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3)
2023(6977)
2022(5416)
2021(5178)
2020(4039)
2019(9370)
2018(9255)
2017(14492)
2016(9206)
2015(10534)
2014(10549)
2013(9437)
2012(8938)
2011(8586)
2010(8680)
2009(7496)
2008(7438)
2007(6879)
2006(6278)
2005(5946)
作者
(25827)
(21238)
(21134)
(20307)
(13644)
(10331)
(9704)
(8454)
(8325)
(7781)
(7315)
(7310)
(6944)
(6937)
(6886)
(6859)
(6473)
(6448)
(6338)
(6291)
(5642)
(5424)
(5343)
(5090)
(4942)
(4908)
(4869)
(4710)
(4393)
(4386)
学科
(26885)
经济(26850)
教育(20028)
管理(18061)
(15192)
中国(14546)
(13229)
企业(13229)
(11475)
理论(10909)
方法(9684)
业经(7780)
教学(7457)
数学(7145)
数学方法(6948)
(6641)
(6632)
(5930)
(5472)
发展(5242)
(5119)
(4797)
技术(4763)
(4738)
贸易(4735)
(4581)
产业(4495)
(4429)
银行(4403)
农业(4391)
机构
大学(128967)
学院(122175)
研究(51952)
(39242)
经济(38012)
管理(34623)
教育(33351)
科学(32378)
中国(31434)
(30868)
(29449)
师范(29198)
理学(29162)
理学院(28620)
管理学(27768)
管理学院(27511)
(27149)
研究所(24922)
师范大学(24209)
北京(20889)
(20840)
中心(20820)
(20775)
(19398)
(19206)
技术(18943)
业大(17489)
农业(16569)
(16198)
职业(15623)
基金
项目(77053)
研究(62226)
科学(61070)
基金(50959)
(45900)
国家(45328)
教育(38184)
科学基金(36184)
社会(35159)
社会科(32793)
社会科学(32782)
(31113)
(30131)
编号(27421)
成果(26458)
基金项目(24748)
课题(24207)
自然(22317)
自然科(21776)
自然科学(21764)
自然科学基金(21389)
资助(20931)
重点(20262)
(20045)
(18792)
(18629)
规划(17569)
(16814)
项目编号(16462)
教育部(16429)
期刊
教育(55185)
研究(49350)
(45931)
经济(45931)
中国(37927)
学报(22452)
科学(19379)
(18096)
大学(17677)
学学(14858)
(14499)
管理(14268)
技术(13946)
职业(13225)
农业(12411)
技术教育(8435)
职业技术(8435)
职业技术教育(8435)
(8330)
金融(8330)
财经(7904)
经济研究(7668)
(7448)
论坛(7448)
(7216)
(7020)
(6910)
高等(6493)
成人(6185)
成人教育(6185)
共检索到202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林敏   吴雨宸   宋萑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在现实情境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以其空前类人化的特性挑战我们对人机关系的传统理解。本文首先提出以“多主体网络”理论视角理解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在此视角下,新型人工智能参与教师教育体系将触发传统教师教育颠覆、联动的转型,引发教师教育目标、课程、模式、评估等的深刻变革,为职前教师培养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研和自主学习,以及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衔接带来全新变化。同时,这种转型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引发新兴科技教育资源的分配、技术变革与课程更新的错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解问题等挑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持续关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林敏   吴雨宸   宋萑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在现实情境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以其空前类人化的特性挑战我们对人机关系的传统理解。本文首先提出以“多主体网络”理论视角理解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在此视角下,新型人工智能参与教师教育体系将触发传统教师教育颠覆、联动的转型,引发教师教育目标、课程、模式、评估等的深刻变革,为职前教师培养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研和自主学习,以及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衔接带来全新变化。同时,这种转型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引发新兴科技教育资源的分配、技术变革与课程更新的错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解问题等挑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持续关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汪洋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自然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治理结构的僵化性、治理方式的低效性、治理范围的狭隘性、治理机制的碎片性等现实挑战,为此,应着眼于智慧社会的特质,围绕优化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制度、重构治理机制、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可选路径及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朝晖    李萍    董嘉敏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活动,需要应用数字技术,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价值,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措施,以期促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冉龙亚  陈涛  孙宁华  
由于在私营部门取得了广泛成功,政府部门和学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表明,和其他科技创新一样,人工智能为政府治理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将推动政府部门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与过程以及治理结构的深层次转变,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与能力。在带来机遇的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而来的挑战也不应忽视,这些挑战已经覆盖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安全与可靠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化影响、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及其治理等多个方面。本文在论述人工智能为政府治理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剖析,加深政府部门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府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牟莉娜  阳杰  
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长和经验的审计决策开始让位于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为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延迟和提高审计质量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见、侵犯隐私、算法本身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的可问责性,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显荣  
人工智能时代对非程序性的认知工作和创造性工作需求增加,为女性专业特长发挥拓展了新空间。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而女性劳动者技能与新技术要求不匹配。为此,需要提高女性接受正规教育的质量,加强对女性新职业培训的投资,落实女性就业保护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祁建钊  雒淼淼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教学的趋势、挑战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有效深度融合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线教学呈现多技术融合、教师在线教学能力趋向系统化以及在线教学正在由浅层走向深层等三方面特点。而人工智能时代下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则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智能素养缺失、平台建设、授课软件与教学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教育管理调整等。基于在线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学提升的路径优化可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深度融合为导向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第二,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促进在线技术支持的增强;第三,结合当下需求深化智能技术与在线教育融合的顶层设计与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燊成  
人工智能在提高经济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失业风险的担忧。基于就业公平的视角,本文从就业的地区公平、行业公平以及群体公平三个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就业公平可能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会加剧我国就业的地区间、行业间以及群体间的不公平。鉴于此,需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就业支持功能,促进就业的地区公平;需增强失业保险的发展性与调剂性,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促进就业的行业公平;需提高就业救助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发挥就业救助的就业保护功能,促进就业的群体公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波涛  
[目的/意义]在日益复杂而多变的社会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疫情信息管理,对于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保障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探讨新形势下疫情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信息管理变革,运用信息管理、应急管理等理论,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在疫情信息管理中的作用。[结论/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信息管理中有巨大应用潜能,但也面临着数据、算法和信息安全等障碍,政府需要促进数据共享、推动多元机构合作、完善疫情防控法规。[创新/价值]对于人工智能在疫情信息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可为疫情防控及其它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信息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辛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税务领域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纳税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税务部门在技术能力、组织架构、权力合法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全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税务部门要从法律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完善、征管流程和纳税服务优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治理中的作用,防范和化解应用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国峰  邢文  
本文结合财务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分析智能化在会计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展望会计审计信息化的未来,为当前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荣生  冯紫雯  陈琪  陈劲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公众、政策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人工智能军事化冲击国际稳定的理论和政策争论、人工智能时代国际安全治理的规范演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国际社会探索人工智能全球安全治理的进程中,国际社会出现了借鉴国际军控的经验教训、全面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以及规范技术发展路径的多元主张。本文认为,多条路径主导和多元网络化发展的国际规范趋势导致不同的行为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决定了没有一种治理主张可以在短期内主导规范演进的过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肖琪   宋帆   丁琳琳   郭彩琴  
世界经济论坛将适应未来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称为教育4.0。教育4.0框架是面向未来需求转变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全球框架。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4月发布的《塑造未来学习:人工智能在教育4.0中的作用》报告,基于教育4.0框架,以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阐述了全球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师行政负担重且教育评价效率低、数字技能和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等挑战,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简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教育评价效能、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潜能,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和重塑及其应用于教育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我国应优化多元主体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实践,重塑未来学习生态和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智化时代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评测教育体系,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4.0的数字底座;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加快建构教育4.0时代的新质教育新体系;秉持以融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设计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新质教育融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肖琪   宋帆   丁琳琳   郭彩琴  
世界经济论坛将适应未来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称为教育4.0。教育4.0框架是面向未来需求转变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全球框架。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4月发布的《塑造未来学习:人工智能在教育4.0中的作用》报告,基于教育4.0框架,以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阐述了全球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师行政负担重且教育评价效率低、数字技能和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等挑战,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简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教育评价效能、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潜能,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和重塑及其应用于教育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我国应优化多元主体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实践,重塑未来学习生态和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智化时代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评测教育体系,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4.0的数字底座;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加快建构教育4.0时代的新质教育新体系;秉持以融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设计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新质教育融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