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5)
- 2023(3900)
- 2022(3199)
- 2021(3338)
- 2020(2529)
- 2019(5994)
- 2018(6389)
- 2017(9316)
- 2016(6407)
- 2015(6952)
- 2014(7291)
- 2013(6131)
- 2012(5549)
- 2011(5207)
- 2010(5473)
- 2009(4817)
- 2008(4811)
- 2007(4197)
- 2006(4084)
- 2005(3968)
- 学科
- 教育(19033)
- 济(13443)
- 经济(13416)
- 中国(11467)
- 管理(9231)
- 教学(7194)
- 理论(6900)
- 制(6666)
- 业(6507)
- 企(5789)
- 企业(5789)
- 学(5774)
- 体(5111)
- 体制(4450)
- 财(4375)
- 发(4163)
- 业经(4162)
- 农(4140)
- 地方(4033)
- 革(3883)
- 发展(3829)
- 展(3706)
- 研究(3657)
- 学法(3587)
- 教学法(3587)
- 改革(3584)
- 思想(3371)
- 政治(3310)
- 高等(3210)
- 银(3107)
- 机构
- 大学(75293)
- 学院(70714)
- 研究(33093)
- 教育(27825)
- 范(21407)
- 师范(21309)
- 济(20582)
- 经济(19805)
- 京(18804)
- 科学(18690)
- 中国(18662)
- 管理(17929)
- 师范大学(17916)
- 所(16822)
- 研究所(15197)
- 理学(14370)
- 理学院(14033)
- 江(13849)
- 管理学(13598)
- 管理学院(13406)
- 北京(13177)
- 职业(13016)
- 技术(12799)
- 中心(12719)
- 院(12360)
- 财(12275)
- 教育学(10642)
- 州(10367)
- 研究院(9646)
- 农(9275)
- 基金
- 项目(41223)
- 研究(38854)
- 科学(33051)
- 教育(26816)
- 基金(24707)
- 家(21267)
- 国家(20900)
- 社会(20731)
- 社会科(19207)
- 社会科学(19204)
- 编号(18743)
- 成果(18719)
- 课题(17395)
- 省(17358)
- 划(17267)
- 科学基金(16317)
- 年(14988)
- 规划(12111)
- 基金项目(11690)
- 重点(11479)
- 度(11120)
- 性(11103)
- 项目编号(10979)
- 部(10715)
- 发(10489)
- 研究成果(10095)
- 教育部(9854)
- 阶(9694)
- 段(9651)
- 阶段(9625)
共检索到133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培杰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教育"不等于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整体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创新发展。一是赋能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替代重复性的教育劳动,减轻教师负担,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开展伴随式的教育诊断,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效率;二是创新教育,打破标准化的教育体系,采用全流程的因材施教、精准化的教育治理和全景式的教育评测,助力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定制;三是重塑教育,突破学校、班级、学科的边界,推动教育从"去标准化"阶段迈向"去制度化"阶段。未来,没有照本宣科的教学,只有自我驱动的学习;没有墨守成规的教育管理,只有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没有考试分数,只有能力认证。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教育 未来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驰亮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阵地。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表征为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积累,观照学生价值理性的生成。然而,“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面临“教学主体”让渡“智能主体”,“技术颠覆”冲击“教学秩序”,“教学内容”脱节“智能社会”,“教学评价”偏离“育人本位”等现实挑战。基于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充分汲取人工智能的发展动能,厘清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实践逻辑,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推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向”,加快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注重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逻辑向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录
第一重境界: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度建设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指制度建设。具体说,就是指法律法规、制度规则、流程程序。"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理论,都是说制度建设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有一则小故事,一位喜欢中国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培杰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依靠标准化教育来批量生产人才的模式难以为继,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智慧教育是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转型,在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中提供适切学习机会,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智慧学习环境强调利用数据和算法来读懂学生、发现学生、服务学生,包括全面感知的学习场所、灵活创新的学校布局和深度交互的网络学习空间;智慧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重点开展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和无边界学习;智慧教育管理要破除"效率至上"的评价导向,充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慧教育 未来教育 变革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哲 王晴晴 王若昕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基本具备跨领域解决问题的文本生成能力,逐步接近通用人工智能。本研究对ChatGPT进行各项能力测评,发现其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水平,但在创造力方面,ChatGPT没有明显的创造力倾向偏好。在教学能力方面,ChatGPT已经能够通过中国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部分。可以预测,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四方面应用潜能,有望成为教师准备教育资源的助手、学生开展自主自学的助手、课堂增强学习互动的助手、课外作业自动批改的助手。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形成多元协同的“师—生—机”关系;推进“人机融合”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重塑课程体系结构与学习科学研究;全面关注“智能鸿沟”以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达 尹晨曦
人工智能重塑了人类的技能、工作任务乃至整个职业,形成了“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三重替代”效应,直接面对劳动市场和职业变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进行根本转型。一是适应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新需求,将培养“工具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二是应对“三重替代”效应的冲击,动态调整人才类型的供给结构。三是适应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新要求,通过变革传统课堂中教师、教法和教材三要素,逐步形成由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教师、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特性的教法和开发囊括人工智能不易替代的关键技能内容的教材所构成的新课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杰 廖捷 董海云
人工智能起源于人类自我解放的内在冲动。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审计的劳动形态将发生演变,人机协同劳动将成为未来审计作业的基本形态,对审计行业形成巨大冲击。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劳动形态演变;其次,围绕人机协同劳动形态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审计工作;再次,提出了审计对人工智能的适应,即人机协同的审计作业模式"人工智能+审计";最后,剖析了人工智能对审计职业的挑战,以及审计人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审计 适应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喜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管理,为此,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境界。大学管理有三重境界:一是依赖权力、责任与艺术的个人式管理;二是依赖规制、规范与文化认知的制度化管理;三是依赖精神、神话与大爱的文化管理。大学的管理境界决定了大学发展的境界。
关键词:
权力 制度 文化 境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风才
指出了工商管理硕士(MBA)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近年来MBA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围绕MBA案例教学的目标,提出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的概念,论证了不同境界案例教学与培养目标的匹配性,给出了简明的第三重境界案例教学方案,分析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的层级关系,总结了三重境界案例教学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园园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从初学到应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与成长中,我对会计的认识也经历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记得在上基础会计的第一堂课时,怀着对这个未知领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我的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飞速运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瑜
第一重境界,"乐教"。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要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必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世界事业的热爱的基础上,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走出自己的参考框架,进入客户的参考框架,发扬同理心,成为客户的"知音";积累众多的解决方案,成为客户的"专家";塑造形象,超值服务,赢得口碑,成为客户的"保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况玉书 刘永泽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高等会计教育的冲击,并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表明,仅靠知识和程序性的会计岗位将被计算机或机器人代替,而保留的由人执行的会计工作其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突显。目前,会计教育面临的压力:一是会计教育体系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较高期望;二是学校地位逐渐面临其他知识来源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供给侧改革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结构性需求,善用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教学方式,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世飞 张伟
在人工智能时代,英国为巩固这一领域的传统优势和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英国设立专门奖学金计划,利用留学市场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来英学习和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英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MOOC平台建设,不断整合校企资源,拓展实践性课程;在学科学位方面,英国推进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发展,同时实施现代学徒制式的人工智能硕士教育,扩增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授予点。技术革新时代,国家应构建灵活多元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高等教育也要坚守服务社会职责,贯彻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英国 高等教育 技术革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ChatGPT已成为教育界的热议话题,但大家对其应用和伦理的“浅”问题关注有余,对教育理论的“深”问题所言甚少。因此,提出正确的技术和理论框架支撑尤为迫切。本研究从技术论视角出发,基于专用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框架,阐明ChatGPT本质是工具性的专用人工智能系统,OpenNARS是具有认知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并澄清专用人工智能“拟人化”“污名化”及通用人工智能“万能化”“夸诞化”等误解;从本体论视角出发,说明人工智能与教育学双向融合的可能性,揭示ChatGPT成功背后隐藏的教育学“密码”,指出人工智能开启了教育学“人—机”二元主体的新时代;从认知论和方法论出发,描摹人工智能与教育学融合的双向路径,诠释两个学科范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机制和逻辑框架。作为彼此的学科理论突破口,教育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诠释视角和理论依据,人工智能为教育学带来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教育学真正的学术价值“隐秘而伟大”,但其学科地位与之潜能完全不匹配,不仅核心理论依赖其他学科“给养”,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饱受争议,甚至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也遭受质疑。今后,人工智能将因教育学而走得更远,教育学也将因人工智能夯实存立之基并取得科学性之争的胜利,成为打破学科边界、推动范式变革、促进学科融合的中间力量,最终掌握“大科学”时代的核心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