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0)
- 2023(15587)
- 2022(13259)
- 2021(12515)
- 2020(10373)
- 2019(23653)
- 2018(23413)
- 2017(43436)
- 2016(24386)
- 2015(27669)
- 2014(27521)
- 2013(26071)
- 2012(23641)
- 2011(21435)
- 2010(21239)
- 2009(19364)
- 2008(18654)
- 2007(16607)
- 2006(14033)
- 2005(12370)
- 学科
- 济(91197)
- 经济(91114)
- 管理(63823)
- 业(58984)
- 企(47978)
- 企业(47978)
- 方法(43175)
- 数学(38415)
- 数学方法(37870)
- 中国(28427)
- 农(25619)
- 财(23284)
- 教育(22291)
- 地方(20162)
- 业经(19626)
- 学(19476)
- 理论(18505)
- 农业(17045)
- 贸(16620)
- 贸易(16613)
- 易(16128)
- 制(15231)
- 务(14838)
- 财务(14784)
- 财务管理(14749)
- 技术(14341)
- 企业财务(13923)
- 和(13745)
- 环境(13692)
- 教学(12802)
- 机构
- 学院(329384)
- 大学(328175)
- 济(125485)
- 管理(123070)
- 经济(122618)
- 研究(108324)
- 理学(106995)
- 理学院(105748)
- 管理学(103631)
- 管理学院(102990)
- 中国(75717)
- 京(69077)
- 科学(66478)
- 财(56906)
- 所(52994)
- 范(51958)
- 师范(51520)
- 中心(50602)
- 农(49832)
- 江(49656)
- 研究所(48478)
- 业大(47178)
- 财经(46035)
- 北京(43286)
- 经(41765)
- 师范大学(41532)
- 教育(40637)
- 技术(40605)
- 院(39845)
- 州(39578)
- 基金
- 项目(224478)
- 科学(178233)
- 研究(170528)
- 基金(159137)
- 家(137635)
- 国家(136386)
- 科学基金(117323)
- 社会(105374)
- 社会科(99672)
- 社会科学(99647)
- 省(90928)
- 教育(86475)
- 基金项目(83563)
- 划(77621)
- 自然(74755)
- 自然科(73017)
- 自然科学(72999)
- 编号(72761)
- 自然科学基金(71652)
- 资助(64482)
- 成果(59526)
- 课题(52598)
- 重点(52361)
- 部(50636)
- 发(49950)
- 创(47543)
- 教育部(44162)
- 创新(44157)
- 项目编号(43878)
- 年(43226)
- 期刊
- 济(131049)
- 经济(131049)
- 研究(97515)
- 中国(67479)
- 教育(66833)
- 学报(47556)
- 财(45005)
- 科学(44182)
- 农(44181)
- 管理(42499)
- 大学(37322)
- 技术(35673)
- 学学(33761)
- 农业(30349)
- 融(24097)
- 金融(24097)
- 业经(23432)
- 财经(21886)
- 经济研究(21336)
- 职业(19874)
- 经(18827)
- 问题(17122)
- 业(16039)
- 统计(15444)
- 图书(15326)
- 技术经济(15141)
- 版(15086)
- 坛(14867)
- 论坛(14867)
- 商业(14649)
共检索到475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珺淇 石伟平
分析2018年OECD教育报告,在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人才需求存在盈缺两极化的结构性矛盾,软技能需求占据中心地位,对横向技能召唤成为主流趋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在应对技能人才需求的走向上,应做好专业的合理配置工作,协调技能人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应从课程入手,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以专业群为抓手,促进横向能力与"弹性"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林旭
智能时代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金课"建设是关键的契合点。厘清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教育"的内生演绎逻辑,为"金课"建设提供技术层面支持。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含金量"与"含水量"的分析,剖释"水课"的三重表征与"金课"的应然向度,为"金课"建设提供理论层面支撑。循此路径,应从"点"到"空间"、智适应学习和"双师型"数字教师三个维度为职业教育课堂"淘金去水",淘汰"水课"、建设"金课"。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职业教育 “金课”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汪洋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自然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治理方式的低效性、治理范围的狭隘性、治理机制的碎片性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着眼于智慧社会的特质,围绕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制度、重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选路径及政策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博 陈柳 程世鑫
2022年,德国先后发布了《2022年职业教育报告》《德国国家教育报告2022》,对2021年德国职业教育系统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双元制职业教育供求比率趋于“平衡”、双元制职业教育供需错配问题凸显、全日制学校职业教育GES领域供需增长显著、职业教育过渡系统受疫情影响发展受限等现实危机与挑战。为此,德国从政府层面及时制定并实施了诸多举措,包括将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吸引力作为首要任务、以积极姿态应对数字化变革挑战、以“新教育链协议”推动职业教育过渡系统发展。未来,德国将在加大经费扶持力度、推行新的职业教育政策以及发展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芳 赵中宁 张良智 丁林耀 丁明伟 王兰军
以山东省国有企业为主体,了解离散制造式和流程制造式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现状,找出不同类型企业智能化生产的特点和普遍规律。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在全面自动化基础上如何实现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进而逐步实现智能化制造的过程,分析在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对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为开展面向智能化制造"人机交互"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与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茹宁
人工智能导致"机器换人"迭代攀升,故为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然"机器换人"是一柄双刃剑,有弊亦有利,诚如潘多拉魔盒里有灾难亦有希望。设若生产过剩、思维能力受损、人口红利降低是"机器换人"之弊,则同时衍生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红利上升之益。基于"机器换人"的新挑战,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度复合型人才、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均衡人口红利与技术红利等策略使其扬长避短,并从鉴赏力和"工匠精神"方面剖析"机器换人"之核,且在人与机器"敌友之间"、"共存之道"和"终极之战"等张力中予以把握。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潘多拉魔盒 机器换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人工智能对许多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常态。基于对不同任务类型下人类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分析,人机智能协作可归纳为智能工具型、协同合作型和重塑补充型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下的人机分工和协同工作方式差别显著,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适应性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差异。智能工具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是新型智能化业务实践能力,协同合作型协作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则是以统筹人机智能系统实现职业功能为根本的智能协作能力,重塑补充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需求则会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炳荣
在深入调研114家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素、道德和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成长路径做出理性判断,依托相应成熟的会计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政(政府)、校(中高职院校)、培(培训机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和评价制度,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建议,对于规范中小企业会计运行,提高会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 技能 职业教育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达 尹晨曦
人工智能重塑了人类的技能、工作任务乃至整个职业,形成了“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三重替代”效应,直接面对劳动市场和职业变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进行根本转型。一是适应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新需求,将培养“工具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二是应对“三重替代”效应的冲击,动态调整人才类型的供给结构。三是适应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新要求,通过变革传统课堂中教师、教法和教材三要素,逐步形成由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教师、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特性的教法和开发囊括人工智能不易替代的关键技能内容的教材所构成的新课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双阁 牛文静
随着机器人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算法型新闻遍布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VR和AR变革新闻报道模式,人工智能逐渐渗入新闻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生态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智能化媒体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克服技术弊端,利用技术优势生产新闻作品。因此,针对目前传统新闻教育与智能化媒体实践严重脱节、新闻传播教师欠缺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新闻传播院校对人工智能技术反映迟缓等问题,应从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方式以适应传媒智能化趋势、加强新闻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媒介技术素养、完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教育 新闻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 石伟平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引发了生产组织的重构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实现了更新与突破,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关键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三维体系应当被建立。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框架,应当在宏观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人才层次高移;在中观上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复合职业人才;在微观上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职业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社会零售途径和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电商换市"已经成为浙江省谋求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浙江职业院校要根据当前浙江"电商换市"对人才的数量、层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浙江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改革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更好地对接"电商换市"战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钰靖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对劳动的介入主要基于学习、理解和处理等基本要素展开,不同应用层级通过自动化特定任务、全智能功能模拟以及机器智能质性跃迁的方式介入劳动过程,由此对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叠加效应。这不仅表现为本体层面对技能需求量和结构产生深刻改变,也体现为社会层面对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带来重塑性影响。基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系统平衡理论,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以高学历高技能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强渗透领域就业吸纳显著、技能和任务二维偏向属性以及跨区域迁移促进劳动力再分配的典型特征。结合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在关联逻辑,围绕提质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提出职业教育优化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发展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兴亚 周晶
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培育和塑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是其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培育和塑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需构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文化理解机制,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宣传机制,构建国有企业校企合作文化引领机制,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技术文化传承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文化机制 治理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