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8)
2023(10704)
2022(8728)
2021(7970)
2020(6274)
2019(14026)
2018(13825)
2017(24034)
2016(14080)
2015(15811)
2014(15736)
2013(15068)
2012(14550)
2011(13593)
2010(13916)
2009(12340)
2008(12099)
2007(11016)
2006(10216)
2005(9670)
作者
(42697)
(35381)
(35376)
(33447)
(22632)
(17292)
(16076)
(13844)
(13838)
(12721)
(12225)
(12095)
(11745)
(11561)
(11431)
(11250)
(10684)
(10596)
(10409)
(10285)
(9254)
(9163)
(8816)
(8320)
(8085)
(8049)
(7983)
(7814)
(7330)
(7316)
学科
(57392)
经济(57342)
管理(28199)
(26226)
中国(24325)
地方(21833)
教育(20191)
(18135)
企业(18135)
(16538)
(16488)
方法(15291)
业经(13534)
数学(12924)
地方经济(12847)
(12790)
数学方法(12721)
农业(11621)
理论(10832)
(10281)
金融(10280)
环境(10006)
发展(9890)
(9781)
(9763)
银行(9743)
(9625)
(9427)
技术(9305)
(9289)
机构
大学(196987)
学院(194874)
研究(83786)
(70809)
经济(68894)
管理(60454)
中国(57414)
科学(54228)
理学(50149)
理学院(49258)
管理学(48077)
管理学院(47700)
(46636)
(44968)
研究所(41083)
(38626)
师范(38230)
(37978)
中心(35925)
教育(34661)
(33772)
(32137)
师范大学(31419)
(31120)
北京(30959)
农业(29778)
业大(29558)
(26821)
技术(26634)
(26612)
基金
项目(127211)
科学(100192)
研究(95937)
基金(86412)
(78038)
国家(77246)
科学基金(62876)
社会(57023)
社会科(53690)
社会科学(53680)
(52706)
教育(49493)
(47263)
基金项目(44445)
编号(40333)
自然(39754)
自然科(38737)
自然科学(38725)
自然科学基金(37991)
(35623)
成果(35264)
资助(34760)
课题(33165)
重点(31996)
发展(27973)
(27841)
(27448)
(26606)
(26467)
规划(24912)
期刊
(88753)
经济(88753)
研究(70882)
中国(55533)
教育(54171)
(35322)
学报(34856)
科学(31882)
大学(26239)
农业(24574)
管理(23738)
学学(23266)
(21722)
技术(19562)
(18593)
金融(18593)
业经(15265)
经济研究(14027)
(13369)
职业(13321)
财经(11543)
问题(11020)
(10830)
论坛(10830)
(10628)
资源(10438)
(10090)
科技(9829)
图书(9655)
(8994)
共检索到325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王林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为成人摆脱生产的束缚、获得更多的自由闲暇时间创造了条件。人工智能下成人闲暇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新的特征:成人闲暇教育需求个性化、成人闲暇教育空间多元化、成人闲暇教育活动自由化。基于此,成人闲暇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指向,即成人学习者的新状态:混合式的个性体;成人闲暇教育实施的新发展:共享型的协作体;成人闲暇教育发展的新突破:自由人的联合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克红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智能识别、深度学习、云计算、区块链、脑科学等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成人学生学习模式,引发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颠覆式创新。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个性化、师资培养现代化、考核评价综合化。未来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人才培养流程中,创造新的业务流程、新的工作结构、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教育体系,以服务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龙耘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赋能"。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成为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要以"开放协同"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注重人工智能的法治建设与伦理规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治柳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微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更加泛在化、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成人教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地位不断加强。"微型学习"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新兴模式,以其灵活易用和个性化特点在成人教育领域凸显优势。经分析,可从充分利用微媒体平台、开发与整合微学习资源、微课程建设以及构建微学习社区角度出发,提出"微型学习"教育模式与理念在成人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芳  
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以其自身性质和特点在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优势。发挥新媒体优势,正确认识和处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对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立平  张艺兰  韩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成人教育管理者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其专业化发展越来越迫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成人教育管理者队伍,是对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我国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学习意识、开展专业培训、建立专业组织等途径促进成人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朝勇  
内隐学习是基于无意识状态通过环境刺激获得信息的过程,与有意识外显性学习形成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知识价值体系。内隐性学习不仅体现了学习兴趣及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丰富了认知心理学的系统性构造。通过认知内隐性学习内涵研究人类识别及探求知识过程的本质,对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继续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万亚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云鹤  
人工智能正在从1.0走向2.0,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具体原因:一是社会产生了新的需求,二是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当然总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结构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人工智能2.0包括五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2.0技术已经初露锋芒,对教育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大数据智能将使个性化教育获得极大支持;跨媒体学习将取得很大的进展;终身学习将得到智能化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将转变为智能图书馆建设;队伍组织和人才培养将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双阁  牛文静  
随着机器人参与新闻采访与写作、算法型新闻遍布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VR和AR变革新闻报道模式,人工智能逐渐渗入新闻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生态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智能化媒体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信息传播技术,克服技术弊端,利用技术优势生产新闻作品。因此,针对目前传统新闻教育与智能化媒体实践严重脱节、新闻传播教师欠缺人工智能技术素养、新闻传播院校对人工智能技术反映迟缓等问题,应从改革传统新闻教育方式以适应传媒智能化趋势、加强新闻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媒介技术素养、完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等方面进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鹏  
快速发展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法律行业运行的基本模式,从而改变对法学和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结构,并要求法学人才知识背景的变化。法学教育需要打破高校和法律实践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也需要在其师资结构和课程设计中保持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开放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慎  朱旭峰  梁正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片化构建与解读、技术逻辑与权力目的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关注人工智能自身及衍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工智能系统三层架构及可持续发展5P维度中建构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探索性地提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范式。本范式有助于夯实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基础,促进更有效的全球治理,保障更健康的人工智能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媛  
闲暇时光是贯穿于人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闲暇发展健康有益的生活,营造生命价值可以说是对老年闲暇教育发展的逻辑基础。老年闲暇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学习型社会主体建设,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引领下,从内在教育价值上凸显老年闲暇教育的生命潜能、生活创造、文化价值,为老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老年闲暇教育在实践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政府、社会、学校、市场中寻求空间和定位,打造生态化、人本化、数字化的闲暇学习生态圈,培育老年学习社群,聚焦发展老年人的生命活力,获得群体创造的社会力量,实现老年教育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将老年闲暇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老年闲暇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以我国30个省市区~((1))为研究对象,在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确定了省际人工智能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人工智能空间关联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已经突破地理上的邻近效应,呈现出复杂的、多线程的空间关联网络,网络稳定性趋于上升,网络可达性良好,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各成员之间的关联关系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布局良好,在关联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省份分布于环渤海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中部经济区和西北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由“圈”向“轴”再向“面”的进程指日可待;人工智能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净溢出、净收益、主受益和经纪人四个板块,位于网络中心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接受来自其他地区的发展要素,还未形成明显的带动作用;区域创新水平、空间临近、地区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省际人工智能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立新  李圆  夏敏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和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与老年教育的耦合已然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智能技术的支撑以及基本完善的老年教育体系为老年教育的人工智能化应用孕育了条件。其三大核心价值是:提供定制化课程和多元化的教学服务,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建设老年教育人才库,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年教育管理的效率与决策水平,实现看不见的服务。需要全面审视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公平风险及关系风险,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智能老年教育实践路向进行探讨:回归人本主义的价值定位,加强隐私防护;促进智能技术资源的公平使用,推进老年教育均衡发展;重建老年教育师生交互形态;“政企学研”多元联动,优化“人工智能+老年教育”生态环境,共创智慧化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