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5)
2023(9273)
2022(7749)
2021(7262)
2020(5974)
2019(13134)
2018(12854)
2017(23736)
2016(13375)
2015(15361)
2014(15519)
2013(14802)
2012(14174)
2011(12959)
2010(13628)
2009(12331)
2008(12501)
2007(11766)
2006(10585)
2005(9810)
作者
(39681)
(32847)
(32844)
(31333)
(21335)
(15866)
(15116)
(12890)
(12455)
(12206)
(11180)
(11107)
(10826)
(10684)
(10516)
(10223)
(10046)
(9954)
(9620)
(9488)
(8491)
(8185)
(8179)
(7587)
(7451)
(7406)
(7372)
(7351)
(6772)
(6693)
学科
(52897)
经济(52843)
管理(40727)
(38683)
(32391)
企业(32391)
方法(18092)
中国(15479)
数学(15201)
(15178)
地方(14992)
技术(14944)
数学方法(14777)
(12220)
业经(11920)
教学(11591)
(11416)
理论(11292)
(11090)
(10278)
农业(10179)
(10061)
贸易(10053)
(9762)
地方经济(9096)
教育(8685)
(8392)
(8361)
银行(8344)
环境(8189)
机构
学院(193939)
大学(192347)
(75505)
经济(73562)
研究(71023)
管理(69941)
理学(58674)
理学院(57893)
管理学(56684)
管理学院(56252)
中国(52589)
科学(43366)
(42852)
(36835)
(35626)
研究所(33153)
(32554)
中心(32317)
(31052)
师范(30777)
(29888)
北京(27897)
财经(26563)
(26242)
(25964)
业大(25935)
技术(25288)
师范大学(24618)
(23877)
农业(23184)
基金
项目(120962)
科学(94461)
研究(93528)
基金(82986)
(72250)
国家(71597)
科学基金(60257)
社会(55671)
社会科(52725)
社会科学(52715)
(48892)
教育(45590)
基金项目(42135)
(41480)
编号(39782)
自然(37546)
自然科(36684)
自然科学(36675)
自然科学基金(35977)
资助(34707)
成果(34640)
课题(29920)
重点(28413)
(27772)
(26692)
(25376)
(24790)
项目编号(23943)
创新(23753)
(23719)
期刊
(91499)
经济(91499)
研究(63722)
中国(47819)
教育(39747)
管理(29633)
(27587)
学报(27432)
(27209)
科学(27100)
技术(23721)
大学(21564)
学学(19396)
农业(19320)
(19238)
金融(19238)
业经(13986)
经济研究(13959)
财经(12960)
(11725)
论坛(11725)
职业(11718)
(11314)
技术经济(11138)
图书(10909)
问题(10888)
(10797)
(10592)
科技(10333)
国际(10283)
共检索到315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但金凤  
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时代教学创新的重要变革力量,在美国学校教学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设计智能辅导系统实现问题解决精准化、引入机器学习技术确保活动设计个性化、创设智能虚拟现实促进课堂教学情境化、开发智能评估系统保障能力测评科学化等。美国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构建了联邦引领、高校跟进、社会协同的联动机制,并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实践落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麻斯亮  魏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给整个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智能投顾、智能信贷与监控预警、智能客服等创新型金融服务应运而生、不断拓展。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一是人工智能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削弱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多维度的复杂数据格式和庞大的数据量给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和发展带来困难;三是技术安全风险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深入应用的难度;四是金融监管机制跟不上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步伐。为此,要加强人工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人工智能技术(英文缩写“AI”),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性技术,更有学者将其视为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对文明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划时代技术。作为学术领域定义为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目前的研究范畴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志祯  张玲玲  徐雪迎  刘佳林  
能够自主"感知、理解、预测、行动"的人工智能是灵活强大的学习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技术的灵活性为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带来了挑战。合理的功能定位是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对其教学角色隐喻的分析对于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利用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选择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高影响力项目开展了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教学角色隐喻主要有辅导者、教练、评价者、协调者、联通者、同伴和学生七种。从历史发展与现状来看,占优势的为教练、评价者和辅导者等教师隐喻。从教学的完整过程看,人工智能尚无法比肩人类教师,但在"行动中"其表现并不逊色于人类个体,在很多情况下各有千秋。受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语义处理上的裹足不前,辅导者还难以像人类教师一样与学习者开展连续的自然语言对话,但教练、评价者、协调者、联通者、学生和同伴则更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的多媒体与网络数据计算、存储、交互能力,能够提供人类教师难以或无法提供的学习经验。未来,人工智能的教学角色隐喻将继续演化,呈现出分化与整合、从支持"学"到"学教"并重的总体趋势;智能教学系统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将日益显性化;将更重视与学习者建立与维持长期关系;人工智能将促进学习环境的虚实融合,提高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易子颜   廖新飞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品牌营销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需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推进品牌年轻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个性化营销策略、品牌形象塑造和消费者互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品牌自动更新等方式,可以极大提升品牌年轻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推进品牌年轻化的营销管理过程中,还面临着观念认知、基础能力建设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问题,需要企业着力破解技术崇拜,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并做好社会责任构建和伦理风险防范等具体工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家越  卢才武  黄玉森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迅速,学科范围从计算机科学向脑科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扩展,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论文比较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趋势,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知识图谱的理念,以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梳理2010年—2018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分别从年度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前沿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均经历繁荣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新一轮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昕宇  张冰冰  姚寅  何勤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使其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备受各界关注。目前,针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及其区域比较的研究较少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状况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估。本文将美国O*NET职业体系与《中国职业大典》进行匹配,利用O*NET各职业的技能特征评级和IFR年度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数据,运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分类器等方法 ,提取影响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关键职业技能特征变量,测算我国职业大典中各小类、中类和大类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率,并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七个大类职业的平均职业替代风险为63.23%,职业替代风险整体较高。进一步地,本文结合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在中类职业层面处于高替代风险的劳动力规模,检验了地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性别比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本文的测算结果能够为动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持,为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稳定就业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罗格研究院人工智能课题组  鲁钰锋  马涛  王斯文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推动了行业的革新。一批前沿科技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进行不断地尝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典型应用,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四种典型应用,对人工智能在税收征管领域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海霞  于静  宋子骥  
快餐业是现代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生产和生活的新手段,在快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六家中、西式快餐企业的经营、服务及智能化建设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餐饮环境及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改善提供具体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芬芳  卢霞  张威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新的模仿鸟类群体行为的智能优化算法,是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国际上仿生智能计算领域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仿生智能计算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应用》一书获广东科学技术学术专著项目“仿生智能计算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应用”(2017A030304010)资金资助,由高鹰,[美]高翔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陆泉   秦雨萱   陈静  
[目的 /意义]前沿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识别学术文献中潜在的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有助于发现驱动目标学科领域发展的创新机会,助力我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方法 /过程]基于组合创新思想与学术论文大数据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识别框架,首先基于主题模型和词向量模型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组合适配度指标,通过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对前沿技术的应用来评估目标学科领域主题与前沿技术搭配的合理性;其次基于前沿技术与目标学科领域主题的共现分析构建跨学科“技术—主题”组合新颖性指标,筛去新颖性不足的“技术—主题”组合,即可得到适配且新颖的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结果 /结论 ]根据构建的框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图情领域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共识别出14个适配且新颖的跨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图情领域主题”创新组合。结果表明该框架识别跨学科“技术—主题”创新组合的有效性,可为各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前瞻性指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子帅  王颖纯  刘燕权  
为推动图书馆服务与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融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内60所省级、省会图书馆,39所"985"高校图书馆进行电话访问和网站调查,对其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群  
近半年来,以ChatGPT为典型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热点,也引起人们对于其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浓厚兴趣。随着GPT-4吸收和整合广泛的智力资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海外机构已开始尝试使用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技术更快捷地洞察全球公司、行业、资产类别和资本市场等信息。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财富管理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是挑战还是机会?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怿平  
基于对我国智慧博物馆人工智能技术管理及应用实践的分析,发现我国智慧博物馆需进一步深化在人工智能管理与应用上的深度与广度,以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博物馆资源使用者主体性的前提下,提出根据本馆特色规划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化产品,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博物馆裸眼3D等新技术的呈现效果,加强对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多渠道加大对博物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博物馆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传播力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宇  陈珍珍  张建华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变革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人工智能技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微观作用机制,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会造成怎样的差异化影响,鲜有文献对此研究。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纳入多国—多阶段全球价值链竞争模型中,使用全球16个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后,发展中国家不仅更加难以在全球价值链上游阶段实现升级,甚至在其原本具有全球价值链分工比较优势的下游阶段也受到发达国家产业回流的不利冲击;但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创新资本投资,以及通过专业化技术培训促进劳动与智能化技术适配,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本文为中国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挑战、提升中国产业链发展韧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