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12)
- 2023(21141)
- 2022(18067)
- 2021(16623)
- 2020(14202)
- 2019(32210)
- 2018(31770)
- 2017(60874)
- 2016(32981)
- 2015(37033)
- 2014(36411)
- 2013(35553)
- 2012(32374)
- 2011(28838)
- 2010(28978)
- 2009(27119)
- 2008(26848)
- 2007(23979)
- 2006(21084)
- 2005(18875)
- 学科
- 济(134331)
- 经济(134148)
- 业(115901)
- 管理(110916)
- 企(102793)
- 企业(102793)
- 方法(63736)
- 数学(52946)
- 数学方法(52232)
- 财(43481)
- 农(39341)
- 业经(37467)
- 中国(34044)
- 务(30444)
- 财务(30355)
- 财务管理(30299)
- 制(29193)
- 企业财务(28816)
- 农业(27037)
- 技术(25464)
- 理论(24642)
- 学(24507)
- 贸(23371)
- 贸易(23359)
- 地方(22910)
- 易(22683)
- 和(22381)
- 划(21193)
- 体(21099)
- 银(20244)
- 机构
- 学院(469012)
- 大学(466072)
- 济(188561)
- 管理(188525)
- 经济(184614)
- 理学(162575)
- 理学院(160905)
- 管理学(158052)
- 管理学院(157181)
- 研究(147668)
- 中国(113657)
- 京(98291)
- 财(91838)
- 科学(89420)
- 农(73638)
- 财经(73058)
- 所(72736)
- 江(69865)
- 中心(68160)
- 业大(67825)
- 经(66432)
- 研究所(65490)
- 北京(61614)
- 范(58355)
- 师范(57796)
- 农业(57498)
- 经济学(57175)
- 州(55804)
- 财经大学(54260)
- 院(54049)
- 基金
- 项目(314154)
- 科学(248603)
- 研究(231401)
- 基金(229143)
- 家(198643)
- 国家(196813)
- 科学基金(171178)
- 社会(146972)
- 社会科(139373)
- 社会科学(139338)
- 省(122793)
- 基金项目(120621)
- 自然(111081)
- 自然科(108558)
- 自然科学(108533)
- 教育(107506)
- 自然科学基金(106603)
- 划(102153)
- 资助(95160)
- 编号(94415)
- 成果(75761)
- 重点(69708)
- 部(69546)
- 创(66618)
- 发(65570)
- 课题(64503)
- 创新(61735)
- 国家社会(60680)
- 教育部(60389)
- 科研(59967)
- 期刊
- 济(208144)
- 经济(208144)
- 研究(135709)
- 中国(88836)
- 财(75235)
- 管理(73721)
- 学报(69901)
- 农(67525)
- 科学(65316)
- 大学(54642)
- 学学(51566)
- 教育(50910)
- 农业(46572)
- 技术(44946)
- 融(40859)
- 金融(40859)
- 财经(36328)
- 业经(35597)
- 经济研究(32750)
- 经(31135)
- 问题(26702)
- 业(26337)
- 技术经济(24677)
- 统计(22298)
- 财会(22084)
- 科技(21975)
- 版(21906)
- 图书(21640)
- 现代(21612)
- 理论(21411)
共检索到690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娥 喻子君 夏静 唐少清
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和管理的融合,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化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过程。然而机器换人的担忧,以及机器替代人工引发的岗位结构和技能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以制造业企业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员工规模、结构、收入、学历水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制造业企业的员工规模和生产人员结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财务人员结构比例、销售人员结构比例、行政人员结构比例的关系不明显,与员工学历水平和员工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制造业 就业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啸 黄旭美
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劳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出,劳动需求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两部门任务模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率效应和对就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机制,考察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和产品替代弹性对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利用我国28个省份2003-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及强度,进一步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上,对制造业就业非线性影响。理论模型说明,在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其对制造业就业的替代将促进劳动力向服务业的流动;当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较大突破导致制造业生产率有巨大提升时,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效应会大于技术替代效应,劳动力回流入制造业。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的劳动力占比,但其生产率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抑制作用。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不足0. 0282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减少制造业就业占比0. 124%;反之,当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率增长幅度超过门限值时,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提升1%将增加制造业就业占比0. 179%。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在于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就业的挤出效应会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发生反转,促进制造业劳动力回流的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楼润平 麦诗诗 张昊
文章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化投资的量化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效应和协同机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资能够直接显著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协同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数字化互补理论”得到验证。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能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即竞争力在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影响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鑫鑫 韩先锋
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探究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制造业韧性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人工智能纳入提升制造业韧性分析框架,从抵抗力、恢复力、革新力三个维度构建制造业韧性指数,并利用200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人工智能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韧性提升,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特征,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和中部地区更为显著;(3)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直接增强制造业韧性,还能通过促进产业专业化集聚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间接对制造业韧性产生积极影响,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和模仿创新的传导路径还不明显;(4)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具有正向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动态演化特征,但这种网络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正向“N”型的门槛特征。本研究为新格局下政府和企业更好地释放人工智能赋能红利以及提升制造业发展韧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韧性 产业集聚 自主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晓霞 李恒
使用2009—2022年工业机器人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偏误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人工智能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人工智能集聚区、数字基础设施较好、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较低以及“一带一路”重点省份等区域,这一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门槛模型的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质量跨越单一门槛值,人工智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最优区间”,在最优区间内,人工智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最大。对此,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人工智能区域布局以及强化人力资本质量培育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林 王连军 袁立华
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技术效率角度出发,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不论是一般鼓励产业政策,还是重点鼓励产业政策,都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在低代理成本企业中显著为正,在高代理成本企业中并不显著。该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及代理问题是制约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内在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通过放松低代理成本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此外还发现,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技术效率。研究结果意味着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差别,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融资约束程度以及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豪 张杰 马俊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更高。精益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适度区间,适度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行业差异性,行业规模、毛利率是影响行业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精益库存管理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豪 张杰 马俊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更高。精益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适度区间,适度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行业差异性,行业规模、毛利率是影响行业差异的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精益库存管理 企业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洁雄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服务化对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企业主要存在8种服务化形式;中国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以及服务的资本、知识和技术强度低于美国;中国企业的服务化对其经营绩效存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美国企业只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促进企业从"制造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型;增强企业的服务运营能力;合理开展服务业务;提升服务能效是加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经营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荷锋 牟腊春
高管跨企业流动为企业获取战略性知识资源和进行战略学习提供了便利通道。文章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利用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检验了高管流动对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高管不同的跳槽方向导致的战略学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流动显著地推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而且,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战略学习呈现非对称的"马太效应",相对而言,表现优秀的"好"企业更容易成功地进行跨边界学习。
关键词:
高管流动 战略学习 知识转移 马太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荷锋 牟腊春
高管跨企业流动为企业获取战略性知识资源和进行战略学习提供了便利通道。文章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利用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检验了高管流动对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高管不同的跳槽方向导致的战略学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流动显著地推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而且,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战略学习呈现非对称的"马太效应",相对而言,表现优秀的"好"企业更容易成功地进行跨边界学习。
关键词:
高管流动 战略学习 知识转移 马太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荷锋 牟腊春
高管跨企业流动为企业获取战略性知识资源和进行战略学习提供了便利通道。文章基于知识转移视角,利用二手数据的收集方法,检验了高管流动对企业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高管不同的跳槽方向导致的战略学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流动显著地推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而且,基于高管流动的跨企业战略学习呈现非对称的"马太效应",相对而言,表现优秀的"好"企业更容易成功地进行跨边界学习。
关键词:
高管流动 战略学习 知识转移 马太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而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该理论,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由其异质性即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在出口和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两类企业中,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这一结论的经验检验文献已较为丰富,但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分9大行业验证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数据是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汪星星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文章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有效;理论分析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增加企业政府补贴实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制造业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化 制造业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工智能应用与企业就业吸纳——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基于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最低工资标准会诱发企业金融化吗?——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检验
管理层特征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有控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CEO权力与CEO薪酬——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行为的实证检验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公司治理的协同演进研究——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人工智能应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
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饮料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