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5)
2023(12658)
2022(10168)
2021(9274)
2020(7133)
2019(16263)
2018(15656)
2017(27256)
2016(15519)
2015(17036)
2014(16924)
2013(15876)
2012(14960)
2011(13682)
2010(13962)
2009(12596)
2008(12280)
2007(11337)
2006(10104)
2005(9439)
作者
(41567)
(34575)
(34124)
(32455)
(21908)
(16418)
(15580)
(13318)
(13273)
(12415)
(11745)
(11582)
(11080)
(11013)
(10692)
(10555)
(10271)
(10157)
(10023)
(9868)
(8883)
(8568)
(8232)
(8046)
(7875)
(7693)
(7686)
(7635)
(6987)
(6804)
学科
(57564)
经济(57523)
管理(44762)
(44387)
(36074)
企业(36074)
中国(26182)
教育(21866)
技术(19761)
地方(19402)
(18403)
业经(17319)
方法(14835)
理论(13350)
(13227)
农业(13091)
技术管理(13029)
(12628)
(12426)
数学(11501)
数学方法(11339)
(11026)
银行(11014)
(10753)
(10737)
金融(10736)
地方经济(10719)
(10695)
发展(10495)
(10367)
机构
学院(208891)
大学(206189)
(78430)
研究(76643)
经济(76477)
管理(74199)
理学(62621)
理学院(61801)
管理学(60822)
管理学院(60375)
中国(52921)
(46282)
科学(44488)
(38780)
师范(38531)
(37684)
(36275)
教育(35408)
(35272)
研究所(33865)
中心(33692)
师范大学(31057)
北京(30716)
(29260)
技术(28589)
(28585)
(28360)
财经(27647)
业大(26231)
职业(25184)
基金
项目(133048)
研究(109890)
科学(107373)
基金(89913)
(76820)
国家(75881)
社会(67641)
科学基金(65178)
社会科(63889)
社会科学(63881)
教育(57228)
(56965)
(48527)
编号(47360)
基金项目(46448)
成果(40268)
课题(37718)
自然(37522)
自然科(36636)
自然科学(36632)
(36132)
自然科学基金(35973)
资助(33847)
(33764)
重点(31822)
(31489)
创新(30378)
发展(29759)
规划(29651)
(29569)
期刊
(97396)
经济(97396)
研究(74736)
教育(61993)
中国(59804)
管理(31459)
(28360)
(27359)
科学(26658)
学报(25837)
技术(25117)
大学(21648)
(19824)
金融(19824)
农业(19817)
学学(18507)
业经(18486)
职业(17390)
经济研究(15054)
(13502)
论坛(13502)
财经(13330)
科技(12482)
(11661)
问题(11606)
技术教育(11560)
职业技术(11560)
职业技术教育(11560)
(11089)
(10829)
共检索到342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海  刘星  王鹏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杨淑豪  
人工智能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也催生教育评价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将推动教育评价由“经验性评价”向“数字化评价”转变、由“单一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由“诊断性评价”向“反馈性评价”转变。同时,它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技术至上遮蔽教育评价本质、标准缺失误导教育评价方向、算法偏见影响教育评价效度、反馈缺失削弱教育评价价值、人机互信危机阻碍教育评价实施、技术僭越加剧教育评价风险。智能教育评价设计者需要厘清本质内涵、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算法设计、健全反馈机制、强化人机互信、完善伦理规约,以提高教育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依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永和   王一岩   杨淑豪  
人工智能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也催生教育评价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将推动教育评价由“经验性评价”向“数字化评价”转变、由“单一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由“诊断性评价”向“反馈性评价”转变。同时,它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技术至上遮蔽教育评价本质、标准缺失误导教育评价方向、算法偏见影响教育评价效度、反馈缺失削弱教育评价价值、人机互信危机阻碍教育评价实施、技术僭越加剧教育评价风险。智能教育评价设计者需要厘清本质内涵、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算法设计、健全反馈机制、强化人机互信、完善伦理规约,以提高教育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依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子成   刘慧婷   周明星  
作为当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ChatGPT对人类学习方式和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变革效应备受关注。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连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主体,其专业发展过程势必会受到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影响。从技术功能角度出发,在先进算法和海量数据的支撑下,ChatGPT在信息检索、知识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为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以及专业素质形塑提供了新机遇。但是,ChatGPT所带来的内容生产“失真”、功能运用“高阶”以及人机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使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充分释放ChatGPT对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效应,迫切需要打造技术与教师共生发展的良性格局。具体来说,需要理顺人机关系,激发“想用”意识;增强数字支撑,厚实“能用”条件;重构育训体系,形塑“善用”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久军  黄静梅  
传统的职业教育评价存在主体不清晰、体系不健全、标准不全面和工具不完善等困境。高质量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建,建立“去中心化”的结构以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新时代,产业变革和学习革命将潜移默化地改变职业教育的教育空间、学习样态、技能体系。人工智能在赋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的同时,也赋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高质量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实践力量推动下,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与路径,在价值层面树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全方面关照多元主体的关系调整及价值共建;在实践层面重构评价主体共建职业教育和人的发展价值的方法和工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秋月  林晨宇  马丹  
职业教育发展事关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巨变。后疫情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育人生态多元变化、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以及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缺乏竞争力等挑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系统科学职教治理观缺位、自身革新创新动力不足、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乏力,校企深度合作式微等方面。为此,应从重塑发展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关注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变革职教课程体系及优化职教评价路径等方面助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汪洋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自然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治理方式的低效性、治理范围的狭隘性、治理机制的碎片性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着眼于智慧社会的特质,围绕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制度、重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选路径及政策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开昌   张星辉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迅速迭代,ChatGPT以其突破性算法与交互模型为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创新探索浪潮,特别是2024年5月发布的ChatGPT-4o,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提供更为高效的技术实现路径。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GAI通过提供更多信息、发现新知识与规律、提供新方向以及为养老金融应用实践探索新场景等,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为此,应从加强金融素养培育、严格养老金融数据使用与管理、注重隐私与安全保护以及探索GAI应用场景等方面着手,合力推动其使用的规范与安全,助力GAI更好地赋能养老金融,以推动中国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贾步云  
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新发展理念下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规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引领、新要素挖掘、新产业集聚赋能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创新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有待升级、配套联动滞后乏力等一系列梗阻和制约,需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深化生产关系变革,扩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质量跃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宏兵   张少华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英华   于沛太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在制度建构创新完善的政策机遇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期、重构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观念机遇期,职业教育不断被赋能。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把握机遇、主动作为,推进政策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内外因共同发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新百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为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路径,这就是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之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教”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可  叶林良  
第四次技术革命来临,各国纷纷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已成为职业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力。在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基础上,从模式变革、秩序衍生、逻辑旨归三个维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变革的内蕴逻辑,分析革新驱动差异、教育秩序冲击和智能职教伦理风险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提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条途径:构建开放发展格局、丰富教学实践形态、完善技术伦理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