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5)
2023(3242)
2022(2924)
2021(2926)
2020(2591)
2019(6128)
2018(6273)
2017(12251)
2016(6461)
2015(7512)
2014(7715)
2013(7314)
2012(6239)
2011(5705)
2010(5926)
2009(5554)
2008(5247)
2007(4643)
2006(3929)
2005(3577)
作者
(19436)
(16063)
(15939)
(15325)
(10256)
(7669)
(7250)
(6373)
(5990)
(5837)
(5607)
(5342)
(5227)
(5167)
(5067)
(4931)
(4910)
(4633)
(4600)
(4527)
(4049)
(4000)
(3923)
(3662)
(3638)
(3601)
(3587)
(3499)
(3239)
(3132)
学科
(27184)
经济(27167)
管理(19152)
(17384)
方法(16911)
(15445)
企业(15445)
数学(15418)
数学方法(14926)
理论(6130)
(5905)
(5684)
中国(5631)
(5473)
业经(5320)
教学(4333)
(4185)
贸易(4180)
(4067)
(3958)
技术(3931)
财务(3921)
财务管理(3914)
(3834)
(3813)
银行(3801)
(3767)
企业财务(3624)
地方(3577)
环境(3560)
机构
学院(92321)
大学(90935)
管理(37772)
(33050)
理学(32818)
理学院(32494)
经济(32213)
管理学(31406)
管理学院(31270)
研究(27220)
中国(21398)
(20061)
科学(19316)
业大(15210)
(14277)
(14201)
(13984)
(13549)
中心(13194)
北京(12787)
研究所(12778)
技术(12007)
财经(11480)
(11329)
农业(11214)
(11085)
师范(10906)
工程(10791)
(10352)
(10328)
基金
项目(64414)
科学(50142)
基金(46080)
研究(43695)
(41082)
国家(40816)
科学基金(35290)
(26002)
社会(25800)
自然(25282)
自然科(24746)
自然科学(24743)
社会科(24580)
社会科学(24574)
自然科学基金(24265)
基金项目(23760)
(22067)
教育(21645)
资助(20910)
编号(17962)
重点(14744)
成果(13511)
(13331)
(13207)
计划(12977)
(12688)
科研(12581)
课题(12539)
创新(12448)
大学(11815)
期刊
(32557)
经济(32557)
研究(22085)
中国(17459)
学报(14970)
管理(14904)
科学(14052)
(12061)
(11946)
技术(11752)
大学(11604)
学学(10974)
教育(10314)
农业(8360)
统计(7445)
(6795)
(6256)
金融(6256)
决策(6173)
业经(5803)
经济研究(5534)
技术经济(5324)
财经(5144)
科技(4981)
图书(4902)
(4753)
(4396)
(4361)
资源(4324)
林业(4323)
共检索到12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德  胡正嘉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小型人工芦苇床,分析生长了18个月的芦苇床系统处理污水的效能。结果表明,芦苇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在1d内的BOD5去除率达85%以上、COD达80%以上、SS和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达90%以上,该系统对NH3-N和O-PO4-P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对O-PO4-P的去除率很低。去污的最佳滞留时间BOD5和COD为2d、SS为1.5d、总大肠菌群为5d、NH3-N为6d、O-PO4-P为10d。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植物发育模型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北固山湿地芦苇的连续试验观测,将芦苇生育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芦苇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通过试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向舟  刘大庆  张红武  董占地  朱明东  
该研究在天然降雨的观测基础上,根据室内侵蚀模拟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两种降雨模拟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降雨特性进行了率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和SX2004喷射式降雨模拟器,可以把雨强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实现降雨模拟的动能相似;这两种降雨系统都能较好地满足室内降雨模拟试验的要求,其中管网式降雨器雨强调控范围较大、均匀度较好,但比较适于尺度较小的试验,喷射式降雨器更适于尺度和地形高差较大的模型试验,但它的雨强调控范围和均匀度不如前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季  吴波  贾子毅  曹燕丽  姚斌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即内蒙古磴口县,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仪测定不同增雨处理(4个增雨处理的增雨量分别是当地年降水量的25%、50%、75%和100%)条件下,典型荒漠植物白刺的光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以及光饱和点(LSP)等生理参数,研究白刺光合生理特性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对照的Amax、AQY、Rd、LCP和LSP分别为13.41μmol.m-2.s-1、0.029 mol.mol-1、0.61μmol.m-2.s-1、20.63μmol.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鑫  卢琦  吴波  朱雅娟  李永华  
为揭示未来降水增加对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甘肃民勤的典型荒漠优势植物白刺为对象,研究白刺枝叶形态在2010年和2011年不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增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增雨处理能够显著促进2010年和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显著促进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对6月花枝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营养枝长度、新生叶片,以及9月花枝成熟叶片和营养枝基部直径、成熟叶片增长量的影响均显著,其值分别为(1.20±0.35)cm、(0.012±0.004)cm、(4.35±2.51)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张士超  杨东  刘媛  宋贤慧  郑媛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倒春寒",研究春季低温对杨树幼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0,15,10,5,0,-5℃),杨树幼叶的光合活力呈逐渐减弱趋势,表现为单个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效率(ETo/RC)和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o,TRo/CSo,ETo/CSo)下降,进而导致结构功能指数(SFIABS)、性能指数(PIABS)、光合驱动力(DF)以及净光合速率(Pn)均逐渐减小。10℃及以下低温处理可显著影响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其中-5℃低温处理使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剧降,质膜透性显著增大。但0~15℃低温处理后,杨树幼叶的PSⅡ最大光化学活性(Fv/Fm)、单个反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  高艳娜  戚志伟  姜楠  仲启铖  姜姗  王开运  张超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淑慧  祁秋艳  仲启铖  张超  王开运  
采用开顶式气室法(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升温,分别于升温1a和升温2a后,测定崇明东滩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快速生长期叶片的光响应进程,分析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参数对升温时间的累积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升温1a后,Pmax、LSP显著增加,Rd、LCP显著降低,表现出正效应,而升温2a后结果相反;升温条件下AQY的年际差异不显著;非线性拟合芦苇叶片光合-光响应(Pn-PAR)曲线,结果显示其在升温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发生上调和下移现象;蒸腾速率(Tr)对升温表现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  苏芳莉  李海福  
为研究造纸废水对模拟芦苇湿地土壤中镁离子含量的影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通过不同灌溉时期以及不同废水质量浓度对土壤剖面中镁离子含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条件下,土壤镁离子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W"形分布,5~10cm土层中含量最多,20~40cm土层中含量最少。在芦苇不同生长期内灌溉造纸废水,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灌溉不同质量浓度的造纸废水后,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变化趋势300mg/L>175mg/L>50mg/L>cK,说明造纸废水灌溉有助于土壤中镁离子的累积,废水质量浓度越高,镁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宋晓星  苏芳莉  刘惠  李丽锋  徐棚  
利用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芦苇湿地,对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锰形态分布特征及再分配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有效利用造纸废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中锰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792.18mg/kg)、可还原态(259.38mg/kg)、弱酸态(103.26mg/kg)、可氧化态(26.82mg/kg),残渣态与可还原态是辽河口湿地土壤锰的主要赋存形态。灌溉造纸废水后,湿地土壤中弱酸态锰增大,可还原态锰、残渣态锰降低;随灌溉废水浓度增大,残渣态锰逐渐增加,可还原态锰逐渐降低,弱酸态锰与可氧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康陕  丁战武  万里  吴志权  
在实验室条件下,龟纹瓢虫捕食日仁蚧若虫的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并随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越显著,捕食效应下降.分别按 Holling,Watt 模型模拟,理论模型为1/(Na)=1.177 1/N+0.966 0×10~(-3)(雌虫),1/(Na)=1.062(1/N)+2.059×10~(-3)(雄虫),A=0.449 0P~(-0.6965),E=0.507 3P~(-1.0226)。经卡平方测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达  张妙仙  韩瑾  黄芳  
采用人工模拟降水的方法,以5种不同的降水强度研究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流域内荒坡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强度越大,产流时间越短,其径流量、产沙率和产沙量都越大,降水强度为1.66 mm·min-1时,产流时间仅为47 s,降水约30 min后,小区径流总量可达到0.898 m3,次侵蚀模数达到了30 t·km-2。降水强度与产流时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对数关系,与径流系数以及次侵蚀模数呈指数相关,与径流总量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65 5,0.921 8,0.963 5和0.873 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吴承祯  陈灿  李键  林晗  谢安强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姚甲宝  
木荷(Schima superba)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南方重要的珍贵阔叶用材造林树种及当家的生物防火和生态防护树种。木荷是与松、杉混交的理想造林树种,生长竞争优势明显,混交增产效果显著,这可归因于其在异质资源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觅取光养塑性能力。然而有关木荷觅取光养塑性行为和能力与竞争优势形成的关系,以及木荷不同基因型觅取光养塑性与其生长差异的关联性知之甚少。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产区的3个代表性木荷种源为试验材料,设置异质和同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季  吴波  鲍芳  李嘉竹  姚斌  叶静芸  刘建康  辛智鸣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增雨对白刺枝条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及叶枝比的影响,揭示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光合产物的分配特征及其对水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地区典型荒漠植物白刺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磴口设置试验样地,对自然生长的白刺沙包进行人工模拟增雨(分别增加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和100%),增雨试验在2008—2014年连续进行。分析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的地上生物量、叶枝比、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生长速率及其季节内分配。【结果】1)2013年,75%和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2014年,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增雨使白刺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