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1)
2023(7144)
2022(5847)
2021(5683)
2020(4704)
2019(10633)
2018(10348)
2017(18930)
2016(10019)
2015(11807)
2014(11806)
2013(11766)
2012(11249)
2011(10447)
2010(10436)
2009(9976)
2008(10082)
2007(8894)
2006(8078)
2005(7817)
作者
(30134)
(25168)
(25031)
(24179)
(16179)
(11947)
(11183)
(9882)
(9484)
(8926)
(8827)
(8410)
(8120)
(8059)
(8033)
(7956)
(7609)
(7341)
(7225)
(6728)
(6583)
(6180)
(5982)
(5780)
(5603)
(5531)
(5435)
(5261)
(5082)
(5052)
学科
(49061)
经济(49000)
管理(31524)
(30574)
(24996)
企业(24996)
方法(20761)
数学(17704)
数学方法(17474)
中国(16891)
技术(13133)
(12439)
贸易(12433)
(12359)
(12231)
(10932)
业经(10136)
(9991)
(9912)
(8808)
银行(8799)
(8503)
农业(8082)
(7948)
金融(7948)
理论(7896)
技术管理(7390)
环境(6976)
(6886)
(6819)
机构
大学(161165)
学院(156979)
(76492)
经济(75219)
研究(60983)
管理(58176)
中国(49181)
理学(48999)
理学院(48460)
管理学(47822)
管理学院(47513)
(35916)
(33960)
科学(33328)
(31079)
研究所(27871)
财经(26855)
中心(26518)
经济学(25460)
(24645)
北京(24190)
经济学院(22772)
(22237)
(21676)
(21472)
(20723)
师范(20599)
财经大学(19977)
业大(18862)
科学院(18171)
基金
项目(97279)
科学(77581)
研究(73642)
基金(73124)
(64153)
国家(63716)
科学基金(53632)
社会(49117)
社会科(46701)
社会科学(46693)
基金项目(36734)
教育(33352)
(33288)
自然(31867)
自然科(31180)
自然科学(31173)
资助(30952)
自然科学基金(30656)
(29555)
编号(27760)
成果(24091)
(23663)
重点(22617)
中国(22295)
国家社会(22090)
(21253)
教育部(20703)
(20670)
课题(19812)
创新(19571)
期刊
(85312)
经济(85312)
研究(54230)
中国(33471)
(25789)
管理(24133)
科学(22512)
学报(21848)
(19981)
教育(17759)
大学(17438)
(16271)
金融(16271)
学学(16159)
技术(15701)
财经(14776)
经济研究(14446)
农业(13845)
(12991)
(12767)
问题(11773)
国际(11333)
世界(10883)
业经(10482)
技术经济(9994)
(8207)
科技(8082)
(7859)
论坛(7859)
统计(7221)
共检索到252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叶  
人工智能算法因技术属性而被美国、欧盟认为是一种发明,但由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逻辑不可知特性而难以被有效规制。对于人工智能算法这一新技术,承袭科技法学的研究思想,采用比较方法,结合创新披露理论与累积创新理论进行文本分析、理论证成与逻辑论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算法与技术特征结合能够成为一种专利客体,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与《专利审查指南》在应对人工智能算法时存在不足,应对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审查规则以及专利公开规则进行适当调适,以改善法律滞后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王海洁   柳晨晨  
算法公平被视作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伦理问题。教育人工智能同样面临算法偏见、算法歧视等伦理风险。通过系统性回顾2013—2023年教育人工智能算法偏见的57篇文献,本研究发现,从总体架构看,教育人工智能算法偏见研究主要分概念性理论研究、教育场景应用研究与算法检测设计研究三类;从以算法偏见为核心厘清算法伦理风险、算法歧视、教育公平三层概念的逻辑层次看,研究样本在算法偏见的种类、成因和治理原则与方法方面存在共性和明确的指向。本研究最后以种类和成因为基础,提出未来教育算法偏见研究的五个方向,以期促进教育的算法公平,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环境,推动教育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雷   李政   郭晓玲  
在一个企业研发博弈环境下,运用强化学习Q-learning算法对多智能体进行联合训练,探讨人工智能决策下企业研发竞争的可能结果。主要结论:第一,与纳什均衡结果相比,人工智能决策下企业研发投入更低而利润水平更高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第二,智能体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合谋”的实现概率;第三,研发的外溢度会促进智能体“合谋”,且在智能体数量较多时更易实现;第四,学习率的提高能够降低“合谋”的实现概率,且在智能体数量较多且研发外溢度较低时作用更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在企业决策层面应用管理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算法监管政策和反垄断规制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月娇  刘香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相关产品或广告信息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会增加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吗?本研究基于心理抗拒理论,从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视角切入,利用情景实验以及Bootstrap等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负面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是否会改善其品牌态度。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的隐私性和侵入性特征会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抗拒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品牌依恋在侵入性特征与心理抗拒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朝兴   彭树禹   李嘉琪   林铄天   章成志  
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呈现出新趋势。文章基于图书情报领域1990—2022年发表在14本代表性期刊中的25,851篇英文期刊论文,从论文全篇中抽取人工智能算法,全面探讨不同算法在总频次、年度频次、篇章结构中的位置频次等方面的扩散情况。研究发现:支持向量机(SVM)等算法在本领域学术论文中呈现成功扩散的显著趋势,BERT等新兴算法亦呈现出引人注目的上升潜力;这些算法集中在论文的文献综述、方法和评估与结果等部分,呈现了人工智能算法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文篇章结构中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静秋  
人工智能算法赋能劳动新样态并没有改变活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实质,通过明确智能载体的在场挑战人类自身的在场、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外延的拓展、“活劳动”与“死劳动”的复杂关系等,领会人工智能算法扩大“活劳动”范畴的事实。人工智能算法革新劳动过程,通过明晓人类劳动与智能劳动、算法作为生产工具实现价值转移、物质对象向非物质对象拓展等显现劳动本身、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算法变革劳动方式,通过明晰劳动者由“去技能化”向“再技能化”转型、劳动分工的精细化趋势、“人机协作”劳动模式等现象,彰显劳动方式的智能化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国宁  
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下,探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演变与预测。文章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消费形态和方式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了消费需求预测模型。基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史圣朋   鲁珀特·韦格里夫   袁莉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阐释了对话式教育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内涵,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旨在为教育技术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理论框架衍生的设计原则,强调在多维空间与时间序列中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拓宽和深化教学对话,重视技术在促进教学互联互通和提高学习参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辩证地提出,利用技术开展对话式教学,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应对世界环境变迁和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根本路径。以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育革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赋予学生迎接并塑造未来的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楠  傅俊英  赵蕴华  
通过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来源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雪忠  张广伟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科技研发活动中。随着其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在基因编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独立创造出新的技术成果。探讨这类技术成果的可专利性、明确相应的权利归属,将有利于吸收资金投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法/过程]作者根据现有的专利法关于授予发明专利的规定,逐条来判断如下问题:这类技术成果是否满足作为发明专利的客体要求;如果满足,其专利权如何归属;人工智能本身可否作为发明人等。[结果/结论]人工智能产生的技术成果具有可专利性;按照民法主客体不得互换的基本原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怡炜  戚湧  武兰芬  
通过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融合特征进行研究,能够精准识别车联网产业技术机会,为人工智能与车联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选取2000-2019年相关专利数据,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领域技术融合进行识别与测度,采用Word2vec文本挖掘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融合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技术主题关联模式、技术共现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融合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像识别等相关算法是车联网领域最基础的人工智能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等相关算法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交通平台是融合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识别与数据表示技术在融合演变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受到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基于研究结论,从研发方向、学科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友发  张茗源  罗建强  周献中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成为引领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从技术融合、创新主体、潜在市场3个维度,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机会进行识别与分析。通过技术主题词共现分析,研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融合现状,识别出该领域核心技术;通过创新主体专利分析,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潜在技术竞争对手及优势方向,进而发现和拓展技术机会;通过同族专利的海外布局分析,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在市场机会,从而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伟群  马裕丰  
各种证据显示,人工智能与保险结合的创新已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新的突破。人工智能赋能于保险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但人工智能除其本身固有的风险之外,还包括随创新相伴而来的各类风险以及因被误用而带来的风险。为此,在全面迎来这股颠覆性改变的浪潮之际,需要平衡好人工智能对保险业发展的利弊得失,客观评价人工智能对保险业具有的赋能和颠覆的双重特性,分析其利弊得失,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鹏  李芳  李明晶  
人工智能系统日益提高的复杂度、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已经对现行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专利等知识产权领域,从技术方案到创造性审查,从辅助决策到自主发明创造,整个生态系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侧重从实践角度探寻解决人工智能与专利制度冲突的手段和途径,首先,阐述现阶段人工智能专利制度的实践特征;然后,着重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两个层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最后,结合相关专利制度、规则、程序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龙   刘刚   戚聿东   陈定定   申卫星   张世华   温百华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革命性突破,是科技—产业—金融有效结合的卓越范本。其技术突破建立在多方市场力量的高效协同上,技术领先性、产品市场力与风险投资回报之间形成有力的正向循环,从而有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风险。人工智能产业化部门和产业智能化部门的正反馈和互补性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而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按照人工智能加速回报定律,未来几十年可能会迎来人工智能的“经济奇点”。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数字经济,总体上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可能大于替代效应,但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还极大地提升了科学发现的深度、范围和潜力。然而,在各国人工智能实力分化与大国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呈现出新的态势,如两极竞争格局逐渐突出,集团化、阵营化明显加剧,国际经济合作遭遇挫折。美国对华地缘战略竞争与智能科技迈过“奇点”在历史性节点上碰撞,推动国家间极限战略竞争,推进战争形态根本性演进。智能竞争成为国家安全重心,智能手段赋能极限战略竞争。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既要通过立法破除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的障碍,又要通过立法处置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充分认识必要监督与过度监管之间的微妙差异,并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调整和更新监管的内容和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