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2)
2023(6490)
2022(5246)
2021(5184)
2020(3877)
2019(9027)
2018(9063)
2017(13060)
2016(8497)
2015(9939)
2014(10333)
2013(8902)
2012(8129)
2011(7368)
2010(7914)
2009(6373)
2008(6152)
2007(5846)
2006(5118)
2005(4739)
作者
(22519)
(18624)
(18403)
(17798)
(11694)
(9143)
(8741)
(7440)
(7217)
(6841)
(6411)
(6309)
(6122)
(5962)
(5931)
(5900)
(5670)
(5634)
(5578)
(5412)
(5126)
(4701)
(4696)
(4570)
(4323)
(4208)
(4157)
(4103)
(3970)
(3873)
学科
教育(20891)
(20862)
经济(20848)
管理(19539)
(17790)
(15245)
企业(15245)
教学(14018)
技术(12930)
中国(12730)
理论(11206)
方法(9113)
学法(8007)
教学法(8007)
数学(7889)
数学方法(7617)
(7308)
(6185)
技术管理(6066)
学理(6039)
学理论(6039)
业经(5500)
(5433)
研究(5272)
发展(4582)
农业(4476)
(4459)
(4339)
思想(4285)
政治(4227)
机构
大学(111068)
学院(107781)
研究(40442)
管理(33154)
教育(32036)
(29820)
经济(28653)
理学(27767)
(27349)
理学院(27325)
师范(27148)
管理学(26515)
(26404)
管理学院(26283)
科学(25412)
中国(22470)
师范大学(22321)
技术(21342)
(20118)
职业(19378)
(19350)
研究所(18473)
北京(17988)
中心(17554)
(15379)
(15131)
业大(15005)
(14661)
职业技术(13621)
技术学院(12980)
基金
项目(70099)
研究(61149)
科学(54455)
基金(41995)
教育(38777)
(36157)
国家(35672)
社会(32315)
(31552)
社会科(30283)
社会科学(30273)
科学基金(29113)
编号(28595)
(27909)
成果(25950)
课题(24820)
(21263)
基金项目(21035)
重点(18211)
规划(17672)
项目编号(17014)
(16532)
资助(16517)
(16454)
自然(16337)
自然科(15930)
自然科学(15927)
(15742)
自然科学基金(15565)
(15445)
期刊
教育(60764)
研究(41726)
中国(38610)
(32536)
经济(32536)
技术(21168)
职业(16738)
学报(14905)
科学(13987)
大学(12982)
管理(12945)
(12064)
技术教育(11244)
职业技术(11244)
职业技术教育(11244)
(10318)
学学(9923)
农业(9179)
(8986)
论坛(8986)
高等(7394)
图书(7295)
科技(6984)
成人(6591)
成人教育(6591)
技术经济(6358)
(6262)
高等教育(6195)
(6165)
职教(5115)
共检索到17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太  伍文燕  冯广  潘庭锋  陈卓  邱凯星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着模式陈旧、指标单一、数据匮乏和算法灵活性差等问题,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探索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是推动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评价原理,提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五大关键技术:评价模式的构建、评价指标的构成、基于智能感知的常态化监测、智能评价算法的选择、诊断式评价及干预系统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广东工业大学"蕴瑜在线课堂"的教育诊断评价与干预系统为例,从数据感知、智能评价、数据决策三个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总结人工智能应用在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优势。最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经本研究设计的人工智能教育评价与干预系统在各项维度上均优于传统的教学评价。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世飞  张伟  
在人工智能时代,英国为巩固这一领域的传统优势和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英国设立专门奖学金计划,利用留学市场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来英学习和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英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MOOC平台建设,不断整合校企资源,拓展实践性课程;在学科学位方面,英国推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同时实施现代学徒制式的人工智能硕士教育,扩增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授予点。技术革新时代,国家应构建灵活多元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高等教育也要坚守服务社会职责,贯彻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野  吴超楠  陶于祥  李晶莹  
如何实现关键技术的后发追赶成为技术追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RTA指数和机会窗口理论,对中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后发追赶阶段进入和追赶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在萌芽期—成长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智适应学习技术依托需求型机会窗口则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未来在成长期—成熟期过程中将面临后发追赶的压力;(2)自主无人系统技术领先优势贯穿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3)群体智能、跨媒体分析推理、脑机接口和智能芯片技术在整个技术生命周期中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未来将面临“一次追赶”或“二次追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从机会窗口的敏感度、需求优势、技术供给、举国体制等层面,总结提出关键技术的后发追赶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张英慧  
新时期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能否成为吸引资本回流,引导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抓手是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金融加速器"且引入共生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工智能要素的多层嵌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以及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数据,对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的作用效果及产业链技术共生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智能化生产环节还是非智能化生产环节,相较于传统的通识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均能更好地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的同时,中长期内引导实体经济各部门形成互惠的共生关系是充分发挥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重要作用的有力手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苓妃  吴伟生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数据管理手段,为高职院校开展智能化、科学化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创造了条件。基于此,文章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发展现状入手,概括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评价工作中的应用背景,重点分析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和结果反馈的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达到提升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效果的目标,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史圣朋   鲁珀特·韦格里夫   袁莉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阐释了对话式教育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内涵,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旨在为教育技术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理论框架衍生的设计原则,强调在多维空间与时间序列中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拓宽和深化教学对话,重视技术在促进教学互联互通和提高学习参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辩证地提出,利用技术开展对话式教学,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应对世界环境变迁和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根本路径。以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育革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赋予学生迎接并塑造未来的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洛颖   冯晓英   郭璐文   张汇坷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核心是学习设计创新。如何助力和支持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是当前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国内外学习设计领域的314篇高质量文献,发现学习设计领域的发展正进入智能时代学习设计阶段。智能时代学习设计创新以数据驱动的学习设计生态为核心理念和目标导向,包括三大理念、五个着力点和三类关键技术。本研究能够为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习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多顶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对信息处理和利用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充分利用、发掘企业现有数据,能帮助决策者发现市场规律和趋势、监控风险,面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作出更敏捷、合理的商业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论述商务智能实现技术:从建立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到商务智能系统有效优化数据结构,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潜在的模式,有效地预测市场的行为,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明云  尤伟江  李飚  徐文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雅倩  田芬  
为加速科技创新,法国于2018年和2021年先后颁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基于对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主导机制的理性认知、法国科学研究优势的科学判断及增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法国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主要推动者,同时赋予高等教育加快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劳动力,构建灵活开放的人工智能研究生态系统的时代使命。在该使命的驱动下,法国加快改革高等教育的具体行动路径为:增设人工智能相关学位的授予名额,增加人工智能人才的供给;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服务体系;聚焦课程教学,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创新组织机制,提升人工智能研究效益。人工智能时代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体现出坚持国家统筹规划、强调交叉融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秉持合作共赢的人工智能研究理念及搭建高效普惠的服务体系等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龙耘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赋能"。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成为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要以"开放协同"作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注重人工智能的法治建设与伦理规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莉  佟志勇  林靖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阐述互联网+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树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观念,加强虚拟仿真、MOOC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加大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力度,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探索"翻转课堂、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优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改善高校办学生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况玉书  刘永泽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高等会计教育的冲击,并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表明,仅靠知识和程序性的会计岗位将被计算机或机器人代替,而保留的由人执行的会计工作其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突显。目前,会计教育面临的压力:一是会计教育体系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较高期望;二是学校地位逐渐面临其他知识来源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供给侧改革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结构性需求,善用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教学方式,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季宏宇  李冰冰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模拟人类思维及行为的科学。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同时为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发展规划及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推进下,高校落实“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作部署,在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一书分别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相关背景;人工智能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局限性;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发展趋势及风险;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基于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该书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笔者基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高校人工智能领域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为ZD19114及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基于OBE和CIPP模式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GJX2022D423)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潜在风险及措施,并探究互联网+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   陆军   牛颂杰   李鸣超   刘敬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角色,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赋能教育,使其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共同塑造数字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从早期最基本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的普及阶段,到强调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再到突出计算思维的培养,这一过程揭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变革。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利用AI赋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清华大学课程案例不仅反映了AI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也体现了教育工作者面对AI技术的角色转变,即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学习引导,以及“教师、AI助教”协作教学。面对AI技术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界需不断探索和适应,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