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9)
- 2023(7588)
- 2022(6344)
- 2021(6098)
- 2020(4734)
- 2019(10288)
- 2018(10064)
- 2017(16711)
- 2016(10372)
- 2015(11889)
- 2014(11875)
- 2013(10202)
- 2012(8970)
- 2011(8324)
- 2010(8662)
- 2009(7183)
- 2008(6355)
- 2007(5787)
- 2006(5069)
- 2005(4511)
- 学科
- 济(27672)
- 经济(27653)
- 教育(20926)
- 管理(18951)
- 中国(14836)
- 教学(14310)
- 业(13253)
- 理论(11584)
- 地方(10605)
- 企(10148)
- 企业(10148)
- 学法(8368)
- 教学法(8368)
- 农(8152)
- 学(8020)
- 方法(7887)
- 地方经济(6923)
- 数学(6810)
- 业经(6626)
- 数学方法(6578)
- 发(6489)
- 学理(6434)
- 学理论(6434)
- 技术(5746)
- 财(5487)
- 发展(5480)
- 农业(5476)
- 展(5358)
- 学校(5265)
- 环境(5071)
- 机构
- 学院(124925)
- 大学(119085)
- 研究(43815)
- 济(35328)
- 管理(35150)
- 经济(34090)
- 教育(32611)
- 范(30204)
- 师范(29999)
- 理学(29961)
- 理学院(29423)
- 管理学(28491)
- 管理学院(28228)
- 科学(27393)
- 京(26961)
- 职业(26308)
- 中国(25079)
- 技术(25030)
- 师范大学(24349)
- 所(21396)
- 江(21141)
- 研究所(19602)
- 中心(19040)
- 职业技术(18592)
- 技术学院(17622)
- 北京(17608)
- 州(17321)
- 院(16693)
- 财(16595)
- 业大(14474)
- 基金
- 项目(81229)
- 研究(71562)
- 科学(64806)
- 基金(50669)
- 教育(43972)
- 家(43068)
- 国家(42541)
- 社会(39342)
- 省(37101)
- 社会科(36893)
- 社会科学(36890)
- 科学基金(35781)
- 编号(34821)
- 划(32283)
- 成果(29786)
- 课题(29046)
- 年(26088)
- 基金项目(25801)
- 规划(21199)
- 重点(21160)
- 自然(20367)
- 发(20322)
- 自然科(19872)
- 自然科学(19868)
- 项目编号(19823)
- 资助(19516)
- 自然科学基金(19426)
- 性(18641)
- 部(18293)
- 度(18078)
共检索到193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洪发 刘林山
作为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驱动高职教育变革。人工智能视域下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教学面临的教师应用能力不足、实施细则和学习资源缺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自上而下的顶层架构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针对上述挑战,高职院校应从器物层面的教学转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技能的现代化教学,加快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强学习信息资源库建设,创新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顶层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式。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教育 教学变革 教学信息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双阁 牛文静
随着机器人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算法型新闻遍布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VR和AR变革新闻报道模式,人工智能逐渐渗入新闻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生态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智能化媒体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克服技术弊端,利用技术优势生产新闻作品。因此,针对目前传统新闻教育与智能化媒体实践严重脱节、新闻传播教师欠缺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新闻传播院校对人工智能技术反映迟缓等问题,应从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方式以适应传媒智能化趋势、加强新闻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媒介技术素养、完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教育 新闻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林旭
智能时代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金课"建设是关键的契合点。厘清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教育"的内生演绎逻辑,为"金课"建设提供技术层面支持。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含金量"与"含水量"的分析,剖释"水课"的三重表征与"金课"的应然向度,为"金课"建设提供理论层面支撑。循此路径,应从"点"到"空间"、智适应学习和"双师型"数字教师三个维度为职业教育课堂"淘金去水",淘汰"水课"、建设"金课"。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职业教育 “金课”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攀登
技术从来就不是客观和中立的。教育人工智能在驱动教育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功能具有自反性立场,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是一种根源于技术自反性现代性的现代风险。教育人工智能风险的危害结果表现形态复杂多样,但其根本上还是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害,属于伦理风险。从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析,教育人工智能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技术自身设计不成熟、错误或漏洞导致的技术内生型风险,由于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导致的技术应用型风险,由于技术管理不当导致的技术管理型风险。为有效治理教育人工智能风险,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复合型治理体系,从伦理引导、政策规范、法律约束、技术应对和事实追踪等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君
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新模式,高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教育必须顺应"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潮流,主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构建适用性"互动互生"大生态系统以培养高技术复合智能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 人工智能 会计专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阳
人工智能时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推动高职院校从单一向产业提供技能人才向主动引领产业人才培养转变。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存在供给和需求错配、风险与利益博弈,短期抑或持续的背离、人才培养与技术迭代等困境,面临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面临无业可就、职业教育发展惯性与转型困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探索有步骤、有层次、有目标的产学研用实施路径,实现理念融合、技术融合、培养融合和专业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和产业技术变革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苓妃 吴伟生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数据管理手段,为高职院校开展智能化、科学化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文章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发展现状入手,概括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评价工作中的应用背景,重点分析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和结果反馈的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达到提升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效果的目标,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 高职教育 质量评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汲昌霖 冯雨薇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智能化管理逐步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促使会计活动的重心从核算、簿记与报告逐步转向价值管理、风险控制与决策参与,企业财务部门在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职能职责、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所面对的会计伦理与算法责任问题,结合现有的人才培养现状与会计行业发展需求,深入探讨了会计行业的教育转型与相应的人才培养路径,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大会计”发展理念,提出了三种会计人才培养定位。本研究为人工智能环境下的会计行业转型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与思路,为新形势下会计从业者的职业规划提出了合理路径与针对性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茹宁
人工智能导致"机器换人"迭代攀升,故为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然"机器换人"是一柄双刃剑,有弊亦有利,诚如潘多拉魔盒里有灾难亦有希望。设若生产过剩、思维能力受损、人口红利降低是"机器换人"之弊,则同时衍生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红利上升之益。基于"机器换人"的新挑战,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度复合型人才、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均衡人口红利与技术红利等策略使其扬长避短,并从鉴赏力和"工匠精神"方面剖析"机器换人"之核,且在人与机器"敌友之间"、"共存之道"和"终极之战"等张力中予以把握。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潘多拉魔盒 机器换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界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化产教融合是主线。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层壁垒实质是文化的冲突,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属性对立、目标追求差异和范式冲突。破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促进文化自主转型、打造文化创新平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是其路径选择。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更是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促使高职教育由对接产业走向引领产业,营造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
文化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慎 朱旭峰 梁正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片化构建与解读、技术逻辑与权力目的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关注人工智能自身及衍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工智能系统三层架构及可持续发展5P维度中建构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探索性地提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范式。本范式有助于夯实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基础,促进更有效的全球治理,保障更健康的人工智能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迟海涛
伴随2016年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热潮兴起,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及阿里巴巴与京东集团的引导下,新零售业态又掀起"智能新零售"之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贯穿新零售供应链,缔造了"无人新零售"模式,实现了降本提效深化升级及更好的消费体验,但智能新零售业态结构中呈现"专业/专卖店+商超"为主,"便利店+百货店"为辅,业态市场销售结构亦喜亦忧,区域新零售业态发展不均衡等格局。鉴于此,本文基于"人工智能"视域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新零售"业态之轮,进一步展开新零售业态结构发展格局分析,提出智能新零售业态结构优化之路。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零售 业态结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晓雯
随着ChatGPT兴起,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运用到医护科研人员知识服务体系中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医护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Wilson信息行为模型和信息搜寻行为的情境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设计其用户画像标签体系,并构建医护科研人员用户画像。研究发现:医护科研人员群体细分为科研成熟型、科研进阶型、科研起步型和护理人员科研潜在群体;可通过个性化与动态化识别用户特征、服务馆员积极采纳AI服务理念、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实现医学资源自动化和AI教学平台提升医护科研人员新工具掌握效率等途径实现人工智能视域下医护科研人员知识服务效能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金霞
作为"教学、服务"类院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需要从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实际情况出发,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却是很难锻造学生的高技能,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探索新的区别于"教学、科研、服务"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论述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分析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阐释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相关概念,针对发展模式现状提出了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总结了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满
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即将到来,人机协同创新成为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会对高职教育带来冲击,高职教师职业岗位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文章在分析教育人工智能(EAI)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人工智能变革对高职教师职业价值变迁和角色重塑的紧迫性。从高职基本特征特点出发,比较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师职业价值的变迁。研究认为,回归教育本质,协同创新的"新工匠精神"素养培养将是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高职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角色将体现引路人、传承者、伙伴者、训练者、实践者等多元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