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0)
2023(13287)
2022(11203)
2021(10332)
2020(8215)
2019(18966)
2018(18859)
2017(34685)
2016(18984)
2015(21358)
2014(21838)
2013(21140)
2012(20012)
2011(18287)
2010(18648)
2009(17438)
2008(17349)
2007(15751)
2006(14175)
2005(13397)
作者
(55000)
(45889)
(45523)
(43191)
(29309)
(22013)
(20758)
(17674)
(17522)
(16775)
(15745)
(15636)
(15149)
(14635)
(14343)
(14089)
(13478)
(13429)
(13364)
(13176)
(11892)
(11260)
(10971)
(10664)
(10469)
(10242)
(10163)
(10092)
(9255)
(9060)
学科
(77977)
经济(77859)
管理(57724)
(51597)
(42089)
企业(42089)
中国(25390)
方法(23451)
(23278)
地方(23018)
业经(20997)
(20784)
(20076)
数学(18371)
数学方法(18074)
(16749)
农业(15707)
(15393)
银行(15372)
(14958)
金融(14953)
(14832)
理论(14679)
(13626)
贸易(13611)
环境(13585)
(13543)
(13059)
技术(12998)
(12782)
机构
学院(271754)
大学(269630)
(106841)
经济(104162)
管理(97546)
研究(95665)
理学(81108)
理学院(80054)
管理学(78622)
管理学院(78084)
中国(75507)
(59807)
科学(57262)
(55185)
(48535)
(45563)
中心(43983)
研究所(42863)
(42002)
财经(41191)
(39736)
师范(39370)
北京(38589)
(36887)
(36639)
业大(36362)
(35524)
经济学(32204)
农业(32007)
(31899)
基金
项目(168302)
科学(131488)
研究(129814)
基金(117693)
(101135)
国家(100125)
科学基金(85393)
社会(80542)
社会科(75995)
社会科学(75981)
(67732)
基金项目(61611)
教育(59823)
(56015)
编号(55051)
自然(52258)
自然科(50876)
自然科学(50862)
自然科学基金(49921)
资助(47200)
成果(47097)
(40963)
课题(39739)
重点(38366)
(36294)
(35437)
(35165)
(33390)
发展(33003)
项目编号(32971)
期刊
(137206)
经济(137206)
研究(88955)
中国(67118)
(45202)
(40428)
教育(39825)
管理(39555)
学报(38822)
科学(36901)
大学(30247)
(29761)
金融(29761)
学学(27596)
农业(26808)
技术(25078)
业经(23585)
财经(20633)
经济研究(20199)
(17805)
问题(17703)
图书(16543)
(13951)
(13648)
(13175)
论坛(13175)
现代(12992)
(12860)
(12815)
科技(12679)
共检索到44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季冬梅  
以DABUS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设备能够自动生成发明成果,其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的自主性、智能性,减少了发明中的人类智慧元素,给传统专利法带来专利授权问题与发明人界定困惑。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需要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回归,结合劳动价值说、创新激励说与利益平衡说,根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进行价值判断与逻辑论证。在既有专利法框架下,合作发明、雇佣发明等制度能够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专利保护问题提供启发,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专利制度目标,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维度进行制度探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季冬梅  
以DABUS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设备能够自动生成发明成果,其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的自主性、智能性,减少了发明中的人类智慧元素,给传统专利法带来专利授权问题与发明人界定困惑。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需要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回归,结合劳动价值说、创新激励说与利益平衡说,根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进行价值判断与逻辑论证。在既有专利法框架下,合作发明、雇佣发明等制度能够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专利保护问题提供启发,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专利制度目标,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维度进行制度探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全真  徐棣枫  
当前,人工智能发明对专利客体范围、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及专利权属制度造成巨大冲击。就专利客体而言,在“算法+技术”规则的指引下,可将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明确为方法类专利客体;在专利“三性”审查方面,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立优势对相关发明进行“新式审查”,可以化解对传统审查方式的冲击;在专利权属制度设计上,基于产业政策和利益平衡考量,构建以人工智能投资者为核心、辅之以意思自治原则的专利权属制度成为必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刁舜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可逐步实现自主发明创造。然而,现行法律并没有厘定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物的法律地位,导致法律对其的适用出现失灵态势,而先行者优势保护模式、添附保护模式以及职务发明保护模式等是当前理论上比较典型的应对之策。其中,职务发明保护模式更契合人域法的法治秩序以及我国专利保护环境。人工智能本身被视为雇员而拟制为发明人,人工智能使用人被视为雇主而成为专利权人。此外,《专利法》应在专利审查期限上为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物开辟"绿色通道",在动态流转中提取交易额的5%作为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并完善强制许可条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唯玮   张武军   孙雍君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Chat GPT、Sora等以认知大模型为主的AI技术的加速迭代,将人类带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这些新质技术成果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社会秩序的诸多方面,如社会就业、网络安全、法律伦理等带来较大冲击。在知识产权领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及其权属等问题亟待廓清。在大多数国家的既有法律中未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关规定,实践中极易引起相关权属、侵权纠纷,因此需要对现行专利权制度作出调整。从知识产权视角直面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冲击,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认为无论是从AI生成内容的专利权客体属性,还是专利技术方案、专利“三性”等角度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均具有可专利性。至于其专利权归属问题,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AI研发者、所有者、使用者等多方利益主体,除各方事先或事后有约定外,应根据其实质性贡献认定发明人,并对AI生成内容专利申请的披露制度进行合理调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雪忠  乔永忠  万小丽  
专利质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其高低。本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从因未缴年费而被终止的视角来看,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质量较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葆红  杨海燕  
在对1985—2014年间陕西发明专利跨30年统计的基础上,采用IPC分类体系,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专利地图法,对陕西地区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陕西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与薄弱区、重要专利权人群及其技术构成和优势所在。并通过集中度测度,对陕西的创新技术格局变化开展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炎  张熙鸣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上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现状,并从发明专利的技术部类比较分析了上海发明专利的创新能力。由于专利可以通过PCT途径申请及发明人可以同时获得发明专利的授权,所以本文又专门针对上海PCT发明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企业的应用能力及找出其缺口。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上海发明专利和培育发明创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青文  
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并非自然人发明,以其为主题申请专利时客观上难以填写“发明人”,这给以“自然人发明”为核心的专利制度带来严峻挑战。为了避免申请人将自然人作为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发明人之乱象发生,有必要适当调整发明人制度和现行专利申请规则。按照专利法基本原理,填写发明人作为专利申请人的义务,其目的并非限制发明人署名权的行使,而是为了维护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所应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利益。因人工智能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故无法作为适格的发明人。为了保障发明人正当行使署名权的自由,从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视角,可以不再强制要求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文件中填写发明人,进而从专利法律制度层面解决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申请专利过程中填写发明人的实践难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明  孙成双  刘亚丽  陈向东  
基于研发内容语义主题和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出了一种企业研发策略分析方法。以华为全样本数据对企业研发战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在研发初期通过投入资金和高质量研发人员产出一批高质量研发成果,是其快速进入创新轨道的关键,并在随后技术布局中坚持自身主航道研发成果量与质的同步提升,而非盲目扩张。在面对危机时,企业分类管控,坚持聚焦自身主航道以及寻求新兴领域的投入,压缩部分领域投入协助渡过难关是一种可行良好的研发策略。另外,应注重后续研发成果的保护,尤其是主航道研发领域应延长保护期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志红  陈光  周贤永  刘凤  
围绕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效率的提升,采用经济学范式,从效率理论、创造力资本、专门知识代理和虚拟所有权等角度进行综合剖析,提出了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Y效率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高校职务发明人主导职务发明成果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发明人从事应用型创新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单位而言,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应用研究创新效率,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引发理论研究者发生研究偏好转移,从而弱化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阮敏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2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发明专利的技术效率指数、技术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进而计算广义MalMquist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重点考察所有权结构和环境规制对研发各种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研发要素的投入与产出呈现u型关系;第二,各省市研发的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增加了,而研发的规模效率则降低,研发技术效率的提升对广义MalMquist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更大一些,不过分地区的研发规模效率增长率,东部地区基本为正值,而中西部为负值;第三,在各省中国有产出比重越大,对研发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分解是负面影响,而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顾男飞  
以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目标的重要基石,我国应抓住由其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并全面规制技术应用风险。文章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与风险进行研判,系统梳理Sora的应用场景和局限性,明晰技术创新基础条件。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产业影响,基于产业发展理论与系统论,提出应促进算法创新、提升数据和算力供给质量,并且挖掘丰富应用场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合应用风险,对技术治理理论进行调整,建构法律规制和技术治理的双元共治模式,以实现纾解著作权侵权风险、保障个人隐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多重目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云  
ChatGPT的问世激发了全球对生成式AI应用的兴趣,为会计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案例测试的方式分析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并就引发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未来展望。本文认为ChatGPT作为一种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需要意识到ChatGPT不能完全取代会计人员。生成式AI背后体现的是解放人类双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会计人员需要发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与生成式AI协同工作,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会计服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亮  姚清晨  
专利市场化水平通过对专利权人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与专利维持时间产生联系。对高校和企业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可为提升高校专利市场化水平提供借鉴。从专利市场化视角出发,以华为和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华为发明专利维持时间较长,且在审查时间、发明人数和权利要求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自变量对二者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解释力度亦有区别。为提升高校专利市场化水平,提出应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市场导向、优化发明专利性质布局、强化发明专利专业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