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8)
- 2023(10419)
- 2022(9320)
- 2021(8866)
- 2020(7577)
- 2019(17565)
- 2018(17418)
- 2017(33597)
- 2016(18484)
- 2015(20941)
- 2014(21070)
- 2013(20630)
- 2012(18875)
- 2011(17058)
- 2010(16853)
- 2009(15471)
- 2008(14778)
- 2007(12961)
- 2006(11261)
- 2005(9830)
- 学科
- 济(68940)
- 经济(68830)
- 管理(52375)
- 业(49257)
- 企(41078)
- 企业(41078)
- 方法(32855)
- 数学(28204)
- 数学方法(27832)
- 农(19632)
- 中国(17967)
- 学(17630)
- 财(17527)
- 业经(15677)
- 地方(14328)
- 制(14309)
- 农业(12942)
- 理论(12393)
- 和(11753)
- 贸(11534)
- 贸易(11529)
- 技术(11235)
- 易(11175)
- 务(10968)
- 财务(10904)
- 财务管理(10886)
- 环境(10750)
- 银(10478)
- 银行(10441)
- 企业财务(10340)
- 机构
- 大学(260622)
- 学院(256700)
- 管理(105133)
- 济(96909)
- 经济(94607)
- 理学(91290)
- 理学院(90274)
- 管理学(88678)
- 管理学院(88192)
- 研究(85469)
- 中国(62826)
- 京(56347)
- 科学(54887)
- 财(44492)
- 所(42810)
- 农(42776)
- 业大(41587)
- 研究所(39257)
- 中心(39216)
- 江(37119)
- 北京(36030)
- 财经(35772)
- 范(34663)
- 师范(34363)
- 农业(32957)
- 经(32504)
- 院(31874)
- 州(30334)
- 师范大学(28033)
- 经济学(27842)
- 基金
- 项目(182560)
- 科学(142200)
- 研究(133430)
- 基金(131354)
- 家(115026)
- 国家(114060)
- 科学基金(97148)
- 社会(81643)
- 社会科(77095)
- 社会科学(77074)
- 省(70901)
- 基金项目(70654)
- 自然(64399)
- 自然科(62798)
- 自然科学(62786)
- 自然科学基金(61634)
- 教育(60883)
- 划(60313)
- 编号(55033)
- 资助(54096)
- 成果(44892)
- 重点(40531)
- 部(39916)
- 发(37918)
- 课题(37592)
- 创(37511)
- 科研(35283)
- 创新(34907)
- 大学(34055)
- 教育部(34018)
- 期刊
- 济(105803)
- 经济(105803)
- 研究(74846)
- 中国(47978)
- 学报(43383)
- 科学(39684)
- 农(38105)
- 管理(37085)
- 大学(32987)
- 财(32263)
- 学学(30883)
- 教育(30406)
- 农业(25972)
- 技术(21716)
- 融(20751)
- 金融(20751)
- 业经(18071)
- 财经(16734)
- 图书(15419)
- 经济研究(15315)
- 问题(14095)
- 经(14034)
- 科技(13742)
- 林业(13616)
- 理论(13482)
- 业(12645)
- 实践(12569)
- 践(12569)
- 版(12058)
- 技术经济(11897)
共检索到37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金良 郑小贤
林分密度是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经营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当前人工林生产中林分调查的需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不同圆心点位对人工林造林密度样圆调查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同株行距不同坐标为圆心点的样圆内株数并不完全相同,存在明显的变动。相同造林密度,株行距不同时,同一圆心点位对应的样圆内的株数也不完全相同。②在同一株行距的总体中,采用24个随机起点为圆心点的样圆求算人工林株数密度调查的平均值,能代表实际情况。③对于设计株行距为1.50 m×4.00 m,2.00 m×3.75 m的样圆的最优圆心点位为某一株树(种植点),坐标是(0,0)m。④株行距为2.00 m×3.00 m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杰 温佐吾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根桩和粗根占根系生物量构成的90%以上。行间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中根>细根>小根。不同密度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变小的趋势。5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2%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密度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数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有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海 尹光天 杨锦昌 覃国铭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修枝培育无节良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8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分枝高和方位角等观测数据,分析5种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林分9 m以下枝条发育以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老排枯枝层的高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枝条总量和枯枝数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林分枯枝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量与密度呈负相关;米老排树干9 m以下枝条基径、枝长和分枝角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方向上,同一密度,不同方位的枝条基径、枝长、分枝角和数量均随方位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方位区间(0~90°或316~360°)内达到最大值;垂直方向上,枝条基径、长度、数量随相对位置的升高先逐渐增大,之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大小的影响显著,高密度(2 500株·hm~(-2))可以抑制枝条的生长;建议根据培育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并采用目标材种培育技术,在幼龄期对优势木及亚优势木进行人工修枝,提高木材质量。
关键词:
米老排 造林密度 分枝特征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俊 李莲芳 李小军 侯海雄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丁兵 武程鹏
【目的】为了解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采用解析木分析其生长动态。【方法】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对不同非均匀密度控制(2 m×2 m×5 m、2 m×3 m×5 m、3 m×3 m×5m和2 m×2 m×10 m)造林的21 a生西南桦人工林进行调查基础上,基于每木检尺选择的12株标准木,分析不同造林密度的林木生长过程。【结果】林龄21 a时,不同造林密度的西南桦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6.8~17.5 cm、26.70~28.00 m和0.274 3~0.333 8 m~3,林木依然属于旺盛生长阶段,未达数量成熟期。林龄1~6、1~6和6~18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平均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1.6 cm/a、2.67 m/a和2.807 6×10~(-2) m~3/a。西南桦隶属云南热区(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统称)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造林密度较为敏感。及时进行密度调控的抚育采伐是培育大径级木材的必要经营措施,林分密度越高,开展抚育采伐的林龄越小。【结论】优质高效的西南桦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基于单株材积生长,2 m×3 m×5 m可作为西南桦的造林密度。同时,林龄10 a左右应对西南桦人工林开展密度调控的首次抚育采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林
"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是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执审为民"的延伸和拓展。要培育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为民"展开。审计人员心中有民、一心为民,才能勤勉尽责,不负民之托付;永葆忠诚,不负民之期望;廉洁自律,不负民之期盼;依法审计,不违民之意志;独立审计,不负民之信任;乐于奉献,服务于民,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国家的廉政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锦昌 许煌灿 尹光天 冯昌林 卢立华
设置造林规格为3m×3m(A)、2m×3m(B)、1m×3m(C)和1m×2m(D)4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黄藤人工林生长与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蘖力、藤丛的母茎长和总茎长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密度的不同对6年和14年时的萌蘖力分别造成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对植株母茎长无显著影响,但对14年时藤丛总茎长则有极显著影响;在14年时,林分自疏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密度水平间有极显著差异;林分直径大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有显著差异,但造林密度减小或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对直径所产生效应并不明显;单丛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受造林密度影响最大,除密度A与B及...
关键词:
黄藤 造林密度 萌蘖力 直径 茎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相聪伟 张建国 段爱国 张雄清
采用30年生未间伐的杉木人工林连续观测数据,研究了不同林龄立地质量、林分密度对林分材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植密度相同时,立地质量越好各材种出现时间及达到最大出材率的时间越早,22立地指数初植密度1 667株·hm-2的小径材最大出材率出现时间较16立地指数初植密度1 667株·hm-2早4 a,中径材最大出材率出现的时间早6 a;立地指数相同时,随初植密度增加小径材出材率的峰度及峰值均减小,20立地指数样地中,初植密度为1 667株·hm-2的小径材出材率峰值较初植密度为10 000株·hm-2的高17%,而初植密度对中径材、大径材影响不大;在林分发展的不同时期,林分密度对材种出材率的影响...
关键词:
杉木 材种结构 材种出材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在连续状态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人工林种群密度决策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人工林林分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并阐明其数学模型和具体方法。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最优控制方案优化实例表明,用遗传算法优化能收到良好效果。优化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以间伐两次为最优,第一次在11~12年,第二次在15~18年,而主伐年龄以25年为最优。
关键词:
遗传算法,密度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 ,在人工林中占有很大比例 ,但其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 ,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林分立木密度为目标函数 ,提出以净现值最大为标准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决策方案优化表明 ,遗传算法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优化林分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决策组合效果很理想。马尾松人工林在地位指数 10~ 18之间时 ,均以间伐两次为最优 ,第 1次在 11~ 12a ,第 2次在 16~ 17a ,而主伐年龄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玲 符韵林
为更好地进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木材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珍贵人工林观光木栽培,研究了27年生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的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观光木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 354.23μm,27.08μm,17.69μm和51.75。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腔径比等的纵向变异规律相似,随树高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高度后又缓慢变小。基本密度纵向变异表现为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在径向变异上,纤维形态指标为自从髓心向外先逐渐增加,到一定年龄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微纤丝角平均值为10.45°,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先增大随后又减小,到一定年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广亮 王继兴 王秀珍 沈应柏 周金池
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37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每木检尺、树干解析和化学分析的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密度类型(900、1500、2000株hm2)林分Ca、K、Mg、Cu、Fe、Mn、P、Zn8种养分元素的循环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密度为1500株hm2的林分,其林木各器官中的养分积累量、林分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得出结论,在八达岭地区最合理的油松人工林成林密度应是1500株hm2左右.
关键词:
油松 密度 养分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茜 项文化 蔡宝玉 钟建德
在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湿地松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分中养分元素总积累量为127383~161588kg/hm2,树干约占60%,积累速率为11146~13339kg/hm2·a,高于杉木和马尾松,归还量仅有9043~10509kg/hm2·a,其周转期长,养分循环速率低,每生产1t有机物需要上述养分元素共1319~1481kg。可见湿地松具有高养分利用率、低循环速率的循环机理,经营过程中应处理好养地与用地的关系,才能防止林地退化。...
关键词:
湿地松,养分循环,养分利用率,密度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陆元昌 赵秀海 孟京辉 向玮
【目的】密度控制图是一个集设计、展示、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有效工具,为同龄林经营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首先是构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尾松林分密度进行评估,进而构建密度预警图,并根据预警图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建议。【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热林中心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建立的238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13年和2015年的复测数据,采用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马尾松密度控制图,基于最优密度的上下限以及二类调查数据,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预警图。【结果】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优势高模型、材积模型以及地位指数模型构建了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控制图;根据密度控制图和现有林分的密度情况,构建了热林中心密度预警图,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建议。【结论】本研究将热林中心马尾松分为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以及合理密度的林分,并根据林分所处的状态提出不同的经营建议。高密度的林分,采用疏伐的措施,将林分引向最优密度区间;低密度的林分,采取补植珍贵树种的方式,促使林分朝着合理密度方向发展,落入合理区间的林分,不采取任何与密度调控相关的经营措施,使林分按照原来的经营模式发展,为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李际平 曹小玉 唐涛
【目的】目标树密度作为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经营参数,确定林分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可为近自然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6 a调查得到的9块固定标准地数据54个,临时样地数据10个,共64个样本量,建立等树高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等直径线和自然稀疏线等5个密度控制图的相关模型,通过这5个模型编制闽楠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利用林分密度控制图,得到闽楠人工林各林分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结果】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将闽楠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当闽楠人工林处于建群阶段和竞争生长阶段时,林内生长的闽楠尚不满足目标树选择的标准,所以这两个阶段不选择目标树;当闽楠人工林进入质量选择阶段,此时闽楠满足目标树的选择标准,可以开始选择目标树。在开始目标树选择后的三个阶段,目标树密度分别为:质量选择阶段360~720株/hm2,目标树生长阶段165~330株/hm2,林分蓄积生长阶段65~130株/hm2。【结论】运用林分密度控制图研究闽楠人工林各林分发展阶段的目标树密度,为目标树密度的确定提供新方法,为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树种的目标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树力 刘大兴 仲崇淇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对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进行了模拟密度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培育密度和相应的抚育间伐对象。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理论确能反映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直径转移过程,这对于定量分析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动态规律,从而拟定合理的密度控制措施非常有益;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成林后的密度控制间伐无论从培育森林方面,还是从取得木材、加大林分收益方面考虑,都应该以间伐小径阶的林木为主;20-25龄长白落叶松工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以0.7为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