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8)
- 2023(14046)
- 2022(11531)
- 2021(10752)
- 2020(9079)
- 2019(20365)
- 2018(19285)
- 2017(36496)
- 2016(19415)
- 2015(21671)
- 2014(20894)
- 2013(20609)
- 2012(19264)
- 2011(17071)
- 2010(17068)
- 2009(16155)
- 2008(15508)
- 2007(13549)
- 2006(11603)
- 2005(10526)
- 学科
- 济(80261)
- 经济(80168)
- 业(58402)
- 管理(56881)
- 企(47034)
- 企业(47034)
- 方法(39464)
- 数学(36342)
- 数学方法(36061)
- 中国(29295)
- 财(28617)
- 融(28316)
- 金融(28314)
- 银(25906)
- 银行(25869)
- 行(24821)
- 农(21579)
- 务(20166)
- 财务(20143)
- 财务管理(20098)
- 企业财务(19293)
- 贸(18702)
- 贸易(18689)
- 易(18322)
- 制(18277)
- 业经(16661)
- 农业(14977)
- 地方(14386)
- 学(13862)
- 体(11840)
- 机构
- 大学(272185)
- 学院(269695)
- 济(122665)
- 经济(120661)
- 管理(102160)
- 研究(95764)
- 理学(88567)
- 理学院(87630)
- 管理学(86312)
- 管理学院(85828)
- 中国(82297)
- 财(58664)
- 京(57077)
- 科学(55074)
- 农(48151)
- 所(47955)
- 财经(46848)
- 中心(46178)
- 研究所(43686)
- 经(43006)
- 经济学(40696)
- 业大(39921)
- 农业(37931)
- 江(37782)
- 经济学院(37179)
- 北京(36481)
- 财经大学(35374)
- 院(34196)
- 范(31290)
- 师范(30859)
- 基金
- 项目(183575)
- 科学(144670)
- 基金(137671)
- 研究(130834)
- 家(122684)
- 国家(121346)
- 科学基金(102847)
- 社会(87481)
- 社会科(83397)
- 社会科学(83375)
- 基金项目(71739)
- 省(67620)
- 自然(65341)
- 自然科(63890)
- 自然科学(63868)
- 自然科学基金(62817)
- 教育(58961)
- 划(58130)
- 资助(57075)
- 编号(49010)
- 部(42297)
- 重点(41925)
- 成果(39818)
- 发(39192)
- 创(39068)
- 国家社会(38597)
- 创新(36683)
- 教育部(36637)
- 科研(36007)
- 大学(35080)
- 期刊
- 济(122621)
- 经济(122621)
- 研究(81088)
- 中国(52414)
- 财(47906)
- 学报(45431)
- 农(42374)
- 融(42360)
- 金融(42360)
- 科学(40605)
- 管理(35728)
- 大学(34646)
- 学学(33149)
- 农业(27794)
- 财经(24013)
- 经济研究(22332)
- 教育(20805)
- 经(20546)
- 技术(19621)
- 业经(17275)
- 贸(16438)
- 业(16286)
- 问题(16144)
- 国际(15426)
- 世界(15301)
- 统计(13505)
- 版(13374)
- 技术经济(12872)
- 财会(12716)
- 会计(12381)
共检索到40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常青 涂钰珺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家庭债务的影响,并从信贷供求渠道验证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抑制了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更容易抑制户主为低教育水平的家庭、农村户口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低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家庭的债务扩张。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通过紧缩信贷供给从而抑制了家庭债务上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许豪 张双双
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会显著降低家庭股票投资的广度与深度,而对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无显著影响;育有男孩的家庭会显著降低对股票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倾向,而育有女孩的家庭则与之相反;二孩家庭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且相关的异质性、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屹立
家庭的负债能够平滑收入、促进消费而提高个体福利,但也可能带来相应的财务压力从而降低福利水平。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债务对幸福感有负面影响,但这是由非银行债务带来的。分群样本检验发现,家庭债务对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低收入群体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也均是由非银行债务带来的。高收入群体没有受到债务的显著影响,而银行负债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有显著正面作用。进一步提升普通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对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幸福感 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屹立
家庭的负债能够平滑收入、促进消费而提高个体福利,但也可能带来相应的财务压力从而降低福利水平。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债务对幸福感有负面影响,但这是由非银行债务带来的。分群样本检验发现,家庭债务对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低收入群体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也均是由非银行债务带来的。高收入群体没有受到债务的显著影响,而银行负债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有显著正面作用。进一步提升普通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对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幸福感 福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卢昂荻 卢文益 刘仁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增强,而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的变化会影响微观个体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本文将Frey&Osborne(2017)计算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概率的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相匹配,考察个体职业受到人工智能冲击概率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家庭户主职业受人工智能冲击较大时,家庭更倾向于不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并且保持更高的储蓄率,该影响主要存在于户主为男性、低教育、年轻组以及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机制分析表明,家庭经济脆弱性即落入社会贫困线以下的概率、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的参与度是职业替代率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可能途径,职业可替代性更强的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脆弱性、更少参与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具有更保守的投资偏好,降低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本文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职业替代对家庭金融不平等影响的直接证据,对我国在新技术冲击下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芳 吴雨 魏昭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网络购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会促进家庭总消费,降低家庭储蓄率。按购物途径将家庭消费分为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家庭群体来看,对于富裕家庭,网络购物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大,对线下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对家庭网络购物动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收入和资产的增加,家庭更可能因为便利性和商品服务的多样性而选择网络购物。由此可见,网络购物对家庭总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多地是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扩大消费市场供给从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芳 吴雨 魏昭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网络购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会促进家庭总消费,降低家庭储蓄率。按购物途径将家庭消费分为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家庭群体来看,对于富裕家庭,网络购物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大,对线下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对家庭网络购物动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收入和资产的增加,家庭更可能因为便利性和商品服务的多样性而选择网络购物。由此可见,网络购物对家庭总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多地是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扩大消费市场供给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的。本文研究为利用“互联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南永清 臧旭恒 姚健
促进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的重要战略基点。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提升有效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和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消费结构中基础型消费而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家庭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家庭总体消费和发展型消费,通货膨胀认知消费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发展型消费领域,金融素养提升更有助于中老年家庭消费潜力释放和优化升级。金融素养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及提升投资收益等渠道对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结构升级发挥作用,此外不同于一般认知能力,金融素养消费效应充分体现了金融知识属性和金融决策内涵。通过采用评分累加金融素养指标和剔除耐用品的消费指标,从样本中剔除拥有金融投资经验家庭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内生性等做法,验证研究结果稳健可靠。本文研究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行健 周利
本文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且这一促进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家庭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除覆盖广度外,使用深度以及使用深度指标中支付、保险与货币基金这三个子指标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便利居民支付两种机制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3)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将数据集替换为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结论比较稳健和可靠;(4)人力资本差异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当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强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样本期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5)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衣着、居住、日用品、交通通信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6)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仅仅促进了中低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而对高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却存在不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增加了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需提防居民家庭债务的过度和过快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琼 王毅鹏
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能有效降低民间借贷风险,是我国民间借贷规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条件混合过程(CMP)方法改进的Ordered Probit模型从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三个维度研究社会资本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维度中,有效社会网络的扩大能够降低民间借贷风险,强社会网络加剧民间借贷风险;社会规范维度中,金融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信任维度中,家庭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有助于降低民间借贷风险。进一步讨论社会资本对不同民间借贷类型风险的异质性影响,发现随着借贷范围扩大,社会网络降低民间借贷风险的作用出现弱化,而社会规范和信任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则更有助于降低民间借贷风险。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风险 异质性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志超 仇化 公雪
“新基建”推动了数字技术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利用数字技术红利,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平衡面板,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使用对灵活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手机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接入工具,能显著促进个体参与非正规就业和个体经营就业,并提高此类就业收入。智能手机使用对灵活就业的影响呈现工作性质、劳动者特征和地区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获取、社交活动是智能手机使用影响灵活就业的可能渠道。智能手机使用范围越广,个体从事灵活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智能手机使用能促进商户成为“码商”,对提高工商业经营绩效有积极作用。本文能为分析数字经济的就业红利,促进灵活就业发展,全面稳定就业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灵活就业 收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以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邻里效应对家庭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城镇、大规模家庭和低医疗负担家庭,农村、小规模家庭和高医疗负担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强化了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家庭财富 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家庭财富 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粟勤 雷海波 邓小艳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对于家庭基本金融服务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冲击下银行竞争促进了家庭银行账户、存款和信贷等基本金融服务的使用,提高了家庭金融包容水平;银行从供给侧进行渠道创新是上述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并且,偏好风险、高教育水平、高金融知识、高收入和城镇地区家庭从银行竞争中受益更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工智能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来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经验证据
女性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家庭消费——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
购房行为与家庭金融资产——来自CHFS的准实验证据
外贸是否会带来工资差距及技能极化?——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经验证据
社会养老保险与我国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证据
地区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家庭债务?——基于信贷供求视角的经验证据
农村成长经历会影响城镇家庭储蓄率吗?——来自CHFS 2019的经验证据
社会互动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