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10045)
2022(9002)
2021(8493)
2020(7174)
2019(16699)
2018(16711)
2017(32073)
2016(17857)
2015(20064)
2014(20036)
2013(19758)
2012(18195)
2011(16443)
2010(16217)
2009(14673)
2008(14236)
2007(12284)
2006(10613)
2005(9042)
作者
(53408)
(44247)
(43997)
(41748)
(28190)
(21233)
(19763)
(17671)
(16901)
(15783)
(15320)
(15088)
(14037)
(13958)
(13691)
(13606)
(13411)
(13074)
(12690)
(12576)
(11177)
(10884)
(10740)
(10028)
(9932)
(9911)
(9757)
(9634)
(8955)
(8871)
学科
(66435)
经济(66358)
管理(48966)
(45788)
(38560)
企业(38560)
方法(32745)
数学(28087)
数学方法(27711)
(18553)
(17523)
中国(15945)
(15689)
业经(14906)
地方(13601)
理论(12340)
(11768)
农业(11725)
环境(11552)
(11413)
贸易(11409)
(11040)
技术(10607)
(10520)
(10375)
财务(10303)
财务管理(10286)
(9868)
企业财务(9761)
教育(9711)
机构
大学(254718)
学院(251092)
管理(100750)
(91583)
经济(89463)
理学(88234)
理学院(87183)
管理学(85479)
研究(85474)
管理学院(85050)
中国(60143)
科学(58255)
(55388)
(45165)
(44367)
业大(43262)
研究所(41275)
(40082)
中心(37540)
农业(35399)
(35246)
北京(35154)
(34591)
师范(34247)
财经(33168)
(31678)
(30207)
(28898)
师范大学(27962)
技术(27260)
基金
项目(181753)
科学(141087)
基金(130590)
研究(129194)
(116254)
国家(115326)
科学基金(97155)
社会(77755)
社会科(73496)
社会科学(73472)
(71259)
基金项目(70553)
自然(66214)
自然科(64612)
自然科学(64594)
自然科学基金(63411)
(61094)
教育(58897)
资助(53814)
编号(52533)
成果(42397)
重点(41008)
(39086)
(38235)
(37473)
课题(36337)
科研(35580)
创新(34959)
计划(34807)
大学(33240)
期刊
(97140)
经济(97140)
研究(69823)
学报(47131)
中国(42372)
科学(42311)
(40226)
管理(34851)
大学(34531)
学学(32598)
教育(28472)
农业(28228)
(28148)
技术(20813)
业经(16704)
(16442)
金融(16442)
财经(15069)
林业(14857)
图书(14758)
经济研究(14413)
(14277)
科技(14077)
问题(13032)
理论(13022)
业大(12848)
(12744)
(12616)
实践(12251)
(12251)
共检索到349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善庆  罗建举  
为了解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并探求其木材材质变异规律的内在机制,为建立米老排“培育—材性—加工利用”一体化的模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从微观的角度,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对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质及其沿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米老排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2 014.2μm、26.19μm、11.07μm、78.68、0.79、0.57;由髓心向外除腔径比呈递减趋势外其余纤维形态指标呈递增趋势.②导管分子长度、宽度、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1 666.0μm5、3.83μ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守佳   何拓   陆杨   焦立超   郭娟   Alex C Wiedenhoeft   殷亚方  
【目的】基于定量解剖方法探究桃花心木属3个树种的木材构造特征,揭示其不同构造特征的种间和种内变异规律,为木材“种”水平的准确识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大叶桃花心木、桃花心木和矮叶桃花心木的木材标本显微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采集其横、径、弦三切面微观构造图像,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导管分子长度、管孔弦向直径、管孔频率、木纤维长度、木射线宽度、木射线高度和木射线频率7个木材定量解剖特征,分析不同构造特征的种间和种内变异规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木材树种进行识别,比较木材不同定量解剖特征对识别准确率的贡献度。【结果】3种桃花心木的木材切片图像中管孔、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等构造特征相似,通过人工方式难以区分;除木射线宽度外,其他6组定量解剖特征在种间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桃花心木的识别准确率达86.67%,7个定量解剖特征对木材识别结果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其中导管分子长度的平均准确率降低度值(3.956)与平均基尼指数降低度值(6.311)最大,管孔弦向直径次之;木射线宽度的平均准确率降低度值(0.797)与平均基尼指数降低度值(2.175)最小,表明导管分子长度的贡献度最大,木射线宽度的贡献度最小。【结论】采用木材定量解剖方法,揭示3种桃花心木构造特征的种间和种内变异规律以及在木材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定量解剖特征,为实现木材“种”的准确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文福  蔡道雄  贾宏炎  李运兴  卢志芳  
应用广西大青山2~26年生米老排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木资料,研究其幼林生长节律及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成熟林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米老排幼林生长的季节变化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生长量最大,月生长量与月均气温相关性显著;(2)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胸径、树高连年生长和年均生长高峰均在3~4年生时出现,且高速生长期持续较长;(3)材积生长伴随树高和胸径的快速生长后,于6年生时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连年生长量达0.023 4 m3;6~15年生材积年生长量最大,15~17年生平均生长量达最高峰,并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相交,因此确定此林龄为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雷  孙庆丰  邓疆  
采用木材定量解剖方法和木材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对引进的印度黄檀解剖构造性质径向变异特征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度黄檀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值分别是1430.87、18.02μm,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平均值分别是204.13、146.46μm,微纤丝角平均值是12.24°。印度黄檀的解剖构造特征的径向变异趋势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印度黄檀木材pH值为5.39,其结果为开发和培育印度黄檀优质材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中井孝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骆秀琴  姜笑梅  殷亚方  李贻铨  汪炳根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腔比是自髓心向外呈递增趋势 ,管胞比量和晚材率为递减趋势 ,早材壁腔比和早材腔径比则近似于一条直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壁厚、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 ,幼龄材与成熟材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5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均为成熟材高于幼龄材 ,且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木材性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呈显著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文福  
利用广西大青山林区79块林龄为20~25 a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米老排人工林生长与海拔、土壤种类、坡位、坡形、坡向和立地类型等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南亚热带地区,米老排造林地应选择海拔300~500 m的高丘和中低山地带;(2)花岗岩、流纹岩等岩浆岩类母岩母质发育的红壤是米老排人工林生长最合适的土壤种类;(3)米老排造林立地应选择山坡的中下部,凹形坡和平坡的坡地较好。按以上条件选择造林立地,米老排林分优势树高年均生长量可达1.1~1.3 m,胸径年生长量达1.3~1.5 cm,种植后20 a可达到培育大径材的目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恒  冀晓东  赵红华  杨茂林  丛旭  
【目的】刺槐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北方人工林种植,深入研究刺槐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刺槐人工林建设经营以及木材的高效精细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于山东省东营市刺槐林场的4株不同树龄人工林刺槐沿树干等分成0.65 m长若干小段并顺序编号,测定和分析每段木材的物理性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力学性质(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全部抗压强度、横纹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以及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并通过SEM电镜扫描图对各段木材的微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径向、弦向)、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随树干位置增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将木材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进行线性和幂函数拟合,两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拟合度R2值为0.865~0.895。各段木材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含量随树龄及树干高度位置的变化规律与木材各项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相似。木材的微观构造中导管占比率随树龄增大而减少,随树干高度位置增加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结论】10年生、15年生、20年生、25年生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为中级以上,是良好的家具和建筑用材。在利用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树龄木材和树干不同位置的差别。密度作为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直接要素,可根据相关方程通过刺槐木材的密度值估算部分力学性质的数值。刺槐木材纤维素含量与木材各项宏观力学性质相关度很高,而木材导管占比率的差异则从微观构造上揭示了木材密度变化的内在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香梅  肖复明  龚斌  叶金山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721 g.cm-3和0.680 g.cm-3,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72 g.cm-3和0.535 g.cm-3,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935%和6.439%,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330%和11.376%,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75和1.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盛全  江泽慧  鲍甫成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鲍甫成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34块人工林毛白杨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毛白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4 836~ 0 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比量等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段新芳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2 9块人工林杉木木材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木材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5 6 30~ 0 791 3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杉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晚材管胞弦壁厚和晚材管胞壁腔比等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斌  刘杏娥  孙主义  查朝生  
对滩地杨树经长时间沙埋这一特定情况下的木材解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滩地杨树经泥沙长时 间的掩埋后(以下称沙埋杨树),其纤维长度为短级(829.08μm),纤维壁厚为薄至厚,纤维、导管比量分别为 62.48%和24.09%,纤维长宽比为47.5,微纤丝角为15.3°。与同一品系正常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杨树比较,其纤维 长度、纤维壁厚、导管组织比量等受到较大影响,相对差异值分别为-33.78%,34.70%、-33.08%,而射线比量、纤 维长宽比等影响相对较小;沙埋杨树微纤丝角较小、木纤维组织比量较大、纤维壁较厚,可预测其较正常立地条件下 的杨树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各指标的径向变异,与正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继新  贾宏炎  曾冀  李忠国  庞圣江  郝建  赵总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海  尹光天  杨锦昌  覃国铭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修枝培育无节良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8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分枝高和方位角等观测数据,分析5种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林分9 m以下枝条发育以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老排枯枝层的高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枝条总量和枯枝数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林分枯枝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量与密度呈负相关;米老排树干9 m以下枝条基径、枝长和分枝角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方向上,同一密度,不同方位的枝条基径、枝长、分枝角和数量均随方位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方位区间(0~90°或316~360°)内达到最大值;垂直方向上,枝条基径、长度、数量随相对位置的升高先逐渐增大,之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大小的影响显著,高密度(2 500株·hm~(-2))可以抑制枝条的生长;建议根据培育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并采用目标材种培育技术,在幼龄期对优势木及亚优势木进行人工修枝,提高木材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