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8)
- 2023(9810)
- 2022(8041)
- 2021(7672)
- 2020(6331)
- 2019(14068)
- 2018(13475)
- 2017(23190)
- 2016(14306)
- 2015(16045)
- 2014(15990)
- 2013(14406)
- 2012(13166)
- 2011(12089)
- 2010(12394)
- 2009(10821)
- 2008(10659)
- 2007(9436)
- 2006(8237)
- 2005(7362)
- 学科
- 济(38086)
- 经济(38030)
- 业(31346)
- 管理(30730)
- 企(22890)
- 企业(22890)
- 教育(20823)
- 中国(19913)
- 方法(18895)
- 数学(16978)
- 数学方法(16668)
- 理论(13218)
- 教学(13082)
- 学(12294)
- 财(11854)
- 农(11486)
- 险(10851)
- 保险(10760)
- 贸(9310)
- 贸易(9309)
- 银(9226)
- 银行(9180)
- 易(9106)
- 业经(8850)
- 制(8716)
- 行(8651)
- 技术(8249)
- 融(8015)
- 金融(8014)
- 农业(7605)
- 机构
- 大学(192528)
- 学院(189230)
- 研究(66766)
- 济(62823)
- 管理(61943)
- 经济(61249)
- 理学(53835)
- 理学院(53042)
- 管理学(51607)
- 管理学院(51257)
- 中国(45669)
- 科学(43532)
- 京(41773)
- 农(36114)
- 范(35554)
- 教育(35353)
- 师范(35117)
- 所(34598)
- 研究所(32146)
- 财(31092)
- 业大(30965)
- 江(29643)
- 中心(29354)
- 农业(28911)
- 师范大学(28832)
- 北京(26994)
- 技术(26844)
- 财经(25206)
- 院(24014)
- 经(23119)
- 基金
- 项目(128721)
- 科学(100789)
- 研究(95176)
- 基金(89215)
- 家(80175)
- 国家(79328)
- 科学基金(65820)
- 社会(56415)
- 教育(54423)
- 社会科(53023)
- 社会科学(53009)
- 省(52345)
- 划(47148)
- 基金项目(46926)
- 自然(43857)
- 自然科(42888)
- 自然科学(42870)
- 自然科学基金(42131)
- 编号(40119)
- 资助(35880)
- 成果(33782)
- 课题(32217)
- 重点(31366)
- 部(29663)
- 发(27228)
- 创(27102)
- 年(26479)
- 教育部(25782)
- 大学(25161)
- 创新(25084)
共检索到28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帅帅
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能产生教学目标偏离风险、教学主体替代风险以及伦理风险等风险,解构这些风险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理性的缺失、职业院校教师技术素养欠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完善性是造成上述风险的主要原因。为应对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运用中产生的风险,我们应当坚守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职业教育教学的初心、构建完善合理的技术培训体系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素养以及理性规范人工智能辅助职业教育教学技术。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教学 风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不远的未来,2030年,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设备:无人驾驶汽车,让我们可以一边出行一边工作、学习或娱乐;家庭护理机器人能更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农用无人机、收割机器人将成为新一代"农民";制造工厂中,一排排工业机器人进行着安装、调试、分拣、包装等工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工智能 如何应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建锋 王克宇 房欲飞
本文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颠覆力量何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何在以及引发教育变革何去的议题,提出教育领域的数字智能技术革命蕴含内在稳定性和现实再造性,基于“技术—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天平机制,倡导采取技术和教育互济原则,发挥人本取向下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和人造规则的规范效用,积极应对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颠覆力量,创造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未来。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变革 教育数字智能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人工智能投入和产出这个方面测算2003—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程度,构建熵指数(EI)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度进行了测度;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产业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具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但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产业分化度的影响存在着"先抑后扬"的特征,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产业分化度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抑制效应",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某一拐点之后,产业分化度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加速效应"。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分化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人工智能投入和产出这个方面测算2003—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程度,构建熵指数(EI)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度进行了测度;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工智能对产业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具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但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程度对产业分化度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产业分化度的影响存在着"先抑后扬"的特征,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产业分化度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抑制效应",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某一拐点之后,产业分化度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此阶段支持"加速效应"。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分化 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文 孔凡娜
在现今时代,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了我们工作与学习的各个领域,会计这一传统行业同样将接受人工智能的挑战。文章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传统会计与人工智能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会计 人工智能 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万球
新技术革命书写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范式,不仅加快了道德进化的速率,还把道德还原成一种技术性存在。随着人工智能在技术领域的全线占领,由外而内,从肉体到精神,人的道德力得到巨大释放,从"一阶道德"到"二阶道德"再到"三阶道德",传统道德进化的抑制感被突破,技术化道德智能系统正在催生道德进化的新路径。随着人工智能的步伐加快,道德AI超越个体演化成为高效、理性、精准的"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治理 新技术 伦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范晓唯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通过构建合理机制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既有研究中依据价值对齐实现人工智能正义的方式存在主观主义的风险,面临技术控制权的不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不均衡分配及对人的尊严的潜在威胁等挑战。因此,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正义观念的社会分析路径上去,探讨人工智能正义的社会构成和实践,构建以技术控制权为核心的权力(权利)机制、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公平分配机制和以维护人的尊严为目标的社会保护机制,以避免新“异化”和以技术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霸权,确保技术进步在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同时,其成果能被公平地分享,进而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正义 技术控制权 价值对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攀登
技术从来就不是客观和中立的。教育人工智能在驱动教育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功能具有自反性立场,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是一种根源于技术自反性现代性的现代风险。教育人工智能风险的危害结果表现形态复杂多样,但其根本上还是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害,属于伦理风险。从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分析,教育人工智能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技术自身设计不成熟、错误或漏洞导致的技术内生型风险,由于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导致的技术应用型风险,由于技术管理不当导致的技术管理型风险。为有效治理教育人工智能风险,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复合型治理体系,从伦理引导、政策规范、法律约束、技术应对和事实追踪等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国峰 邢文
本文结合财务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分析智能化在会计审计业务中的应用,展望会计审计信息化的未来,为当前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 审计信息化 会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胜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极大冲击了传统制造业及其产业形态,与此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因此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危机。然而从技术学视角来看,即便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在传承技术方面的作用也是无法取代的;相对于质疑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我们更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理性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存在形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承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加强技术教育、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以及完善技术人才保障机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技术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莉 佟志勇 林靖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阐述互联网+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树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观念,加强虚拟仿真、MOOC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加大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力度,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探索"翻转课堂、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优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改善高校办学生命力。
关键词:
互联网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利秀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空间经济遵循不同的逻辑,需要不完全相同的理论解释。现有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石主要源于马歇尔的"三位一体的外部经济":劳动力池效应、技术外部性、金钱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技术进步也能促进经济活动集聚,但是,智能技术革命与以往历次技术革命相比,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还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即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劳动力池效应可能会减弱,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依然存在,但是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集聚形态和形式将分别呈现为:全球马赛克形态、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的协同演化。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地理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璐 韩文龙 陈翥
人工智能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会对现行的就业结构、就业范围和就业质量等产生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具有破坏性的替代效应、创造性的补偿效应和跨期的时间效应。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劳动技能;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和工资保险为核心的劳动者保护制度体系,降低劳动者可能面临的生存风险,以便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替代效应 补偿效应 时间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东方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可分为“海量数据的收集”“海量数据的训练”“模型的重复迭代”以及“模型的应用”四个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模式可分为“独立开发模式”“用户参与模式”以及“开源提供模式”三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与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不合理使用、用户生成信息的非法再处理以及个人信息泄露或非法保留。相应的规制路径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在宏观上,应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以及敏捷治理理念;在微观上,具体的规制方案应着眼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同开发模式,明确不同主体的个人信息合规处理要求以及应承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