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6)
- 2023(5106)
- 2022(4372)
- 2021(4092)
- 2020(3331)
- 2019(7457)
- 2018(7231)
- 2017(13708)
- 2016(7500)
- 2015(8317)
- 2014(8493)
- 2013(8200)
- 2012(7556)
- 2011(6990)
- 2010(7320)
- 2009(6906)
- 2008(6704)
- 2007(6203)
- 2006(5764)
- 2005(5253)
- 学科
- 济(27399)
- 经济(27372)
- 管理(24107)
- 业(21452)
- 企(17607)
- 企业(17607)
- 方法(11302)
- 数学(9662)
- 数学方法(9301)
- 农(8942)
- 财(8415)
- 中国(7972)
- 策(7961)
- 学(6904)
- 制(6359)
- 业经(6338)
- 贸(5683)
- 贸易(5678)
- 及其(5671)
- 地方(5655)
- 银(5588)
- 银行(5576)
- 易(5563)
- 农业(5537)
- 行(5345)
- 政策(5169)
- 理论(5027)
- 税(4946)
- 务(4862)
- 税收(4835)
- 机构
- 学院(109854)
- 大学(108057)
- 济(43009)
- 管理(42555)
- 经济(41816)
- 研究(38679)
- 理学(35663)
- 理学院(35295)
- 管理学(34465)
- 管理学院(34266)
- 中国(30965)
- 科学(24297)
- 京(23724)
- 财(21960)
- 所(19799)
- 中心(18300)
- 江(17981)
- 研究所(17803)
- 农(17565)
- 财经(16301)
- 业大(16030)
- 北京(15545)
- 院(14751)
- 经(14676)
- 州(14262)
- 范(14075)
- 师范(13920)
- 农业(13678)
- 技术(13127)
- 省(12647)
- 基金
- 项目(70462)
- 科学(55165)
- 研究(51353)
- 基金(50200)
- 家(44090)
- 国家(43737)
- 科学基金(37332)
- 社会(30504)
- 社会科(29007)
- 社会科学(28998)
- 省(27344)
- 自然(25181)
- 基金项目(24806)
- 自然科(24588)
- 自然科学(24583)
- 自然科学基金(24115)
- 划(23736)
- 教育(23514)
- 资助(22428)
- 编号(21427)
- 成果(18299)
- 重点(15915)
- 课题(15441)
- 发(15174)
- 部(14911)
- 创(14015)
- 科研(13270)
- 项目编号(13172)
- 创新(13120)
- 计划(13061)
共检索到17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幼蒂 李新春
人工智能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在应用领域的三大重要标志之一。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在近20年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分支在工程领域中应用成效显著者有: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进化算法等。适应复杂的大系统工程要求,人工智能方法正在向综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人工智能方法在矿业中的应用做了综述,提出了综合智能优化方法,并以矿山工艺系统及开采设备优化选择为例,介绍了其在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方法及其综合集成化的潜力巨大,尚待在软科学研究中进一步深入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靳冬 刘佳颖
<正>近年来,受到市场变化、消费者行为、竞争环境、参与者利益诉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突发事件快速调整决策和计划。以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管理,创新发展供应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成为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确保供应链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屠李 赵鹏军 张超荣 蔡亦青
新一代人工智能将为城市规划领域包括思想、技术、方法、管理在内的全面变革带来可能性,贯穿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的城市规划决策也必然会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而得到优化。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演进及其阶段特征,阐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若干技术突破方向,进而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同时,在厘清城市规划决策的不确定性、科学性、民主性、动态性等四个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审视了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系统在决策信息、技术、主体和反馈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中与前述城市规划决策问题密切相关的四个技术突破方向入手,即大数据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互联网群体智能和跨媒体智能,对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系统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城市规划 规划决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丹 郭清玥 刘静
[目的/意义]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明确性别公平视角下人工智能决策研究现状,发掘该主题未来研究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决策迈向性别公平。[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国内外8个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今的相关主题文献,共计3,869篇,经过初筛与复筛,最终将50篇高相关文献列入分析,识别当前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研究的主题、构件与模式,并引入信息生态理论构建研究生态系统。[结论/发现]社会技术视角下,当前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研究聚焦于四大主题,分别涉及宏观层面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偏见现象剖析、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偏见问题、人工智能决策对性别公平的促进作用以及人类对决策性别公平的感知主题;研究构件涉及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以及信息技术4个维度;研究模式则包含价值观辐射的传统模式、技术驱动的探索模式以及多维交织的协同模式。[创新/价值]系统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的研究,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起一个全方位、重协同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信息生态系统,从信息循环交互机制、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以及人智交互协同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进 李春燕 贾品荣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优化政府智能决策模型、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方法】从政府治理中智能决策的相关理论入手,对影响政府智能决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展开了研究,探讨了融合多源信息进行政府智能决策的问题。【结论/发现】构建了基于政府内外部信息的多源信息融合模型和政府智能决策系统,为智能化政务办公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公司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审计风险角度发现,公司通过投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转型升级降低了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越低、融资约束水平越低以及公司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公司投资人工智能技术对审计费用负向影响更显著,以及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概率的正向关系更显著。本文进一步扩充了有关智能化、数字化对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金琳
随着大数据革命的到来,大多数企业都开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数据不同场景的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现阶段也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会计行业,给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危机。本文对人工智能在财务机器人、供应链等企业财务上的应用,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企业完成业财一体化数字化转型以及技术应用带来的危机和对策。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财务机器人 业财共享平台 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牟莉娜 阳杰
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长和经验的审计决策开始让位于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为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延迟和提高审计质量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见、侵犯隐私、算法本身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的可问责性,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 大数据 审计决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各种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显得愈来愈重要。来自国外的资料表明:未来五年中,企业利润的31%将来自新产品。新产品开发既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积极开发新产品不仅对企业、对地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开发新产品的企业要冒被淘汰的风险。同时,新产品开发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国外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新产品的失败率中消费品占40%,工业品为20%,服务业为18%。新产品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产品开发决策失误。 为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雷 李政 郭晓玲
在一个企业研发博弈环境下,运用强化学习Q-learning算法对多智能体进行联合训练,探讨人工智能决策下企业研发竞争的可能结果。主要结论:第一,与纳什均衡结果相比,人工智能决策下企业研发投入更低而利润水平更高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第二,智能体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合谋”的实现概率;第三,研发的外溢度会促进智能体“合谋”,且在智能体数量较多时更易实现;第四,学习率的提高能够降低“合谋”的实现概率,且在智能体数量较多且研发外溢度较低时作用更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在企业决策层面应用管理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算法监管政策和反垄断规制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巧玲,李敏
人工智能作为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用及经济效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理论界就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替代范围进行了激烈讨论。基于技术演进视角,划分了六次技术革命,分析历次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及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的影响。同时,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会增加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有助于劳动力整体质量提高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优化我国劳动力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进步 劳动力结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贾敏 黄英辉 胡祥恩 王培
通用人工智能旨在探索智能的一般规律,使其软件系统具有感知、记忆、情感、推理与决策等多种认知功能,乃至拥有与人类学习者相似的学习能力。本文将通用人工智能系统作为机器学习者,考察人类教学原则对机器学习者的教育干预效果,探究机器教育的可能性。受控实验结果显示,教学时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能引发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记忆网络结构显著改变。这不仅证实了人类教学原则迁移至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可能性,也折射出存在贯通“人—机”的普适的、可证伪的教育客观规律。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学的原生创新仍相对乏力。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教育学研究对象,也拓宽了教育学研究边界。在通用人工智能框架下,认知机器不但能够而且也应该受到教育,用人类教育手段反哺人工智能将成为教育科学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教育科学也有望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书华 杨学成 曹静 郭景 隋越 李昊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智能化设备和服务在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制造业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应用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保持制造业劳动力资源优势所面临的挑战,开展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认为在智能化时代下,部分就业岗位产生机器替代效应,新技能的岗位需求和用工缺口形成,劳动力市场供给进入负增长常态化阶段,同时多种产业新业态的灵活就业渠道分流了部分高素质劳动力。着眼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对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影响,基于对国内3家机构的调研与201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发现,产业智能化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专利投入规模是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变化的3个关键因素。为此,从提高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的视角,提出强化统筹规划、推广新兴技术、加快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促进我国制造业就业结构优化,保持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彭欢
人工智能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进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对人类社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重构国家竞争格局。技术进步既有就业替代效应,也有就业创造效应。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技术进步,既符合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表现:以往技术进步主要替代人的体力,而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地替代人的脑力,但不会完全替代人类就业;人工智能会削弱低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的竞争优势,强化就业空间极化和技术极化现象,这对发展中国家拼资源、拼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模式和工业化战略构成了挑战。目前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和技术成长期,对就业的影响有限。但随着人工智能由弱人工智能阶段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由技术成长期发展到技术成熟期,对就业的影响将加大。为了促进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削弱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放大其就业创造效应,防范其就业社会风险,应前瞻性地采取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创业、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各项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