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7)
2023(5477)
2022(4547)
2021(4366)
2020(3477)
2019(7763)
2018(7750)
2017(13669)
2016(7374)
2015(8275)
2014(8062)
2013(7978)
2012(7684)
2011(7067)
2010(7280)
2009(6499)
2008(6527)
2007(5851)
2006(5295)
2005(4829)
作者
(22685)
(18914)
(18806)
(17702)
(12217)
(8917)
(8705)
(7238)
(7163)
(7149)
(6745)
(6602)
(6154)
(6027)
(6018)
(5756)
(5751)
(5664)
(5560)
(5497)
(4957)
(4628)
(4482)
(4375)
(4320)
(4303)
(4170)
(4103)
(3930)
(3922)
学科
(22416)
经济(22392)
管理(18216)
(17913)
(11255)
企业(11255)
图书(10550)
书馆(10014)
图书馆(10014)
(9526)
方法(8860)
中国(8447)
工作(8041)
数学(7180)
数学方法(6944)
(6926)
业经(6689)
服务(6508)
(5712)
贸易(5710)
(5546)
理论(5365)
(5300)
服务业(5066)
(4985)
(4822)
地方(4639)
农业(4606)
读者(4540)
(4231)
机构
大学(107943)
学院(103834)
管理(37675)
研究(36436)
(33224)
经济(32052)
理学(31269)
理学院(30791)
管理学(29929)
管理学院(29682)
中国(26918)
科学(25066)
(24251)
图书(22053)
书馆(21495)
图书馆(21493)
(19206)
(17907)
(17887)
研究所(17753)
师范(17735)
(17566)
中心(16619)
业大(15975)
(15649)
北京(15483)
(15148)
师范大学(14141)
农业(14048)
(13801)
基金
项目(70664)
科学(53494)
研究(52922)
基金(48422)
(43379)
国家(43012)
科学基金(35299)
社会(31072)
社会科(29282)
社会科学(29271)
(27343)
基金项目(25280)
编号(24211)
教育(23501)
(23489)
自然(22207)
成果(21840)
自然科(21689)
自然科学(21680)
自然科学基金(21264)
资助(18964)
重点(16083)
项目编号(15935)
(15443)
课题(15287)
(14470)
(14155)
(14127)
科研(13513)
(13419)
期刊
(38456)
经济(38456)
图书(30310)
研究(26486)
书馆(24272)
图书馆(24272)
中国(22237)
学报(21761)
科学(15888)
(15543)
大学(15524)
教育(13712)
学学(12326)
管理(12031)
(11257)
农业(10869)
情报(9297)
技术(8959)
(8630)
论坛(8630)
(7390)
金融(7390)
业经(6573)
经济研究(6118)
(5676)
(5631)
理论(5208)
财经(5198)
图书馆学(5082)
业大(5005)
共检索到16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子凡  蔚海燕  
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智慧服务将是元宇宙图书馆的构建与实践核心,近几年AI在智慧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图情领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Content,AIGC)已进入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阶段。本文在介绍AIGC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演进、技术场景、技术治理等基础上,着重阐述AIGC 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文献采购、资源组织、阅读服务、决策咨询、素养教育、用户管理等方面。最后,在分析AIGC在智慧服务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需要从资源基础保障、场景预训练模型、专业技术能力建设、创新项目支撑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创设不同用户需求的智慧服务应用场景,以满足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构建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杜秀秀  李佳轩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颠覆内容生产行业的同时,也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发展。探索AIGC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和在图书馆的应用,对于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AIGC底层技术的演化和嬗变,以及AIGC与智慧图书馆历史渊源的分析,探讨AIGC对图书馆服务冲击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AIGC应用于图书馆的前景展望。[结果/结论] AIGC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包括三个方面:服务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服务内容由普适性向个性化转变、服务效果由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变。AIGC在图书馆的应用将加速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落地,具体包括6个方面:信息检索、知识组织、参考咨询、特殊群体服务、阅读推广、用户培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泽   邵波  
元宇宙空间需要海量内容进行填充,作为元宇宙场景下重要的内容生产方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AIGC)能够推动图书馆的转型与变革,在图书馆用户服务方面的应用具有无限可能。在元宇宙视域下,从AIGC在图书馆用户服务智慧化转型中的作用、元宇宙带来的挑战以及用户对新技术的期待三个方面论证了AIGC赋能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AIGC赋能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咨询、知识保存与发现、智能翻译与个性化推荐。为推动AIGC的应用实践,图书馆需促进数据、算法、算力融合发展,加强人机协同发展并重视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与落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禹   叶继元   贾毓洁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作为生成式AI技术赋能的一类新型信息资源及内容创作模式,引起图书馆学界广泛关注。然而,AIGC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仍模糊不清,干扰图书馆学未来的AIGC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文章基于信息论、批判信息学等理论,利用共词分析法梳理当前AIGC概念的认知维度并辨析其关系,归纳出以内容及其生产模式两个维度为核心的AIGC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分析图书馆要素的嬗变,构建涵盖资源、服务、技术和需求四大要素的图书馆学AIGC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化进路,帮助图书馆学研究者清晰定位对AIGC研究的层次,以推动其在实践中落地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梦薇  徐峰  高芳  
本文梳理了场景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学理定义,进而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过程,提出场景开发价值的判断标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由环境、人、技术三要素组成,是人与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之间基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型的"超链接",从而构成人工智能这种智能化、社会化产品所处的动态调整的场域,具备智能化、替代性发挥人的主体性、交互性以及集成化等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要考虑需求的迫切性、产品的差异化,又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数据、设施等环境基础是否准备就绪。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罗怡帆  
[目的/意义]AIGC拥有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对知识服务领域具有变革作用。研究AIGC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路径,对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效率、提升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模因复制与传播为研究视角,从AIGC拓展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要素、参与知识服务的过程、提升知识服务的框架三方面,分析AIGC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是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在AIGC的影响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参与主体由图书馆、AIGC和用户组成;AIGC能有效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每一个阶段;图书馆应从战略决策、战术筹备和流程设计三部分做出调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萍萍  
[目的/意义]新一代智慧图书馆在5G、云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现代多元技术驱动下,已进入应用实践阶段。如何借助智慧新平台,构建科学高效的智慧应用场景模型,持续推动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是智慧服务研究的新使命与新方向。[方法/过程]通过优化数据管理顶层设计,重构智慧资源库与知识服务体系,创建智慧云平台,组建高效专业的智慧服务技术团队等方式,实现嵌入科研、教学、决策支持服务全程的智慧服务精准推送。[结果/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智慧服务应用场景与智慧平台模型构建,以期为图情领域5G应用场景实例、创建基于云平台的图书馆新一代智慧服务系统等方面提供对策指引,创新重构智慧服务整体生态链,充分发挥图书馆智慧城市功能体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涛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将带来生产力的重大飞跃,Sora的出现势必对现代图书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驱动力量,Sora 所赋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图书馆可视化知识服务体系、智慧虚拟空间、优化算法技术以及智慧化信息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Sora 也带来了知识产权、过度收集读者个人信息和数据、算法滥用等法律风险。深入分析这些法律风险背后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在将 Sora 与智慧图书馆融合时,应明确 Sora 作品的权利归属,建立 Sora 作品的识别体系与算法监管制度,从而构建起完善的智慧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鹏   方彪  
人类科技正进入大模型阶段,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与流行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借鉴经验及发展思路,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下的AIGC虚拟数字人也将开启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新窗口。文章对虚拟数字人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及技术路径进行归纳,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虚拟数字人的赋能及两者结合对图书馆行业的影响,并从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以及用户使用等三个方面初探了图书馆行业应用AIGC虚拟数字人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聪   张春红   高楠   金鑫   李国俊  
[目的/意义]探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引发的信息交互模式变化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对未来服务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分析AIGC在内容生产、信息获取和人机交互方面带来的变化及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然后,通过探讨用户在认知适应、短期使用、长期发展这三个技术接受阶段的心理演变,来理解用户对技术变革的适应过程。最后,针对图书馆服务,提出适应AIGC时代的策略和优化方法。[结果/结论] 从适应新的模式来看,图书馆需重视数据价值,促进生态融合,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环境;同时,简化复杂界面,重构用户体验,提供直观易用的服务。从回应用户心理变化来看,图书馆应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建设专题资源导航以助力用户适应过程,并推动馆员与用户协同发展以增强技术应用能力,更要从服务设计出发,重塑阅读服务模式,促进知识交流和创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治  徐冰冰  
智能时代,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大脑”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将有力促进教育教学服务和教育治理的智能化转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本质和人脑基本特征建构了教育大脑概念,进而从类脑感知神经系统、类脑中枢神经系统、类脑运动神经系统三方面建立教育大脑的生态架构。其次,本研究从教育智能服务、精准教育评价、智能治理和教育预警四方面,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大脑全面赋能教育的应用场景。本研究最后从治理和伦理等方面提出构建教育大脑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促进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全面赋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大伟  
<正>以ChatGPT、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掀起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产业秩序与人类社会面临深刻冲击。AIGC的影响已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走进各个行业,嵌入众多场景之中。那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拥抱人工智能呢?为了更好地理解AIGC的应用场景,要先从这一轮AI革命的能力本质和重构逻辑谈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少友  曹迪  简丹  王若龙  苏玉召  
[目的 /意义]ResouRce sync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颁布的资源同步框架规范,可用于实现互联网上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源同步。对该规范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可为ResouRce sync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过程]从框架结构、同步过程、资源发现机制3个方面分析ResouRce sync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描述ResouRce sync在数字图书馆中的3个应用场景,并对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进行说明。[结果 /结论]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ResouRce sync支持的3种发现机制来发布或获取资源列表、资源仓库、变化列表、变化仓库,并经过基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隽柏   吴国平   张童   谢明伟   王若佳   杜松星   郭凤英  
[目的/意义]分析在线医疗场景中AIGC语言内容,为医生利用AIGC回复患者问题和患者自助问诊提供决策支持,为在线医疗平台有效利用AIGC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收集在线医疗平台内1264条医患对话数据,将患者咨询问题输入ChatGPT中生成回复文本,分析医生真实回复和AIGC生成回复在语篇、词汇、语义、情感的异同;采用TF-IDF模型进行文本相似性分析,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语义相似性分析,采用xmnlp工具包进行情感分析,采用BERTopic模型进行主题差异分析。[结果/结论]AIGC与医生真实回复内容语篇整体文本相似度与语义相似度均值分别为0.09与0.81,情感态度得分中位数分别为0.48和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GC与医生真实回复内容主题间存在空间、层次及相似度差异,主题内存在内容和表征效力差异。结果表明,AIGC具备一定语言理解和情景推理能力,能为在线医疗情境下的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决策支持,但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连贯性、可读性等方面仍需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志锴   张骁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能通过模拟人类思维来辅助文献阅读、扩展写作思路、辅助文本创作和润色语言格式,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和有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然而学界对将该技术应用于学位论文写作存在争议,涉及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信息安全、学术作假等法律问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辅助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同时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与法律风险。基于包容审慎的法律要求,应当坚持协同共治,坚持技术革新,坚持分类分级监管,在禁止代写行为的同时多措并举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