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6)
- 2023(10624)
- 2022(7744)
- 2021(6895)
- 2020(5069)
- 2019(11229)
- 2018(11474)
- 2017(18221)
- 2016(11307)
- 2015(12884)
- 2014(13458)
- 2013(11903)
- 2012(10871)
- 2011(9976)
- 2010(10292)
- 2009(8935)
- 2008(8806)
- 2007(8533)
- 2006(7800)
- 2005(7010)
- 学科
- 济(36134)
- 经济(36095)
- 管理(24645)
- 中国(21417)
- 教育(21307)
- 业(19374)
- 业经(14876)
- 企(14361)
- 企业(14361)
- 农(13662)
- 学(11455)
- 理论(11098)
- 产业(10170)
- 发(9829)
- 信息(9790)
- 总论(9289)
- 地方(9288)
- 信息产业(9168)
- 教学(9043)
- 农业(8934)
- 制(8849)
- 发展(8409)
- 展(8285)
- 财(8148)
- 体(7725)
- 银(7641)
- 银行(7614)
- 行(7405)
- 融(7284)
- 金融(7277)
- 机构
- 大学(152359)
- 学院(149243)
- 研究(59575)
- 济(46940)
- 经济(45377)
- 管理(44947)
- 中国(38619)
- 理学(36860)
- 科学(36775)
- 理学院(36271)
- 京(35930)
- 管理学(35273)
- 管理学院(34959)
- 教育(32336)
- 范(31882)
- 师范(31586)
- 所(30155)
- 研究所(27446)
- 农(26731)
- 江(26728)
- 中心(25778)
- 师范大学(25607)
- 财(23899)
- 技术(23844)
- 北京(23535)
- 院(22670)
- 业大(21987)
- 州(20998)
- 农业(20686)
- 职业(20255)
- 基金
- 项目(96690)
- 研究(79852)
- 科学(75232)
- 基金(62461)
- 家(55103)
- 国家(54437)
- 社会(46148)
- 科学基金(44309)
- 教育(43390)
- 社会科(43137)
- 社会科学(43128)
- 省(40843)
- 编号(36523)
- 划(35817)
- 成果(33576)
- 基金项目(30996)
- 课题(29671)
- 年(25194)
- 自然(24803)
- 自然科(24184)
- 自然科学(24173)
- 重点(23825)
- 自然科学基金(23690)
- 资助(23537)
- 发(23235)
- 项目编号(21747)
- 规划(21096)
- 部(20812)
- 性(20374)
- 创(19973)
- 期刊
- 济(59652)
- 经济(59652)
- 教育(57167)
- 研究(55417)
- 中国(47570)
- 学报(26391)
- 农(25916)
- 科学(21507)
- 大学(20950)
- 财(18306)
- 技术(17955)
- 学学(17583)
- 农业(17472)
- 管理(17243)
- 职业(15421)
- 图书(12889)
- 融(12348)
- 金融(12348)
- 业经(11034)
- 坛(10033)
- 论坛(10033)
- 技术教育(10010)
- 职业技术(10010)
- 职业技术教育(10010)
- 书馆(9688)
- 图书馆(9688)
- 经济研究(9029)
- 业(8928)
- 财经(8614)
- 发(8143)
共检索到25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柯强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并与教育融合的新时代,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应融入新元素,为教育主体、学习主体提供新的教育、学习工具、思路、模式。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都应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在新时代的教育功能,将其视为建设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工具,从而推动传统教育体系的改革。文章简述了人工智能的内涵与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建立新终身教育理念、建设终身教育网络课程模型、构建精准化智能教学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思路,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建设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化 终身教育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琳
开放大学数字化资源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普适性、针对性、实用性及服务性等特点。从理论层面解决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数字化资源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规范、统一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及建设平台,制定资源从建设到整合、开发、利用的完整工作流程;强化政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就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数字化资源 开发与整合 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过去往往认为终身教育是发达国家的事,跟我们发展中国家关系不大,但现在像北京、上海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再过几年有可能会达到7000美元,可以说,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王丽婷
终身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终身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得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习者的广泛认同。回顾广东终身教育发展历程,分析广东终身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广东省终身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终身教育体系 探索 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诚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的学习场所都有各自的知识结构体系、教育传授及管理方式。事实上,新的教育理念、知识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要素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共通的,只有将其贯穿于各类教育系统之中,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相互沟通与衔接,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才能成为现实。
关键词:
终身教育 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束乾倩 涂庆华 谈悠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从根本上就是要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开放性的教育服务,致力于打造一个将各类教育资源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共享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现有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模式无法解决新时代教育供需矛盾,而"互联网+"能够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个性化和规模化支撑。进而言之,"互联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应该将构建一个全面开放的教育体系作为其根本的价值追求,而将"互联网+"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创新要素和内生发展力是其价值定位。因此,"互联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特征是体系构成多样化和去中心化,资源共享是互通互联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是以需求为驱动,而这些核心特征与其内涵是相互呼应的。
关键词:
“互联网+” 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技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立新 李硕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实现终身教育、建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实践途径。以终身教育体系为主要研究视角,使用Nvivo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根据终身教育体系理念研究、与不同类型教育关系研究、终身教育体系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国内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类整理、文本编码和内容分析。梳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化的研究脉络,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的趋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终身教育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基础,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海平
对重要政策文本中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话语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在承担机构和配套制度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承担机构方面,从强调学校与工作单位主导到强调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并重。在配套制度方面,从强调岗位与职业培训制度建设到强调岗位与培训制度、社区教育制度、学习成果衔接制度协同建设。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涂尔干理论相契合,政策话语演变背后遵循从分工、失范到整合的社会发展逻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祺林
定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抉择。电大定位必须明确"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应当怎么做?"等基本问题。电大要坚持开放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开放大学为目标,着眼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科学准确地设计和把握自身的定位。
关键词:
电大定位 终身教育体系 学习型社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桥
价值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近年来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颇为流行,影响深远。价值教育在理论上的建树和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目标不谋而合。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教育哲学视角,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寻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安荣
老年教育作为老龄事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推动老年教育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教育的需求基础上,确保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合理的位置。基于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定位和发展还需要完成诸如完善老年教育领域自身的体系架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等任务,以此来带动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事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岭
职业教育具有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适切性,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教育场所,使得人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是沟通人才成长通道的重要桥梁,同时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现实困境,缺乏制度机制设计,职前与职后教育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难以吸纳整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忽视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等。针对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困境,要以学分制为纽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衔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开放、融合、融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体系,推进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的衔接与一体化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机制;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体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