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6)
- 2023(13807)
- 2022(11958)
- 2021(11075)
- 2020(9257)
- 2019(20901)
- 2018(20457)
- 2017(38801)
- 2016(21427)
- 2015(23802)
- 2014(23496)
- 2013(23298)
- 2012(21218)
- 2011(19103)
- 2010(18681)
- 2009(16776)
- 2008(16143)
- 2007(13883)
- 2006(11887)
- 2005(10162)
- 学科
- 济(82585)
- 经济(82497)
- 管理(60855)
- 业(55406)
- 企(45314)
- 企业(45314)
- 方法(38650)
- 数学(33765)
- 数学方法(33428)
- 农(21959)
- 中国(21350)
- 学(19747)
- 地方(19533)
- 财(19257)
- 业经(18350)
- 贸(15151)
- 贸易(15141)
- 农业(15087)
- 易(14661)
- 环境(13768)
- 技术(13534)
- 理论(13251)
- 和(13233)
- 制(13144)
- 务(12112)
- 财务(12053)
- 财务管理(12037)
- 划(11926)
- 企业财务(11384)
- 银(11167)
- 机构
- 大学(298977)
- 学院(297532)
- 管理(119093)
- 济(111969)
- 经济(109484)
- 理学(104713)
- 理学院(103463)
- 管理学(101550)
- 管理学院(101034)
- 研究(99968)
- 中国(71813)
- 科学(67564)
- 京(63684)
- 农(55617)
- 业大(51262)
- 所(51207)
- 财(48118)
- 研究所(47603)
- 中心(45287)
- 农业(44154)
- 江(42213)
- 北京(39649)
- 范(39638)
- 财经(39567)
- 师范(39134)
- 院(36771)
- 经(36182)
- 州(34593)
- 技术(33057)
- 经济学(32592)
- 基金
- 项目(218372)
- 科学(170170)
- 基金(157617)
- 研究(153152)
- 家(140848)
- 国家(139692)
- 科学基金(118479)
- 社会(95341)
- 社会科(90236)
- 社会科学(90212)
- 省(86217)
- 基金项目(85127)
- 自然(80176)
- 自然科(78277)
- 自然科学(78254)
- 自然科学基金(76827)
- 划(73537)
- 教育(69931)
- 资助(63865)
- 编号(61664)
- 重点(49333)
- 成果(47653)
- 发(46650)
- 部(46638)
- 创(45682)
- 创新(42588)
- 科研(42556)
- 课题(42400)
- 计划(41984)
- 大学(39563)
- 期刊
- 济(115423)
- 经济(115423)
- 研究(80639)
- 学报(56406)
- 中国(54743)
- 农(49012)
- 科学(48878)
- 管理(41271)
- 大学(41217)
- 学学(39003)
- 农业(34122)
- 财(33962)
- 教育(32504)
- 技术(24680)
- 融(20835)
- 金融(20835)
- 业经(20094)
- 经济研究(18487)
- 财经(18090)
- 业(17810)
- 科技(16930)
- 图书(16678)
- 业大(15446)
- 经(15326)
- 版(15180)
- 问题(15142)
- 资源(14915)
- 理论(14449)
- 技术经济(13592)
- 实践(13493)
共检索到416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晓妹 王森 何勤
无人驾驶、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应用给大众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各行业带来巨大效益,因此,在生活与工作场景中迅速普及。本文关注人工智能引入工作场所后,富有创造性和人机协作能力的岗位技能要求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下,岗位技能要求的提高有助于员工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脱,使其更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感、意义感和成就感,获得工作胜任的愉快心理体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引发的岗位技能要求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胜任感进而增强他们的工作旺盛感,而且,员工与智能机器之间配合度越高,员工得到智能机器的工作支持越大,技能要求提升会让员工体会更强的胜任感,精力会更旺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改变工作要求重塑员工心理,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的普遍运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亟需关注。本文将人工智能引入组织心理领域,丰富了岗位要求与工作旺盛感关系的研究,也为企业合理激发员工工作旺盛感提供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晓妹 王森 何勤
无人驾驶、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财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应用给大众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各行业带来巨大效益,因此,在生活与工作场景中迅速普及。本文关注人工智能引入工作场所后,富有创造性和人机协作能力的岗位技能要求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场景下,岗位技能要求的提高有助于员工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脱,使其更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感、意义感和成就感,获得工作胜任的愉快心理体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引发的岗位技能要求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胜任感进而增强他们的工作旺盛感,而且,员工与智能机器之间配合度越高,员工得到智能机器的工作支持越大,技能要求提升会让员工体会更强的胜任感,精力会更旺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改变工作要求重塑员工心理,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的普遍运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亟需关注。本文将人工智能引入组织心理领域,丰富了岗位要求与工作旺盛感关系的研究,也为企业合理激发员工工作旺盛感提供了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高 沈蕾 俞林
组织面临新生代员工积极状态极其重要,但难以有效衡量和提升的难题。根据新生代员工自我意识突出的特点,选择旺盛工作作为主观角度的衡量标准,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领导-成员关系交往和组织支持感研究其影响机制,并对应ERG需求理论不同层次,具体分析组织支持感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通过371名新生代员工的样本数据,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对新生代员工旺盛工作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不仅在其中发挥复合多重中介效应,而且越高层次需求引发的组织支持感,对旺盛工作的影响作用也越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娟
生成式AI的引入与新时期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协同高效需求高度契合,这使数字政府建设脱离了对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走向全面的初级场景构建阶段。生成式AI嵌入数字政府建设能够大幅增强数字政府结构的协同性、提升数字政务服务的亲民性、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通过价值上的审思可以发现,生成式AI嵌入数字政府建设也伴随着国家数据主权安全风险、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资本侵蚀风险和资本同化风险。因此,为了推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合,应加强技术合规建设以维护国家数据主权安全,引入多部门协同配合以增强个人信息安全,规制资本行为以提高公共治理福祉,从而对生成式AI嵌入数字政府建设进行智能补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智宁 孟丽君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团队反思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作用有待明确。整合社会嵌入模型和心理所有权理论,对团队反思、工作旺盛感、工作心理所有权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利用61个团队领导、360名员工的配对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及相关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反思对工作旺盛感、员工创造力均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团队反思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工作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旺盛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芳敏 李圭泉 赵励远
近几年来,“996”等长时间工作模式引起的一系列员工心理与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保持与提高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旺盛感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均着眼于工作相关因素对工作旺盛感的影响,忽略了正常工作时间外员工可能从事的活动因素的潜在影响。本文首先通过预研究访谈确定了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外,从第一天下班到第二天上班经常从事的主要活动,包括加班、通勤、早晚餐、睡眠时长与质量、娱乐活动五个方面。在控制工作内因素的基础上,基于162名员工问卷数据的分层回归分析表明,高的晚餐质量、睡眠质量有助于提升员工次日的工作旺盛感。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对员工工作旺盛感影响因素的理解,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工作旺盛感 活力 学习 工作外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琛 孙启贵 徐飞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的综合研判。本文运用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立足宏观地景与微观利基双重层面,洞悉目前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存在的不及之处,以未来智能医疗社会-技术体制的塑成路径为切入,认为社会网络对话机制、制度革新与社会实验是伦理价值嵌入医疗人工智能设计的可行路径,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协商、多维制度规范间的协同共进以及社会-技术实验的实践反馈是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必要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凯 李霞
基于近十年的本土研究,从性质、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归纳了工作旺盛感的内涵认知与外延发展,总结了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典型的研究路径,探讨了本土研究特色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工作旺盛感 本土研究 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珊 郭凯明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内部生产岗位就业比重下降、服务岗位就业比重上升,呈现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的岗位结构变迁趋势,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典型表现。本文认为,岗位结构变迁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过程中普遍经历的共性规律,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制造强国增添新的动能,而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通用技术,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加快岗位结构变迁和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新的基础性力量。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和岗位异质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岗位结构变迁的内生过程。本文发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偏向生产岗位且生产岗位和服务岗位的替代弹性较低时,人工智能技术会在制造业内部推动由生产转向服务的岗位结构变迁,提高服务型制造比重,由此提升制造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稳定制造业实际产出比重。促进产业内不同岗位深度融合、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力度、降低岗位之间劳动力流动壁垒,可以有效推动岗位结构变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文从宏观经济结构层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岗位结构变迁和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机制,针对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孝
为了研究工作岗位对新生代人格的影响,文章将工作岗位分为五类,即管理、操作、营销、技术和事务,运用大五人格简化量表对三省5个不同组织的343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分析了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均值比较结果不具有显著性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人格均值排序、相伴概率及岗位特征分析工作岗位对新生代人格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新生代 人格 岗位 大五人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贾海菠 白胜
从工作和社区两个层次,从联系、匹配和牺牲三个维度探讨员工的离职行为。工作嵌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itchell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员工通过情感投入和认知评价等构建与组织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纽带越多,员工越是嵌入组织中,不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工作嵌入理论 限制因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崔业梅 杨焕峥 徐玲
为缓解学生在学习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时缺乏教学项目、学习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在线机器学习+图形模块编程”的教学理念。硬件方面采用ESP32开发板,结合一系列传感器模块和面包板,灵活搭建实验项目电路。软件方面采用Edge Impulse在线机器学习网站、Arduino IDE软件、Mixly图形化编程软件、MixIO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使用简单、功能强大、兼容性、延续性和生态性好的特色。开发了人工智能颜色检测与识别、温度检测与预测、风机故障预测等图形化编程教学项目并用于实验教学,旨在培养符合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锡元 蔡瑶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73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威权领导是否会通过员工的情绪耗竭导致时间侵占行为的产生,并重点关注了工作嵌入的正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情绪耗竭部分中介了威权领导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威权领导与员工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工作嵌入正向调节员工情绪耗竭在威权领导和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时间侵占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工作嵌入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勘 万金 崔有波
本文通过对354份有效问卷进行层级回归和路径分析,探讨了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旺盛感的作用机制。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内部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并依据特质激活理论提出核心自我评价与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旺盛感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支持感均对工作旺盛感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内部动机部分中介了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旺盛感的正向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旺盛感存在间接的交互效应,表现为组织支持感能够增强核心自我评价对内部动机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买忆媛 周嵩安 梅琳
目前,高科技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员工离职创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类企业家群体正在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科技型员工离职创业活动的主题,根据创业过程前三个阶段的特点,从先前工作经历的"嵌入性"出发,对离职创业动机的形成、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工作嵌入因素如何影响高科技人员离职创业决策的形成,并通过典型个案分析对上述结论做了进一步的验证,期望能为科技型员工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科技型员工 工作嵌入 创业 离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