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2)
2023(3768)
2022(3312)
2021(3284)
2020(2755)
2019(6532)
2018(6671)
2017(11695)
2016(6146)
2015(7202)
2014(7170)
2013(6751)
2012(5783)
2011(5300)
2010(5596)
2009(4946)
2008(4650)
2007(4105)
2006(3476)
2005(3122)
作者
(17778)
(14700)
(14537)
(14123)
(9425)
(7003)
(6690)
(5724)
(5537)
(5217)
(5075)
(4910)
(4755)
(4577)
(4558)
(4431)
(4371)
(4277)
(4214)
(4157)
(3703)
(3574)
(3570)
(3372)
(3297)
(3293)
(3236)
(3180)
(2948)
(2842)
学科
(26618)
经济(26602)
管理(17353)
方法(16166)
(15419)
数学(14929)
数学方法(14458)
(13458)
企业(13458)
理论(6147)
中国(5813)
(5732)
业经(5659)
(4880)
(4633)
教学(4632)
贸易(4629)
(4511)
(4205)
(3649)
农业(3538)
技术(3469)
(3404)
地方(3260)
(3152)
(3144)
(3122)
银行(3117)
(3003)
供销(3001)
机构
学院(87843)
大学(86158)
管理(35533)
(32746)
经济(31994)
理学(31020)
理学院(30726)
管理学(29769)
管理学院(29631)
研究(25492)
中国(19398)
(18148)
科学(16933)
(13688)
业大(13485)
(12825)
(12512)
(12450)
中心(12046)
研究所(11504)
北京(11474)
财经(11121)
技术(11056)
(10870)
师范(10746)
(10296)
(10110)
农业(10000)
(9650)
经济学(9603)
基金
项目(60509)
科学(47086)
基金(42967)
研究(42867)
(37697)
国家(37452)
科学基金(32529)
社会(25850)
社会科(24566)
社会科学(24559)
(24531)
自然(22246)
基金项目(21926)
自然科(21807)
自然科学(21805)
自然科学基金(21384)
教育(21266)
(20338)
资助(19209)
编号(17967)
成果(13830)
重点(13774)
(12732)
(12608)
课题(12514)
(12162)
创新(11866)
科研(11771)
大学(11455)
计划(11327)
期刊
(32984)
经济(32984)
研究(21693)
中国(16174)
管理(14128)
学报(13084)
科学(12492)
教育(11540)
(11299)
技术(10776)
大学(10433)
(10246)
学学(9883)
农业(7872)
统计(6943)
(6532)
业经(6104)
经济研究(5773)
(5761)
金融(5761)
决策(5755)
财经(5158)
技术经济(4913)
科技(4864)
(4728)
图书(4501)
(4426)
商业(4407)
(4177)
职业(4059)
共检索到12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锋  
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表面形象复制不同,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的艺术机制来生成艺术品。模拟包括仿真、仿生和虚拟三个层面。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艺术生成的“代理”式主体,迫使我们打破艺术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机械复制艺术不同,人工智能艺术是内禀的,可以再造灵晕和情感。人工智能艺术会带来三重挑战:1.替代问题:人工智能会在智力和社会层面部分替代艺术工作者;2.信任问题:真假判断是人工智能艺术的基础判断;3.虚拟问题:智能科技可能会模拟生成一个虚拟社会。人工智能艺术可以成为智能技术应用的实验。人工智能模拟时代产生一种控制辩证法,人们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想要解决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悖论,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上升为艺术,用艺术来引导技术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艺术品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与商业和金融深度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艺术品市场走向繁荣。从这个时期开始,经济金融学术界研究艺术经济与艺术金融的文献明显增多。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概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阎焰  
自亘古洪荒到人类祖先的出现,人即对艺术品产生了兴趣。始有感于石头的精美,后又钟情于贝壳的亮丽,并花很大的功夫将石头和贝壳琢磨出孔,再用树皮、麻棕将这些东西串连起来。这可能就是以后项链的雏形。在此同时,人们又将各色石头和牙骨磨刻成似是而非的动物、人物及其它造型的物品,这也许就是今天艺术品的滥觞。这种对艺术的偏爱和追求非中国人独有,从人类原始社会起就成为一个世界性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祝君波  
“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在近几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收藏与投资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以前普通老百姓家中收藏较多的是邮票、火花等,这些东西的确属于收藏,但并不是投资。今天,我要说的收藏与投资是针对那些高档艺术品的,我的介绍主要从认识艺术品和投资入门,与讲解鉴定知识是不同的。一、艺术品的四种特殊性1.首先是非统一性。艺术家是独立的创造者,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瑜  傅乐  
本文在对我国艺术品基金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深入介绍了国内目前艺术品基金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现状,并得出了几点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艺  张雪峰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方合谋博弈模型的分析,讨论了假拍现象的成因,实现过程及后果。研究发现:三方合谋假拍存在一个最优落锤价格,超过这个价格三者由于合谋所带来的效用为零,拍卖行委托投资者合谋所支付的收入比例β是影响拍卖行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对拍卖佣金的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假拍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最近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崛起,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攀升的最主要的向上拉动力量。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双轮驱动,促进了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全方位对接。在中国,艺术品金融产品涉足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租赁等几乎所有的金融门类,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显现出欧美市场无法比拟的市场活力和创新精神。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品金融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百姓对精神文化和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优质的艺术品恰好是集两者为一体的上佳载体。在德勤和Art Tactic共同发布2017年《全球艺术与金融报告》中,针对财富经理的调查显示,88%的财富经理认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应该是财富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艺术品进入资产配置的理念正在升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彬  
目前艺术品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还是依赖于行业专家的经验判断得出,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文章拟构建一种既能尊重专家认知,又能体现艺术品自身价值要素的未确知测度定价模型,以期对建构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制度有所参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虹  张郁  黄扬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文物艺术品行业也不例外。阐述了文物艺术品网站几种有偿服务的赢利模式,叙述了文物艺术品网上拍卖的几种主要形式,论述了集中式的没有最后期限的限时拍卖和"荷兰式"减价拍卖两种新颖的电子商务模式,给出了文物艺术品电子商务的流程和模式,旨在促进文物艺术品网站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原  安闯  周欣越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许多市场的繁荣,其中,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了经济水平提升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大量资金的涌入为艺术品市场增添了活力,使得艺术品市场进一步的商品化与金融化;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使得艺术品的价格产生了强烈的波动,艺术品的价值鉴定与评估出现了许多问题,评估标准换乱、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手段单一等,并且,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原  安闯  周欣越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许多市场的繁荣,其中,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了经济水平提升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大量资金的涌入为艺术品市场增添了活力,使得艺术品市场进一步的商品化与金融化;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使得艺术品的价格产生了强烈的波动,艺术品的价值鉴定与评估出现了许多问题,评估标准换乱、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手段单一等,并且,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俊  
作为高度专业化的市场,艺术品的定价与信息问题密切相关,但传统经济学分析工具却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艺术品市场在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中的悖论,来反思其交易和运作的本质特征。艺术品市场没有出现"逆向选择"困境并非因为存在信号传递的积极作用,而是由于不可(独立)确定的艺术价值使得多数买家只能通过社会评价结果来确定所获效用大小。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的核心在于艺术声誉的生产与交换。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对艺术品市场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交易过程本身,而应当关注广义的建构艺术常规的集体行动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隽  唐善才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背景近20年来,全世界艺术品市场每年的投资增长率超过30%,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也完成了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规模质的跨越。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认为,房地产、股票和另类投资(指艺术品、酒类、钟表、珠宝玉石等一系列属性更为特殊的投资标的)居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方向的前三位,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隽  
近些年,财富增加和政策环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艺术品质押、基金、信托、保险、价格指数等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活跃。然而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不成熟,很多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加强深层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应理性看待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价值,应该把金融服务的重点放在培育艺术品产业链的形成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