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7)
- 2023(2127)
- 2022(1743)
- 2021(1720)
- 2020(1292)
- 2019(2838)
- 2018(2609)
- 2017(3176)
- 2016(1791)
- 2015(1779)
- 2014(1693)
- 2013(1529)
- 2012(1390)
- 2011(1287)
- 2010(1374)
- 2009(1040)
- 2008(1034)
- 2007(981)
- 2006(918)
- 2005(852)
- 学科
- 业(5550)
- 济(5370)
- 经济(5357)
- 管理(4875)
- 企(3534)
- 企业(3534)
- 农(3520)
- 农业(2748)
- 中国(2565)
- 业经(2341)
- 收入(1955)
- 教育(1800)
- 学(1799)
- 财(1749)
- 分配(1667)
- 理论(1436)
- 产业(1394)
- 信息(1363)
- 制(1318)
- 教学(1315)
- 总论(1291)
- 信息产业(1249)
- 方法(1247)
- 地方(1105)
- 工作(1103)
- 贸(1005)
- 贸易(1004)
- 易(990)
- 发(988)
- 和(986)
- 机构
- 大学(25215)
- 学院(24992)
- 研究(9307)
- 管理(8412)
- 济(8167)
- 经济(7925)
- 理学(7149)
- 理学院(7036)
- 管理学(6870)
- 管理学院(6816)
- 中国(6553)
- 科学(5708)
- 京(5300)
- 所(4446)
- 范(4425)
- 师范(4383)
- 中心(4174)
- 财(4127)
- 研究所(4077)
- 农(3922)
- 院(3817)
- 江(3773)
- 业大(3629)
- 师范大学(3629)
- 教育(3584)
- 北京(3381)
- 技术(3233)
- 州(3200)
- 财经(3125)
- 研究院(3116)
共检索到39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伟 谭维智
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的同时,也引起了师生交互的深度变革。本研究总结了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所带来的困顿与异化,主要体现在:以机器为中介的师生交互走向形式化和工具化,交互中心的转移使得师生交互变得虚拟化和技术化,缺乏情感代入又造成了师生交互的疏离与淡漠化。为了审视技术带来的困境和风险,推测师生交互的去向,本文站在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的背景下,从师生交互的方式、师生交互的目的和师生交互的逻辑等三个维度对师生交互嬗变进行了理性省思。本文最后按照以人为本和彰显师生交互育人性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保持在场,重拾人类教师在交互中的育人角色;以生为本,重塑以“学”为中心的师生交互新样态;重拾交谈,重构师生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师生交互 以人为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张世夷 贾瑜
作为我国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反映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综合素质评价落地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如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科学性不够、评价主体与方法单一化倾向、评价程序与过程简单化处理、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存在偏差。为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优化方法与技术,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全保障机制,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 中高考改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勤华 熊潞颖 胡丹妮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热点,学界、产业界、教育实践一线都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作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个性化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和当前主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践的讨论,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提条件是对规则的清晰需求,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传统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者发展规则并不完全明确,尤其是针对学习者的非认知目标的发展。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首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对学习者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教育、心理、脑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协同探索,构建出清晰的评量、匹配、干预规则。只有建立有效的规则体系,方能让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用武之地,并进一步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可解释性,从而为对教育教学服务的干预提供指导。研究预期从教育科学和技术科学融合的视角,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提供方向性的建议,并为实现深度人机协同提供理论和策略层面的指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建平 邓一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注入了活力,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之一。本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完善思路,可以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张英慧
新时期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能否成为吸引资本回流,引导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抓手是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金融加速器"且引入共生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工智能要素的多层嵌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以及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数据,对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的作用效果及产业链技术共生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智能化生产环节还是非智能化生产环节,相较于传统的通识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均能更好地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全面推进实体经济关键技术突破的同时,中长期内引导实体经济各部门形成互惠的共生关系是充分发挥关键技术突破在引导经济"脱虚向实"上重要作用的有力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玲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冲击和资本的助力加速了中国广告产业的解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分散、关系多样化、区域不平衡等新生态,本文提出针对此结构状态的产业树治理思路,首先要清晰梳理广告产业系统中的干系、根系和冠系产业子系统,其次要准确评估产业树系统中的各种能量关系。最后探讨了政策、市场、技术三者联动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广告产业 结构演进 产业树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磊 刘瑞
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教育生态,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基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视角,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教师突显智慧性、育人性、整全性和群体联通性四方面角色特质。人工智能在赋能教师教学革新的同时,也让教师陷入角色转变的困境,表现为教师主体性缺失引发教师角色的"脱嵌"与"消匿","唯技术观"导致教师角色的"被促逼"与"被订造",人文迷失造成教师角色的"数据化"与"单一化"。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进路是: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由"识"转"智";彰显教师人文关怀,回归教育育人之本;在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平衡的张力,关注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全面协同发展;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荣军 赵磊磊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智能技术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智能时代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成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的基本逻辑主要体现在价值、事实、需求和管理四个层面。目前,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存在智能监测的人文关怀意识亟待加强、教学质量智能化评估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撑、教学需求的智能诊断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基于数据智能的质量管理缺乏人力支持四个方面的实然困境。为此,应以人文与技术相融为取向驱动教学质量智能监测、推进基于循证理念的教学质量风险预警与化解、构建面向质量生成的教学需求智能诊断与反馈机制、创设基于人智协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服务体系。
关键词:
智能时代 职业院校 教学质量 质量监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Ulrike GRETZEL 向征
由于信息密集是旅游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具备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在旅游业的应用有着广泛前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机器可以完成一般由人类智力完成的任务,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认知、决策或学习。通过处理非结构化和非量化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可以用复杂算法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相对于传统的计算应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无论是预测需求、优化旅程、自动翻译,还是实现航班行程和旅游产品的动态组合,算法都能在当代旅游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学习、模式识别和解决问题,旅游业作为一个数据丰富的领域,有助于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 旅游体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优良 尚俊杰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触发了教育变革,教师角色再造成为必然。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虚拟教师的出现,尽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师,但是教师被赋予全新的角色和定位。与传统教师迥异,教师将从"全才"转为"专才",从"教学者"转向"辅助者",从"教练"转变为"导师"。为了迎接人机协同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于教师职业的冲击。同时强化转型意识,发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学校要具备变革意识,通过同步转型发展,推动教师角色再造。
关键词:
教师角色 人工智能 虚拟教师 未来学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铭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便要求各高校突破理论教学桎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但目前师资薄弱、教材单一、实训方式过于传统、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困境存在,制约了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为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各高校还需提升师资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创新实训方式,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完善实践教学,满足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校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东
人工智能以技术驱动显著地重塑了传统教育情境,也给教师身份镜像的映射及建构带来了困境,从自我镜像、环境生态、自我实现等角度挑战着教师的身份认同。为破解这一困局,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身份的建构,基于自我镜像及教师身份镜像的内涵,采用理论分析法分析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变革及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身份应建构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者、积极探索生态建构的研究者和能动推进专业发展的学习者。最后从教师个体、教育生态等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教师要能动参与人机协同,创新自我实现路径,在变化发展中动态建构身份镜像,同时教育部门、各级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合力重塑教育生态,赋权增能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卜中辉
我们不难观察到这样的例子:在所处行业、产品、企业规模、目标顾客乃至管理手段、业务模式都十分相近的企业中,所取得的经营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流程管理或许就是那个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基因。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一定是它在某一个产业链上为顾客提供了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个价值链上为相应的顾客创造了价值。一个能够快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慧星 马丽 邓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发现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已初步形成体系与特色,体现了以生活化为导向、功能化为范式、校本化为依据、课程综合化、教学建构化的特征。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实施面临“生活化”理解误区、功能性课程范式制约、管理体系不畅等困境。建议我国培智学校进一步更新课程观念,激发培智教师主体性,并加强教育督导以促进培智教育提升质量。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培智学校 培智课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刚
本文梳理了大量研究报告,证明20多年来,教育技术虽然结合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绩效平平,特别是疫情期间大规模的自然实验成效未如人意。在线教育应用的现实困境将使教育技术的后续发展陷入危机,这说明教育技术学恪守的传播学模式的意义已经退化。但在全球性风险时代,教育活动必须依托泛在学习环境,教育技术的历史使命尚待开启,挑战与机遇并存,理论转型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从基于工具性思维的传播学范式转向基于关系性思维的社会-文化范式,依托社会互动和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开放学习空间和混合学习的构建,推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教育技术本质上是作为引领学习者进入世界、理性参与世界并合法共享世界的学习路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