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1)
2023(12390)
2022(9865)
2021(9265)
2020(7599)
2019(17049)
2018(16700)
2017(30652)
2016(16896)
2015(18850)
2014(18501)
2013(17975)
2012(15903)
2011(14172)
2010(14488)
2009(13268)
2008(13254)
2007(11828)
2006(10351)
2005(9225)
作者
(51011)
(42279)
(42180)
(39936)
(26916)
(20312)
(19018)
(16670)
(15842)
(14949)
(14508)
(14253)
(13595)
(13412)
(13014)
(13003)
(12879)
(12762)
(12317)
(12210)
(10795)
(10513)
(10312)
(9585)
(9560)
(9385)
(9357)
(9278)
(8517)
(8379)
学科
(63958)
经济(63896)
管理(59941)
(53651)
(46199)
企业(46199)
方法(32599)
数学(28579)
数学方法(28021)
(17668)
(17275)
中国(16768)
技术(16474)
业经(15362)
(13656)
理论(13093)
(12061)
农业(12053)
财务(12005)
财务管理(11983)
(11914)
(11743)
贸易(11736)
(11468)
企业财务(11324)
(10923)
(10887)
环境(10323)
(9841)
地方(9808)
机构
学院(237529)
大学(236927)
管理(96261)
(90301)
经济(88172)
理学(82342)
理学院(81461)
管理学(79791)
管理学院(79350)
研究(76364)
中国(59331)
科学(50751)
(50540)
(44062)
(40569)
业大(39893)
(39148)
(36313)
中心(36290)
研究所(36087)
农业(34926)
财经(31966)
北京(31517)
(29937)
师范(29479)
(29244)
(29181)
技术(28862)
(27837)
经济学(26443)
基金
项目(165930)
科学(129151)
基金(119069)
研究(115352)
(107074)
国家(106215)
科学基金(90532)
社会(72143)
社会科(68589)
社会科学(68566)
(65933)
基金项目(62535)
自然(61051)
自然科(59589)
自然科学(59573)
自然科学基金(58492)
(55729)
教育(54374)
资助(48694)
编号(46029)
重点(37658)
(35697)
(35261)
成果(35074)
(34356)
创新(33422)
计划(32016)
科研(32013)
课题(31927)
国家社会(30453)
期刊
(95249)
经济(95249)
研究(60934)
中国(51218)
学报(42953)
科学(38959)
管理(38235)
(37839)
(33056)
大学(31757)
学学(29860)
教育(27651)
技术(25975)
农业(25924)
(18277)
金融(18277)
(16661)
业经(15752)
财经(15413)
经济研究(15199)
技术经济(13775)
科技(13720)
图书(13387)
(13225)
(12781)
资源(12548)
统计(12188)
(11994)
问题(11781)
业大(11624)
共检索到34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建民  顾春节  杨红英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当前,代表最新技术力量的人工智能已进入工作场所。这些技术将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会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关注。本文采取弱技术决定论视角,重视技术的异质性、技术的应用以及情境的差异,循着"技术路线"-"技术应用"-"技术影响"-"模式变革"的框架展开研究。首先对人工智能三大技术流派进行介绍,通过纵向梳理三者的发展轨迹,深入对比三者的技术差异。接着从技术应用出发,逐一分析各流派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具体逻辑,并辨析这种影响是否会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最后,本文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究竟会演化为何种模式与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对甄别到的四种典型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介绍,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启示。本文通过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理论上丰富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组织研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琪  林佳怡  陈璐  刘军  
【目的/意义】数据挖掘、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智能化冲击,众多企业都尝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厘清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阐述AI技术的概念,介绍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并分析机遇和挑战。【结论/发现】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无偏评估下的针对性服务等优势,也存在着员工安全感缺失、劳动关系变革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优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细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琪  林佳怡  陈璐  刘军  
【目的/意义】数据挖掘、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智能化冲击,众多企业都尝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厘清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阐述AI技术的概念,介绍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并分析机遇和挑战。【结论/发现】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无偏评估下的针对性服务等优势,也存在着员工安全感缺失、劳动关系变革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优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细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文豪  霍伟伟  赵宜萱  王震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组织管理实践与研究中不容忽视的背景。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存在着更为复杂且不确定的影响模式。遗憾的是,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时,相应的学术研究却越发滞后。有鉴于此,《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年初策划了研究专刊并向学界同仁发布了征稿通知,最终于2022年第1期推出这一专刊。本专刊旨在多视角地呈现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本文除了介绍本期专刊的时代背景和文章概述,还提出了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议题的整体框架,从产业、组织、个体、算法、伦理与法律五个层面呈现了当前的一些研究议题。本文指出未来开展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需要聚焦在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后产生的"真问题"上,做到:(1)"发现真问题",开展根植于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交叉研究;(2)"研究真问题",突破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理论框架,从多学科理论视角提炼科学问题;(3)"真研究问题",使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性的研究;(4")真解决问题",探究智能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而形成适用于中国情境的智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及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剑锋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影响。人工智能与数字智能人也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和生产要素,是具有自学习、自进化、自我增值的新组织资本。伴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进入新的阶段,人与组织关系更加复杂、多变、混序化、个性化,人与智能人有望形成新智能灵魂伙伴关系。本文由此从组织资源、人机物关系、组织形态与组织机制、替代与创造效应、以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为组织迎接新一轮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启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钢  顾博  王兰  
具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次由"个人创业"到"公司创业"的转变。组织变革是实现这种创业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则是在员工层面具体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核心管理工具。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创业企业组织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策略的研究表明,中国创业企业并非简单零散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尤其在企业创业转型这一背景下,企业中确实存在具有明确目的并协调一致行动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组合。创业企业以此来转变员工的角色与行为,服务于组织变革的整体战略任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乾文  赵曙明  
对于追求创新战略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做出相应的匹配。本文从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实践出发,把基于创新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分为效果导向型与效率导向型两种实践模式,并探讨了对应两种实践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协同的条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凌玲  
本文认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尚难全面解释转型时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选择的复杂性。文章立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主义视角,运用战略驱动与制度影响两维度,构建了四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为引导我国企业建立适当的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禹  曾湘泉  
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梳理,本文提出了差异化HRM模式通过多元匹配和协同互补促进组织竞争优势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和相关证据,指出中国企业的HRM模式具有多模式杂糅并存的特征,并分别对承诺型、控制型、合作型与外包型这四种典型HRM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从组织公平、宏观体制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差异化视角可能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开放性的讨论,并就推进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礼华  孙业亮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重大修正,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上,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具有体系之别,又能够相互支撑,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融合之势,共同提升了人的价值,促进了社会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国权  
“人工智能+信用治理”作为智能时代信用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重塑,是一个社会技术复合系统,蕴含着必然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技术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在人工智能与信用治理的互嵌融合过程中,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人类决策与机器决策交互作用,由此形成了技术应用、智能决策、数据安全、主体参与和价值实现的边界约束。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信用治理”的乘数效应,需要恰当处理好信用治理客体、主体、载体、媒体和环境之间的共生互促关系,以技术向善赋能信用善治。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国权  
“人工智能+信用治理”作为智能时代信用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重塑,是一个社会技术复合系统,蕴含着必然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技术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在人工智能与信用治理的互嵌融合过程中,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人类决策与机器决策交互作用,由此形成了技术应用、智能决策、数据安全、主体参与和价值实现的边界约束。充分释放“人工智能+信用治理”的乘数效应,需要恰当处理好信用治理客体、主体、载体、媒体和环境之间的共生互促关系,以技术向善赋能信用善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沈天洋  
推动以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拥有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诸如国家战略、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凭借渗透性、协同性、替代性和创造性等技术经济特征能够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具有多维逻辑,包括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理论逻辑、通用目的技术引致生产力实现跃升的历史逻辑、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的现实逻辑。人工智能凭借数智属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具体映射在企业发展上分别呈现数据+应用场景人机协同模式、技术牵引价值链生态模式、组织平台化跨界融合模式。中国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进入应用落地的新阶段,面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比上不足”的阶段、场景建设广度和深度不足、算力服务供需不匹配、高质量中文数据匮乏、青年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整体处于探索阶段、行业规制成效显著但通用立法欠缺等应用层面问题,要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卡脖子”技术攻坚,推进场景开放创新,积极发展公共云突破算力边界,提升建设高质量中文语料库的能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创新复合型人才,并以包容审慎原则推动统一式立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远  彭哲  
知识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文档管理,也不等同于信息资源管理,它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进行知识管理必须要用到知识处理技术,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对知识管理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将更加紧密联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樊友平  张才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影响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本质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并构建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闭环模式。本文同时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闭环模式的效果,以及未来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要求,旨在帮助人们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