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8)
2023(2899)
2022(2309)
2021(2004)
2020(1513)
2019(3473)
2018(3296)
2017(6394)
2016(3443)
2015(3638)
2014(3498)
2013(3548)
2012(3449)
2011(2948)
2010(2818)
2009(2744)
2008(2545)
2007(2403)
2006(2194)
2005(1923)
作者
(11506)
(9705)
(9695)
(9278)
(5947)
(4621)
(4270)
(3839)
(3707)
(3540)
(3373)
(3296)
(3254)
(3210)
(3172)
(3104)
(2797)
(2787)
(2771)
(2694)
(2476)
(2434)
(2415)
(2187)
(2150)
(2104)
(2085)
(2074)
(2041)
(1978)
学科
(16934)
经济(16927)
管理(8711)
方法(7609)
数学(7269)
数学方法(7188)
(7180)
环境(6497)
(5582)
地方(4827)
(4397)
企业(4397)
(4305)
中国(4006)
(3485)
地方经济(3476)
(3299)
农业(3281)
税收(3230)
(3213)
(3203)
规划(2956)
环境规划(2906)
(2861)
资源(2785)
(2731)
(2730)
森林(2730)
生态(2670)
业经(2669)
机构
大学(49184)
学院(49031)
(22622)
经济(22303)
研究(19992)
管理(16810)
理学(14523)
理学院(14396)
中国(14361)
科学(14034)
管理学(14006)
管理学院(13942)
(11585)
(11418)
业大(11149)
(10803)
研究所(10092)
(9101)
中心(8753)
(8595)
农业(8481)
林业(7930)
(7665)
经济学(7568)
北京(7457)
(7375)
财经(7234)
经济学院(7040)
研究院(7012)
(6625)
基金
项目(36958)
科学(27936)
基金(26484)
(25447)
国家(25296)
研究(23570)
科学基金(20162)
社会(15286)
(14990)
社会科(14606)
社会科学(14600)
基金项目(13730)
自然(13528)
自然科(13150)
自然科学(13146)
自然科学基金(12893)
(12271)
资助(11252)
教育(9709)
(8932)
重点(8920)
计划(8100)
科技(7886)
科研(7707)
编号(7408)
(7296)
(7109)
创新(7007)
国家社会(6994)
发展(6771)
期刊
(23895)
经济(23895)
研究(13138)
学报(12660)
科学(10488)
大学(9880)
学学(9755)
(9270)
林业(8229)
中国(8052)
(6825)
农业(6014)
管理(5894)
业经(4468)
技术(4155)
经济研究(4019)
业大(3915)
问题(3770)
科技(3577)
财经(3486)
(3370)
金融(3370)
(3268)
(3065)
统计(3007)
(2836)
(2768)
技术经济(2687)
经济问题(2607)
科技大(2515)
共检索到7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茂松  吕文华  王雪玉  
【目的】探讨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方法及改性材性能,为人工林杨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水溶液、酸性湖蓝A水溶液、酸性大红G和酸性湖蓝A与水溶性树脂型增强改性剂MUF复配得到的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分别对人工林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D_G、D_A、MUF-D_G和MUF-D_A4种染色改性材,测试其强度、颜色、耐水色牢度等性能。【结果】1)D_A和D_G染色材的质量增加率分别为-1.69%和-0.65%,密度分别为0.352和0.365 g·cm-3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许茂松  
人工林杨木作为三大速生木材之一,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密度小、强度低、尺寸不稳定、材色单调、花纹不清晰、装饰性差,这些缺陷都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所以有必要对人工林杨木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本论文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研究对象,以自制水溶性树脂型增强改性剂(MUF)为主剂,研究了水溶性染料、溶液pH值和耐光助剂对复合染色改性材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树脂型复合染色剂的制备及处理工艺,对复合染色材的物理力学、颜色和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并利用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徐康  刘元  吴义强  李贤军  
杨树由于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干通直、出材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三大速生人工林树种之一,但速生杨树木材也存在着密度低、材质松软、变异性大、强度低等缺陷。因此,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改性处理杨木,对改善杨木性能、拓展杨木应用领域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杨木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总结、阐述了近年来国内速生杨木增强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杨木增强改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杨木增强改性处理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鲍甫成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34块人工林毛白杨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毛白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4 836~ 0 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比量等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段新芳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2 9块人工林杉木木材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木材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5 6 30~ 0 791 3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杉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晚材管胞弦壁厚和晚材管胞壁腔比等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琴琴   李新功   吴义强   郑霞  
【目的】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此材料上述2种缺点开展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增韧改性研究,扩展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提高其经济效益。【方法】以硅酸盐水泥为无机改性剂、聚乙烯醇溶液(PVA)为增韧剂,探究两者协同对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硅酸盐水泥和PVA在复合材料中产生了协同作用,可以弥补单掺水泥强度低和单掺PVA耐水性差的缺点。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5.56和10.01 MPa,较改性前分别提升了40%和63%,2 h吸水率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19.83%和20.14%,比改性前分别降低了10.17%和11.97%,软化系数提高了0.4。XRD、FT-IR、SEM结果显示水泥与石膏的水化反应产生了钙钒石和硅酸钙凝胶等水化物,水化物填充水泥石膏基体。孔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水泥和PVA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减少超大孔的出现,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提升。【结论】硅酸盐水泥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内部水化反应受到影响,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受到影响。加入PVA后的复合材料内部物质连接紧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耐水性较差。硅酸盐水泥和PVA协同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弥补了单掺硅酸盐水泥复合材料力学下降和单掺PVA复合材料耐水性差的缺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红X-3B、活性红K-3B、活性红KN-3B、活性红M-2B、活性红M-3BE、活性红EF-3B染料的结构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杨木单板中的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红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活性红染料的分子大小、亲水基团和活性基的不同改变杨木单板染色特性参数S、E、R、F值;染料结构中不同的活性基对上染率曲线的影响也不同:活性红X-3B和活性红K-3B等仅含有均三嗪活性基的染料上染率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加碱后10 min内立即降低,随后又增大,而其它4种含有β-羟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本研究以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KN-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染料为原料,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跟颜色、在杨木单板染色中的特征参数S、E、R、F值、上染率和固色率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产生深色位移。染料对木材纤维亲和力S值的大小排序为:活性蓝KN-R>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R、E和F值的大小比较: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活性蓝X-BR>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尧  刘如  曹金珍  
为了丰富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以扩大其用途,并探索色素对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毛白杨木粉和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为原料,选用3种食品级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果绿)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染色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对染色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耐水洗坚牢度、吸水吸湿性、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添加色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颜色,但色素添加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水洗坚牢度越弱,且高温比室温水浴使材料褪色更加明显。2)添加色素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但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果绿色素添加量为2%时,对复合材料的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倩  于志明  张扬  
为提高木材的渗透性,对杨木单板进行了水热和Na OH溶液预处理,用酸性染料和BL-阻燃剂对处理后的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处理,考察预处理工艺对单板上染率、氧指数、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均提高了单板的渗透性,上染率和氧指数都增大;水热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均提高;Na OH溶液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变差,单板表面局部甚至变黑;8 g·L-1Na OH处理40 miN的单板耐水洗牢度最差,色差值最大为16.172NBS.综合分析得出的较优预处理工艺为80℃热水处理5 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赵立  鲍甫成  周海滨  王宏棣  
该文报导了以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 ,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胶粘剂采用BN - 1号PF树脂 ,根据材料的混杂比、混杂界面数、铺装顺序等参数 ,设计并研制出二种组合形式的玻璃纤维增强木质 (纤维 )复合材料 ,并对其复合工艺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玻璃纤维与人工林木材———三倍体毛白杨复合 ,只要采用适当的工艺 ,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其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欧共体定向结构板 (PrEN30 0 - 94OSB 4)的标准要求 ,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陈寒娴  林金春  卞丽萍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慧  朱林峰  
针对当前采用杨木单板为基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过程中单板破损率高,后续加工复杂的现状,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染料:酸性大红GR,活性黄K-RN,直接深棕B-NM,对杨木厚木(30 mm)进行染色处理。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Na2SO4添加量和改性剂胺溶铜季铵盐添加量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染料在木材内部的分布状态。用90℃的皂液处理染色后试件30 min后,测皂洗前后色差值,利用色差值变化评价其皂洗牢度。试验结果确定最优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80℃,时间9 h,促染剂Na2SO440 g/L,改性剂5 g/L。其中改性剂添加量对试件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染色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那斌  岳孔  卢晓宁  王楠  王志强  
为了研究改性增强后的杨木蠕变性能,对杨木素材进行不同处理,分别用浓度为15%、25%、40%的酚醛树脂胶和浓度为30%的脲醛树脂胶对试件进行处理,并测量其最大破坏力.分别用其最大载荷的30%和50%的力进行加载试验.对不同处理方法所得到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同类型的试件蠕变变形不遵循相同的规律;在相同应力水平下,不同材料瞬时弹性变形相差不大.(2)素材无论是在极限强度的30%的力还是50%的力作用下其稳定性都是最差的.(3)用不同浓度的酚醛树脂胶处理过的试件在极限强度的30%或50%的力的作用下,稳定性能比素材强得多,并且不同浓度处理的试件的稳定性差别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傅峰  鲍甫成  
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可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源自实木材性的份额,是人工林杨木单项用途选择的基础。本文以3个无性系实体杨木和由3种不同厚度杨木单板分别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为对象,以由贡献率引出的实木与单板层积材的份率差值为依据,研究得出人工林杨木的最终用途选择。结果表明:69杨、72杨和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57%、-15%、-29%,说明69杨宜用作实木,72杨和63杨宜用作单板层积材;杨木用作不同组配结构的单板层积材时,实木与3565mm、2614mm、1545mm3种厚度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43%、-13%和-43%,说明实木与较厚的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