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3)
2023(18670)
2022(16088)
2021(14651)
2020(12452)
2019(28184)
2018(27698)
2017(53044)
2016(28612)
2015(31705)
2014(31429)
2013(31260)
2012(28629)
2011(26272)
2010(26225)
2009(24389)
2008(23732)
2007(20966)
2006(18631)
2005(16726)
作者
(85255)
(71223)
(70537)
(67153)
(45262)
(34035)
(31925)
(27751)
(27025)
(25353)
(24243)
(23789)
(22829)
(22526)
(22072)
(21823)
(21097)
(21060)
(20365)
(20319)
(17848)
(17596)
(17186)
(16284)
(15959)
(15696)
(15693)
(15519)
(14411)
(13784)
学科
(127653)
经济(127495)
管理(85182)
(77400)
(64870)
企业(64870)
方法(51377)
数学(44257)
数学方法(43764)
(31524)
中国(31296)
(30294)
(28253)
业经(27107)
地方(26661)
(25103)
(20715)
贸易(20702)
农业(20223)
(20032)
理论(19002)
环境(18940)
(18925)
财务(18848)
财务管理(18813)
(18694)
(18474)
银行(18401)
(18293)
金融(18289)
机构
大学(416718)
学院(411372)
(171378)
经济(167850)
管理(158474)
研究(144697)
理学(137093)
理学院(135517)
管理学(133150)
管理学院(132393)
中国(105960)
科学(89161)
(88465)
(79591)
(73676)
(71163)
研究所(67042)
中心(63835)
业大(63820)
财经(63156)
(60839)
(57329)
北京(55806)
农业(55751)
(53359)
经济学(52847)
师范(52765)
(52234)
(48155)
经济学院(47360)
基金
项目(280919)
科学(219841)
基金(204544)
研究(201061)
(180534)
国家(179074)
科学基金(152336)
社会(128707)
社会科(122048)
社会科学(122017)
(108720)
基金项目(108277)
自然(99264)
自然科(96922)
自然科学(96895)
自然科学基金(95133)
(91934)
教育(91522)
资助(83628)
编号(79576)
成果(64943)
重点(63417)
(61823)
(59794)
(58391)
课题(55308)
创新(54616)
科研(53779)
国家社会(53654)
教育部(52979)
期刊
(192190)
经济(192190)
研究(125589)
中国(80039)
学报(72070)
(64299)
科学(62955)
(61159)
管理(59627)
大学(54150)
学学(50834)
农业(43233)
教育(42313)
(35515)
金融(35515)
技术(34123)
财经(31907)
经济研究(31802)
业经(29340)
(27440)
问题(24570)
(22134)
图书(21138)
技术经济(20546)
科技(20265)
(20029)
理论(19201)
(18754)
业大(18202)
现代(17934)
共检索到614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龙鹏  张兴叶  
对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理论研究上,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任务模型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人工智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在OLG模型从微观层面出发,认为人工智能会对经济长期增长带来负面效应。在实证研究上,变量衡量指标的不一致和生产率测算指标的不同是导致结论出现分歧的重要原因。从不同行业来看,人工智能对重复性较高、生产成本攀升、资本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就服务业而言,人工智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比生活性服务业更显著,但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从不同区域来看,理论研究认为人工智能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微乎其微。在我国,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还存在争议。在作用机制上,人工智能主要通过生产要素优化、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经济环境所组成的三条路径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楠  刘湘丽  樊围国  丁微  
相比自动化对体力劳动的替代,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过改变劳动分工与人力资本价值结构将更为彻底地颠覆未来就业市场。为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本文以矛盾对立视角剖析人工智能与就业领域的对立观点、分歧观点与新观点,前瞻解决分歧的思路与方法 ,研究发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关键在于大范围重组工作任务并改变工作技能标准,通过技能溢价加重了就业极化、收入不平等现象,而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削弱了低技能工人从劳动产品中获得生存资料的能力,加强了高技能工人从劳动产品中获得生存资料的能力,人力资本积累的差距日益拉大。然而,人工智能重塑任务与技能的路径仍不明确,现有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也存在局限。未来要加强微观层次异质性研究探讨人机融合工作方式与通识技能结构调整对高质量就业的积极作用,为人工智能赋予新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燕萍  陶娜娜  
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组织广泛应用,但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水平尚未达到预期,研究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献研究出发,厘清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内涵及其测量和研究方法 ,梳理了技术采纳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按行业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现有研究,建立了组织及个体的人工智能技术采纳、持续采纳理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整合技术-组织-环境框架、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及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探究了环境、技术及组织和个体因素对员工采纳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途径,构建了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多层动态影响模型,最后提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丰富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铺垫,也为企业采纳人工智能技术和激发员工持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刚  孙婉璐  
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新的产业模式的同时,也会对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变化。文章从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就业均衡、劳动力市场结构、收入分配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四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出了为缓解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负面冲击的相关政策建议。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空白,对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杰英  
信任是个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信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首先明确了目前信任研究的范畴:信任机制与信任度量。然后分别回顾并总结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总结经济学视角下信任研究的总体框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晖  岳树民  
本文全面地阐述了"营改增"的经济效应,着重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变化、财税体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作用。剖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观点、分歧与原因。结合文献及改革趋势,认为需通过减并税率、清理税收优惠,以进一步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针对部分行业对过渡性政策表现出的不适或政策缺位,未来应逐步完善立法、慎发过渡性政策;此外,结合国内外税制变动趋势应加强征管、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洪嵩   盛思晗   王茜   王帅   龚志毅  
在有关人工智能对就业、产业融合、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与日俱增背景下,从人工智能对就业、经济增长、产业融合应用等多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3—2022年的1 908篇中外文文献,从发文量、文献刊载期刊、研究机构、合作网络、核心作者等角度,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识别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特征。在研究进程上,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于2017年后数量大幅增长,呈现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特征,且国外跨学科合作相较于国内而言更加密切,国内相关研究合作网络尚处于初始构建阶段,成效尚不明显。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探究人工智能对就业、产业融合及经济增长影响等三大领域,且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在研究方法上,相关研究呈现出“定性—建模—实证”的发展脉络,实证研究渐成主流,但对于人工智能指标的选取及度量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未来可进一步围绕人工智能指标选取及测度、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模式改变及人工智能政策分析等开展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ariarosaria Comunale  
本文梳理人工智能(AI)对经济影响的学术文献,并以此分析当前有关AI技术的监管情况和监管政策。其中,AI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生产力和收入不平等方面,而对AI的监管则涉及市场竞争、数据隐私、版权、国家安全、道德问题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结果发现:理论研究一致认为,AI将影响大多数职业并改变经济增长路径,但在就业和生产率影响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尚无定论;各国的AI监管范围和方法大相径庭,面临着难以取舍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斌  巴曙松  
PE作为一种专注于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方式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参与产业转型、促进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的资本力量。本文从广义PE的角度,对PE运作机制中资本来源、治理结构、市场运行方式及其对企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界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不统一。基于经济学、法律、哲学、批判法学、女性主义、比较分析、博弈论和心理学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在不断修正法律经济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法律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使法律经济学的触角几乎遍及了法律和法学的每一个领域,并使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充实和拓展。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体察和审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法律制度的变革与演进,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伟伟  
飞地经济是一种能有效突破属地化管理原则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得到大范围实践推广,在获得国家明确鼓励支持后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内学者对我国飞地经济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解读,且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重点介绍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的特征、类型和效应,以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最后合理提出飞地经济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普万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贫困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贫困的内涵、度量和类型,减贫战略及其演进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宏观上将减贫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微观上将瞄准机制直接瞄准穷人和进行制度扶贫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大强  皮建才  
我国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长期落后于产品的市场化进程,由此出现了资源错配现象。文章对国内外关于要素价格扭曲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会造成生产活动的低效率。具体来看,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长期来看降低了生产率,不利于社会的充分就业,妨碍了企业创新,损害了出口竞争力以及抑制了高质量FDI的流入。对我国来说,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由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最后,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晖蓉  
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强调金融部门能够动员储蓄,评价项目,管理风险,监督借款者,便利交易,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969年Goldsmith和1973年McKinnon、Shaw首先实证了金融和经济的密切关系,二者的关系也得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内生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再金  
自从2003年我国提出物业税改革的设想后,物业税改革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分析物业税改革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当前讨论的重点之一。物业税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地方政府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激励,提高地方公共财政的效率;物业税改革在短期内会降低房价,不过幅度不会太大,也不会降低购房者的负担;物业税改革还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由土地批租制度带来的地方政府"寅吃卯粮"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