类分析。计算各指数对由色彩分类、观景距离引起的景观色彩格局变化的敏感度。对敏感度综合排序靠前的指数进行独立性检验和含义重复性排查,在兼顾指数含义、尽量涵盖各大聚类、减少信息冗余的原则下完成指数筛选。【结果】结合指数含义和类型,从24个初选指数中筛选出对色彩分类和观景距离敏感度较高、线性不相关、含义无重叠的7个指数,即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丰富度、平均最邻近距离、平均周长面积比和修正Simpson’s多样性指数,用于定量表征风景林色彩格局特征。【结论】人工干预下的自动化色彩分类程序,简化了从色彩分类到指数计算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数据预处理用时,提高了照片处理效率,增强了结果稳定性。基于敏感度排序的色彩格局指数筛选方法,结合独立性检验和含义重复性排查,减小了主观选定指数可能引起的误差,该方法选取的指数能够有效区分因色彩分类和观景距离不同导致的景观色彩格局的变化,为客观定量分析风景林景观视觉质量提供了可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学勤 吕赞韶 张成梁
油松是山西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现有人工林16.2万ha,由于造林密度不够合理,不少地方成林不成材。确定适宜造林密度的标准和方法是较多的,从太行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需求一定数量小径材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林分第一次间伐时,大部分间伐木能达到小径材(椽材)标准的密度,是较为适宜的密度,可获得较好的造林经济效益,“七五”期间,我们对太行山西侧的油松人工林密度进行了调查总结。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椽材 密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喆
在《森林法》中规定风景林为特种用途林,在森林分类经营中风景林被归属于生态公益林范畴,而现有的一些风景林经营方法却借鉴于用材林。因此,如何抚育管理好风景林,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不成熟。辽宁省现有森林公园68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省级森林公园38处,这些森林公园囊括了我省不同地域森林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因此,经营好风景林对辽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风景林 经营管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显威 王百田
对采自辽宁彰武、阜新、建平和山西方山、吉县的672个油松树芯进行精确的交叉定年和量测后,采用COFECHA程序检验定年质量,并对定年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地点样地内树芯间的相关度为0.3807~0.717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山西试验地样芯的相关度明显高于辽宁,而样芯的平均敏感度则差异不明显;与主序列不一致的样本标记A与由于伪轮或缺轮导致的标记B这两种现象的发生,辽宁也多于山西;两种标记的出现与坡度、坡位、林分密度和抚育间伐等影响因素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李瑞生 吕瑞恒 徐扬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1、29、36年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分别为0.579、-0.456和-0.123,29年油松土壤质量最差;2)29年油松土壤质量表现为物理性质的下降,36年土壤质量的下降则主要体现为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锐减;3)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首先取决于林龄,其次是林分密度;4)21、29和36年油松林龄内的土壤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92、-1.361和-2.407,林龄较大林分的土壤质量对...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土壤质量 综合评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在广西花山喀斯特峰丛洼地内,采集了32个有代表性的风景林林内景观资料,采用SBE法评判景观美景度,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15个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花山风景区喀斯特峰丛洼地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在洼地及林缘质量较高,坡地中部、山顶和下部质量一般,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分密度、枯落物、林木排列、林木大小变异、林下层高度和平均树高;美景度值高的林分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组合特征,林分密度较小,树体高大,林木大小变异极其明显,林木排列整齐,林下层高度较低且能够覆盖凋落物。研究结果为喀斯特风景林及生态公益林景观质量提升和科学经营提供了建议及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