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8)
2023(11343)
2022(9574)
2021(8796)
2020(7537)
2019(16808)
2018(16233)
2017(30897)
2016(16359)
2015(17870)
2014(17309)
2013(16571)
2012(14703)
2011(12950)
2010(12310)
2009(10952)
2008(10152)
2007(8240)
2006(6676)
2005(5193)
作者
(46166)
(39021)
(38493)
(36442)
(24423)
(18729)
(17480)
(15418)
(14791)
(13132)
(13045)
(12945)
(12074)
(11978)
(11853)
(11810)
(11623)
(11479)
(11103)
(10931)
(9598)
(9325)
(9031)
(8813)
(8802)
(8555)
(8317)
(8300)
(7839)
(7679)
学科
(64587)
经济(64517)
管理(49064)
(47433)
(39041)
企业(39041)
方法(35012)
数学(31729)
数学方法(31337)
(18336)
(17019)
中国(15055)
业经(14225)
(12679)
贸易(12677)
(12417)
(12391)
农业(11776)
(11536)
财务(11504)
财务管理(11480)
技术(11251)
企业财务(10946)
环境(10773)
地方(10519)
(9569)
(9036)
理论(8927)
(8904)
(8330)
机构
大学(223780)
学院(223399)
管理(92757)
(91553)
经济(90006)
理学(83178)
理学院(82260)
管理学(80726)
管理学院(80326)
研究(68853)
中国(50483)
科学(44946)
(44468)
(41642)
业大(39172)
(38817)
农业(33275)
中心(33185)
(33000)
财经(32929)
研究所(30986)
(30448)
(29445)
经济学(28440)
(26396)
北京(26286)
经济学院(26104)
师范(25954)
(25522)
经济管理(25432)
基金
项目(171383)
科学(136743)
基金(129108)
研究(116617)
(115522)
国家(114615)
科学基金(99610)
社会(77493)
社会科(73757)
社会科学(73735)
基金项目(69668)
自然(68155)
自然科(66731)
自然科学(66712)
(66232)
自然科学基金(65562)
(56603)
教育(54164)
资助(51347)
编号(43905)
重点(38637)
(37739)
(36774)
(35684)
创新(34382)
科研(34284)
国家社会(33300)
计划(33260)
教育部(32538)
大学(31868)
期刊
(83190)
经济(83190)
研究(52823)
学报(40692)
科学(36513)
(35235)
中国(34958)
管理(32228)
大学(31087)
学学(30091)
(29654)
农业(24021)
技术(18950)
教育(15858)
财经(15523)
业经(14936)
(14756)
金融(14756)
经济研究(14338)
(13269)
(12906)
科技(11812)
问题(11715)
(11702)
业大(11362)
资源(10743)
技术经济(10623)
商业(10558)
统计(10297)
(10173)
共检索到290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增茂  王长峰  杨洪军  
当前很多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消费情境中,但部分顾客对人工智能存在厌恶与抗拒的态度。基于人工智能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情境,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人工智能拟人化水平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一验证了高拟人化比低拟人化的人工智能获得更高的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二验证了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即顾客在面对高拟人化的人工智能时,会因更近的心理距离产生更高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三验证了消费情境的调节作用,即对于享乐型消费情境,人工智能拟人化水平越高,顾客持续使用意愿越强,但对于功能型消费情境,高拟人化的人工智能并不能促使顾客产生更强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结论对企业优化人工智能服务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亚男  孙文强  吕晓将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服务接触过程、提高服务生产率。类人机器比服务员工更稳定,比自助服务技术更灵活、更具有适应性。研究首先通过在线评论数据挖掘获得顾客对智能机器人酒店偏好的现场证据(研究一),随后从真实酒店服务互动情景出发,通过2个预研究开发了服务互动情景模拟实验材料,通过调查实验方法依次验证了机器拟人化对顾客接受意愿的主效应(研究二),从思维感知理论角度探索了能动性、感受性的中介效应(研究三),最后扩大样本的多样性,从顾客性别角色角度详细讨论服务机器拟人化适用的边界条件(研究四)。研究结果表明:酒店服务互动中,拟人化人工智能机器更容易被顾客接受;能动性、感受性平行中介了拟人化对顾客接受意愿的影响过程;男性化角色并不会影响“能动性”的中介机制,而对于女性化较强的个体,机器的“感受性”反而会起到负面中介效用。研究丰富了拟人化在人工智能机器、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拓宽了思维感知理论的应用,补充了拟人化的负面效应研究,为服务机器拟人化设计、合理利用机器的拟人化特征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俪  许基南  沈鹏熠  
构建适当的要素品牌形象是促进要素供应商与消费者进行品牌沟通的一种有效策略。文章运用实验法,从心理距离和感知风险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分析要素品牌拟人化形象对终端品牌联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热情型还是能力型的要素品牌拟人化形象,均能显著影响终端品牌联想;要素品牌拟人化形象有助于拉近消费者与要素品牌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强终端品牌联想,且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受到消费者价值取向和性别的调节;要素品牌能力型拟人化形象能通过减少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来增强终端品牌联想,且不受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因此,要素供应商应善于运用要素品牌拟人化这种营销手段来促进要素品牌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通过热情型或能力型拟人化形象的塑造来强化终端品牌联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志勇  翟少铃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已渗透到服务消费中诸多方面,人工智能信息透明与顾客契合的关系亟须探索。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信息透明与顾客契合关系的理论框架,探讨顾客AI信任的中介效应以及AI拟人化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AI信息透明对顾客契合行为存在显著积极影响;根据中介效应分析,发现AI信任在AI信息透明对顾客契合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通过调节效应分析,发现AI拟人化调节AI信息透明与顾客AI信任的关系,AI拟人化调节AI信息透明与顾客契合的关系。基于此,在AI服务中的拟人化程度要可控,AI系统服务提供商既要加大AI服务信息透明度,也要重视顾客对AI信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飞  沙振权  
基于心理距离和成人玩兴的视角研究了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温暖和能力认知的关系。通过对福建三所高校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1)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的温暖和能力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距离分别在品牌拟人化与温暖和能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成人玩兴在品牌拟人化对温暖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而在品牌拟人化对能力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为企业品牌拟人化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飞  沙振权  
基于心理距离和成人玩兴的视角研究了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温暖和能力认知的关系。通过对福建三所高校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1)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的温暖和能力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距离分别在品牌拟人化与温暖和能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成人玩兴在品牌拟人化对温暖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而在品牌拟人化对能力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为企业品牌拟人化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欣  谢礼珊  黎冬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机器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许多服务机器人在设计上也会呈现出一些拟人化特征。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机器人拟人化水平是否能够影响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这一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文章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索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并检验服务胜任力和感知可爱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了不同旅游服务场景(酒店和机场),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如下:(1)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在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上存在差异,相比于低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高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能够让顾客产生更高的价值共创意愿。(2)顾客感知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在其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3)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对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控制感越高,顾客感知到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越强。(4)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的中介强度,即控制感越高,拟人化通过两个中介路径作用于价值共创意愿的效应则越强。该研究结论对人工智能在旅游服务中的理论探索和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者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来管理消费者的反馈,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利用在线评论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进行分析,引入智能机器人来辅助管理等。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影响,并探讨温暖感知与机器人执行任务属性在此过程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具有交互影响;温暖感知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执行任务属性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旭晖  苏晨  
基于归因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通过2个实验,探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程度(高vs.低)对顾客不满的影响以及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失败类型(过程失败vs.结果失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服务失败情境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会负向影响顾客不满;责任归因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影响顾客不满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服务失败类型调节了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对顾客不满的影响,并调节了责任归因的中介强度。研究结论可以为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制定服务机器人选用策略以及缓解机器人服务失败后顾客的负面反应(顾客不满)提供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潇潇   李云鹏   唐悦   谷慧敏  
基于恐怖谷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选取酒店礼宾问询和前台入住接待两类不同的服务场景,通过三组实验研究,探究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对情感型营销结果(顾客-机器人依恋)和交易型营销结果(顾客再次使用意向)的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有效强化情感型营销结果,即顾客-机器人依恋;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强化顾客的温暖与能力感知;进一步地,机器人外观拟人化通过感知温暖的中介作用影响顾客-机器人依恋和再次使用意向。此外,关系规范取向正向调节感知温暖对顾客-机器人依恋的影响关系;无论顾客的关系规范取向是情感导向还是交易导向,感知温暖在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和顾客-机器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得到加强。研究结论为酒店使用拟人化服务机器人重塑顾客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亚凤  蒋晶  胡左浩  
随着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拟人化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品牌在广告中所运用的拟人化语言往往暗示了品牌和消费者不同的关系,主要可分为伙伴型和仆人型两类;另一方面,消费者个性与特质的不同使其对不同关系类型的偏好存在差异。通过1个前测实验和3个正式实验,研究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当消费者权力距离信念较弱时,相较于仆人型拟人化品牌,对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更高;当权力距离信念较强时,对仆人型和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消费者的感知沟通风格恰当性中介了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在具体的营销沟通活动中,企业应该针对权力距离信念水平不同的人群和区域采用表达不同关系的拟人化语言,从而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沟通恰当性,最终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科  何云  
要素品牌化是要素生产商通过与最终消费者展开营销沟通,建立品牌、提升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策略。文章采用实验法考察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对含有该要素的成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品牌的拟人化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要素品牌的购买意愿。文章进一步将品牌拟人化区分为能力型和温情型,发现了要素品牌拟人化在不同成品类型的情景下对含有要素品牌的成品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并验证了感知流畅性对这一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要素制造商的营销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韬   陈梦圆   张天锴   赵非非   关钰桥  
[目的/意义]对人机交互失误情境下用户产生的情绪和态度展开研究,旨在验证人工智能拟人化理论的负面效应并探索交互式人工智能拟人化产生负面影响的缓解机制。[方法/过程]以人机交互失误为情境,基于期望一致性理论和拟人化理论,通过实验法分别从交互的结果失误和调用失误两个角度,探索了交互式人工智能不同的拟人化程度对用户产生负面态度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机交互失误时,高拟人化的交互式人工智能会加剧用户对其的厌恶感和负面态度。验证了算法可解释性能够缓解厌恶感和负面态度。综合上述分析,从人机交互健康长远发展角度,提出了人工智能应采用有限拟人化的设计框架和具有可解释性的算法架构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