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5)
2023(7501)
2022(6282)
2021(5773)
2020(4733)
2019(9835)
2018(9809)
2017(18193)
2016(9411)
2015(10357)
2014(9716)
2013(8970)
2012(8039)
2011(7273)
2010(7308)
2009(6978)
2008(6519)
2007(5878)
2006(5110)
2005(4580)
作者
(25783)
(21294)
(21283)
(20330)
(13492)
(10207)
(9810)
(8302)
(8016)
(7661)
(7238)
(7182)
(6757)
(6660)
(6599)
(6556)
(6472)
(6400)
(6358)
(6247)
(5290)
(5210)
(5063)
(4888)
(4861)
(4837)
(4711)
(4704)
(4282)
(4267)
学科
管理(35017)
(33630)
经济(33592)
(32069)
(28148)
企业(28148)
技术(13593)
方法(12320)
(10596)
(10063)
业经(9929)
数学(9904)
数学方法(9751)
中国(8619)
(7899)
技术管理(7610)
(7440)
财务(7418)
财务管理(7406)
企业财务(7086)
理论(7071)
农业(7070)
(7058)
(6686)
(6662)
贸易(6658)
(6479)
信息(6397)
环境(6273)
(5942)
机构
学院(130075)
大学(127369)
管理(52726)
(48042)
经济(46898)
理学(44801)
理学院(44424)
管理学(43740)
管理学院(43495)
研究(41152)
中国(30384)
(26304)
科学(24672)
(22378)
中心(20135)
(19619)
(19582)
(19432)
业大(18760)
财经(17737)
研究所(17621)
技术(17076)
(16674)
师范(16526)
(16213)
北京(16123)
(16029)
(15503)
农业(14819)
经济学(13477)
基金
项目(89275)
科学(70426)
研究(68803)
基金(63442)
(55405)
国家(54959)
科学基金(47420)
社会(43079)
社会科(40812)
社会科学(40802)
(35685)
基金项目(33075)
教育(31486)
编号(30306)
(29500)
自然(29452)
自然科(28713)
自然科学(28705)
自然科学基金(28179)
成果(24802)
资助(24563)
重点(20017)
(19739)
项目编号(19705)
课题(19477)
(19089)
(18968)
创新(18497)
国家社会(18093)
(17675)
期刊
(54654)
经济(54654)
研究(33974)
中国(26589)
学报(19377)
管理(19163)
(18663)
(18379)
科学(17961)
教育(16692)
技术(14595)
大学(14418)
学学(13305)
农业(13014)
图书(11570)
业经(10692)
(9467)
金融(9467)
经济研究(8664)
情报(8541)
科技(8283)
财经(8226)
(8034)
论坛(8034)
书馆(7748)
图书馆(7748)
技术经济(7264)
(7116)
职业(6752)
(6591)
共检索到19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细江  
相较于传统的管理型治理,网络空间更趋于合作型的多元治理。个人信息蕴含信息保护和信息自由,法律是最低要求和权威保障。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宜形成以公法手段为主导的统一立法,尊重市场的多元选择,不可忽视个体承诺、行业自律等社群规范的内生激励,结合动态的技术发展,运用认证、标记、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设计,以此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交互架构,促进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磊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生成的内容在质量、效率以及多样性等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在于大模型,基础在于数据,核心在于算法,而实现则在于算力。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数据信息泄露、模型算法安全、生成内容偏颇、技术违法滥用等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地影响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用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等多元治理主体应当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服务提供等全流程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在有效应对现实违法行为或潜在安全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元聪  张馨予  
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侵犯个人信息的典型表现、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政府干预面临的困境,认为我国应致力于追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协调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在法律制定与修改、行业自治、跨境合作以及监管模式等方面选择更有实效的路径,从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开亮   刘祖兵  
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观层面,我国现有民事法律无力于数据安全治理,刑事法律缺乏明确的违法计量标准,由行政法规挑起数据法治大梁。微观层面,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对被侵权人加以不合理的举证义务,司法救济路径单一,不利于权利救济。选择风险控制路径,从算法协议透明化、治理场景化和多方位协同化应对信息关联违法等方面展开制度构建,引入个人敏感数据单独监管制度和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破解该困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占美松  高祯憬  康均  高军  
人工智能极大地提高了财产和物资的技术属性,但无论其怎么发展,也改变不了私人占有财产之人性本源,人类永远需要会计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其分工与协作,因此,会计不会消亡。高新技术会导致企业的交易和业务越来越复杂,也会导致组织会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生变化,其业务处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人类可能需要利用人工智能修正会计的不足,故会计的各个方面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智能化和大数据化不是会计特别是财务会计的终点,而是其新的起点,会计将进入崭新的时代,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勇   周艳榕   黄启新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员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行为策略、发生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采用多时点、多来源方法收集305名领导与下属配对数据,使用阶层回归分析数据。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诱发员工的主动学习行为;(2)工作不安全感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员工的主动学习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学习行为产生的间接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飞  刘家旗  付雅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利用2006—2019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阈值后,其碳减排效应逐渐凸显;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减排;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技术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而在中部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对碳排放发挥持续促进作用。因此,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需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正确引导人工智能在碳减排领域的研发应用,针对不同区域实际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毅  吴瑶  谭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它对于依赖网络媒介的成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进学习体验、完善学习评价方式,还将进一步推动个性化学习从理念走向实践。全面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学习中的成功案例,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成人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并进一步指出了未来的影响趋势,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琪  林佳怡  陈璐  刘军  
【目的/意义】数据挖掘、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智能化冲击,众多企业都尝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厘清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阐述AI技术的概念,介绍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并分析机遇和挑战。【结论/发现】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无偏评估下的针对性服务等优势,也存在着员工安全感缺失、劳动关系变革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优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细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琪  林佳怡  陈璐  刘军  
【目的/意义】数据挖掘、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智能化冲击,众多企业都尝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厘清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通过梳理AI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阐述AI技术的概念,介绍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并分析机遇和挑战。【结论/发现】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供无偏评估下的针对性服务等优势,也存在着员工安全感缺失、劳动关系变革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基础,优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技术,细化AI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仲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数据,对于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是个人信息汇聚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海量的内外部数据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新春  董长瑞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形态。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直击资本主义要害,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进行考察,为我们研究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下,劳动主体、劳动内涵、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劳动的社会功能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并通过生产系统载体变革,催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机遇。这种变化为技术革命中停滞过剩人口向"完整的人"过渡提供了条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兴行业将逐渐兴起,劳动由生存手段向发展手段转变越来越明显,教育与生产深度融合将是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方式—人的发展"这一哲学纽带的新模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昊   董直庆  
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均等地应用于不同生产领域,现有文献并未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会偏向应用于哪个行业,并对就业结构产生何种偏向性影响。文章基于天眼查企业信息数据库,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爬取的人工智能专利行业数据,构建行业层面人工智能指数,从上市公司层面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就业筛选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岗位和技能的双重偏向效应,这源于制造业智能化创新产出差异导致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差距,诱发岗位和技能就业偏向,尤其会显著提高非程式化认知型岗位劳动占比,引致就业结构出现“单极化”趋势,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技术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就业存在非对称影响,更偏向于提高智能型和科技型企业高端技能劳动就业,而国有企业表现出对低端、中端技能劳动就业的保护。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间存在明显的涟漪效应,这有助于强化其技能和岗位的选择性偏向,新冠疫情则会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技术对中端技能劳动就业冲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成为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开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汪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专家组组长)1986年,我国的863高技术计划正式启动了,并把“智能计算机系统”列为信息领域的主题之一。1987年初,成立了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不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爱清  朱凯达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税收风险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平台和创新性思路。"人工智能+税收风险管理"在税务稽查筛选中极具优势,文章选择Bagging和SVM两种计算机算法预测逃税模型,构建了预测指标,快速且精确地对实例进行聚类,将出现明显异常的小类识别为异常,判断其存在税收风险。该模型可在税务稽查中筛选重点企业和可疑业务,以减少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税务稽查命中率。人工智能与税收风险管理的结合必将是未来提高税收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