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7)
2023(2410)
2022(1902)
2021(1841)
2020(1686)
2019(3640)
2018(3495)
2017(6043)
2016(3825)
2015(4211)
2014(3886)
2013(3901)
2012(3614)
2011(3172)
2010(3142)
2009(2646)
2008(2644)
2007(2449)
2006(2065)
2005(1707)
作者
(13567)
(11590)
(11431)
(10934)
(7380)
(5513)
(5005)
(4464)
(4441)
(4115)
(4087)
(3992)
(3969)
(3816)
(3809)
(3641)
(3566)
(3474)
(3446)
(3365)
(3172)
(2925)
(2837)
(2684)
(2577)
(2568)
(2521)
(2471)
(2458)
(2444)
学科
(9800)
经济(9787)
管理(6671)
(6338)
(6036)
方法(4783)
(4487)
企业(4487)
数学(4265)
数学方法(4171)
中国(3344)
(3316)
(3225)
森林(3225)
(3199)
(2633)
业经(2132)
地方(2117)
水产(2018)
生态(2014)
环境(1982)
(1912)
及其(1880)
动物(1863)
农业(1847)
(1734)
贸易(1731)
(1693)
(1668)
(1640)
机构
大学(49793)
学院(48055)
研究(23089)
科学(19188)
(16876)
中国(16301)
(15244)
经济(14929)
(14124)
业大(14054)
管理(13451)
研究所(13414)
农业(12867)
(12325)
理学(11333)
理学院(11132)
管理学(10698)
管理学院(10617)
林业(10421)
(10403)
(10202)
(10198)
实验(9988)
实验室(9521)
中心(9454)
重点(8990)
研究院(8808)
(8466)
农业大学(8288)
北京(8079)
基金
项目(39040)
科学(28261)
(28116)
国家(27961)
基金(27252)
研究(21948)
科学基金(21023)
自然(16423)
自然科(15956)
(15953)
自然科学(15949)
自然科学基金(15671)
基金项目(14227)
(14224)
资助(11335)
社会(11326)
科技(11058)
社会科(10732)
计划(10729)
社会科学(10728)
重点(9953)
教育(9414)
科研(8886)
专项(8644)
(8621)
(7823)
创新(7488)
(7232)
(7112)
(7095)
期刊
学报(19382)
(16261)
经济(16261)
科学(15031)
大学(13836)
(13776)
学学(13446)
研究(11879)
林业(10833)
中国(10736)
农业(8475)
业大(6065)
(6055)
管理(4855)
(4778)
科技(4554)
教育(4210)
(4135)
农业大学(3714)
科技大(3632)
科技大学(3632)
业经(3427)
(3416)
自然(3340)
(3260)
金融(3260)
技术(2992)
农林(2897)
(2897)
自然科(2890)
共检索到75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姜笑梅  殷亚方  
为评估人工林尾巨桉生长应力水平并揭示其变异情况,采用应变片法对其表面轴向生长应变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表面轴向生长应变为拉应变,活立木胸高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平均值基本分布在650×10-6~1 100×10-6之间;生长应变的测试一般需要3 min左右,这时应力释放完毕,应变值达到稳定.尾巨桉两个家系间及树干两个方位(南、北向)间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沿树高变化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姜笑梅  殷亚方  
In this paper, CIRAD-Foret method and strain gauge method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longitudinal surface growth strains released from fallen woods. Comparison was also done between two methods for measurements at the same point (sawing grooves inside the position pins)and at two points. Results show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殷亚方  姜笑梅  
采用"中心板锯割法"结合"应变片法"对人工林尾巨桉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上分布沿髓心的对称性较好,在靠近树皮处为拉应变,向髓心方向拉应变逐渐减小,到某个树干半径后减为0,随即转变为压应变,向髓心方向压应变逐渐增大,径向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21.075x2+4.5297x+890.75(r=0.87),在0.01水平相关性极显著,拉应变向压应变转变的树干半径为0.681R;在不同原木高度上内部轴向残余应变的径向分布模式相似,回归曲线相关性均在0.01水平极显著,但随着原木高度的增加相关性下降;原木直径影响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曲线的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殷亚方  赵有科  姜笑梅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异显著;而活立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②大花序桉在5种树种中具有最低的生长应变水平;而尾叶桉生长应变水平最高.③各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之间生长应变水平差异不显著.④各树种不同高度间生长应变无显著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师  李小川  李兴伟  吴泽鹏  熊伟  
对2005年12月发生在广州地区桉树人工林火烧林分的调查表明:不同类型地被物产生的地表火的强度不同,对桉树造成的烧伤程度亦不同;各种地被物的组成中,形成的地表火强度由强到弱顺序为五节芒+芒萁>五节芒+芒萁+锡叶藤+假鹰爪>芒萁+白茅>芒萁+桃金娘+车轮梅;低度的地表火对桉树的高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中度、高度和强度地表火对桉树高生长不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洋洋  程飞  廖博一  蔡泉星  林俊平  刘爱琴  
为探寻最适合桉树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林地清理方式,选择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全面清除、全树收获、商业收获、采伐剩余物加倍和常规处理)的桉树人工林,进行3年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有显著影响,造林半年后,全面清除处理的桉树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明显优于其他林地清理方式;造林第1年,采伐剩余物加倍处理的桉树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最高;造林1.5年到第3年,商业收获处理的桉树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优势明显,商业收获>全树收获>采伐剩余物加倍>全面清除>常规处理.(2)商业收获处理在增加林下植被数量上有较大优势,商业收获>全树收获>常规处理>全面清除>采伐剩余物加倍.(3)造林1.5年和第3年,商业收获处理的林下植被丰富度、群落盖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也最大.表明采用商业收获进行林地清理更有利于桉树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盛全  江泽慧  鲍甫成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喜明  陈瑞英  卢景龙  高仁浩  翁建武  
对2-5年生巨尾桉人工林脱落树皮宏观、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脱落树皮正面逐渐平整,背面出现旋切纹理;3-5年生脱落树皮,平均厚度从0.491 mm增至0.717 mm,幅面面积以每年大约2倍的速度从93cm2扩大至349 cm2;脱落树皮由周皮、基本薄壁组织、射线薄壁组织、膨大薄壁组织、筛管、伴胞以及韧皮纤维构成,韧皮纤维在横切面中的组织比量随树龄增加而提高,脱落树皮离层形成位置位于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区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现富   王晓丽   邹广权   李艳   付朴艳   李华   李妹   唐君培   曹子林  
【目的】探讨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安林场8 a生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每个坡向3个样地,采用样地调查对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和单株立木材积及植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进行研究。【结果】坡向对尾巨桉人工林的林分平均胸径(P=0.000)、林分平均树高(P=0.000)、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P=0.001)和单株立木材积(P=0.005)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阳坡的各生长指标均极显著大于阴坡,半阳坡和半阴坡为过渡组。4个坡向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植物共有40种,隶属于23科36属;同时草本植物共有30种,隶属于16科28属;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47)和Pielou指数(P=0.029)在坡向间均有显著差异,但Shannon-wiener指数(P=0.127)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阳坡灌木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阴坡,阴坡灌木层植物的Pielou指数显著大于阳坡。尾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阴坡,最小值均在阳坡;草本层植物的Margalef指数(P=0.013)、Simpson指数(P=0.036)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35)在坡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阴坡均显著大于阳坡;草本层植物的Pielou指数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P=0.114)。【结论】4个坡向中,半阴坡的林下物种数最多,阳坡更利于林木生长和灌木层植物的生存,阴坡更利于草本层植物的生存,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阳坡为尾巨桉的适宜造林坡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懿祥  张守攻  陆元昌  孟京辉  曾冀  
2007年10月在相同林分条件的14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进行干扰树间伐,在间伐和对照地块各建立固定样地20块,并于2010年11月进行复测。基于间伐试验后的3年数据,研究干扰树间伐对目标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树间伐前后,目标树生长均明显快于非目标树;干扰树间伐后3年,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伐林分目标树的80%和55%,树高生长则差异较小,枝下高生长明显减慢,冠幅直径生长年均提高0.44 m,同时林分内较大径级的林木数量增加;随着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的增加,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增加,树高和枝下高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佑宏  顾炼百  刘启明  杜国兴  
通过对马尾松速生材进行汽蒸、热压和表面强化改性处理,建立最佳改性工艺,实现速生材的高效利用.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为:汽蒸处理2.5 h,热压温度140℃,压力0.4 MPa,涂胶前木材含水率17%,胶种为改性脲醛树脂(UF),涂胶量250 g.m-2.按此工艺,木材含水率由100%降至10%所需时间为43.4 min,体积收缩率0.472%,抗弯弹性模量13 828 MPa,抗弯强度98.0 MPa,横纹全部抗压强度5.4 MPa,表面硬度为2 966 N,磨耗量72 mg.(100r)-1.与马尾松素材相比,改性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横纹抗压强度(全部)和表面硬度均增大,同时体积收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徐大平  龙腾  莫晓勇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height, DBH , the individual volume and the growing stock of 4 5 year old Eucalyptus plant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Continuous Planting Rotation(CPR)increasing. The mean tree height of the second,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rotation decreased by 7 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中井孝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宏涛  孙玉军  吴明钦  王明初  杨星华  
以福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5块样地的33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探讨了树冠平均表面积、最大表面积、平均体积、最大体积4个复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冠复合指标与胸径、树高、冠长、冠幅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应的增加变量可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但当模型变量增加到2个以上时,模型精度提高不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冠幅和冠长为变量的树冠表面积模型为最优;树冠体积以冠幅、冠长和树高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的预估精度P均大于70.3%,说明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杉木人工林的树冠表面积和体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昕  李姗  邓丽萍  李仁  殷亚方  郑景明  
【目的】本文拟探究楸树木质部边材解剖结构的轴向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阔叶树种的水分传导机制提供参考,并为楸树人工林的栽培、中国特有温带珍贵优质用材树种的保护及木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株楸树为研究对象,自基部向上采集树干0、1.3、3.8、6.3、8.8、11.3 m共6个高度处的边材样品,分别测量边材面积、制备横向及弦向显微切片,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测量导管腔直径、导管密度等木质部解剖结构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木质部解剖特征的轴向变化规律。【结果】(1)早材导管腔直径、早晚材导管密度随高度变化不显著,但早材导管腔直径随取样高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导管密度则有相反趋势。最大早晚材导管腔直径、晚材导管腔直径、纹孔膜直径随树高增加而显著减小。(2)随树高增加,边材面积与导管水力直径均显著减小。(3)边材面积、纹孔膜直径均与导管水力直径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楸树木质部水分疏导组织构造特征的轴向变化主要表现在边材面积、导管特征和纹孔膜特征3个方面。楸树生长轮明显,早晚材导管腔直径差异较大,早材比晚材变异幅度更大。最大导管腔直径的轴向变化显著,导管密度的轴向变化不显著,边材面积和纹孔膜直径的轴向变化显著。综合来看,楸树基部导管相对大而疏,边材面积大,上部导管相对小而多,边材面积小。这是楸树木质部结构适应长距离输水功能的一种优化设计,以降低树木栓塞化风险,提高水分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