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1)
- 2023(7406)
- 2022(6248)
- 2021(5803)
- 2020(4945)
- 2019(11105)
- 2018(10875)
- 2017(20729)
- 2016(11302)
- 2015(12377)
- 2014(12097)
- 2013(11513)
- 2012(10121)
- 2011(9080)
- 2010(9147)
- 2009(8335)
- 2008(7944)
- 2007(6792)
- 2006(5697)
- 2005(4814)
- 学科
- 济(44873)
- 经济(44828)
- 管理(30997)
- 业(30490)
- 方法(25624)
- 企(24822)
- 企业(24822)
- 数学(23725)
- 数学方法(23202)
- 农(11584)
- 中国(9875)
- 财(9870)
- 学(9802)
- 贸(9693)
- 贸易(9690)
- 业经(9595)
- 易(9465)
- 农业(7810)
- 技术(7361)
- 理论(7178)
- 环境(6511)
- 制(6486)
- 务(6355)
- 财务(6326)
- 财务管理(6317)
- 地方(6212)
- 划(6027)
- 企业财务(5943)
- 银(5848)
- 银行(5790)
- 机构
- 学院(159127)
- 大学(158343)
- 管理(62675)
- 济(61314)
- 经济(60213)
- 理学(55904)
- 理学院(55300)
- 管理学(53830)
- 管理学院(53598)
- 研究(52058)
- 中国(37476)
- 科学(37227)
- 农(35557)
- 京(32966)
- 业大(32161)
- 农业(28513)
- 所(27565)
- 研究所(25957)
- 财(24683)
- 中心(23490)
- 江(22031)
- 财经(20808)
- 北京(20161)
- 农业大学(19785)
- 院(19466)
- 经(19075)
- 经济学(18431)
- 技术(18318)
- 范(18093)
- 师范(17730)
- 基金
- 项目(119598)
- 科学(92669)
- 基金(87552)
- 家(80764)
- 国家(80178)
- 研究(76217)
- 科学基金(67733)
- 自然(48419)
- 社会(48355)
- 省(47788)
- 自然科(47380)
- 自然科学(47364)
- 基金项目(46551)
- 自然科学基金(46523)
- 社会科(46034)
- 社会科学(46020)
- 划(40494)
- 资助(36587)
- 教育(35664)
- 编号(28510)
- 重点(27266)
- 计划(25522)
- 创(25237)
- 部(24822)
- 发(24244)
- 科研(24154)
- 创新(23631)
- 科技(22954)
- 大学(21189)
- 业(21099)
共检索到210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张士超 杨东 刘媛 宋贤慧 郑媛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倒春寒",研究春季低温对杨树幼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0,15,10,5,0,-5℃),杨树幼叶的光合活力呈逐渐减弱趋势,表现为单个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效率(ETo/RC)和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o,TRo/CSo,ETo/CSo)下降,进而导致结构功能指数(SFIABS)、性能指数(PIABS)、光合驱动力(DF)以及净光合速率(Pn)均逐渐减小。10℃及以下低温处理可显著影响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其中-5℃低温处理使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剧降,质膜透性显著增大。但0~15℃低温处理后,杨树幼叶的PSⅡ最大光化学活性(Fv/Fm)、单个反应...
关键词:
毛白杨 倒春寒 叶片活力 耐冷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月 许博涛 滕志远 张书博 张秀丽 孙广玉
为探明酸雨对桑树(Morus alba)幼苗生长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3)模拟酸雨沉降,连续处理一年龄桑树幼苗28d。结果表明,pH 3.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幼苗,叶片出现明显的褪绿和黄斑,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CK)(P0.05),膜质未被氧化。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参数分析表明,pH 4.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叶片的PSⅡ电子传递未受到明显影响。pH 3.5模拟酸雨处理桑树叶片的荧光参数Area、M0、VJ、VI均显著增加,说明PSⅡ电子传递体的受体侧QA到QB和PQ库受到抑制,同时VK和VL值的增加意味着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活性和类囊体膜的稳定性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说明,桑树能够忍受并适应pH≥4.5的酸雨胁迫,可在轻度酸雨沉降地区大面积栽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鑫 卢琦 吴波 朱雅娟 李永华
为揭示未来降水增加对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甘肃民勤的典型荒漠优势植物白刺为对象,研究白刺枝叶形态在2010年和2011年不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增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增雨处理能够显著促进2010年和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显著促进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对6月花枝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营养枝长度、新生叶片,以及9月花枝成熟叶片和营养枝基部直径、成熟叶片增长量的影响均显著,其值分别为(1.20±0.35)cm、(0.012±0.004)cm、(4.35±2.51)片...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枝条形态 白刺 甘肃民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 刘明虎 李新乐 辛智鸣 郝玉光 孟阳 张景波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关键词:
油蒿 模拟增雨 种子形态 变异 比叶面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英 柴守权 周玉江 赵俊
对辽宁省1997-2010年倒春寒分为轻度、中度偏轻、中度和重度等4级,并对不同等级倒春寒与辽宁省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年发生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中、重度发病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轻度病害所占比率呈负相关(P<0.01),与中、重度病害所占比率呈正相关(P<0.01)。倒春寒发生越严重的年份,相应的杨树烂皮病发病面积越大。倒春寒发生程度越重,中、重度病害发生的面积和比率增加越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德 胡正嘉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小型人工芦苇床,分析生长了18个月的芦苇床系统处理污水的效能。结果表明,芦苇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在1d内的BOD5去除率达85%以上、COD达80%以上、SS和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达90%以上,该系统对NH3-N和O-PO4-P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对O-PO4-P的去除率很低。去污的最佳滞留时间BOD5和COD为2d、SS为1.5d、总大肠菌群为5d、NH3-N为6d、O-PO4-P为10d。
关键词:
芦苇床,污水处理,BOD,CO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向舟 刘大庆 张红武 董占地 朱明东
该研究在天然降雨的观测基础上,根据室内侵蚀模拟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两种降雨模拟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降雨特性进行了率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和SX2004喷射式降雨模拟器,可以把雨强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实现降雨模拟的动能相似;这两种降雨系统都能较好地满足室内降雨模拟试验的要求,其中管网式降雨器雨强调控范围较大、均匀度较好,但比较适于尺度较小的试验,喷射式降雨器更适于尺度和地形高差较大的模型试验,但它的雨强调控范围和均匀度不如前者.
关键词:
降雨模拟 降雨特性 率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季 吴波 贾子毅 曹燕丽 姚斌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即内蒙古磴口县,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仪测定不同增雨处理(4个增雨处理的增雨量分别是当地年降水量的25%、50%、75%和100%)条件下,典型荒漠植物白刺的光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以及光饱和点(LSP)等生理参数,研究白刺光合生理特性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对照的Amax、AQY、Rd、LCP和LSP分别为13.41μmol.m-2.s-1、0.029 mol.mol-1、0.61μmol.m-2.s-1、20.63μmol.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靖 刘苑秋 周欢胜 马国强 岳文杰
通过模拟铜矿区土壤的酸化,研究了盆栽1 a构树苗木在模拟酸化条件下叶片的生理生态变化.研究表明,土壤酸化胁迫对构树叶片生理影响显著,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质膜相对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酶活性在轻度酸化(pH为3.5-5.0)胁迫时,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在重度酸化(pH为3.0-3.5)时,呈明显下降趋势.由上可见,构树能适应pH值3.5以上的土壤酸度,具有中度抗土壤酸化能力.
关键词:
模拟酸化 构树 叶片生理生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吴承祯 陈灿 李键 林晗 谢安强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水分胁迫 碳代谢 氮代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季 吴波 鲍芳 李嘉竹 姚斌 叶静芸 刘建康 辛智鸣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增雨对白刺枝条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及叶枝比的影响,揭示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光合产物的分配特征及其对水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地区典型荒漠植物白刺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磴口设置试验样地,对自然生长的白刺沙包进行人工模拟增雨(分别增加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和100%),增雨试验在2008—2014年连续进行。分析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的地上生物量、叶枝比、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生长速率及其季节内分配。【结果】1)2013年,75%和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2014年,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增雨使白刺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邹吉祥 白鑫磊 高榕择 李新林 朱桐 程文琼 金纯伊 金华
为了探讨干热胁迫对不同品种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吴屯杨、小青杨和小美旱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和PEG浓度控制生长温度、干旱条件,处理24 h后测定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种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随着干热胁迫的程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整体呈下降趋势,吴屯杨和小美旱杨的蒸腾速率(T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小青杨叶片的蒸腾速率持续增加,在重度干热胁迫时达到最大值;2)3种杨树在重度干热胁迫条件下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及其电子传递链的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3)3个杨树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干热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总叶绿素与叶绿素a、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分析,3种杨树中,小青杨和吴屯杨的耐干热能力较强,小美旱杨最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辛颖 赵雨森
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生理特性、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杨树净光合速率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切根贴膜处理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下降时伴随着气孔阻力的升高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表明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子引起的。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之后不断增加,下
关键词:
断根 杨树 光合作用 气孔特征 叶绿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秦锡祥 陈德钧 卢永农
摘叶模拟食叶害虫危害对杨树生长的影响高瑞桐,秦锡祥,陈德钧,卢永农关键词损失模拟,食叶害虫,杨树我国杨树害虫种类繁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有关专家曾作过杨树摘叶对生长影响的报道[1~3],对指导害虫的防治有一定作用,特别是超越补偿作用在农作物上被发现并...
关键词:
损失模拟,食叶害虫,杨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林 张俊娥 贺璞慧中 王笑连 田呈明
【目的】明确胶孢炭疽菌在杨树叶片上的侵染过程,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该菌的致病机制和杨树抗病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胶孢炭疽菌菌株BH12-2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健康杨树叶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和杨树叶片的防卫反应。【结果】接种4 h后,孢子开始萌发产生芽管;8 h时芽管顶端形成附着胞;12 h时成熟的附着胞中央形成侵染钉;24 h时,孢子另一端萌发形成芽管和附着胞;48 h后芽管不断分枝异化成菌丝并产生次级分生孢子;接种3 d时,附着胞基部的侵染钉穿透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