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7)
- 2023(9476)
- 2022(7355)
- 2021(6639)
- 2020(5424)
- 2019(12080)
- 2018(12135)
- 2017(21815)
- 2016(11957)
- 2015(13366)
- 2014(13472)
- 2013(12736)
- 2012(11382)
- 2011(10126)
- 2010(10365)
- 2009(9698)
- 2008(9705)
- 2007(8866)
- 2006(8018)
- 2005(7734)
- 学科
- 济(44402)
- 经济(44312)
- 管理(41163)
- 业(36041)
- 企(30820)
- 企业(30820)
- 制(17535)
- 财(15968)
- 中国(15448)
- 方法(14676)
- 农(13455)
- 业经(13416)
- 体(12670)
- 数学(11973)
- 数学方法(11804)
- 银(11682)
- 银行(11665)
- 行(11181)
- 体制(10742)
- 融(10604)
- 金融(10602)
- 务(9808)
- 财务(9777)
- 财务管理(9746)
- 学(9596)
- 企业财务(9307)
- 农业(8479)
- 地方(7965)
- 划(7411)
- 贸(7393)
- 机构
- 大学(168672)
- 学院(167421)
- 济(68278)
- 经济(66731)
- 管理(61819)
- 研究(57913)
- 理学(52031)
- 理学院(51463)
- 管理学(50571)
- 管理学院(50249)
- 中国(46936)
- 财(37758)
- 京(35751)
- 科学(33385)
- 所(28822)
- 财经(28381)
- 江(27155)
- 中心(26697)
- 经(25712)
- 农(25703)
- 研究所(25507)
- 业大(22716)
- 北京(22439)
- 院(21822)
- 经济学(21660)
- 范(21047)
- 财经大学(21027)
- 州(21018)
- 师范(20828)
- 农业(19740)
- 基金
- 项目(109428)
- 科学(86645)
- 研究(81505)
- 基金(80170)
- 家(69854)
- 国家(69291)
- 科学基金(59536)
- 社会(53376)
- 社会科(50512)
- 社会科学(50503)
- 省(41889)
- 基金项目(41719)
- 教育(37284)
- 自然(36860)
- 自然科(36018)
- 自然科学(36011)
- 自然科学基金(35402)
- 划(35325)
- 编号(32468)
- 资助(31268)
- 成果(27785)
- 制(26193)
- 重点(25234)
- 部(24357)
- 课题(23288)
- 发(23122)
- 国家社会(22774)
- 创(22702)
- 性(21614)
- 创新(21437)
共检索到266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桐弢
现代证券市场的交易已经逐渐被机器和算法渗透。人工智能时代,证券市场中程序化交易的交易机制与潜在风险均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通过对当前监管现状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中国的程序化交易监管依然存在较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相关监管规定体系化程度不足,缺乏对不同交易策略的差异化监管,以及市场自律管理难以及时反馈程序化交易监管需求等方面。面对不断智能化的证券交易,传统的规制方式愈发显得力有不逮。为完善当前的程序化交易监管制度,需要更迭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指导思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程序化交易;将监管方式体系化、规范化,形成合理且具有稳定性的监管治理模式;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打造立体化的程序化交易风控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佟伟民
境内市场的参与主体应正确、客观地认识程序化交易.并制定出符合境内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近年来,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不仅在海外市场蓬勃发展,而且也开始在内地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市场各方关注。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数据显示,2015年量化交易已占到总交易量50%以上,但随着美国股市"闪电崩盘"、国内光大证券"8-16"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程序化交易的利弊也饱受争议。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佟伟民
境内市场的参与主体应正确、客观地认识程序化交易.并制定出符合境内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近年来,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不仅在海外市场蓬勃发展,而且也开始在内地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市场各方关注。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数据显示,2015年量化交易已占到总交易量50%以上,但随着美国股市"闪电崩盘"、国内光大证券"8-16"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程序化交易的利弊也饱受争议。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桐弢
近年来,程序化交易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交易量占比正稳步提高,但监管机构掌握程序化交易信息的方式和范围都相对有限。随着证券交易的不断数字化,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愈发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关规定体系性的不足、报告制度设计的泛化以及报告后续监管运行低效等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发挥应有的效用。鉴于此,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通过标准化数据收集和健全监管制度的方式,打通数据传递壁垒,促进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规范化;依靠对交易策略、报告主体和具体市场的差异化监管,梳理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效率;针对性建立交易数据查验机制、数据分析和共享机制、技术监督管理机制,构建程序化交易的监管科技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鹏
程序化交易的监管需要顺应资本市场变革对外开放新场域变化的要求。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程序化交易出现了信息和交易加速耦合、平台与技术联动加强、流动和波动的互动深化、交易全球化深入发展等场域变化,并呈现以下风险特征:一是信用信息泄露与信用风险传染相互交织;二是金融科技平台公司承担的责任难以量化;三是市场波动风险与流动性悖论并存;四是跨市场交易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为此,要以信用信息监管、功能监管、审慎监管、激励监管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的治理:一是加强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建设,推动信用信息体系的透明化,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二是加强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的监管能力建设,运用监管沙盒等手段对程序化交易中的金融创新进行引导和保护,利用监管科技对程序化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管控;三是加强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的规则体系建设,引导与程序化交易相关的市场主体成立自律组织,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维护程序化交易市场秩序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吕桐弢
近年来,程序化交易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定价效率的同时,程序化交易也显露出加剧市场波动、有违交易公平性等负面影响。建立“穿透”程序化交易结构、获取真实交易信息的监管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在现行证券市场交易规则和证券监管实务中,都有穿透式监管理念的体现和运用,但穿透式监管在证券法律体系中还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为了在法治轨道上推行程序化交易的穿透式监管,有必要建构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框架,落实依法监管;注重“监管并重”,补齐程序化交易穿透式监管“服务功能”的缺失;推行多元合作规制,提升穿透式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湘丽 肖红军
在人工智能伦理监管中,平衡技术发展与监管的关系十分重要。这需要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采取不同于传统监管模式的做法。日本的思路是政府设定目标、企业自主规范、多元主体参与,并依此构建了软法范式的监管制度。该制度强调技术发展优先,注重不增加企业制度成本和不损伤技术研发积极性,通过软法性质的原则、指针来引导企业预防伦理事故,达到既维护社会价值又促进技术发展的目的。日本的监管模式体现了“敏捷监管”的观点,也彰显了日本特有的行为方式。日本经验显示,对变化快、复杂且应用前景不确定的新兴技术,软法范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监管。但同时也需要构建激励企业的机制,完善高伦理风险领域的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梓耀
因程序化交易具有市场应用的广泛性、损害金融公平的可能性和危及金融安全的风险性,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拟制定《自动化交易规则》,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一系列措施对程序化交易进行规制,并构建当事方内控、自律组织自律、监管机构监管的多层次体系确保规制措施落到实处,其规制具有遵循原则监管路径、维护各方利益、全覆盖但有重心的特征,值得中国借鉴。
关键词:
期货 证券 程序化交易 高频交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奕明
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一种电算化系统构建内部控制的方法胡奕明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复杂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设置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可信性与及时性,预防错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应解 晏凌
本文探讨了《中图法》程序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分析了程序化中图法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最后根据笔者经验提出了《中图法》程序化的基本设想 ,描述了具体程序的系统框架、基本功能以及存在的一些困难。
关键词:
中图法 分类标引 程序设计 辅助标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
2007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成果基础上,形成了土地现状、遥感影像逐年更新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库,逐步完善了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项目备案制度,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同时,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以土地利用现状与影像为基础,核查备案管理信息的逻辑性、完整性;计算比较地类信息与项目区坐标信息之间的关系;套合比对项目实施规模、位置的真实性,利用现状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轩 陈海彬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治理,控制其内在风险已成为全球共识,考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设计,对于完善我国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人工智能监管的概念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监管设计,总括出人工智能监管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人工智能监管的全球竞赛已然开始且法治化程度不断加深,以技术风险分级进行人工智能监管成为主流趋势,我国也应当加强人工智能监管的顶层设计,采纳分级分类的监管思路,并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监管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监管 模式 趋势 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希梁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在给反垄断监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进其对反垄断监管的正向赋能。人工智能赋能反垄断监管的出现既有源自反垄断内部制度的局限,也有来自外部技术发展的推动。尽管人工智能赋能反垄断监管存在数据偏见、算法歧视和责任不清等风险,但可以通过明晰人工智能的辅助性定位、限制应用场域和语料获取等举措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可探索在线索收集阶段建立垄断风险筛选预警系统,在调查评估阶段运用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精准界定相关市场,运用穿透式识别方法评估平台经济领域的市场力量,运用数字孪生场景式模拟技术评估竞争效果,在法律责任阶段建立行政处罚智能裁量系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迭代,并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被广泛用于智能客服、信用评分、智能投顾、风险管理等多个场景,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也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加强经济监测、分析和预测。人工智能有助于改善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普惠金融并提高监管效能,但也增加了金融风险、数据安全、高科技犯罪、算法歧视等风险。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已着手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挺 吴义熔
目前学界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监管体系构建研究缺乏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在实践中,中国现有监管体系已经滞后于中国突飞猛进的人工智能发展,而欧盟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此,在明确人工智能监管内涵基础上对其监管主体﹑方式和边界进行初探,以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等层面剖析欧盟人工智能监管措施以及这些措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总结其对完善中国人工智能监管体系的经验与启示。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治理”和“人工智能监管”是两个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的内涵更为广泛﹑后者的内涵则较为集中,前者注重制定适当的指导方针﹑后者更注重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建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将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借鉴欧盟成功经验,中国政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在技术层面强化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技术使用;在组织层面建构人工智能监管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和设立央地协同的人工智能监管机构;在环境层面开展人工智能监管沙盒试点﹑完善基于风险分级的人工智能监管法律框架和加强人工智能监管的区域与国际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