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9)
- 2023(8419)
- 2022(6682)
- 2021(6338)
- 2020(5487)
- 2019(12597)
- 2018(12247)
- 2017(23727)
- 2016(12500)
- 2015(14238)
- 2014(14162)
- 2013(13832)
- 2012(12191)
- 2011(10761)
- 2010(11422)
- 2009(11284)
- 2008(10363)
- 2007(9512)
- 2006(8436)
- 2005(7891)
- 学科
- 济(45974)
- 经济(45933)
- 管理(45157)
- 业(43693)
- 企(38041)
- 企业(38041)
- 融(27169)
- 金融(27168)
- 银(26187)
- 银行(26183)
- 行(25171)
- 方法(24645)
- 数学(21802)
- 数学方法(21294)
- 中国(21146)
- 财(17941)
- 制(14981)
- 务(13826)
- 财务(13773)
- 财务管理(13743)
- 企业财务(13092)
- 业经(11810)
- 中国金融(11300)
- 险(11061)
- 保险(10970)
- 理论(10920)
- 农(10516)
- 地方(9113)
- 策(8348)
- 体(8268)
- 机构
- 学院(167632)
- 大学(165986)
- 管理(70513)
- 济(67505)
- 经济(65751)
- 理学(58098)
- 理学院(57585)
- 管理学(56446)
- 管理学院(56123)
- 中国(51799)
- 研究(47586)
- 财(37933)
- 京(34762)
- 财经(28627)
- 科学(26603)
- 中心(26601)
- 江(26137)
- 经(25918)
- 银(23001)
- 融(22766)
- 所(22659)
- 北京(22363)
- 金融(22322)
- 州(22267)
- 银行(22130)
- 财经大学(21644)
- 农(21160)
- 经济学(20885)
- 行(20789)
- 业大(20774)
- 基金
- 项目(104991)
- 科学(82356)
- 研究(77535)
- 基金(76207)
- 家(64803)
- 国家(64280)
- 科学基金(56725)
- 社会(48683)
- 社会科(46359)
- 社会科学(46343)
- 省(41043)
- 基金项目(39055)
- 自然(36915)
- 教育(36220)
- 自然科(36153)
- 自然科学(36149)
- 自然科学基金(35485)
- 划(33889)
- 资助(33722)
- 编号(31944)
- 成果(25623)
- 重点(23265)
- 部(22623)
- 创(22372)
- 课题(21927)
- 发(21110)
- 创新(20912)
- 项目编号(20478)
- 科研(20429)
- 大学(20096)
共检索到269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俊峰 吴锴 程峰
<正>金融风险管理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基石,其重要性在于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加强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明确了一系列与金融改革紧密相关的措施,旨在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防及化解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孝建 彭永喻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完善,给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支持向量机以及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程序错误风险、失控风险,带来信息采集合法性以及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导致金融监管成本上升,并对金融业就业岗位带来冲击。为此,金融系统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完善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体系,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人力资源提升措施;要强化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监管,尽快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管理架构,以此保障当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重大缺陷或者安全隐患时,有相应的规则来明确各方的风险处置责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孝建 彭永喻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完善,给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支持向量机以及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程序错误风险、失控风险,带来信息采集合法性以及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导致金融监管成本上升,并对金融业就业岗位带来冲击。为此,金融系统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完善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体系,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人力资源提升措施;要强化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应用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省 周燕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知识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者已经承认了知识管理与人工智能的"近亲"关系。[方法/过程]在梳理现有知识管理和人工智能关系文献的基础上,从技术、组织和战略三个维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结果/结论]构建了人工智能环境下知识管理模式三维框架,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跨界协同、系统匹配优化和创新绩效激励三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知识管理 技术革新 构建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闵青
目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仍然处于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审计相比差距较大,计划管理比较薄弱。要想创建高绩效的审计机关,必须从基础抓起。而基础工作的起点在于计划,计划是先导,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影响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审计效率及其在民主法制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拟从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着手,指出现行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塑新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
审计计划 计划管理 管理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悦 许弘楷 王诗菲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二十年飞速迭代,由此产生的风险治理挑战呼唤治理模式与治理工具的创新。规制型治理、创新型治理、自治型治理、市场导向型治理、集中式治理、敏捷治理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风险治理模式,法律规制、伦理规范、数据算法、社会场景等领域的新兴风险催生更具体、更灵活的风险治理工具,以适应新涌现的风险治理需求。中国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风险治理的协同改进和动态均衡,逐步向敏捷治理模式转变,各具体领域的风险治理工具呈现全面性、及时性、精准性的特征。中国应从治理理念更新、多元主体协同、强度刚柔并济、工具灵活有效、追求可信目标等方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并将国家、政府、企业、公众纳入风险治理模式构建全过程,实现治理工具在各领域的多维组合性使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克红
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已成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动机和新型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换,推动了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和协同创新。人工智能开启了企业新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运作,对传统的财务理念、财务处理系统等提出了更新换代的要求——应用智慧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管理智慧化。文章基于人工智能对财务信息技术以及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构建人工智能视阈下"亭屋"智慧财务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利用智能技术资源进行前瞻性分析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获得更高企业经营业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秦渝超 刘革平 许颖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引发了教育界学者们的激烈探讨。为深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意义,本研究着重探讨其如何重塑教学活动。首先,基于活动理论构建了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活动分析模型,并经过三轮德尔菲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然后,以PRISMA的文献萃取思路筛选已有研究,同时面向教育领域中的ChatGPT体验用户开展访谈,经过整理得到75份分析样本。接着,将分析样本共同纳入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活动的重塑机理。通过对模型中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6个要素的审视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学活动的重塑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明显的正负效应。最后,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的生产、交流、消耗、分配4个子系统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的结合路径,以期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一东亚模式过去曾以东亚奇迹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认为,它还将再创历史性的辉煌。东亚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赶超型的发展模式。它的经济起飞,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二百年,历史决定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只能采取赶超型,也决定了东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依靠三个轮...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王世伟
大智能时代的来临,既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孕育了发展新动能,也让图书馆的服务面临倒逼重塑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图书馆服务的视角,分别论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与图书馆服务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读者用户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空间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重塑等问题,指出人工智能服务重塑是图书馆迈向新时代的新征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庆德 万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并在身份识别、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方面得到快速应用,人类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大数据背景、运行效率高、自我迭代学习等特点,而资管行业恰是充满纷繁复杂的产品设计、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高强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郝祥军
人工智能再次崛起,凭借智能算法获得了自我学习能力,使得机器对知识从“人工植入”式被动接受,演变为类人的知识建构,将知识创造从有限条件拓展到无限可能。人工智能对知识生产的介入也进一步拉陡了知识的增速斜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知识传承活动,面对人工智能重塑知识观的现实,必须及时做出思考与回应。未来的教育将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强化人区别于机器的独特智能,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技术增能教育、技术赋能教育及技术重塑教育三个途径,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转化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推动教育的深化改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丽萍 颜配强 刘波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中对已有的业务进行创新,开发出以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供应链金融等多种电子信息平台和数据后台支持的金融科技业务。金融科技的普遍化和分类化既对传统的金融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经营金融科技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的用户渗透率之间增多(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褚静騉
针对仓单质押模式下的物流金融风险提出了控制与规避措施,如建立一体化的质押物信息系统、将物流企业分级、做好市场调研等,促进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仓单质押 物流金融 风险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秋慧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步应用到保险业的具体经营环节中,并将进一步深刻地重塑保险价值链,对传统保险业生态形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从产品开发、营销、承保、理赔、客户服务五大环节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保险价值链的重塑路径,认为大数据基础尚不完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跨行业资源整合困难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价值链中发挥创新性作用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建立完善的行业大数据基础平台、实施创新复合型技术人才战略、制定并实施跨行业合作策略等,助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最终实现保险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根本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