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5)
- 2023(15296)
- 2022(12745)
- 2021(11809)
- 2020(10170)
- 2019(22650)
- 2018(22501)
- 2017(43465)
- 2016(23639)
- 2015(26217)
- 2014(25915)
- 2013(25357)
- 2012(22771)
- 2011(20214)
- 2010(20592)
- 2009(19439)
- 2008(19719)
- 2007(17915)
- 2006(15741)
- 2005(14462)
- 学科
- 济(100092)
- 经济(99940)
- 业(98329)
- 企(88562)
- 企业(88562)
- 管理(87902)
- 方法(46840)
- 数学(38047)
- 数学方法(37418)
- 财(34829)
- 业经(32201)
- 农(31579)
- 务(24872)
- 制(24834)
- 财务(24819)
- 财务管理(24783)
- 中国(23753)
- 企业财务(23534)
- 农业(22515)
- 技术(20026)
- 体(18396)
- 理论(18289)
- 划(17878)
- 贸(17313)
- 贸易(17303)
- 策(17151)
- 易(16856)
- 学(16505)
- 和(16231)
- 体制(15791)
- 机构
- 学院(343284)
- 大学(337517)
- 济(142050)
- 经济(139348)
- 管理(137843)
- 理学(119345)
- 理学院(118143)
- 管理学(115970)
- 管理学院(115347)
- 研究(107106)
- 中国(85057)
- 京(70595)
- 财(69010)
- 科学(66153)
- 农(62349)
- 所(54305)
- 财经(54140)
- 业大(53520)
- 江(52575)
- 农业(49165)
- 经(49115)
- 中心(49083)
- 研究所(48908)
- 北京(43833)
- 经济学(42924)
- 州(40930)
- 财经大学(39887)
- 院(39022)
- 经济学院(38777)
- 商学(38431)
- 基金
- 项目(226915)
- 科学(179757)
- 基金(166807)
- 研究(160723)
- 家(146384)
- 国家(145135)
- 科学基金(126227)
- 社会(103927)
- 社会科(98678)
- 社会科学(98653)
- 省(90177)
- 基金项目(87982)
- 自然(83946)
- 自然科(82133)
- 自然科学(82107)
- 自然科学基金(80718)
- 划(74521)
- 教育(74024)
- 资助(69044)
- 编号(62946)
- 重点(50982)
- 创(50117)
- 部(49564)
- 成果(49002)
- 发(47218)
- 业(46731)
- 创新(46149)
- 制(44762)
- 科研(43798)
- 课题(43548)
- 期刊
- 济(158176)
- 经济(158176)
- 研究(94542)
- 中国(67659)
- 财(58792)
- 农(57338)
- 管理(56740)
- 学报(54173)
- 科学(50822)
- 大学(41960)
- 学学(40452)
- 农业(38557)
- 技术(31991)
- 融(30744)
- 金融(30744)
- 教育(28954)
- 业经(28023)
- 财经(27672)
- 经济研究(25121)
- 经(23778)
- 业(22987)
- 问题(20420)
- 技术经济(19262)
- 财会(17407)
- 统计(17340)
- 版(16765)
- 商业(16746)
- 策(16698)
- 科技(16304)
- 现代(16234)
共检索到505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进 孟园园
人工智能是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力量。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面临技能劳动力短缺的难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会对劳动力产生替代、创造和补偿效应,并且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影响劳动力结构,进而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选取2011年-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调节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结构在人工智能应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企业规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促进作用的大小与企业自身规模无明显相关性;人工智能应用会促进制造业企业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即高技能员工比重增加,低技能员工比重减少,劳动力结构在人工智能应用与制造业企业绩效之间产生了正向中介效应。本研究为制造业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继迁 李肖肖 张宏如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企业快速转型升级,同时给企业员工带来巨大冲击。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数据,考查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制造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人工智能被制造企业应用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为改善。进一步检验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工智能对在车间工作员工、90后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发现,提出充分认识人工智能的心理健康改善效应、有效引导环境较差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动制造企业“智改数转”进程等政策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佰涛
研发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部分,能够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义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股权与债务的基本特点,会影响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相关文献及理论,本文以创业板制造业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抛物线,不同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最优的资本结构类型为高股权集中度、低资产负债率组合的企业。最后从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层面分别提出了提高企业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果 白云朴
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突破。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了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综合测度指标,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企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应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大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为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文本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星宇 庄贵军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采用多渠道销售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采用不同类型的渠道销售产品成为企业塑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对企业对多渠道进行管理带来了挑战。文章基于多渠道相关研究,探讨企业渠道多元化对跨渠道冲突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跨渠道整合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以185家制造企业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渠道多元化会激化跨渠道冲突;企业规模正向调节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跨渠道整合负向调节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汝梁 孙元欣
在交易费用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供应链整合、企业规模和绩效的关系假说。通过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2013年的数据,验证了这些假说。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整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但是企业规模过大会抑制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规模,发挥供应链整合的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蔡文洁
知识溢出是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文章从知识溢出路径出发,基于知识溢出双主体视角,结合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溢出、企业合作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显著促进了产业集群升级,对企业合作亦有积极作用;企业合作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漪 彭哲
通过对273家深圳制造企业的分析,检验证明了专利在不同规模企业里对创新保护、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指出不同规模企业从创新获利的不同途径。
关键词:
专利 创新独占性 企业规模 互补性资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查平 冉宪莉 胡琴芳
学界关于顾客中心导向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积极影响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制造企业不同情境下的服务化战略选择,宜采取何种顾客中心导向以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成功获取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顾客中心导向视角出发,以华东、华中、华南208家各类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不同服务化战略选择的情境下,不同顾客中心导向的秉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企业所秉持的顾客中心导向与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适应或匹配的情境下,企业顾客中心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往往更加显著。即制造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或实施,如果能在组织内部塑造与企业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或适应的顾客中心导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或绩效成功获取的概率将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冠平 王琨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推进企业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同时,势必也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发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企业绿色专利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作用机制表明,成本节约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关系在东、中部地区、非重污染和低财政激励企业组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微观层面人工智能的绿色创新效应的文献,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如何改善绿色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研究智能化转型对转型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对234份智能化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正向影响转型绩效;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人员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的关系,同时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装备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以及智能化转型与管理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但在智能化转型与人员智能化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通过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对转型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秀娥 张坤
以171家新创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创业导向、资源拼凑、规制与新创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对资源拼凑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新创社会企业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创业导向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规制在资源拼凑与经济绩效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并调节资源拼凑在新创社会企业创业导向与经济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梁妍 杨栩 张晓芬
构建知识源化战略对制造企业接力创新影响机理概念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有正向作用,组织即兴在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污名分别负向调节知识源化战略与组织即兴、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之间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梁妍 杨栩 张晓芬
构建知识源化战略对制造企业接力创新影响机理概念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有正向作用,组织即兴在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污名分别负向调节知识源化战略与组织即兴、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之间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唐贵瑶 陈琳 陈扬 刘松博
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高管人力资源管理承诺对企业环保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人力资源管理承诺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环保绩效和财务绩效,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企业规模正向调节了高管人力资源管理承诺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高管人力资源管理承诺与环保绩效、财务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我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我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